淮海战役的简介是什么? 淮海战役的简介是什么 淮海战役详细过程

作者&投稿:犁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二个战役。

扩展资料

军事意义

淮海战役的失利,军事上使蒋介石在南线的精锐主力损失殆尽,尤其是嫡系部队中的骨干,黄维的第12兵团和邱清泉的第2兵团全军覆没,其中还包括被称为“五大主力”的第5军和第18军。

(五大主力其他三支部队分别是1947年5月在孟良崮被歼的整编第74师、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歼的新1军和新6军)从而也就失去了蒋介石赖以支持战争的中坚力量。

淮河以北完全被解放,淮南大部也为解放军所控制,江北只剩一个重要城市安庆在国军控制下,解放军已直逼长江,下一步攻击矛头直指蒋介石统治的核心地区——江浙沪地区。

淮海战役的意义就如毛泽东在战役结束后的第四天,即1949年1月14日发表的关于时局的声明中所说:“现在,人民解放军无论在数量上士气上和装备上均优于国民党反动派政府的残余军事力量。

至此,中国人民才开始吐了一口气。现在情况很明显,只要解放军向残余的国民党军再作若干次重大攻击,国民党统治即将土崩瓦解,归于消亡”。

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二个战役。

扩展资料:

战争背景

1948年下半年,国内形势愈发对国军不利,8月初,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议,提出了东北求稳定,华北求巩固,在西北阻匪扩张,在华东华中加强进剿的战略。

从下半年开始,国军开始实施重点防御,重兵坚守战略要点,编练强大机动兵团,造成共军对战略要点“吃不掉”,对增援兵团“嚼不烂”。

一个月后,中共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确立了“由游击战争过渡到正规战争,建军五百万,歼敌五百个旅,五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任务。

9月间中共发起济南战役,攻克济南,这是中共首次攻克国军重兵设防的坚固城池,也宣示了重点防御计划的失败。

当济南城内巷战仍在激烈进行,粟裕就于1948年9月24日7时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军委,“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 中共中央军委经过慎重考虑,于1948年9月25日19时复电,同意粟裕的建议:“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淮海战役



吕布号称三国第一名将,也是著名的“三姓家奴”,他的性格有致命缺陷,以导致他后面的惨败!以下归纳吕布的失败的几大原因:

吕布多疑,不信任身边的人

据《吕布传》记载:“布虽骁猛,然无谋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党,但信诸将。”意思就是吕布虽然英勇善战,但是没有谋略而且喜欢猜忌身边的人,导致他身边的人很难团结起来,共同对外,而是在“窝里斗”。

吕布不信任别人有两个例子,一个就是他和陈宫二人被曹操抓到后,曹操问陈宫为何会被抓,陈宫只是愤怒的说道:“只可惜吕布不愿意用我的计策,否则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一步!”

除了陈宫,吕布还压制他麾下的大将高顺,高顺是个军事奇才,对吕布又忠心,但吕布却依然对他不放心,只给他统治700精兵。即使如此,高顺还是为他建功立业,而换来的报答则是吕布解除了他的兵权。

部下离心离德

吕布因为过于猜测属下,导致部下离心离德,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具体发生在两件事上:

吕布部下郝萌被袁术叛变,被高顺给镇压下去了。后来郝萌部将交代陈宫在里面也是主谋,而吕布却没有追究陈宫的责任。

第二件事是曹操在围困吕布的时候,他的部将连续几人反水,直接将吕布和陈宫献给了曹操,这说明吕布已经离心离德到极点了。

吕布贪图小利,忽视盟友。

吕布在徐州的时候,本来是打算和袁术结盟的。当时袁术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但他却误信了陈登的谗言,为了加官进爵,取消了袁术的联姻。还把袁术的使者扣押起来送给曹操。而后虽然二人还是结盟了,但袁术依然心有余悸,不敢和吕布站在同一战线,这也就导致了曹操攻打吕布的时候,袁术一直按兵不动,不去增援。



淮海战役的简介是什么?~

淮海战役发生的时间是1948年11月6日,人们对这场战役很熟悉,不是因为这场战役距离我们的时间很近,而是因为这场战役的意义非凡,所以淮海战役非常有名,那么淮海战役的简介是什么呢?淮海战役的详细过程是什么呢?
淮海战役的简介是什么
1948年下半年的时候国内的形式对国民党军很不利,于是他们便召开了会议,提出了一些战略,并且坚守战略要点,造成让中国共产党无法取得战略要点的情况。一个月后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会议,确立了战争方案,制定了五年左右打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目标。
淮海战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它发生的时间是1948年11月6日,结束的时间是1949年1月10日,参加这次战役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解放军的兵力是60万加40万民兵,国民党军的兵力是80万。
淮海战役
经过几个月的英勇奋战后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胜利,在中国的政治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淮海战役的详细过程是怎么样的呢?
淮海战役详细过程
淮海战役历时两个多月,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如下:
淮海战役
第一阶段:1948年11月6日至22日,这个阶段里国民党军一再对中国共产党的作战计划判断错误,共产党在国民党不知情的情况下扑向了徐州。因为国民党总司令官刘峙作战的能力不高,导致国民党军的布阵非常不利,共产党将黄伯韬的兵团歼灭,攻占了宿县,孤立了徐州。
第二阶段:1948年11月23日至12月15日,在这个阶段共产党歼灭了黄维兵团,因为其他的兵团怕被中国解放军攻击而拖延北进,这就导致黄维被孤立,位置十分突出。中国共产党没有像国民党那样乱了阵脚,而是根据淮海的形式吃掉了黄维的兵团,并挟持住了杜聿明的集团,还看住了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经过精密的战略布局,黄维的兵团被歼灭。
第三阶段:1948年12月16日至1949年1月10日,这个过程共产党全力对抗上一阶段没有歼灭的杜聿明集团,经过分析为了取得成功,共产党先对其进行了孤立,后来完成了分割包围傅作义集团后再对杜聿明集团发起了进攻,取得了胜利。
淮海战役是中国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大面积区域中对国民党进行的有战略的进攻战役,淮海战役的成就是辉煌的也是来之不易的,经过了三个阶段,历时两个多月才取得了胜利,这份胜利是属于中国共产党的,因为是他们的努力才成就了淮海战役的成功。

简介: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详细过程:
1、战役的详细进程
淮海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48年9月24日济南失守后,国军总部以为华东野战军需要长时间休整,未能料到华东野战军中央军委关于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指示在济南战役损失不大,能迅速南下进攻徐州,结果大意轻敌。粟裕为迷惑国军,特意在山东开了十几台大功率电台,不停向外发出指令,国军误认为华东野战军主力依然在山东。使徐州剿匪总司令部部署调整、兵力调动也趋缓慢。194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共约15万人,以及部分地方部队与华东野战军共同进行淮海战役,参战兵力达到60万人。实际上,约50万解放军开始从不同方向秘密夜行,在国军不知情下扑向徐州。
徐州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官刘峙作战无能,故在战斗前,国军布阵极为不利,与解放军作战处于被动及被分割攻击。国军尚未按“徐蚌会战计划”南移,1948年11月5日,刘峙见国军各兵团均已报告在正面发现解放军主力有扑向徐州之势,便遵从蒋介石之意,将徐州周边部队向徐州收缩靠拢,然后再图向淮河一线撤退。命令黄百韬第7兵团、李弥第13兵团退回徐州东郊,经蒙城向蚌埠调动的孙元良第16兵团经宿县北上退回徐州,邱清泉第2兵团退回徐州西郊,死守徐州。1948年11月6日,国军调动华中剿匪总司令部的12兵团进至太和、阜阳地区东援,徐州、蚌埠战场国军兵力增加到70万人。
华东野战军按计划于1948年11月6日夜间发起淮海战役,各部队向预定目标开进,发现国军正在收缩,当即转入追击。黄百韬第7兵团因奉令等海州第9绥靖区的第44军西撤,推迟至7日西开。华东野战军借这此延误,追上正在渡大运河的第7兵团,负责殿后之第7兵团第63军、第100军83师被迅速歼灭。黄百韬见势不妙,希望李弥第13兵团协助撤退。李弥拿出刘峙命令,执意按计划回撤,拒绝援助。1948年11月8日,防守运河一线之第3绥靖区四分之三以上之官兵,在中共地下党员、绥靖区副司令官何基沣、张克侠率领下,举行贾汪起义。之后,解放军迅速通过第三绥靖区防区。10日,解放军先头部队、山东兵团主力,歼灭第7兵团西撤之先头师,切断第7兵团退路。第7兵团渡过大运河后,走到碾庄时,第64军军长刘镇湘建议,依靠第13兵团在碾庄留下的军事工事,与解放军大战一场。同时,国防部发来电,称可交战,如能击退敌人再走亦可,这样第7兵团就在碾庄犹豫了一天,最后决定迎战解放军。结果解放军行军速度超出预料,在一日之内,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就攻占碾庄与徐州之间曹八集等各据点要道,11日,华东野战军将第7兵团合围于碾庄地区。
此时徐州南方战况,由于宿县之孙元良第16兵团北撤徐州,而协防宿县之刘汝明第4绥靖区也向南撤。由于刘峙指挥慌乱,蒋介石决1948年定11月10日把杜聿明调回任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具体负责指挥作战;同时命令邱清泉第2兵团和李弥第13兵团由徐州向东攻击,为黄百韬第7兵团解围。在蚌埠,以第9绥靖区改组建第6兵团,以第4绥靖区改组建第8兵团,两兵团将协同沿津浦铁路两侧向宿县推进。至此,徐州、蚌埠战场国军兵力增加到80万人。
11月15日中原野战军攻占空虚的宿县,切断了徐州守军向蚌埠之退路。鉴于淮海战役规模越打越大,1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组成淮海战役总前敌委员会统筹华东、中原区事宜。蒋介石下令黄维第12兵团及蚌埠之李延年第6兵团、刘汝明第8兵团向北推进,重占宿县。
自11月13日起,徐州国军以邱清泉第2兵团和李弥第13兵团协同攻击全力解第7兵团之围。开始粟裕令华东野战军第7、第10、第11纵队组成阻援兵团,由10纵司令员宋时轮、政委刘培善统一指挥,在侯集、林佟山至大许家地域,实行正面防御阻击徐州国军东援;以苏北兵团各纵队从徐州东南侧击第2、第13兵团增援,在潘塘附近发生激战。在22日第2兵团被华东野战军阻于离碾庄12公里处大许家一线,无法突破。19日,华东野战军全力加快对第7兵团的围歼作战,至1948年11月22日,华东野战军将第7兵团10万人全部歼灭,第7兵团司令官黄百韬阵亡。第二阶段

国军第7兵团被歼灭后,由蚌埠进军的李延年第6兵团、刘汝明第8兵团担心被解放军攻击而拖延北进,造成从华中剿匪总司令部增援向宿县进军的第12兵团(司令官黄维)位置突出、孤立,在解放军的阻击下,这3个兵团无法靠拢徐州打通徐州—蚌埠间联系,战场形势对国军极其不利。第12兵团由蒙城出发渡过涡河,1948年1948年11月21日,第12兵团到达南坪集并渡过浍河,发现解放军有合围之势,于23日夜转向东南方向的固镇转移,企图向李延年第6兵团靠拢。中原野战军集中兵力合围黄维第12兵团,11月25日,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将国军第12兵团包围在于宿县西南之双堆集。11月27日,黄维指挥第12兵团乘合围尚不严密以4个师兵力为先头向东南方向全力突围,其中第85军第110师师长、中共地下党员廖运周率部阵前倒戈,使黄维突围计划失败,军心动摇,士气一蹶不振,只得就地固守待援。此时,国军已处在被动挨打的地位,由于第7兵团被消灭,徐州东线已完全暴露;徐州往蚌埠之退路,亦因宿县被中原野战军占领而切断。而黄维第12兵团也被解放军合围,有被全歼之危险。
1948年11月28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不得不下令徐州驻军第2、第13、第16三个兵团放弃徐州向江南撤退,徐州剿匪总司令官刘峙离开徐州调到蚌埠指挥第6兵团、第8兵团再次北援,由徐州剿匪副总司令杜聿明指挥30万徐州守军,于1948年11月30日放弃徐州向西南沿永城、涡阳撤退。华东野战军发现国军撤走即以7个纵队30万人发起追击、拦截。同时,由于南线李延年兵团缩回蚌埠,华东野战军又从南线另抽调3个纵队加入北线对杜聿明集团的围攻。杜聿明部途中接到蒋介石命令向东南出击,解救黄维第12兵团,邱清泉第2兵团、李弥第13兵团、孙元良第16兵团不得不转攻东南,最终12月4日被华东野战军包围在永城东北陈官庄地区。12月6日,第16兵团因协调错误,自行突围,大部被歼灭。中原野战军对黄维第12兵团采取大量土工作业的近迫攻坚战法,对第12兵团合围圈不断缩小防区缩小,至12月初,第12兵团粮弹不足陷入困境,只能靠有限的空运补给。此外,华东野战军又抽调5个纵队加特种兵纵队由华野参谋长陈士榘指挥,加入对第12兵团的围攻。第12兵团副司令胡琏因回家奔丧最初没有随军,第12兵团被围后乘飞机进入双堆集包围圈。1948年12月6日,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对第12兵团全线发起攻击,1948年12月12日发起总攻,至15日第12兵团残部各自突围被歼灭,消灭了国军12万人,俘虏第12兵团司令黄维,副司令胡琏搭乘战一团战二营代营长甘义三之座车,单独突围逃出(这部战车为战车二营突围指挥车,仅此车有突围路线地图及资料),但坦克被解放军击中亦受重伤,嗣即在上海接受手术。第三阶段

由于已消灭了国军34个师,邱清泉第2兵团、李弥第13兵团之22个师被包围,为配合平津战役对傅作义集团之分割包围避免其迅速决策经海路南逃,解放军对合围的杜聿明部暂缓攻击,进行了20天休整,向杜聿明发动政战宣传与劝降,消耗其心理,为最后围歼杜聿明部做最后准备,虽然杜聿明拒绝投降,但瓦解了国军官兵士气。合围圈中的国军粮弹两缺,虽有空投补给,但远不够用。1948年12月19日被围的国军曾谋划空军掩护下突围,亦无力执行。
平津战役解放军完成了对北平、天津等地的分割与包围之后,1949年1月6日,解放军向青龙集、陈官庄地区被围的杜聿明部发起总攻,9日消灭第13兵团大部,残部撤往第2兵团防区。1月10日战斗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杜聿明被俘,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前进指挥部副主任兼第2兵团司令官邱清泉阵亡,第13兵团司令官李弥逃脱。李延年第6、刘汝明第8兵团随后放弃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撤往江南,淮海战役结束,解放军占领了长江以北大片土地。

世界上最早的航母战争太平洋珊瑚海战役
答:这场海战完全是舰载机作战,双方舰队远距离决定胜负,开创了海战史上舰载机交战的先河。因此受到军事学者的高度重视。珊瑚海战役简介珊瑚海战役是1942年5月4日至5月8日发生在珊瑚海的一次海上战役,是太平洋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这是第一次有航母参与的海战,也是第一次两个舰队在视线之外的海战,更是第一次双方军舰...

达达尼尔海峡战役是怎么进行的?
答:英法两国企图先于俄国占领战略上极其重要的两个海峡。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是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倡议者。最初计划规定:用舰炮火力连续消灭土耳其海岸炮队和要塞,清除海峡的水雷,使英法舰队突入马尔马拉海,以便夺取君士坦丁堡。德土军统帅部得知英法准备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后,把土耳其第1、第2集团军的部队从...

黄海大战简介
答: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一场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决定了甲午战争的中方的战败。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的第二个主要战役。这个战役是在平壤激战的第三天,即1894年9月17...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海战是
答:崖门海战其参战军力、舰船和伤亡人数之多,在中国古代海战史上都是空前绝后。当时目击了海战全过程的南宋将领文天祥(在江西安排抗元义军兵败被俘押送至此)曾作诗曰:“一朝天昏风雨恶,炮火雷飞箭星落。谁雌谁雄刹那分,流尸漂血洋水浑。昨朝南船满崖海,今朝只有北船在……”2、崖门海战简介:12...

崖山海战简介
答:在宋朝末期的历史长河中,一场决定性战役——崖山海战,以其深远的历史意义被载入史册。这场战役,古文写作「厓」,如今普遍称为「崖门战役」或「崖门之役」,是南宋军队与元军之间的一次激烈对决。据说,双方投入的兵力达到了惊人的三十万之多,战争的规模宏大且充满悬念。战役的战场,位于东有厓山、西...

1942年有哪些大型海战役?
答:珊瑚海海战:日本战术性胜利,盟军战略性胜利。双方几乎打成了平手。中途岛战役:中途岛战役于1942年6月4日展开,美国海军在此战役中成功击退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日军在海战中大败。第一次阿拉曼战役:第一次阿拉曼战役是一场消耗战,使隆美尔企图夺取亚历山大港的努力失败。基辅战役:苏西南方面军司令...

海边战役简介
答:参战的部队不仅有新四军第3师,还包括苏北军区盐阜军分区的多个部队,如射阳、盐东、阜东、阜城和建阳总队。他们紧密配合,采用了远距离奔袭的战术策略,这种战术既出其不意,又极具震慑力,有效地瓦解了敌人的防线,取得了显著的战果。整个战役的胜利,不仅巩固了中国军队在该地区的控制,也对整个抗日战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名海战?
答:中途岛海战,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美军以损失一艘航母“约克城”号的代价击沉日本“飞龙”、“苍龙”、“赤城”、“加贺”四艘重型主力航空母舰。战役的胜利深深鼓舞了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士气,取得扭转太平洋战争局势的胜利。

马里亚纳海战是什么时候的战役
答:马里亚纳海战也被称为菲律宾海海战(Battle of the Philippine Sea),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日本帝国海军与美国海军之间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一次海战。是历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舰决战。由于战斗中日军飞机被美军战斗机轻易击落,被美国人戏称为「马里亚纳猎火鸡大赛」(The Great Marianas Turkey ...

揭秘一战时期日德兰海战到底算是谁获胜了
答:总之英国在日德兰海战中人员和舰艇的损失十分惨重,这正是德国人精心策划的结果。日德兰海战英军派出的舰艇大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这是英国所没有预料到的结果。虽然英国舰艇受到了重创,可是英国明白此次战役的重要之处就是占领海域控制权。日德兰海战简介资料 日德兰海战简介中介绍到,这次战争发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