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并回答下列实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1)观察叶绿体色素提取液时,对着光源将看到试管内提取液呈_____

作者&投稿:禄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吸收绿光最少,因此观察叶绿体色素提取液时,对着光源将看到试管内提取液呈绿色;背着光源将看到试管内的提取液呈红色.
(2)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分离,正常洋葱表皮细胞经过一次处理后,细胞仍保持原有活力,但不能在30%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原因是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壁被纤维素酶分解,只剩下原生质体.
(3)在还原性糖鉴定实验中,用酒精灯对载玻片加热时,若受热不均匀,会导致载玻片易碎;若要避免此现象产生应来回移动载玻片,均匀加热.
(4)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已解离好的洋葱根尖,根尖一端呈白(或乳白)色.
(5)在果蝇雌雄识别实验中,已麻醉的果蝇若复苏,应及时处理使果蝇再次麻醉,处理的方法为用滴有乙醚的吸水纸贴在培养皿内,再用其罩住果蝇,使果蝇再次麻醉.
故答案为:
(1)绿 红
(2)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壁被纤维素酶分解,只剩下原生质体
(3)受热不均匀,来回移动载玻片,均匀加热
(4)白(或乳白)
(5)用滴有乙醚的吸水纸贴在培养皿内,再用其罩住果蝇,使果蝇再次麻醉

生物题求教!:观察叶绿体色素提取液时,对着光源和背着光源将看到试管内提取液颜色分别呈现出……~

3.1.3光合色素的荧光现象和磷光现象

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而在反射光下呈红色,这种现象称为叶绿素荧光现象。叶绿素为什么会发荧光呢?当叶绿素分子吸收光量子后,就由最稳定的、能量的最低状态-基态(ground state)上升到不稳定的高能状态-激发态(excited state)。
叶绿素荧光指被激发的叶绿素分子从第一单线态回到基态所发射的光。寿命很短(10-8s~10-10s)。
处于第一三线态的叶绿素返回到基态所发射的光称为叶绿素磷光。寿命较长(10-2s)。
叶绿素吸收蓝光后处于第二单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其贮存的能量虽远大于吸收红光处于第一单线态的状态,但超过的部分对光合作用是无用的,在极短的时间内叶绿素分子要从第二单线态返回第一单线态,多余的能量也是以热的形式耗散。因此,蓝光对光合作用而言,在能量利用率上不如红光高。荧光现象在叶片和叶绿体中很难观察到,是由于叶绿体吸收的光能主要用于光反应,很少以发光的形式散失。
叶绿素的荧光和磷光说明叶绿素能被光所激发,这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第一步。

B、124
提取绿叶中色素时,收集到的提取液呈淡绿色,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一是选取的叶片含色素少;二是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三是提取液太多,使色素提取液浓度降低;四是未加碳酸钙,造成研磨过程中叶绿素分子被破坏。本题中①②④的表述是正确的。

根据“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
答:(1)、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流情况,如果选择色素多的小鱼,颜色太深,视野暗,就不容易观察血流情况;选择色素少的小鱼,观察得就清楚.(2)、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

如图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操作过程,请据图进行分析并回答下列...
答:叶片的遮盖部分没有变蓝色,说明这部分没有淀粉产生.(1)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2)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光,因此,这个实验说明了...

...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仪器,请分析下列实验(固定装置略)并回答...
答:还原性;II.实验一:(1)氢气中混有氧气时点燃会产生爆炸,为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待C装置出口处H2验纯后,点燃A处酒精灯,故答案为:待C装置出口处H2验纯后;(2)测的反应后装置B增重1.35g,根据反应的实质,增加的是氧元素的质量,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35g18×165.0g×100%×100%=24...

...请对此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A图阴影表示为___,_百度...
答:由图可知:该实验的方法步骤:1暗处理→3部分遮光后光照→2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4酒精脱色→5漂洗→6滴加碘液检验→7冲掉碘液观察叶色.(1)A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

分析下列实验,回答问题.实验一:1773年,普利斯特利把一只小白鼠和一盆...
答:供小白鼠呼吸作用所需,同时小白鼠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又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3)英格豪斯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如图所示:故答案为:(1)光合(2)二氧化碳;氧气(3)能量;有机物 ...

请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滴入...
答:(1)固体逐渐溶解,产生气泡;(2)4.4g;(3)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16.1g。 试题分析:(1)由于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固体逐渐溶解,产生气泡。(2)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zNa 2 CO 3 +2HCl=2NaCl...

阅读下面实验,重温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并回答问题.实验一:正常狗切除胰腺...
答:(1)实验一切除了胰腺,实验二结扎了胰腺(胰岛仍存活),这样实验一、二形成了一组以胰岛为变量的对照实验.(2)分析实验一、二的实验结果可知:胰岛的分泌物能调节糖的代谢.(3)将提取的胰岛素注射到切除胰腺的狗的体内,尿液中没有出现葡萄糖,说明胰岛素能调节糖的代谢.(4)小明设置了以...

...的实验,具体过程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如果将(1)(2)(3)这三_百度...
答:(1)1号(2)唾液;唾液淀粉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3)2号 试题分析:(1)将(1)(2)(3)这三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恒温水浴10分钟后,取出加碘液并摇均,实验现象是:1号试管不变蓝色,说明1号试管中的淀粉被分解了;2号试管变蓝色,说明淀粉没有被分解;3号试管部分变...

...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1)在实验过程中,随时用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
答:解:(1)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随时用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蚯蚓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蚯蚓的前、后端可以直接确定,因为环带靠近身体的...

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加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1)【提...
答:故答案为:水泥块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实验步骤】①水泥块是从溶液中取出的,要得到水泥块的质量,就需要将水泥中的水分除去,然后用天平称量质量才会比较反应前后质量变了没有,故答案为:干燥;(6)研究催化剂,除了研究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还要研究反应前后水泥块的化学性质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