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关于虎皮鹦鹉的问题 关于虎皮鹦鹉冬天的问题

作者&投稿:农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如果是一雄一雌,他们会在春天,也就是天气暖和时交配。
2 顺其自然吧
3 是踩背的。很多次。有的鸟无所谓,可有的挺敏感的,雌的怕你,就别看了!
4 过一个月吧,如果看到雌鸟经常呆在巢箱里,就是要下蛋了。这时要加强营养:鸡蛋黄。下蛋时不要看!塑料小房子不能当巢,找一个小筐什么的代替巢放在房子里,还要要准备些棉花碎布什么的放在巢里。雌雄鸟会轮流孵蛋的。鸟笼要放在安静而且相对暖一点的地方,不要轻易移动鸟笼。
5 这个我家鸟没出现过。
6 孵蛋时别看, 有的鸟会弃巢的!
7 不用分开, 雏鸟不会吃东西,要大鸟喂。等他们长大了自己从巢里出来才可以开始训练。
8 不分地点
9 大一点在拿出来
10 恋爱了

虎皮鹦鹉

目录
名称类别
外形特征
分布范围
生活环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种群现状
公母分辨
[编辑本段]
名称类别

【物种名称】虎皮鹦鹉
【中文别名】娇凤、彩凤、阿苏儿、鹦哥
【拉丁学名】Melopsittacus undulatus
【英文名称】Budgerigar
【科属分类】 鸟纲(Aves)、鹦形目、鹦鹉科、纽澳鹦鹉族
[编辑本段]
外形特征
虎皮鹦鹉头羽和背羽一般呈黄色且有黑色条纹,毛色和条纹犹如虎皮一般,所以称为虎皮鹦鹉。虎皮鹦鹉属于鹦鹉科中的小型品种,其羽毛颜色光艳,性情活泼且叫声清脆、易于驯养,在我国是大众鸟友最喜欢的鸟种之一。头部呈圆,喙部有钩曲,喙上方有蜡膜(多数虎皮鹦鹉的性别可通过蜡膜颜色来分辨)。虎皮鹦鹉腿部比较短,四趾,其中两趾向前、两趾向后,易于其攀树、攀物。

鸟体为黄绿色;头部后方、颈部两侧、背部上方和翅膀覆羽为浅棕色,每片羽毛均带有黄色和黑色;喉咙和面部为黄色;脸颊下方带有不同程度的蓝紫色,喉咙部分有3个黑色点状;胸部羽毛带有细窄的黑边。主要飞行羽覆羽为浅蓝色;飞行羽为灰绿色并带有浅\色的条纹;内侧灰色并且带有白色的斑纹;尾巴上方中央的羽毛为蓝绿色,尖端黑色,内侧黑色。鸟喙橄榄黄色,蜡膜蓝色;虹膜白色。母鸟的蜡膜为灰棕色,仅带有一点点浅蓝色,到了繁殖季则会变为深棕色。幼鸟体色较深,公母幼鸟的蜡膜都为粉红色,需要3到4个月才能长成像成鸟般羽色。
虎皮鹦鹉平均寿命是7年。体长16~18厘米,体重35克。前额、脸部黄色。颊部有紫蓝色斑点。上体密布黄色和黑色相间的细条纹。腰部、下体绿色。喉部有黑色的小斑点。尾羽绿蓝色。虹膜白色。嘴灰色。脚灰蓝色。雄鸟鼻包为淡蓝色,雌鸟为肉色。
成鸟头顶较圆平,嘴壳甚强大,上嘴壳基部为蜡膜覆盖,上嘴壳弯曲如钩状;体羽色彩艳丽多变,常见色有黄、绿、蓝、白、蓝绿、浅黄等色,因头、颈及背部的羽色中多具有黑色或暗褐色横纹,而得名虎皮鹦鹉。足趾为对趾型,第二三趾向前,第一四趾向后,适宜在枝头攀缘。更适宜握物和取食。尾型尖长,中央尾羽延长如箭。成鸟雌雄区别在于蜡膜的色彩,雄性蜡膜呈青蓝色,雌鸟蜡膜为肉褐色。成鸟蜡膜及嘴壳基部较为枯燥,无光泽。足趾浅肉色。
[编辑本段]
分布范围
广阔分布在澳洲的内陆地区,但东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区及约克角半岛、塔斯马尼亚岛的数量稀少,曾引进(包括逃脱的笼养鸟)到许多国家,但绝大部分无法成功顺利生存繁衍,包括英国、日本、美国、波多黎各、香港、巴西、瑞士、哥伦比亚、社会群岛、新西兰、阿曼等国家,可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族群在1950年时引进后却成功地生存与繁衍后代。

虎皮鹦鹉原产大洋洲,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内陆地区,东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区,约克角半岛、塔斯马尼亚岛也有少数分布。
它是国家2级保护动物,雄性鼻部呈淡蓝色,雌性呈肉白色。十分可爱。
它们平均寿命7年。
一般成长到3个月左右即可繁殖,大概分淡蓝色,绿色,蓝色,白色,黄色,杂色等。
考考你:你能看出鹦鹉(图中)的性别吗??????
[编辑本段]
生活环境
虎皮鹦鹉主要栖息于开阔的草原地区、干燥的马利植被区、穆拉加灌木丛和开阔的茂密林区、充满桉属和金合欢属植物的平原地区、农耕区;平时大多不会离开河岸或是水源太远。他们是群聚性的鸟种,平时大多聚集20只甚至数百只,曾经有聚集过25000只的记录;如果受到惊扰,则整群会飞起,在空中转圈且忽然不定向的飞动,然后降落在安全距离附近的树上;他们是相当合群的鸟种,平时每只鸟在群体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并无阶级之分,偶尔会发生争吵;在破晓时分会先前往水源处饮水,然后才前往觅食,到了正午炎热的时候会寻找浓密树荫下休憩,到了下午比较凉爽时再继续觅食,到了黄昏整群就会开始回巢休息过夜;白天喜欢在地面觅食,由于身体的羽色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因此相当难以被察觉;它他们生性十分友善并不怕人,可以近距离接近观察;他们大多前往牛羊饮水的水槽、池塘、河流、地面上的水坑处活动,通常整群会一起快速的饮水,以避免被掠食者所捕食;他们平常觅食并没有固定的路线,而是以游牧的方式四处搜寻;在比较寒冷的季节偏好前往北澳和地区,炎热的季节则会前往南澳。
虎皮鹦鹉在原生地可在多生态环境生存,如灌木丛、森林、草原、农场田园等。全。虎皮鹦鹉有类似于迁徙的行为,在澳大利亚,每年冬天(6月到9月)占据北方,到夏天(9月到1月)又聚集到南方。
[编辑本段]
生活习性
喜集群,常结成20只数百只不等的一群外出觅食,有时甚至聚集2万或更多数量成群活动。
虎皮鹦鹉人工饲养简单,管理粗放,耐粗饲料,体质强壮,不易生病,且容易繁殖。虎皮鹦鹉上嘴具钩,强壮有力,喜欢啃咬木质,故不能用竹笼,要用金属宠饲养。作为休闲观赏鸟可用小型电镀的金属笼饲养,笼内设置有栖杠、吊环,供鹦鹉玩耍。

作为繁殖鸟应采用较大的方型金属笼,笼的大小为长40厘米、宽35厘米、高35厘米,笼底设有抽屉式的沙盘(托粪板),便于清理粪便。虎皮鹦鹉的巢箱为横窝,巢箱大小为长25厘米、宽14厘米、高14厘米的一个长方形小木箱,中间有隔板,分为内外两室,外室有一通向外面的圆洞,直径6厘米,外室与内室中隔板上开一个同样圆洞,直径4厘米,为鸟出入之门户。每天应更换清洁饮水,每周清理1次粪便,夏季注意不要在强光下直晒鹦鹉。
冬季应注意保暖,室内温度应不低于16℃。夏季温度较高,一般在30℃以上时要加强通风。虎皮鹦鹉喜欢吃带壳的饲料,平时应以谷子、稗子、小米或鸡蛋小米为主,每天应喂点青菜,牡蛎粉或骨粉作为常备饲料(也可在笼内放一个整块的墨鱼骨任其啄取)。
[编辑本段]
生长繁殖
野生的虎皮鹦鹉栖息于林缘、草地等处。结群活动。以植物种子等为食。繁殖期为6-1月。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4-8枚。孵化期为18天。

目前国内饲养及玩赏的虎皮,均为人工饲养下繁殖的笼养鸟,其体质均有减弱。故饲养者宜选择体躯宽长,体态丰满,精力充沛的个体进行饲养繁殖,有利日后种群复壮。野生虎皮鹦鹉喜结群生活,以植物种子及果实为主食,营巢于洞穴中,每年繁殖1—2巢,每巢产卵4—7枚。卵呈椭圆形,卵壳为纯白色。在人工饲养中的虎皮鹦鹉、由于嘴壳坚硬,足趾与利嘴配合攀缘灵活,非常善于拆毁笼舍,故宜用较坚固的房舍及金属网围筑适宜的笼舍饲养。冬季室温应保持在5~10℃。
我国南方城市,冬季气温不低于0℃,可利用露天笼舍饲养繁殖虎皮鹦鹉。家庭中少量饲养,可选用适宜的箱笼,饲养及繁殖效果甚佳。笼舍内需设置足够的栖架,供其攀跃和栖息,笼内地面或笼底部垫细砂,供作砂浴和取食。饲养室需通风良好,光照宜长。大量群饲的虎皮鹦鹉,饮水量很大,又因此鸟常在饮水的同时排粪,常易污染其饮水,所以最好采用家禽使用的自动饮水器供水,使之不能入水洗浴,可保持饮水清洁。
饲料混合比例为:粟或黍7份,稗子2份,苏籽1份。这种混合的粒料,适于饲喂多种小型鹦鹉,另外加喂矿物质饲料,如墨鱼骨、贝壳等。人工饲养的虎皮鹦鹉、在光线比较黑暗的巢穴内产卵孵化、若巢中光线过强,则孵化效果不佳。一般供给的人工巢箱,由内外两个巢室组成,外巢室具有通向笼舍的巢口,内、外室间的隔板留有洞口相通。内巢室垫锯末或细砂,是雌鸟产卵孵化的地方,巢箱的参考尺寸为,内外巢室各为16厘米(长)×16厘米(宽)×16厘米(高);巢口直径5~6厘米,巢口下缘距巢底6~7厘米。

北京饲养虎皮鹦鹉,每年秋、冬、春三季繁殖,夏季因气候炎热,连续坐巢孵卵不但影响亲鸟健康,而且孵化及育雏率也明显下降,幼鸟体质不佳,故一般多于夏季停止繁殖,其控制的方法是每年7~9月,将饲养笼内的巢箱取出,进行巢箱的清洗消毒,10月以后再将巢箱挂入笼舍内。每年10月至次年6月间,虎皮鹦鹉可产卵孵化育雏3~4巢;每巢产卵4~7枚,最多达10枚,卵壳纯白色,卵重2.5克,孵化期18天;雏鸟留巢34~38天,约40日龄开始独立生活。幼鸟在6~8个月性成熟,并开始求偶繁殖,最佳繁殖年龄为1~5岁。
虎皮鹦鹉4个月龄达性成熟,开始发情、交配,可作为种鸟进行繁殖了,虎皮鹦鹉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一般每窝可产4~7枚蛋,蛋呈白色,每天或隔天产1枚蛋,在产第三枚蛋时雌鸟开始坐窝孵化,孵化以雌鸟为主,孵化期为18天。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30天左右,雌鸟在孵化期间对外界干扰较为敏感,尽量保持环境安静,以免亲鸟受惊后弃巢,影响孵化和育雏。冬季繁殖鸟的室温应保持在20℃以上,相对湿度45%~50%,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虎皮鹦鹉繁殖高峰期可达3~4年,以后繁殖率逐渐下降,为了对种鸟群进行提纯复壮,应不断更新种鸟。虎皮鹦鹉平均寿命7年。
[编辑本段]
种群现状

虎皮鹦鹉是全世界最普遍的鹦鹉,价格便宜,顽皮可爱,受到大众广泛地喜爱,全世界的总数量超过5百万只,它们常是许多刚对鹦鹉有兴趣的人买的第一只鹦鹉,也是最常出现在鸟展的种类,自从公元1900年澳洲生物学家-癸格曼德对基因工程的重大发现与突破后,各种虎皮鹦鹉的变种即进入前所未有的多样性,现在共有上千种的变种,再加上它们非常容易照顾及繁殖,所以会如此的普遍。
虎皮鹦鹉人工培育的品种很多,主要从体羽的颜色上区分,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波纹型虎皮鹦鹉国内饲养的虎皮鹦鹉基本属于这一类。体羽颜色斑纹近似原种,有蓝、黄、绿等色,上体布满黑色横纹斑。

2.淡色型虎皮鹦鹉可分为上体黄色,腹部绿色和上体白色,腹部蓝色两个品系,翅上均有黑色斑点(也有一些没有)。
3.玉头型虎皮鹦鹉一种头部白色,其他部位体色均为谈蓝色;另一种头部为黄色,其它部位体羽均为绿色两个品系。
4.白化型虎皮鹦鹉全身羽毛为洁白色,眼睛为红色,称为白红眼虎皮鹦鹉。还有一种体羽为白色,全身分布有黑色的大块斑,称为云斑虎皮鹦鹉。
5.黄化型虎皮鹦鹉全身体羽为黄色,眼睛为红色,称为黄红眼虎皮鹦鹉。
[编辑本段]
公母分辨
虎皮幼鸟公母分辨方法 :
公鸟:蜡膜全部呈现桃红色
母鸟:鼻孔周围呈现一圈的白色
虎皮中等年龄鸟公母分辨方法:
公鸟:根据不同品种 蜡膜颜色为桃红色或蓝色
母鸟:鼻孔周围为蓝色 外边是比较淡的蓝色
虎皮成鸟公母分辨方法:
公鸟:根据不同品种 有的蜡膜是蓝色 有的蜡膜是桃红色
母鸟:根据不同品种 有的蜡膜是白色 有的蜡膜皱皱巴巴 呈现茶褐色
虎皮鹦鹉的繁殖技术

--------------------------------------------------------------------------------
2007年12月11号 查看379次

1.适时配对。虎皮鹦鹉在出壳后5~8个月发育成为成鸟,从幼鸟变为成鸟的标志是鼻梁的蜡膜,公鸟呈青蓝色,母鸟呈深红色;从头额的横纹变化来看,幼鸟的头部具有黑色细横纹,当黑色细纹消失后就成了成鸟,可以配对繁殖。虎皮鹦鹉的繁殖力强,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四季均可繁殖,以春、夏、秋为旺季。

2.防近亲交配。配对的种鸟不但要健康,而且是血缘关系较远为好。一旦近亲交配,后代的个体要变小,产卵孵化时产生死卵或死雏。

3.悬挂巢箱。鸟舍内要悬挂较多的人工巢箱,以备产卵孵化。挂巢箱时,为了减少鸟儿互相干扰,最好不采取一个接一个直线排列的悬挂方式,而是采取一高一低波浪式,由雌鸟自由选择。

4.助鸟产卵。雌、雄鸟交配后,雌鸟进入巢箱就开始产卵,不会离开巢,完全由雄鸟来喂食,一般雌鸟隔1天产卵1枚,或1天1枚,每窝产3~8枚。产卵时,不是所有的雌鸟都独占1个巢箱,有的巢箱同时会有2~3只。在雌鸟产卵时,如发现雌鸟反刺毛、打哆嗦,大多是出现了难产,这时可用手轻轻调整一下鸟蛋在直肠里的位置,可使蛋顺利产下来。

5.孵化雏鸟。虎皮鹦鹉的孵化期为16~20天,完全由雌鸟孵化。孵卵期间,全靠雄鸟觅食喂养。此时,要喂主食饲料,停喂发情料。雌鸟从产第一个卵起,即开始孵卵,以后边产卵边孵化。雌鸟把腹部卧在卵上进行孵化。每天翻卵数次,更换孵卵方向。在孵化中,雌鸟能把未受精的卵或胚胎虽然发育但中途死亡的卵挑选出来放在一边,不进行孵化,这些卵俗称为“弃蛋”。在孵化中挑选出“弃蛋”,是许多鸟类的本能。虎皮鹦鹉的卵,也可用电孵箱孵化。在孵化温度38℃情况下,18天可孵化雏鸟。

6.喂养雏鸟。虎皮鹦鹉为晚成鸟,孵出25天内不能独立生活,全靠成鸟喂食。当雏鸟孵出后,雌鸟整天守护着雏鸟,雄鸟刁食喂雌鸟,随后雌鸟进入巢内再喂雏鸟。随着雏鸟的长大,雌鸟渐渐不在巢内,而是在巢外守望,以后逐渐离开巢一段时间,很快飞回。当小鸟基本长全羽毛或能从巢内探出头时,有的雌鸟除喂食外,已不再理会小鸟,有的又开始交配,并寻找新的巢,开始准备下一窝的繁殖。小鸟从巢内探出头时,雄性亲鸟也喂小鸟。雏鸟生长25~30天,就可分窝独立生活,饲养5个月就能产卵繁殖。雏鸟除喂专用料外,还要增加黍子、青菜,水不可间断。雏鸟出壳后8~9天,开始长羽毛,10~11天睁眼,20天羽毛出齐,20天出窝。

看鼻子懒的是公的浅的是母的,喂鸡蛋米可以尽快发情,交配到产蛋都别看,都在窝里进行,想看也等两只大鸟都不在窝里的情况看一下,挺好样的,祝你成功。

说说我养虎皮的经验
笼养虎皮可以交配,笼子尽量不要太小,里面要有他们居住的小房子,就是鸟舍,留一个够一只鸟进出的口可以了 里面要容下4-5只鸟那么大的空间,交配一般在春天,因为春天虎皮会发情,交配是踩背的,也叫踩绒,交配后3个星期可产蛋,加强营养,不可以看交配,小虎皮自己可以走动就可以训了,不过最好再它自己会吃食以后,小虎皮可以喂点绿豆面加水的糊糊,另外可以加点蛋黄

关于饲养虎皮鹦鹉的几个问题~

那只也是虎皮:)
小鸟母的鼻孔周围一定是白色的,小公鸟鼻子可能是粉紫色或浅蓝色~
交配的话,带帽之后一般可以,公鸟会唱情歌,给母鸟踩背。不过第一窝可能是白蛋 ,想让他们发情用蛋小米就行
怕生不怕生不一定,水要天天换
洗澡的话,天气暖和一点再说吧!有些鸟会自己洗,也有些不会,要你用小喷壶喷,精品店一般有卖的,小心感冒!洗完后要把笼子放太阳下去!
培养感情的话,可以用手喂他们小米,一开始会有些怕,等习惯就好了
水果可以喂苹果,夏天吃剩下的西瓜皮也可以~
其实蔬菜也可以喂的!我家的喜欢吃包菜和白菜,比起水果他们可能更愿意吃
如果你胆小,可以在手上粘小米隔着笼子喂
怕他们不理你,可以先饿一下,饿了他们会叫的,不要饿过头了啊
一般不咬人,但有些咬起来很痛的-_-+
忘了一个,看成年就看带帽好了,即头上有没有虎皮一样的纹路
蓝色带帽后头会变白,你图上这只灰翅(也许是灰翅,看不太清)也一样:)
如果是白化或黄化我就不知道了
给我分吧以一个字一个字打的啊啊啊啊!!!!!

虎皮鹦鹉是常见的比较耐寒的鹦鹉类,合适温度为16℃—30℃摄氏度之间,冬季最低温度不要低于5℃以下。且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感冒等疾病发生!所以在北方只要气温低于10℃时候晚上应该把鸟笼带进室内过夜,冬天白天天气好时可放在阳台上多晒太阳,避免冷风吹到。虎皮鹦鹉虽不太怕冷,在各地动物园也见到冬季室外活动,但是夜间也是在大笼室内避寒过夜的。祝你饲养鹦鹉快乐!

关于虎皮鹦鹉的问题(刚养鹦鹉许多东西不知道
答:注意事项就是给母鸟一个好窝,铺好,把蛋放进去,在孵化期间你不要去看或者摸,它们不喜欢被打扰,否则很有可能不孵化。4:虎皮鹦鹉很好养的,但是地理位置不同天气也不同,注意的就是要给它们换水,及时。因为它们很好动,脏东西很容易飘进水里。你千万不要给小鸟洗澡!会生病的,洗笼子最好一个...

关于虎皮鹦鹉的一些问题
答:前些日子我抓了一只鹦鹉不只如何分辨后来我拿到店里老板一看就说是只公的还有应该就是虎皮后来他给我配了只母的我还向我朋友拿了一个超大型的笼子给他们住问题一:可是母的好像不是很... 前些日子我抓了一只鹦鹉不只如何分辨后来我拿到店里老板一看就说是只公的还有应该就是虎皮后来他给我配了只母的我还向...

关于虎皮鹦鹉的几个问题
答:1.可以交配,我家鹦鹉就那样干过……生出的鸟儿基本上是以黄色为底色,羽毛中掺杂些虎皮的斑纹的,眼睛红色的偏多,不过相对血统纯正的比较好看 2.蓝色和蓝色的几率比较大,但由于虎皮鹦鹉基本上以蓝色和绿色为主,所以绿色和绿色也能生出蓝色的,毕竟有基因嘛,看运气了 ...

关于虎皮鹦鹉的问题。
答:8、这个以后追问就可以慢慢告诉你。9、养在笼子里就可以。不过你的地理位置可否报一下呢?是热带温带还是寒带呢?皮皮对温度很敏感的,冬天不能低于5°C!所以如果卤煮在北方最好将其拿近于暖气较好。希望可以帮到你!还有不懂的可以追问。需要上图的问题请尽快上图,方便为你解答。

关于虎皮鹦鹉的问题
答:6.其他小种子,黍穗,白色的蠕虫,和香甜可口的蔬果 7. 可以,但最好不要,咬生锈的铁丝比较容易生病 8.可以给他们喂一些碱块,有条件的话最好成群养殖,还有就是准备一些新鲜的树枝做栖木,但然没有也不是什么大问题。9.放在屋里即可,冬天时注意保暖,有太阳时放到外面晒晒太阳 ...

高分悬赏——关于虎皮鹦鹉的十个问题
答:3.一斤小米 加3个蛋黄 。步骤。将小米放锅里炒香,注意不要炒胡了。然后把蛋黄放进去,搅拌均匀,凉干 搓开。一次不要做太多。可以放冰箱里保存。蛋米可以平时增强营养。还可以起到催情作用哦。呵呵。4.一般没事的、 看下有没有异常、 一般不会有什么事、5.虎皮鹦鹉主要是吃谷子,你在喂养时最...

关于虎皮鹦鹉的问题!!急急急!!!【高分悬赏】
答:鹦鹉是很讲卫生的鸟,所以总会梳理羽毛的,但是如果是过于频繁就不正常了,你把鸟拿出来,逆向的把鸟的羽毛扒开,看看有没有虱子或者其他体外寄生虫,如果没有,那是最好,如果有,那就在第一时间治疗 你应该每天刷一次水罐,每天喂鸟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调制合理的保健沙,如果鸟的营养提高了,...

虎皮鹦鹉的问题,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答:那样更能确认。如果真是一对,到了成年发情期以后当然可以繁殖的。鼻子掉皮有两种情况,一是开始成年了,母鸟鼻子会变皱或者掉皮;二是 鼻子可能长疥癣,用白凡士林擦擦就好了。爱咬脚趾是正常现象,可能是脚上哪里不自在或者痒什么的,我的虎皮鹦鹉也常常咬脚趾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一些虎皮鹦鹉的问题(刚养鹦鹉许多东西不知道
答:2.如果鸟店有卖最好在鸟店买,一般吃葵花籽(带壳不带壳都可)、小米、各种水果,最好在食物里加入些鹦鹉专用的保健砂(可以增强鹦鹉抵抗力),或者给它啃墨鱼骨也行。3.这个问题网上很多很详细,我就直接复制一个给你参考一下:蛋米:1公斤小米加4个鸡蛋黄搅拌而成,用量一般占总喂量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