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及注意事项

作者&投稿:裔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微生物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及注意事项

  正确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直接影响到微生物培养鉴定结果。可靠的检验结果可以指导临床诊断治疗,为临床科学用药和成功的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是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监测医院感染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微生物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及注意事项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 血液标本的采集

   1、 采集方法

  (1)75%酒精清洁局部皮肤。

  (2)待皮肤干后,再用2%—2。5%碘酒从穿刺点中心部位开始消毒,范围不应小于5cm(直径),且不能用手指触摸消毒后的皮肤。

  (3)皮肤碘酒干后(约1min),穿刺采集血液,采血量成人5—10ml,婴幼儿1—5ml。

  (4)采血后立即在床旁接种培养瓶,并迅速轻摇,充分混匀防止凝固,但又不可剧震以防溶血。

   2、注意事项

  (1)怀疑菌血症应尽早采血,体温上升(38。5℃)采血可提高阳性率,但也要防止因等待而延误时机。

  (2)对已经使用抗菌药物,而又不能停药者,也应在下次用药前采血。切忌不要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取血标本,也不能从静脉导管及动脉插管中取血。

  (3)培养基与血液之比以10:1为宜,以稀释血液中的抗生素,抗体等杀菌物质;有人主张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病人,培养基与采血量之比可为20:1或大于这个比例。

  (4)近年研究表明,将血液注入血培养基前,更换针头反而易导致污染。

  (5)每例至少采血两次,间隔0。5—1h,以利于提高阳性率和区分感染菌与污染菌。

  (6)疑为细菌性心内膜炎及布鲁氏病的病人,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除在发热期采血外,并要多次采血(24h 3—4次)和增加采血量(可增加10ml)。

  (7)采血后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可置室温,而不能放置冰箱。

  (8)如临床表现很似败血症,而血培养多次阴性者,提示考虑厌氧菌和真菌感染的可能。

   二、骨髓的采集

  1、采集方法

  在病灶部位或髂前(后)上脊处严格消毒后抽取骨髓1ml,注入血培养瓶内。

  2、注意事项

  (1)骨髓内含有大量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因而骨髓培养对伤寒病人的.诊断较血培养优越。

  (2)用于怀疑细菌性骨髓炎病人。

   三、静脉导管标本的采集

   1、采集方法

  (1)常规导管部位皮肤消毒。

  (2)无菌方法从病人体内拔出静脉导管,剪下导管尖端5cm,放入无菌瓶中。

  (3)立即(15min内)送检,避免标本干燥。

   2、注意事项

  (1)剪下的导管立即接种血平皿,可提高阳性率。

  (2)肉汤反复冲洗导管腔内,冲洗液做定量培养。

  (3)有人将剪下的导管置肉汤增菌液或培养瓶中,此法不能区分导管感染菌与少量定植菌。

  (4)卫生部在《医学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001年1月3日施行)中规定:导管管尖培养其接种方法应取导管尖端5cm,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滚动一次。细菌≥15cfu/平板,即为阳性。

   四、呼吸道

   1、痰标本

  (1)采集方法

  ①清晨起床后用凉开水漱口多次,以除去口腔内大量杂菌,用力咳出肺深部的脓痰,置于清洁干燥容器中送检。

  ②痰量极少者可用45℃ 3%—10%的氯化钠溶液约25ml雾化。对于咯痰量少的幼儿,可轻轻压迫胸骨上部的气管,当其咯痰后用无菌棉棒采集标本。

  ③咳嗽无力或昏迷病人,可用吸痰管经鼻腔或口腔经气管腔内吸引痰液送检。

  ④气管切开者可以深入透气孔中取痰。

  ⑤可用支气管镜直接在病灶部位采集高浓度的病原菌。

  ⑥用无菌导管经鼻腔插入气管镜内,缓慢注入无菌蒸馏水5ml,取出导管。留取患者在3h内咳出的痰液,放入无菌容器中送检。

  ⑦胃内采痰法。无自觉症状的结核病人。有时可把痰误咽入胃内,因而可采用胃内溶物做结核菌培养,其阳性结果比咯痰高10%左右,该方法于晨起空腹时,把灭菌的胃管,从鼻腔送入胃内,用20ml注射器抽取胃液。

  (2)注意事项

  ①痰标本的采集以晨痰为准,此时患者痰量较多且含菌量也多。

  ②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若不能及时送检者,可暂存2—8℃冰箱。若晚1—2h接种,会失去苛氧菌,并使得革兰阴性菌过分生长。

  ③可接受的标本:痰;支气管灌洗液,支气管刷,支气管活检;肺吸出物和肺活检。不能接受的标本:唾液;24h留的痰(结核杆菌培养除外);拭子。

  ④ 痰标本的质量评价:(用显微镜筛选)在低倍镜下,检查鳞状上皮细胞,至少10个视野,集中在有白细胞处,合格标本为白细胞与鳞状上皮细胞比例大于2:1。

   2、鼻拭子

  (1)用湿的拭子(生理盐水);

  (2)需插两个鼻孔;

  (3)深入3。3cm左右,转动4—5次;

  (4)以上用于诊断金黄色葡萄球菌暴发时的鼻带菌者。

   3、咽拭子、口腔拭子

  (1)采集方法(到细菌室取专用拭子)

  ①患者清水漱口后,由检查者将其舌外拉,用棉拭子将咽后壁或悬雍垂的后侧反复擦拭数次;

  ②化脓性扁桃体炎、口腔念珠菌病时,直接用棉拭子在病灶部位擦拭;

  ③插入运送培养基中立即送检,防止干燥。

  (2)注意事项

  ①棉拭子应避免触及舌、口腔黏膜和唾液;

  ②采集标本前数小时不可用消毒药物漱口或接触病灶局部。

   五、胃肠道

   1、粪便

  (1)采集方法

  选取脓血、黏液粪便2—3g,液体粪便取絮状物1—2ml。盛于灭菌瓶中或蜡纸盒中及时送检。

  (2)注意事项

  ①标本要采集新鲜的,陈旧标本影响阳性检出率;

  ②切忌粪尿混合;

  ③若要分离阿米巴,标本要立即送检并注意保温;

  ④运送培养基可提高阳性率;

  ⑤分离难辨梭菌时需选不成形或水样便;

  ⑥霍乱弧菌、大肠杆菌Ο157感染的腹泻便则为水样便或血性便;

  ⑦标本在病理早期或治疗前采集;

  ⑧一般认为用抗菌药三天后,标本培养病原菌阴性。

   2、肛拭子

  在无法获得粪便的情况下,可用经无菌甘油水或无菌生理盐水湿润的肛拭子插入肛门4—5cm(幼儿2—3cm)处,轻轻旋转擦取直肠表面黏液后取出,置运送培养基中送检。

   六、泌尿道

  根据卫生部《医学感染诊断标准》(试行)通知,泌尿系统临床诊断为: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或不伴发热,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

  (1)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患者应结合尿培养;

  (2)临床已诊断为泌尿道感染,或抗菌治疗有效而认定的泌尿道感染。

   1、中段尿

  (1)采集方法

  ①女性 采样前用肥皂水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外阴,用手指阴x分开排尿,弃其前段尿,不终止排尿,留取中段尿10ml于灭菌容器内。

  ②男性 用肥皂水清洗尿道口,或0。1%的碘伏溶液消毒尿道口,灭菌纱布擦干,上翻包皮,弃其前段尿,不终止排尿,留取中段尿10ml于灭菌容器内。

  (2)注意事项

  ①导尿虽然可以减少污染,但是多次重复导尿可以造成逆行性感染,因此近年来大多采用中段尿。

  ②女性病人最好采取膀胱截石位由护士采取标本,减少污染。

  ③采集标本以晨起第一次尿液为佳。

  ④采集标本后,若不能在1h内送检,暂放4℃冰箱,但不能超过8h。若尿液标本在室温下放置超过2h,即使接种培养结果细菌数≥104 cfu/ml获103cfu/ml,也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

  ⑤疑为尿道炎时可将最初3—4ml尿液收集在灭菌容器内。该尿中即使有少数细菌,如反复检查为同一细菌,也应考虑为病原菌。

  ⑥儿童在多数情况下,仅冲洗外阴是不够的,故采集标本较为困难。如果尿内细菌明显增多,可以高度怀疑为尿路感染,无菌则可否定。

  ⑦若细菌培养结果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需考虑污染可能,建议重新留取标本送检。

  ⑧尿液中不得加入防腐剂,消毒剂否则影响阳性检出率。

   2、膀胱穿刺采集法

  避免污染是很困难的,培养结果与病情不符时,或尿厌氧菌培养,或婴幼儿中段尿采集困难时,可以用耻骨上穿刺膀胱内采尿。

   3、留置导尿者采集法

  拔去闭式引流的集尿袋,弃去导尿管前段尿液,留无污染的膀胱内尿液10ml送检。不可从集尿袋下端留取标本。

   七、脑脊液

   1、采集方法

  由临床医师以无菌方法收集脑脊液3—5ml(细菌1ml,真菌2ml抗酸杆菌2ml,病毒1ml)盛于无菌试管或小瓶中立即送检。

   2、注意事项

  (1)采集标本后立即送检,因脑膜炎奈瑟菌离体后迅速自溶,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也易死亡;

  (2)疑为上述细菌感染时,应注意保温,不可置冰箱或低温保存。

   八、胆汁

   1、十二指肠引流法

  在无菌操作下,将十二指肠导管吞咽至十二指肠乳头部(距齿65—70cm)时,收集A液(来自总胆管,为橙黄或金黄色),随之注入25%硫酸镁溶液40ml,经1—2min后再采取B液(来自胆囊,为棕黄绿色),随后收取C液(来自肝胆管,为柠檬色),一般认为B液做细菌培养意义较大。

   2、胆囊穿刺法

  胆囊造影术时,可同时采取胆汁。

   3手术采取法

  由总胆管、胆囊直接穿刺采取胆汁。

  以上采集之标本应立即送检,否则置于4℃冰箱内,采集时需小心,避免被唾液、十二指肠液细菌污染。

   九、穿刺液标本

  穿刺液包括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鞘膜液。

   1、采集方法

  由临床医师行穿刺术抽取。胸腹水可收集5—10ml,心包液、关节液收集2—5ml,置于无菌含抗凝剂的试管或小瓶中,充分混匀后,立即送检。抗凝剂10%EDTA二钠盐,标本与抗凝剂之比10:1。

   2、注意事项

  ⑴标本采集应在患者用药之前或停止用药1—2天后进行;

  ⑵不能立即送检可置4℃冰箱保存;

  ⑶疑为淋病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液,采集后立即送检,或床旁培养为佳;

  ⑷不能用棉拭子浸蘸标本送检。

   十、脓汁及病灶分泌物

   1、伤口

  ⑴表面伤口拭子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 仅限于皮肤与皮下组织,包括手术切口、褥疮溃疡、新生儿脐炎、婴儿脓疮病。

  ②用无菌生理盐水或75%的酒精擦去病灶表面渗液;

  ③用无菌棉拭子抹去及较深部的脓汁分泌物或组织送检;

  ④采集褥疮溃疡标本时应采集褥疮边缘的脓性分泌物,拭子放在运送培养基中立即送检,不要采集创口表面的渗液。

  ⑵伤口、脓肿、窦道、坏疽组织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闭锁性脓肿用碘酒和酒精消毒皮肤后,用灭菌注射器穿刺抽取全部脓液送检,疑为厌氧菌感染时,排去针管内空气将针头插入灭菌橡胶塞内送检;

  ②伤口处若有脓及渗出物要用无菌棉签深入各种窦道中擦拭,用小刀刮取,穿刺抽吸或手术切除获得深处伤口标本;

  ③当创伤出血时,敷有药物在2h以内及烧伤在12h内均不应采集标本,此时获得阳性结果机会甚少。

  ④采集标本注意观察脓汁及分泌物性状、色泽、气味等。可为培养鉴定提供依据。

  ⑶烧伤创面

  ①烧伤创面需要脓性分泌物,焦痂迅速分离变棕黑、黑或紫罗兰色,烧伤边缘水肿。患者发烧>38℃或低体温<36℃,合并低血压。

  ②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创面。

  ③由于创面部位不同,细菌种类也不尽相同,要用灭菌棉拭子采集多个部位的炎症区送检。

  ④采集痂下变黑或变性的不健康区边缘或引流液等做定量培养及组织活检。

   2、厌氧伤口拭子

  ⑴厌氧专用棉棒或玻璃棒触及深部脓汁;

  ⑵可用注射器抽吸,排去针管内空气将针头插入灭菌橡胶塞内送检;

  ⑶立即送检,送检过程中必须保持在无氧条件;

  ⑷不宜做厌氧菌培养的有痰、喉拭子、鼻咽拭子、齿龈拭子、直肠、阴道和宫颈拭子以及回肠、结肠造瘘术的流出物,胃、小肠及大肠内容物等。

   3、尿道口分泌物拭子

  ⑴男性用无菌纱布擦拭和清洗尿道口,然后采取从尿道口溢出的脓性分泌物;

  ⑵采集前列腺液时,先将尿道、膀胱冲洗,然后从肛门用手指按摩前列腺,促使前列腺液溢出;

  ⑶女性病人先用灭菌纱布或棉拭子仔细擦拭或清洗尿道口,然后从阴道内诊压迫尿道,使分泌物溢出;

  ⑷取子宫颈分泌物,先用内窥镜扩张阴道,然后从宫颈口用灭菌棉拭子采取分泌物,尽量避免被阴道宫颈附近正常菌群的污染。

   4、蜂窝织炎

  ⑴用无菌生理盐水或酒精消毒皮肤;

  ⑵用细针在炎症最显著处穿刺吸引;

  ⑶抽少量灭菌生理盐水在针管内;

  ⑷注入无菌试管内送检。

   5、组织标本

  ⑴活体组织采取的微量标本,可直接接种在培养基内;

  ⑵表浅组织可直接用棉拭子擦拭、小刀刮去;

  ⑶较大组织块的表面可采用烧灼或浸入沸水中5—10s,然后用灭菌剪刀切开,取其中的脓汁;

  ⑷深部组织标本可经皮肤穿刺或手术切取送检;

  ⑸组织标本不可用福尔马x固定;

  ⑹有时也可将沾有脓汁的最内层敷料放入无菌平皿内送检。

   十一、眼标本采集

  ⑴一般细菌,以无菌棉拭子采集眼分泌物,尤其脓性分泌物;

  ⑵沙眼衣原体,首先擦去眼结膜上面的分泌物,然后用无菌小刀刮取穹窿部及眼结膜上皮细胞,用链霉素处理后备用;

  ⑶对于刚治疗或药物冲洗过的患者最好12—24h后采集标本;

  ⑷对于泪囊炎患者可稍加挤压后以无菌棉拭子采集标本。

;

~

菌痢患者微生物学检查过程中,标本采集与送检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菌痢患者微生物学检查过程中,标本采集与送检有哪些注意事项 尽可能在使用抗菌药物前进行取样,取样后在2小时内送检并避免干燥,如果不能及时送检可以使用运送培养基并且低温下尽早送检。 食品中微生物检测过程中,样品送检有哪些注意事项 国家标准 GB 4789.38-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埃希氏菌计数 GB ...

植物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答:记录详细信息、保护植物资源。1、记录详细信息:在采集过程中,需要记录植物的名称、生长环境、生长状况等信息,并拍照或绘制植物图谱。2、保护植物资源:采集时要避免过度破坏植物资源,不要采集稀有、珍贵或受保护的植物,同时要妥善处理采集后的剩余植物材料,保持生态平衡。

采集血清检验标本时应
答:采集血清检验标本时应注意的事项:1. 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选择标本容器。采集的方法需正确:抽血清标本需要干燥注射器、针头和干燥试管;采全血标本时需注意抗凝;采集血培养标本时应防止污染,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外,抽血前应检查培养基是否符合要求,瓶塞是否干燥,培养液不宜太少。2. 同时需要抽取几个项...

昆虫标本的采集应注意些什么?
答:①水中:水中生活的昆虫主要为鞘翅目和半翅目两类,它们生活史的各个时期都在水中,只是成虫由于趋光性的驱使,偶尔在夜间飞到陆上。另外,蜻蜓目、蜉蝣目、翅目等目的幼虫生活在水中。水生昆虫有的潜水生活,有的漂浮水面,池沼湖泊中多水草的地方是采集水生昆虫的理想环境。对于流水环境,要特别注意水边和...

在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中,标本的采集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标本的采集非常重要。细菌感染通常是通过培养的方法检测的,而病毒通常是通过抗原或者核酸来检测的。细菌培养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前提,好的标本决定一切,这是检验领域的一句俗话。不恰当的标本、不恰当的采集时间、不规范的采集方法,很可能造成假阴性,假阳性,杂菌污染等,延误诊断...

如何正确采集病原微生物标本
答:【标本的采集方法】防止皮肤寄生菌或环境微生物引起的污染是血培养的关键问题,采血前严格执行消毒程序是十分重要的。1 皮肤消毒程序: 严格按以下三步法进行:(1) 75%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s 以上。(2) 用一根碘酊或聚维酮碘(碘伏)棉签消毒皮肤,1~2%碘酊作用30s 或聚维酮碘作用60s,从穿刺...

植物标本采集的原则是什么?
答:在植物生物学野外实习中,环境中的各种植物都是标本采集的对象。一般来说,不同的植物类群具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和形态特点,虽然植物体每一部分的形态特点都包含有重要的信息,但花和果实却是大部分植物类群分类的最重要的依据。因此,在采集标本时,应该尽量选择具有花或果实的植株为对象。对于植株较大的...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2.个体完整、类型齐全:采集的标本应力求完整无损,以利于鉴定和保存;每一种个体应采集足够多的数量尤其是稀有种类;每种昆虫应尽可能采到各个虫态类型及雌、雄个体,有的还需采集多型现象的各型。3.注意采集害虫的为害状以辅助鉴定:有些检疫性害虫的为害状或隐藏部分不便切取,可拍摄照片记录。4....

各类检验标本采集要求
答:采取标本时应挑取粘液或脓血部分。外观无异常的粪便,可在表面及内部不同部位取材。采集后应尽快送检,超过2小时可因PH及消化酶等影响而使粪便中细胞成分破坏分解。检查阿米巴滋养体时注意保温。粪便潜血试验,应嘱患者于收集标本前3天起禁食动物性食物。连续检查3天,并选取外表及内层粪便进行检查。3....

采集植物标本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答:块根的植物应将其地下部挖出编号保存。各种植物的开花、结果的季节不同,生长地点不同,要了解植物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和分 布规律,这样才能采集到需要的完整标本。另外,不到危险的地方采集。不践踏农田、不损伤庄稼;不采摘名贵花木,不破坏绿化。到 公园或农场采集时,必须事先得到管理人员的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