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薛收传言文翻译

作者&投稿:市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旧唐书薛收传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旧唐书·薛收传

原文

薛收,字伯褒,蒲州汾阴人。年十二,解属文。大业末,郡举秀才,固辞不应。义旗起,遁于首阳山,将协义举。蒲州 通守尧君素潜知收谋,乃遣人迎收生母王氏置城内,收乃还城。秦府记室房玄龄荐之于太宗,即日召见,问以经略,收辩对纵横,皆合旨要。授秦府主簿。时太宗专任征伐,檄书露布,多出于收。言辞敏速,还同宿构,马上即成,曾无点窜。太宗讨王世充也,窦建德率兵来拒,诸将皆以为宜且退军,以观贼形势。收独建策曰:“世充据有东都,府库填积,其兵皆是江淮精锐,所患者在于乏食,是以为我所持,求战不可。建德亲总军旅,来拒我师,亦当尽彼骁雄,期于奋决。若纵其至此,两寇相连,转河北之粮以相资给,则伊、洛之间战斗不已。今宜分兵守营,深其沟防,即世充欲战,慎勿出兵。彼以疲弊之师,当我堂堂之势,一战必克。建德即破,世充自下矣。若退兵自守,计之下也。”太宗纳之,卒擒建德。东都平,太宗入观隋氏宫室,嗟后主罄人力以逞奢侈。收进曰:“窃闻峻宇雕墙,殷辛以灭;土阶茅栋,唐尧以昌。秦增阿房之饰,汉罢露台之费,故汉祚延而秦祸速,自古如此。”太宗悦其对。及军还,授天策府记室参军。太宗曾侍高祖游后园中,获白鱼,命收为献表,收援笔立就,不复停思。尝上书谏猎,太宗手诏曰:“览读所陈,实悟心胆,今日成我,卿之力也。今赐卿黄金四十铤,以酬雅意。”七年,寝疾,太宗遣使临问,相望于道。寻命舆疾诣府,太宗亲以衣袂抚收,论叙生平,潸然流涕。寻卒,年三十三。太宗亲自临哭,哀恸左右。

( 《旧唐书 ·薛收传》)

译文

薛收,字伯褒,蒲州汾阴人。十二岁时,就会写文章。大业末年,郡里举荐他为秀才,他坚决推辞不去应召。有人举起反隋的义旗,薛收便躲入首阳山,准备帮助义军。蒲州通守尧君素私下了解到薛收有此预谋,于是派人把薛收的生母王氏迎接安置到城内居住,薛收于是回到城里。秦府记室房玄龄向唐太宗推荐薛收,太宗当天就召见他,拿经营治理方面的事问他,薛收论辩应对无所顾忌,都合乎太宗心意。被授为秦府主簿。当时太宗专门负责出征讨伐,军内的檄文布告,大多出自薛收之手。薛收写文章言辞敏捷,就如同事先构思好了一样,立马就写成,竟没有删改。太宗讨伐王世充,窦建德率兵前来抵抗,众将领都认为应该暂且退兵,来观察敌人的形势。只有薛收建议说:“王世充据有东都,府库充实,他的士兵都是江淮的精锐,他所忧虑的是缺乏食物,因此被我军牵制,求战而不得。窦建德亲自统领军队,来抵抗我军,也应该是倾尽了他的骁勇雄武之士,期望在奋力决战中获胜。如果放任他来到这里,两支敌军连成一体,转运河北的粮食来互相供应帮助,那么伊、洛之间的战斗就停不下来。如今应该分兵守营,深挖防御工事,如果王世充想战,一定不要出兵。窦建德用疲弊之军队,抵挡阵势整齐强大的`我军,一战必能击败他们。窦建德失败之后,王世充自然就会被攻破。如果退兵自守,是下策呀。”太宗采纳了薛收的建议,最终擒获了窦建德。东都平定,太宗进入隋朝宫室观看,感叹隋后主用尽人力来放纵自己奢侈。薛收进谏道:“我私下听说建设高大华丽的建筑,殷朝的辛(指商纣王)因此而亡;居住简陋的草屋,唐尧因此昌盛。秦始皇增建豪华的阿房宫,汉朝建立后省去了建造露台的花费,所以汉朝福分延长而秦朝灾祸来得快,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太宗为薛收的回答感到高兴。等军队回来,授予薛收天策府记事参军的官职。太宗曾陪着高祖在后园中游玩,得到了一条白鱼,让薛收写献表,薛收拿起笔立即就写,不再停笔思考。薛收曾上书进谏太宗打猎的事,太宗亲手写诏书说:“阅读(你)所写的内容,实在是让我受到启发,今日我能成功,是您的力量呀。现在赐给你四十铤黄金,来酬答你美好的心意。”武德七年,薛收卧病,太宗派使者到薛收府上问候,来往的使者在路上能互相看到。不久,太宗急忙又命人驾车来到薛收府上,太宗亲自用衣袖安抚薛收,与他叙谈生平往事,潸然泪下。不久薛收病逝,时年三十三岁。太宗亲自来吊唁痛哭,让周围的人也非常悲伤。



~

大王亲督精锐据成皋,厉兵按甲,邀建德路。怎么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可以译为:大王您亲自监督指挥精锐部队,占据成皋(城市名),磨快兵器,囤兵不动,拦截(窦)建德的(进军)道路。厉兵:磨兵器,使锋利。按甲:按兵,囤兵。邀:这里是“拦截”的意思。

旧唐书里的句子,谁帮忙翻译成白话文,谢谢!
答:如果退兵自守,便是下下之策。(唐)太宗采纳他(薛收)的意见,于是擒住了(窦)建德。洛阳(时长安为京都,洛阳为东都)平定,(唐)太宗入城观察隋朝宫殿,感叹后主(亡国之君皆可称后主)倾尽人力却只为了放纵享受。薛收便进言:臣听闻高大峻美的楼宇雕墙,使得殷辛(纣王)毁灭,土屋茅房,唐尧...

旧唐书薛元超传原文及翻译
答:(节选自《旧唐书•薛元超传》,有删改)译文:薛元超是薛收的儿子。元超早年丧父,九岁袭爵汾阴男。长大以后,好学且善于作文章。太宗非常器重他,叫他娶巢剌王的女儿和静县主为妻,多次升迁授任太子舍人,参加修撰《晋书》。高宗即位,升任给事中,这年二十六岁。薛元超多次上书陈述君臣政体和时政...

薛收:房玄龄推荐的书生,结果成大唐猛将
答:对此,《旧唐书·卷七十三》云:及登极,顾谓房玄龄曰:“薛收若在,朕当以中书令处之。”薛收是何许人也,为何让李世民对他念念不忘呢?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麾下武将如云,李勣、李靖、秦琼、尉迟恭都是一代名将,除此之外,李世民的文臣谋士也不少,其中作用最大的有四个,分别是...

求达人给翻译一段文言文 不胜感激~
答:姜恪曾经历过抵御外敌的功勋,阎立本只是擅长画画,当时人称他千字文,有传言:“左相应该威震边疆,右相擅长画画。”话的意思是说他不是当宰相的材料。咸亨元年,再改任中书令。第四年逝世,谥为“文贞”僧琮说“阎立本拜郑为师,奇怪的地方很多,画像变化多端,是国家变化的写照”(窦蒙说:“学的...

薛曜原文_翻译及赏析
答:祖父薛收(592--624),字伯褒,隋名儒王通的及门弟子,为“河东三凤”之一,史称薛收为长离,其族兄德音为鸑鷟,侄元敬最年少,为鹓雏。入唐,以文学受知于秦王李世民,官至天策府记室,兼任弘文馆学士。薛曜的诗文朔风扣群木,严霜凋百草。借问月中人,安得长不老。——唐代·薛曜《子夜冬歌》 ...

文翰[wén hàn]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答:文翰 [wén hàn] [文翰]基本解释 1.指公文书信 2.元敬掌文翰,号称职。--《新唐书.薛收传》[文翰]详细解释 文章;文辞。《晋书·刘伶传》:“未尝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颂》一篇。” 唐 韦应物 《扈亭西陂燕赏》诗:“况逢文翰侣,爱此孤舟漾。” 清 蒋士铨 《一片石·宴阁》:“...

新唐书.列传.文艺上翻译
答:2015-01-21 新唐书.列传第七十三章翻译 2010-10-09 新唐书·列传第十四 的翻译 56 2011-01-03 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九翻译 18 2009-01-13 新唐书列传第九翻译 2 2007-02-03 <<新唐书 列传第四十九>>帮忙翻译一下这三段! 26 更多类似问题 > 为你推荐: 特别推荐 全球首张奥密克戎毒株图公布:新...

王勃转翻译,选自旧唐书,文苑传
答:义宁元年(617)去世, 门生薛收等人互相商议起谥号为文中子。王通有两个儿子: 王福畴、王福郊。王勃六岁就会写文章, 文思通达无碍, 情词英迈出众, 与哥哥王面力、王腜才思文采相当。父亲的朋友杜易简常称赞他们说: “这是王家的三株树。” 王勃还不到二十岁, 就应幽素科举而中试。乾封初( 666) ,...

新唐书 卷九十九 李轨翻译
答:译文:李轨字处则, 是凉州姑臧县人。略知书籍, 颇有智辩。其家以财富称雄于边郡, 喜好周济别人, 受到乡人称赞。隋大业年间, 补任鹰扬府司兵。薛举作乱于金城郡时, 李轨与同郡人曹珍、关谨、梁硕、李斌贝 、安修仁等人商议说:“薛举残暴凶悍, 其兵必来侵扰。郡吏软弱胆怯,不足以议大事。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