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长控制长大的孩子结果会怎么样

作者&投稿:狄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昨天,一位单亲妈妈给我打电话,说自己受不了,需要马上见到我,咨询孩子的问题,我答应中午12:30见面。她的儿子9岁,读小学三年级,孩子症状是胆小懦弱,不自信,沟通障碍。

这位妈妈约我到咖啡厅见面,正好离我近,我就提前过去了。没想到我达到咖啡厅时,服务员正好给他们母子端来了饭菜。我们打了个招呼,我肆意他们先吃饭,我坐旁边等他们。

他们开始吃饭,我便观察他们怎么交流的。

妈妈:来,先擦手。

孩子:擦完手,小孩不说话,也不动。

妈妈:吃吧。

孩子:他开始吃,拿起勺子正想吃米饭。

妈妈:尝尝这个小菜。

孩子:小孩立马放下米饭吃掉妈妈给的小菜,然后接着就刚吃了一口米饭。

妈妈:快喝口水。

孩子:刚吃了口米饭。

妈妈:又喊孩子喝口汤,如此循环……

一顿饭下来,他妈妈几乎都在用命令的口气对孩子讲,小孩全程服从,并且没有说一句话。

我在他们旁边听着就压抑到不行,基本明白孩子为什么胆小懦弱、不自信的原因了。

经过50分钟的咨询,我把她孩子为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原因告诉的时候,这位单亲妈妈很轻松的对我说:“苏老师,我也是为了孩子好”,却不愿意去反思自己为什么要如此控制孩子。

各位家长,被严重控制的孩子,连思想也是被禁锢的,孩子们感受不到自由,就像个提线木偶没有灵魂。孩子心里的常常会呐喊,但是没有人听得见,即使听见也是一句“我是为了你好”,就理直气壮的解释过去了,一点都得不到父母的尊重。父母控制欲的背后,其实是缺乏安全感。

作为单身妈妈,特别希望自己的儿子快速成长为一个高大,学习好,负责任的人,再也不能像前夫那样不受她的掌控。强烈的控制欲背后,其实是她那深深的伤口和不安,然而越是不安,就越想控制。心理师苏丹告诉各位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就是对孩子的否定,孩子只能压抑自己的想法,做到服从父母的一切愿望。

要想孩子有安全感,变得自信有主见,爱交流,父母必须改掉控制欲。如何改掉控制欲呢?

首先,父母要觉察自己对孩子有无过分控制的行为,改变从觉察开始。细想一下,我们在跟孩子相处过程中,用的命令语气多还是商量的语气多?我们是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想法,还是专制的表达我们自己的决定。心理师苏丹温馨提醒各位家长,要想让孩子和自己保持良好的沟通状态,必须觉察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并做出改变。

其次,父母要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爸爸去哪儿》第六季里的杨烁从第一期开始,独有的“跑步”责罚法,杨雨辰只要在做法上有一点不如爸爸心意,杨烁就让他来回跑步。这种方式不是责罚,完全是把孩子当成机器了,用简单粗暴方法对孩子进行控制。今天,心理师苏丹教各位家长如何控制好自己情绪。温馨提醒各位家长,当觉察情绪到来时,家长一定要尽快强迫自己离开现场,并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现在有情绪,这件事情过一会儿我们再解决。情绪通常在5分钟后,就可以冷静下来。在冷静过程中问问自己养育孩子的初心,并想想自己对孩子的期望是不是合理。虽然做到很难,但必须慢慢的去努力,去改变。

最后,父母要学会给孩子选择权。樊登老师在《读懂孩子的心》里讲到:当他和孩子嘟嘟有可能面临权利之争时是这样做的。比如玩手机,他说:嘟嘟,你觉得玩手机怎么样是合适的?前提是爸爸要告诉你它的危害性,第一对眼睛不好,第二我怕你上瘾。上瘾之后会导致你没心思干别的事,那样你的人生就完蛋了。讲完后,让他选择,他自己定规则。结果是有时他一天都没打 游戏 ,他并不需要父母盯着他,他很放松。反过来,如果他一拿手机,我就非要他还给我,后果就是玩手机特别上瘾。让孩子选择时,要把选择结果的好处坏处告诉孩子。并且要让孩子知道,他既然作了选择,就要自己承担选择带来的所有后果。一个能常常为自己的人生作决定的孩子,他会感觉到做自己的快乐。

美国众多心理学家表明:越听话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长大之后反而心智越成熟。被父母控制孩子没有主见,不会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性格上有些懦弱。所以,心理师苏丹真诚的期望天下所有父母能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别以为自己爱孩子,就可控制孩子的一切,千万别做那个伤害孩子最深的人。

我是家爱社工的心理师苏丹,如果家长们有不能解决的 育儿 、家庭矛盾、 情感 等问题记得联系我。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明天见!

~

控制欲太强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答:我有一个朋友,他的爸爸是个控制欲很强的人,从小就会给儿子安排人生,长大了也要控制他的人生走向。 包括工作做什么,应该怎么处理在公司中的矛盾,还有谈恋爱应该怎么谈。但又经常在喝醉了酒以后责怪自己的孩子无能。为什么人家的孩子总是看起来特别独立?自己家孩子非常没有主见? 孩子也很无语。有一个女孩子,高中...

父母过于严厉,孩子会出现什么问题?
答:2. 自尊心受损:过度严厉的父母方式可能让孩子产生自卑感,他们可能觉得自己无法满足父母的期望,导致自尊心受损。3. 社交问题:孩子可能在社交中遇到困难,因为他们可能缺乏自信和适应能力,害怕犯错误或承受父母的批评。4. 抵抗心理:孩子可能会产生反抗和逆反的心理,他们可能试图逃避父母的控制,导致家庭...

家长过多干预孩子生活,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一定好吗?
答:而且孩子自己活的也很痛苦。只有父母放手,孩子才能愉快的成长。所以,家长过多的干预孩子的生活,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肯定是不好的。轻则没有主见,重则抑郁,孩子会不断的否决自己,觉得自己干啥啥不行,对以后的人生完全是有弊无利。父母包办一切也会觉得特别辛苦,这是一个双输的结果。

圈养和放养的孩子对成年后性格有何影响?
答:这种方式可能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以下影响:1.缺乏自信和自主性:由于长期缺乏独立思考和行动的机会,圈养的孩子可能会缺乏自信和自主性,缺乏自我认知和控制能力。2.过分依赖家长:圈养的孩子可能会过分依赖家长,缺乏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处于家长的庇护下。3.难以适应外界环境:由于缺乏接触外界环境...

家长能不能控制孩子的思想,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答:是需要掌握许多知识、自身必须不断成长才能做好的。结果就是,太多的孩子走向了父母所希望的反面。家长的意愿肯定是好的,但是,仅有好的意愿,没有好的方法通向这个意愿,也是无用的。甚至南辕北辙,徒留遗憾。希望家长都能认真对待这个关乎未来的工作,让自己成长,与孩子共成长!

家长控制孩子过重,会造成哪些危害?如何管孩子?
答:③易激发孩子的叛逆心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毁灭。越压抑爆发也就越强烈。当压抑到达一定界限,孩子也就崩溃了,父母的不解释最后成为了孩子眼中的“一根刺”。怎么来管理孩子呢?更建议的是民主型的管理方式:①尊重孩子正确的意愿,当然不是某一单方的想法,而是双方商议的最终结果...

如果父母总是压制孩子的想法,动手打骂孩子,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答:二、可能会导致小孩子脾气很暴躁如果父母在生活之中一直控制自己的孩子,那么这个时候小孩子就没有办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这个时候小孩子自己也会感觉到十分的难受,以后这个孩子长大了可能也会被这种环境影响,而且这个孩子在从小的时候学习到了一些东西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这个时候小孩子可能就会遭到...

为什么小时候家长管孩子太严,孩子长大以后不会有出息?
答:过分责备孩子,是会严重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的,孩子内心就会产生抵触感,甚至还会产生自卑感,所以,管太严,而不注意引导,很容易导致孩子不爱学习,自卑等,长大很容易没有出息。

家长纵容孩子可能会产生哪些不良后果呢?
答:手忙脚乱,在社会上无法立足,孩子的成长其为不利。家长纵容式的教育会让孩子缺少抗打击能力如果长时间纵容孩子的行为,形成一个不良好的习惯,会让孩子缺少在遭遇挫折时的应变力,无论是在学业或者事业上都无法有所作为,一点小风小浪便会让他手足无措,无法正常进行下去,家长的这种纵容式教育对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