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不准强迫诱导毕业生签就业协议,这一规定可避免哪些问题?

作者&投稿:尹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今年2022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也到了关键时期,教育部发布了重要通知,由于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各地高校要重点关注促就业抓就业,努力开拓就业渠道,与此同时还要求高校落实好不准强迫、诱导毕业生签就业协议等相关要求。这一规定既避免了毕业生病急乱投医被不法分子利用,也确保了高校对于就业率的真实统计

以往许多高校都会要求毕业生必须签署好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才能发放毕业证、学位证,变相强迫毕业生提供就业证明,这就导致许多原本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同学,不得不选择一些没有保障的企业,甚至有一些不法机构打着给毕业生提供工作的名义,实际上压榨劳动力或进行违法活动。这样的就业经历对毕业生而言会是严重的打击和影响

除此之外高校每年都要通过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来统计就业率,为了数据好看,不惜强迫诱导毕业生提供相关证明,但是往往强迫性质的要求并不能收集起真实的就业数据,虚高的就业率除了给校方增添宣传优势外,对毕业生而言毫无用处。

尤其近几年疫情、全球经济因素的多重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难,校方更应该将注意力放到促进就业、拓宽就业渠道上,而不是以毕业生、学位证为由强迫诱导毕业生签署就业协议。希望在教育部相关规定的约束下,高校能够实事求是,减少弄虚作假行为,真正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也表示毕业生如果遇到校方有强迫、诱导行为,都可以及时举报和投诉,一经查实必定严肃处理。



可以规避一些企业恶意引导毕业生到自己单位就业影响他们的自主判断和选择,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的规范,可以提高就业公平性和普及性,可以避免虚假就业率的情况发生,反映当前实际的就业情况,政府部门才能有针对性的做出战略调整,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找到更好的工作,而且能够找到符合自己预期的工作。

这样的规定能够避免毕业生的权益受到影响,也能够避免毕业生被一些不法分子欺骗,也能够避免毕业生没有任何的选择,能够对这些人更加公平,也能够维护他们的权益。

可以避免一些学校强制性的行为,避免一些学校拿回扣,严重的影响孩子的就业,影响孩子的选择,有利于孩子的职业选择。

这样的政策可以避免学生选择了一些错误的行业,也可以保证大学生毕业就业率的准确性,对于我国以后的发展是有着比较好的帮助的,也可以更好的看清楚应届毕业生在毕业之后的就业真实情况。

~

教育部严查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造假是怎么回事?
答:6月17日以来,教育部启动开展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核查工作,印发《关于严格核查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地各高校严格落实“四不准”规定,即: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优秀毕业生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

个别高校存在强迫毕业生签约的问题,怎样才能杜绝学生“被就业”?
答: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如果想要杜绝学生被就业的现象,其实是需要各个方面一起来努力的,就比如说在国家政策方面,对于这种很多学校强迫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的这种行为,一定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学生也可以像有关的部门与举报,因为这样的话就能够更好的了解到每个学校的一些政策,同时国家也可以不...

辅导员说必须要签署三方协议,不然拿不到毕业证,这样合理吗?
答: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不合理,我搜索了一下,2019年的时候教育部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核查工作的通知》,其中就有一个“四不准”的要求,各高校要严格执行“四不准”规定,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

高校强迫毕业生签约,将会得到怎样的处罚?
答:三,为此中组部、人社部等七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进行动的通知》下达了最新的条例,高校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约,或劝说虚假签约,用人单位不得出具虚假用人证明,不得随意毁约,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不得参与签订不实就业协议。这一规定也是刚刚出来没多久,但这样会拯救2020年往后的...

不签三方协议是否可以拿到毕业证、报到证?
答: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各高校要严格执行“四不准”规定,即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健全就业工作核查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毕业生...

20年7月药学专业,专科毕业,学校催着签就业协议,找熟人在家这边签的公...
答:一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签约挂钩;三不准以户档(户籍,档案)材料托管为由劝说签订虚假就业协议;四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作为就业证明材料。如果学校有这种行为,教育部也已开通了就业统计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所以不要怂,安心考虑...

学校逼着学生签就业协议是有什么样的目的?
答:消息称,2020年12月1日,教育部网站发布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其中,教育部强调,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教育部要求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用人导向,各地各高校要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就业创业促进行动,专门制定工作方案,及时总结进展情况。

竟有高校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为什么?
答:又想根新的工作签订协议的时候,这时候就会产生冲突。并且在这个冲突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一笔违约金,以上这种情况的话就得算作是学生违约,所以这笔违约金的费用是由学生来支付的。而其实早在2016年的时候,教育部就明确的表示高校不准以任何方式来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或者劳动合同,更加不准将毕业证书...

大专快毕业了,就业协议书一定要签吗?
答:认真落实就业签约“四不准”要求,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协议,不准将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不得发布含有歧视性内容的招聘信息,严密防范招聘欺诈、求职陷阱等。要确保校园招聘等...

学校因为没有交就业协议,就不发毕业证,这合理吗?
答:不合理!学校发毕业证是学生在校完成所有学业并且学分合格即可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