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武亦姝:熟记古诗词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作者&投稿:乔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是出自清孙洙《唐诗三百首》序里流传甚广的两句名言,我的理解是:只要对《唐诗三百首》倒背如流,不会写诗的人也能出口成章地说出媲美诗歌的语言。

《唐诗三百首》在我看来可以说是贯穿整个中国文学不仅包含诗歌也包括所有文学艺术门类的一座让人难以逾越的高峰,更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文明财富,至今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真正能领悟诗意,熟记《唐诗三百首》,熟练融会贯通地掌握各类唐诗的基本形式,也就学会写诗了。专家指出了这是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感性经验的重要作用,意思就是号召人们要多读多写,在读与写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由知识到技能的转化作用。我也认为这一潜移默化熟能生巧的过程,是古人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意义。

我前几天就武亦姝现象写了一篇诗歌创作的粗浅感受,表达了对武亦姝熟记古诗词夺得“中华诗词大会”第二季比赛冠军的赞美和肯定。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有才华的表现。拙作在网上发布后,有读者留言评论:“诗歌是天才的领域。记忆力不代表什么。就如同高考考政治历史一样,你把书都背下来,遇到问题,还是不会解答。”

诗歌是否是天才的领域,我不好说,但记忆力不代表什么,我就认为这种观点太绝对武断。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传承,是一代又一代人思想文明的积累,不说全部学习继承,起码记录人类文明的语言文字要记住认识吧。对我们来说,无论做什么,这应该都是最基础基本的要求,我无法想象一个什么都不知道记不住的文盲会写得出诗来。

诗歌使人灵秀,不学诗无以言。别人我不敢妄加评论,就说我自己,没经过任何的文学科班训练,也没刻意地去学习有关诗歌写作的技巧,喜欢读书也是无聊才会读书,读书也不求甚解,但就是喜欢读诗。像我这么随性懒散的人能够初步把文章写得通顺,有些分行排列胡诌瞎编的文字有读者说是诗,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我平时读书哪怕要求不严谨,练习写作也不够勤奋,至少我曾经花在阅读和练习上的时间到达一定的阶段后才勉强可以写点东西。

近代中国,很多为人类做出贡献,写下不朽经典篇章的诗人作家以及其他在各行各业同样取得伟大成就的人物,我们看他们写的回忆性文章,在他们的启蒙教育阶段有的因为家庭贫困读书全靠自己阅读理解,没有老师讲解。其实新中国建立以前我们现在称之为小学阶段的教育多数都是没有老师讲解的,全靠学生自己死记硬背,但我们看那个时期也是我们国家大师辈出最多的年代,像吴适、鲁迅、钱钟书等名字还可以列出一长串……

如果有谁,不仅《唐诗三百首》,还能把人类至今以来的全部经典著作都熟记倒背如流,那我敢肯定不要说写诗写什么都是小菜一碟易如反掌,但这既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也用不着。中国古人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经验美谈,那么薄薄的一本《论语》全文才有11705个字,大约相当于现今对开报纸一个版面的容量,只要专注全部看完再怎么认真细致地看也要不了一天的时间,有人只读了一半就能去治理天下。这件事情不管是否有夸大吹嘘的成分,能够流传到今天就足以说明人们相信并一定有人亲身体会过熟记前人经典著作的好处。

因此,我是认为多读书只要能记住并能理解,那无论做什么对我们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胸怀韬略,自可不战而屈人之兵,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

武亦姝因一场诗词大会获“才女”之名,习书法入清华,现状如何?
答:这样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最具有感染力的。正是因为家庭的知识氛围,小小年纪的武亦姝别喜欢文学。她喜欢阅读那些古诗词。她觉得在古诗词里他能获得快乐,她能感受到古代人的生活,感受到古代文人墨客的喜怒哀乐。所以这才让我们看到后来极具才华的才女武亦姝。“别人家的孩子”武...

喜欢古诗词的孩子,究竟比别人强在哪儿?
答:喜欢古诗词的孩子,其实是比别人强在了那些看不见的地方。 喜欢诗词的孩子,有更丰富的精神底色 我见过一位妈妈,她坚决反对让孩子接触古诗词,更不必谈背诵了。 她的观点是,孩子还小,未必能明白这些句子是什么意思。给孩子说这些,扼杀了孩子的童年,束缚了孩子的思想,得不偿失。 这位妈妈说这些的时候,她四岁的...

孩子,你不用成为武亦姝,做你自己就好了
答:古典老师说,成长就是长成自己的样子。现在社会很浮躁,每个人都在拼命往前跑,好像只有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才有意义。可是成功的标准不只是金钱地位和权力,我们大部分都是平凡的普通人,可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幸福。我们喜欢武亦姝的满腹诗书的才华,也可以鼓励孩子多学习古诗词,但我们要...

古诗词伴我成长作文600字
答:诵读经典古诗词,伴你我快乐成长哦! 古诗词伴我成长作文600字 篇5 上幼儿园时,妈妈教会我几首古诗。每次背给长辈听,总会获得夸奖,我小小的心里充满了骄傲和满足。 进入小学,我学会的古诗越来越多。特别是看了《中国诗词大会》,竟然发现,有个别题目我也能答得上来。尤其是看了武亦姝大姐姐在台上的精彩表现,令人...

中国诗词大会武亦姝个人简历
答:,对于这2000首的古诗词,她不仅会背,能理解,也知道诗词的写作背景。虽然武亦姝有名气,但她却没有一点儿傲气,所以,很快她就和同学打成一片。同学们还为她起了个“古代才女”的绰号。当时的武亦姝那时候,复旦附中的学生总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每次放学,都有一个高高瘦瘦的姑娘,戴着眼镜,捧着诗集。在校园的各个角落...

诗词才女武亦姝被清华录取,应该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爱上诗词?
答:清华才女武亦姝备受关注,主要是因为她的诗词才赋,曾经在《中国古诗词大会》舌战群儒,其超全的诗词储备,让各位看官都不禁赞叹,这个女孩子怎么可以那么优秀,小小年纪就通晓诗词才赋,最后在多轮比赛中脱颖而出。在感叹她能力的同时,很多人更多的关注点,就放在了她的教育方面。这是多么样的家庭环境...

中国诗词大会撬动的仅仅是读诗吗
答:16岁高颜值少女武亦姝凭借出色的古诗词底蕴和 “飞花令”表现走红,在于它承载着作者的人生阅历,伏延千里,九月在户。而这一切的基础是,还 是让他跟着广场舞一起唱“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因此读诗不仅仅是读诗。虽然我们的生活日渐浮躁喧嚣,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是希望他的童年记忆是“芳草鲜 ...

语文的作文素材
答:“纵使前方晴日少,任风雨,路迢迢”,最能体现她学习古诗词的心境。“竹杖芒鞋轻胜马,虽然路途遥远,但我会坚持。” 如果说古诗词助添了白茹云克服困难的勇气,那么在武亦姝身上,兴趣让她自如穿越应试的夹缝。 “我们不会强迫学生背多少古诗词,古诗词学习也远不止一个背字,武亦姝的积累来自兴趣和坚持。”武亦姝的...

想培养一个“武亦姝”,孩子却不领情?教孩子诗词要注意这几点_百度知 ...
答:孩子一出生,很多家长就对自己的孩子有很高的期待,毕竟是自己的孩子,想要孩子更优秀是很多家长的常态。最近邻居一直在烦恼,自己的孩子在学龄前明明教了孩子很多古诗词,也都背下来了,但是孩子总是没记性,过一段时间以后又忘了。现在孩子上课背不下来,总是被老师批评。很多家长也都有这种烦恼,想要...

武亦姝材料作文模拟题
答: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上海16岁女生武亦姝成为《中国诗词大会》比赛第二季冠军,很多粉丝惊呼,这位00后少女“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在实际的学习中,武亦姝不但能背诵两千首古诗词,而且文理均衡。成功登顶后,她淡定地表达:“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