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支行》古诗原文及赏析

作者&投稿:边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作品介绍】

  《燕支行》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5卷第91首。《燕支行》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燕支行》是王维二十一岁时写的一首七吉歌行体边塞诗,主题是歌颂一位将军的战功。

   【原文】

   燕支行(时年二十一)

  作者:唐·王维

  汉家天将才且雄,来时谒帝明光宫。

  万乘亲推双阙下,千官出饯五陵东。

  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

  卫霍才堪一骑将,朝廷不数贰师功。

  赵魏燕韩多劲卒,关西侠少何咆勃。

  报雠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画戟雕戈百白寒,连旗大旆黄尘没。

  叠鼓遥翻瀚海波,鸣笳乱动天山月。

  麒麒锦带佩吴钩,飒沓青骊跃紫骝。

  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

  汉兵大呼一当百,虏骑相看哭且愁。

  教战虽令赴汤火,终知上将先伐谋。

   【注释】

  1、作于开元九年(721)。燕支:山名,即焉支山,又作胭脂山。本匈奴地。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绵延于祁连山和龙首山之间。(史记·匈奴列传)正义引《西河故事》云:“匈奴失祁连、焉支二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2、天:全诗校:“一作大。”

  3、来时:全诗校:“一作时来。

  4、辞甲第:用霍去病事。

  5、玉塞:指玉门关。

  6、卫霍:西汉名将卫青和霍去病。青拜大将军(将军中位最尊者),去病官镖骑将军(禄秩与大将军等),皆曾多次讨伐匈奴,立下赫赫战功。骑将:即骑将军,汉杂号将军之一,其地位在大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左右前后将军之下。武帝时公孙贺曾以骑将军随从大将军卫青出塞(参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7、不数:数不上。贰师:指李广利。《史记·大宛列传》载,武帝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率军伐大宛,破之,得良马三千匹。

  8、咆勃:怒貌。

  9、饮酒”句:《三国志·蜀志·关羽传》载,羽左臂中毒箭,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与诸将宴饮,“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饮酒,言笑自若”。

  10、旆:杂色镶边的旗子。

  11、叠鼓:击鼓。瀚海:指沙漠。

  12、笳:胡笳,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天山:古又称北祁连山、白山,在今新疆境内。

  13、麒麟锦带:绣着麒麟的锦带。

  14、飒沓:众盛貌。青骊:毛色青黑相杂的马。紫骝:枣红马。

  15、月支:即月氏,古部落名。秦汉之际,游牧于敦煌、祁连间,后为匈奴所攻,一部分西迁至今伊犁河上游,称大月氏;其余进入祁连山区与xx杂居,称小月氏。《史记·大宛列传》:“至匈奴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

  16、伐谋:以智谋伐敌。《孙子·谋攻》:“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政攻城。”

   【赏析】

  全诗二十四句,按照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段四句,描写将军出征,.君臣欢送的盛况。诗人热烈赞颂将军官有雄才大略,他出征叭皇帝亲自为他推车,千官设宴为旭送行:那壮丽的宫田和肃穆的五陵的环境树托,使人物一出场就给人以气概非凡的印象。

  第二段八句,尽情地抒写将军的英勇超群和为国杀敌的决心。这八句诗,几乎句句运用典故,以历史上各种著名的英雄将领来比响这位将军,写他不愿在京城过安逸的生活,而要去镇守边关,抵御外侮;写他屹立边关,犹如一座万团长城般坚不可摧,写他所率领的将土也都非常劲健勇适;写他时刻不忘为国报仇雪耻;写他的神武过人和谈笑白若的风度。这一段已为下一段写将军的沙场征战充分地铺垫,苗足丁气势。

  第三段是全诗的高潮。诗人饱朗浓氨以夸张助手法,奇丽的想象,急促的节奏,具体、生动地描绘这位将军率领部下艰苦行军、英勇作战从而取得辉煌胜利的情景,是诗中最精彩的部分。“画朝雕戈白日落连放大饰黄坐没”一联,写将军率领士兵在大沙漠中行进,战士们的画团感弓,辉映着西北边疆寒冷的日色;出征大军的连旗大筋泥没在弥天田地的黄尘之中。这里既写出了远征大军的雄壮气势,又渲染了将士行军的艰苦卓纸真是逗真如函。“叠鼓遥翻渤海浊,呜须乱动天山月”两句更展现出一幅有声有色、充满动态的壮阁画而:重叠的战鼓声和此起被伏的胡须声,露天掳地使大摸上沙很汹涌翻腾,甚至使天山上的明月也不停地颤动。透过达铝奇丽的画面,我们仿佛看到远征大军正在日夜兼程,飞速前进,犹如排山例海,势不可当。接下去的两联,正面描写敌我激战的情景。在千军万马向前冲杀的大场面中,诗人迅速地摄取了将军的.一个特写镜头:只见他.身着华美的战袍,手持锋锐的兵器,雄姿英发.一马半先,向着敌人勇猛地冲杀过去。“拔剑”以下凹句,义把镜头村开,写店军将士冲入敌阵,以一当百,奋勇杀敌.—瞬之间已杀伤了敌军的主帅,使敌人的骑兵馈不成军,哀号惨叫。“归鞍”句,猫写将军边冲杀边激励士兵;我们必定要歼敌而归,大家一起饮洒欢庆胜利。诗的结尾两句,用议论的口吻,点出将军善于练兵、用兵,智勇双全.正是这场战争茹胜的关键。这同开篇的“汉家天将才且雄”首尾呼应,使将军的形象跃然纸上。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jié),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王维的诗全集栏目。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繁体对照】

  卷125_91【燕支行(时年二十壹)】王维

  汉家天将才且雄,来时谒帝明光宫。

  万乘亲推双阙下,千官出饯五陵东。

  誓辞甲第金门裏,身作长城玉塞中。

  卫霍才堪壹骑将,朝廷不数贰师功。

  赵魏燕韩多劲卒,关西侠少何咆勃。

  报雠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画戟雕戈百白寒,连旗大旆黄尘没。

  叠鼓遥翻瀚海波,鸣笳乱动天山月。

  麒麒锦带佩吴钩,飒踏青骊跃紫骝。

  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

  汉兵大呼壹当百,虏骑相看哭且愁。

  教战虽令赴汤火,终知上将先伐谋。



~

王维燕支行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答:作品赏析 【注解】:[1]于开元九年。燕支:山名,即焉文山。在甘肃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史记·匈奴列传》:“汉使骡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干铁里,占匈奴.祖胡酋虏骑万八干饿级.破得体屉王祭天金人。”此诗歌项武将出征获胜,故取名为《燕支行》。全诗重于写人多采用烘托...

关于柴的诗句
答:扶南曲歌词五首 酬诸公见过 横吹曲辞·陇头吟 送神 迎神 鱼山神女祠歌 送友人归山歌二首 双黄鹄歌送别 登楼歌 送李睢阳 雪中忆李楫 答张五弟 寄崇梵僧 问寇校书双溪 榆林郡歌 新秦郡松树歌 黄雀痴 青雀歌 赠裴迪 不遇咏 寒食城东即事 送崔五太守 赠吴官 同崔傅答贤弟 桃源行 燕支行 夷门...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予原文及其赏析
答:2.边塞军旅诗 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壮阔飞动之作。《陇头吟》、《老将行》则抒发了将军有功不赏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一个侧面。《观猎》生动地描写了打猎时的情景。《夷门歌》歌咏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

《山中送别》原文及其赏析
答:2.边塞军旅诗 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壮阔飞动之作。《陇头吟》、《老将行》则抒发了将军有功不赏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一个侧面。《观猎》生动地描写了打猎时的情景。《夷门歌》歌咏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

古诗词赏析《送元二使西安》
答: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壮阔飞动之作。《陇头吟》、《老将行》则抒发了将军有功不赏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一个侧面。《夷门歌》歌咏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少年行》四首表现侠少的勇敢豪放,形象鲜明,笔墨酣畅。

《送梓州李使君》古诗鉴赏
答: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壮阔飞动之作。《陇头吟》、《老将行》则抒发了将军有功不赏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一个侧面。《观猎》生动地描写了打猎时的情景。《夷门歌》歌咏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少年行》四首表现...

古诗词拼音版《送康太守》原文赏析
答:王诗语言含蓄,清新明快,句式、节奏富于变化,音韵响亮、和谐,具有音乐美。总之,王维的山水诗无论从诗的题材内容,还是诗歌的艺术丰采上都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扩展阅读:王维边塞军旅诗成就 王维作品中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

以柴字开头的诗句
答:·陇头吟 送神 迎神 鱼山神女祠歌 送友人归山歌二首 双黄鹄歌送别 登楼歌 送李睢阳 雪中忆李楫 答张五弟 寄崇梵僧 问寇校书双溪 榆林郡歌 新秦郡松树歌 黄雀痴 青雀歌 赠裴迪 不遇咏 寒食城东即事 送崔五太守 赠吴官 同崔傅答贤弟 桃源行 燕支行 夷门歌 柴 竹里馆 送元二使安西 陇西行① 送别 青溪...

古诗鹿柴朗诵
答: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诗文赏析】 这是王维后期的山水诗代表作.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鹿柴,是辋川的地名.诗人以一种特有的感觉,描绘了静寂幽暗的空山深林傍晚的景色.这是一种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是诗人细致观察,潜心体会的结果.这首诗是诗、画、音乐相结合的和谐,幽深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