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请为地球熄灯一小时”? 你怎样看待“地球一小时”活动?

作者&投稿:通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灯一小时”也称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20:30-21:30,关上不必要的照明和耗电产品一个小时,以此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

这项口号为“关上灯,点亮希望”的全球性活动,于2007年首次在悉尼倡导后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地球一小时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环保草根运动之一。

这项全球性的活动只是旨在提高意识,以便我们每个人都能确保自己的未来。目标不是关掉电源,而是简单地关掉灯(或者关掉那些不重要的灯)以便被看到。能够推动电源管理、减少能源消耗,通过环保来保护地球,我们应该积极参与。

我们身处的地球,经过四十亿年的演变,才形成了稳固却又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平衡——山的雄壮、川的壮丽、湖的静谧、海的宽广、树的茂盛、物的多样。

但这种平衡的损坏却只用了极短的时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进程,温室气体排放日益增多,对资源的索求日益增加……这仿佛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导致气候崩溃、栖息地丧失、野生动物数量减少,严重威胁着大自然的平衡和人类自己的健康。人们正在逐渐承受着这些恶果——新冠疫情及洪水、野火、极端天气等灾难。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地球变暖的“祸首”,却也是受害者。因此我们更应该为了自己的家园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除了参与“地球一小时”之外,我们每天还可以做很多事情来帮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比如减少食物浪费、负责任地旅行、消除或减少塑料使用、节约用水、节能、保护自然空间和成为有意识的消费者等行动,都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具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作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企业更应该对支撑其业务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负起责任。近年来,不少企业也纷纷参与到“地球一小时”。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具体应该怎么做:

1、在生活中,不乱扔垃圾,尤其是电子产品要进行正确渠道的回收;

2、在生活中,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多植树;

3、对于高污染企业尽量关闭,化工产业在排泄废水时,要先进行废水处理再排除,尽量做到不污染环境;

4、发电多采取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尽量避免火力发电。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20时30分—21时30分熄灯1小时,来表明我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地球一小时”不只是一个熄灯仪式。旨在鼓励个人和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很多人都有“熄灯一小时不差我一个”的想法,认为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其实不然,一个人的力量虽小,但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共同使劲,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平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相信环保理念能够通过您传递给更多的人,也许您平时的“举手之劳”正改变着地球的命运。

据统计,2007年,“地球一小时”启动的第一年,澳大利亚悉尼设定了降低5%能耗的目标;去年3月31日仅悉尼节省的电能,就足够20万台电视机使用1个小时,相当于一小时内路上少跑了48613辆汽车,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如今,节能与环保的重要意义日渐凸显,“地球一小时”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了世界各地的欢迎和提倡,但也不乏各种争议和质疑。就社会而言,“地球一小时”活动减少的耗电量同样微乎其微。活动期间,电网总体负荷变化不大,电厂发电机正常运转,电能正常输出,发出的电并没有节约下来。也有不少人担心,“地球一小时”集体关灯的行为,会造成瞬时电压波动导致供电线路瘫痪,给电网造成过重的负担。

“地球一小时”作为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一项活动,仅仅是一个开始。对于一个履行了“地球一小时”承诺的城市,熄灯之后提倡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带来的变化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地球一小时”不只是一个熄灯仪式。在中国,该活动也是对国家2010年前实现节能减排20%的能效目标提供最大的支持,旨在鼓励个人和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地球一小时"更是一个节能理念,不论是在工作地点或居家用电,都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和支持,时时提醒自己,关掉不必要的电灯,拔掉不需要的电源。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自然及社会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大,全球的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都受到了巨大影响,珍惜能源和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因此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活动——“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

”地球一小时“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的环保公益行动,倡导公众、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周六晚上8点半到9点半,关掉不必要的灯和其他耗电设备,以表达对环境变化的关注。


在有的人看来,这样的活动只是做做样子的形式主义,并没有什么用。但其实,这样一个小小的熄灯活动,虽然只是让我们在每年的那一天为地球熄灯一小时,却提醒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有节能环保的意识。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熄灯一小时,而是改变自己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在每一天里,随手关灯,不浪费电力资源;垃圾分类,让垃圾变资源;绿色低碳,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等等。每一个人看似小小的改变,都是为我们的家园带来美好的守护。全球变暖是目前全世界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每个人都有责任守护自己的家园。

从2007年悉尼的标志性熄灯开始,“地球一小时”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全民环保活动之一,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每一个小小参与者的行动都可以给地球带来不一样的改变。

保护地球、维护生态、爱护家园看似宏大的人类命题需要每个行业、每个企业、每个家庭、每个个体的点滴小事汇聚而成。


在这里呼吁大家,为地球熄灯一小时!远远不止一小时,爱地球不止一小时!“一小时”之外,节能意识更重要。





是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然而仅仅一小时还是不够的,关键是能不能一直坚持。

为什么要为地球熄灯一个小时呢?~

地球一小时 Earth Hour "地球一小时"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特定的时间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2009年,“地球一小时”的目标是希望全球1000个城市的约10亿人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在2009年3月28日晚20:30熄灯一小时,展示公众对达成全球新的应对气候变化协议的支持。 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我们只有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我们造成的影响。[编辑本段]【目标愿景】 2009“地球一小时”的目标是让个人、家庭和企业尽可能多的参与进来,关闭灯光和其他电器一个小时。 “地球一小时”旨在让全球社会民众了解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并让他们意识到个人及企业的一个小小动作将会给他们所居住的环境带来怎样深刻的影响——小小改变就可能成就巨大影响。 同时,“地球一小时”活动也为出席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各国领导人提供一个全球性的环境变革,希望各国首脑达成一个新的全球气候变化协议,取代《京都议定书》。[编辑本段]【组织机构】 世界自然基金会 发出该倡议的组织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自1961年成立以来,WWF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在全世界拥有将近520万支持者和一个在100多个国家活跃着的网络。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为此我们致力于: 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降低污染和减少浪费性消费的行动。

仅仅是看着好看,实则上对能源的浪费更为明显,当然其中最重要的不是环保、低碳,而是宣传环保、低碳,即宣传意义大于实际作用。

因为发电广发多少电,与我们用不用没有直接联系,它是一个计划好的发电量,无论你用与不用,它都已经产生了,污染也发生了,你这一小时不使用反而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这一小时后的电器起动所消耗的电量也是不可忽视的。

其实只有持续性的节约,才会改变这个发电计划,也就做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你怎样看待“地球一小时”活动?
答:仅仅是看着好看,实则上对能源的浪费更为明显,当然其中最重要的不是环保、低碳,而是宣传环保、低碳,即宣传意义大于实际作用。 因为发电广发多少电,与我们用不用没有直接联系,它是一个计划好的发电量,无论你用与不用,它都已经产生了,污染也发生了,你这一小时不使用反而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这...

2010年福州语文中考试卷
答:回顾2009年“为地球熄灯一小时”的活动,我国民众表现出空前的关注与支持。在2009年3月28日晚20:30_-21:30。诸多夜景工程绚烂的灯光瞬间熄灭,突然的漆黑与静谧却更让人感到美丽与震撼,也展示出广大民众对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无声的支持。也许这一活动所节约的能源无法精确统计,但由此而产生的宣传示范效应却...

在西游记中任选一人以《我喜欢的一个文学形象》为题不少于600字_百度...
答:”我开玩笑地说:“观世音。”他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说:“她是美女呀。”他哈哈大笑地直摇手说:“不对不对,我问的是唐僧师徒几个。”我说:“唐僧师徒啊,让我想想...”他不屑地说:“这还要想啊,孙...”我看他笑着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我的脸,急切地等着我回答,我就故意地磨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