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寺记文言文翻译

作者&投稿:烛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安国寺记 翻译

译文:宋元丰二年十二月,我任职吴兴地方的太守,由于得罪了权贵,皇上偏爱又不忍心责备我,所以把我降职为黄州地方的团练副职,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第二年,即元丰三年二月到达黄州后。初步安排了一下吃住的地方,收拾收拾卫生,收收一路劳累的心思,就开始闭门思过,寻找改过自新的方法。

回忆以往的任职经历,觉得都跟那些权贵不是一路人,道不同啊,不是今天才得罪他们的。想改造自己的这一方面,又怕失去那一方面,各方面都思考了一下,也没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于是大声叹息说:“正道压不住邪气,个人秉性胜不了歪风,不铲其根,而只除其枝叶,现在即使改了,以后老毛病还会犯,何不皈依佛门一洗了之呢?”探得吴兴城南边有个安国寺,树木茂盛,竹子修美,景色不错。

过一两天就去烧香打坐,深深的自我反省审察,心灵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身心全空,寻求罪过产生的原因是不可得了,心灵清净,杂念全无,感觉良好。早去晚归了五年的时间。

寺里有个和尚叫继连的,做和尚头七年被赐予佛衣,又过了七年,赐予他法号,他打算辞去离开,他的徒弟与父老都挽留他。继连笑着说:“知道满足就不会爱到侮辱,懂得停止就不会有危险。”

最后还是辞去离开了。听说后我心里有点惭愧。

元丰七年,我将调离吴兴要到汝这个地方去。继连说:“本寺还没有文记,请我做一篇记。”

我推脱不了。安国寺建于伪唐保大二年,开始名为“护国”,嘉佑八年才改的现在的名字。

寺院的房屋继连都做了改造翻新。今年正月,父老乡亲们男男女女一万多人聚会于这里郊游活动,祭祀瘟神,这是江淮地方的风俗习惯。

四月六日,汝州团练副使眉山人苏轼做了这篇记。《黄州安国寺记》【宋】苏轼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

其明年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召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之所以得罪者也。

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触类而求之,有不可胜悔者。

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

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

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

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

余是以愧其人。七年,余将有临汝之行。

连曰:“寺未有记。”具石请记之。

余不得辞。寺立于伪唐保大二年,始名护国,嘉祐八年,赐今名。

堂宇斋阁,连皆易新之,严丽深稳,悦可人意,至者忘归。岁正月,男女万人会庭中,饮食作乐,且祠瘟神,江淮旧俗也。

四月六日,汝州团练副使眉山苏轼记。

2. 黄州安国寺记 译文

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

其明年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召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

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之所以得罪者也。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触类而求之,有不可胜悔者。

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 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

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始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静,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

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

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

余是以愧其人。七年,余将有临汝之行,连曰:“寺未有记,具石,请记之。”

余不得辞。 寺立于伪唐保大二年,始名护国,嘉祐八年赐今名。

堂宇斋阁,连皆易新之,严丽深稳,悦可人意,至者忘归。 岁正月,男女万人会庭中,饮食作乐;且祠瘟神,江淮旧俗也。

四月六日,汝州团练副使员外置眉山苏轼记。

3. 苏轼的《安国寺记》和欧阳修的《鸣蝉赋并序》的翻译,谢谢

元丰二年十二月,我在吴兴在任的时候获罪,万岁仁慈不好意思杀我,让我来黄州做团练副使,以便思过而改过自新。第二年二月我才到黄州。到了以后,房屋、衣服食物等简单安定下来了之后,我就闭门不见客,在家自省,想想怎么才能做个更好的自己!(要做更好的自己!要让万岁满意!恩!)。当我回想过往的时候,才反思到一直以来我的很多想法和做法都不符合当世的道理,让我获罪的其实未必就是最近的所作所为或者一件事而已。但是想要改掉毛病,却发现改了一个毛病,也许另一个又会冒出来了,所以想来想去,悔不胜悔(苏爷爷,您用不用这么卑微啊!),只能长叹:道不足以御气(这个真没法翻译,要不您问问老子本人呗?),本性不足以战胜长期以来的习惯,不除掉本源,而改变其末端,就算现在改了,以后还会再犯,若是诚心向佛,以佛法和讲道除去自身缺点会不会有效呢?于是我找到了城南的一间佛寺,叫做安国寺,有茂密的树林和修竹,山坡池水和亭台楼阁。(设施还挺全的,啥都有!)。隔一两天就去一次,焚香静坐,深刻的反省我的内心,从而达到了物我两忘,身心皆空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下,罪孽就算想生都生不了了。一念清净,罪孽自然就离开了,内外皆通透,罪孽无处可依附,实在是美得很!早晨来晚上才走,这样的生活大概有五年。

寺里有个僧人叫继连,在他做主持第七年的时候,被赐衣(注解一),之后第七年的时候,可以被赐号,但是他谢绝了(再见注解一),他的徒弟和乡民父老都劝他应该接受,但他笑着说:知道满足才不会被辱,知道停止才能让自己不懈怠。最终还是谢绝了赐号。我觉得和他的德行相比起来我很惭愧。元丰七年,我将要去临汝了,继连说:我们的寺庙还没有题记呢,我们已为您准备好了石碑,请您写一篇吧!我觉得这份要求实在是没有办法推辞。

安国寺始建于伪唐保大二年,一开始叫做护国寺,嘉佑八年才被赐名“安国”。现在的安国寺,无论是庙堂还是斋房,在继连的努力下都已经翻修一新,庄严沉稳,悦目而让人留恋忘返。当正月的时候,父老乡亲都聚在庭中高兴的一起吃饭享乐,同时祭拜瘟神,这是江淮地区的民俗。(四月六日,汝州团练副使眉山苏轼记。)

注解一:西夏佛教也实行封号制度。佛教在中国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封号和赐衣制度。宋朝废行国师的封授,盛行大师、禅师的封赐。西夏佛教在沿袭唐代封号制度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复杂的封号体系,并且最早出现了帝师封号。西夏对僧人也实行赐衣制度。在中国佛教史上有赐紫、赐绯制度,赐紫就是以皇帝名义赏赐僧人袈裟。唐代官制以职官服色显示地位高低,三品以上赐紫色服,五品以上赐绯,后来赐及僧、道之职位者。西夏佛教继承唐代赐衣制度,而且有所创新,西夏佛教的赐衣包括赐黄、赐黑、赐紫、赐绯。

翻译者说:有些玩笑的成分,用者去掉就可以了,乐呵一下嘛,不要那么严肃,不过注解有点简略,大家可以自己百度编辑一下

另,苏轼老爷子这哪叫题寺院嘛,分明是写自己嘛,他更不严肃……

4. 醉翁亭记文言文翻译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

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

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少也总是醉,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 *** ,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酒宴上的乐趣,没有管弦乐器(助兴),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 *** 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5. 皇藏峪记文言文翻译

余平生无他嗜好,独有山水缘。雍正元年作吏岭外,由冀北抵粤南。川途万里,其间穷岩绝壑,胜迹遗踪,寻历殆遍。又幸大儿锡蕃莅任江南,迎余就养。遂入新安,升黄山,游白岳(注2),泛秋浦,登九华之巅而望东海。自以为极天下之大观而无憾矣。壬戌岁,大儿量移符离。符离,古战场也。鲜山水,乏遗迹。耳目寥寂,游兴索然。闻有皇藏峪者,近在萧邑。世传高祖避祖龙处也。因往焉。

未至峪数里,形势濯濯。一入山口,异境豁然。林树阴翳,不见天日。峰峦巇嵲,异鸟飞鸣。行一二里,更觉窈然深远。径路曲折,但闻松竹之声,与小桥流水,相为唱和。不数武(注3),右转即寺门。寺僧宏济前迎,与之谈,颇有理致。自言居此已二十二年,寺中堂宇花树,皆其手自经理者。因导余坐竹林中,清风徐来,泉声聒耳。蒲葵在席,苦茗一瓯。当此之时,几不知长安道上复何如也!

夫自有天地,便有山水。其卓然秀异者,四方骚人墨客登高作赋,游览题诗,名声赫然,昭著天壤。而地非通衢,人客罕到。荒榛满目,鼠窜狼嗥。更千百载不得一露其奇者,何可胜道?!兹峪越在僻境中,有可玩。虽名未特闻,而释子幽人,独相与经营栖止,不忍听其湮没不传。夫岂非兹峪之幸也哉?予既远愧右军,不能为兰亭增重。而犹得于杖履之下,稍遂游踪,以视康乐之身在永嘉而大小龙湫未经寓目者,其亦容有间乎?故慕此山之幽邃秀雅,且喜老僧之静悟潜修,而超然于尘俗之外也。于是乎记。

注1:王人杰,奉天海城县人。《惠来历代县长考略》雍正二年(1724)至四年奉天王人杰任。系年据《雍正惠来志》。王人杰,奉天人。举人。康熙五十九年任潮阳知县;再任潮阳令;雍正二年至四年调任惠来令。雍正三年夏秋间,惠来大水,田禾淹没。四年又大水,米价腾贵,'斗米价银六钱三分,民多采树皮草根以食,通邑绅衿里民并商贾、妇女俱量力题粟赈济。知县王人杰、训导梁焕纶暨绅士诣南郊文昌阁,自四月初一起煮粥开赈,至六月下旬止,就食男女日以万数,民赖以苏。'(《雍正惠来 志》卷十五《灾祥》)'王人杰',《阮通志》作'直隶海城'人。



~

肃宗立帅文言文翻译
答:.元用/素/强记1、(1)出使(2)空闲(闲暇)(3)向来(一向、平时)(4)写(书写)2、肃王看了,就拿起笔把他所缺的字全都补上,没有遗漏的。3、肃王的记忆力比沈元用更强,而且不以此自夸。2.《肃王与沈元用》古文翻译宋朝的肃王和沈元用一起出使到北方,寄住在燕山的愍忠寺。空闲时间无事可做,就一同游览寺院,...

范冲淹赈灾文言文翻译
答:饥荒年份打开司农寺粮仓的粮食赈济灾民,募集民间财力为地方兴利,近年来已定为法令。这种措施,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这是先王的功绩。出自:《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

陆游《肃王与沈元用》原文及翻译
答: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下面我给大家分享陆游《肃王与沈元用》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 (宋)陆游 肃王[1]与沈元用[2]同使[3]虏[4],馆于燕山愍忠寺。暇[5...

巢湖金山寺文言文翻译
答:7. 古文 金山竞渡 翻译 一、译文:西湖的龙舟比赛我看过十二三次,己巳年在秦淮河观看过,辛未年在无锡观看过,壬午年在瓜州和金山寺观看过。 西湖的龙舟竞渡,最好看的是竞渡的人,无锡竞渡也是如此。秦淮河有灯船却没有龙船,而龙船没有什么地方比得上瓜州,而看龙船比赛也没有哪个地方可以和金山寺的龙舟竞赛相比。

最高台记文言文翻译
答:最高台记文言文翻译如下:最高台者,世之奇观也。在州之东南,袤延袤数里,巍峨耸翠,恍若仙境。登台而望,山水交织,烟波浩渺,恍若蓬莱仙境。古人有诗曰:“最高台上一僧归,夕阳晚照空明。”最高台之巅,有一古寺,名曰“凌云寺”。寺内供奉三宝,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凌云寺中,有一高僧,...

大唐西域记文言文翻译
答:1. 大唐西域记白话文 佛光辉照,他的仁慈化作甘露水般洒于大千世界,就象太阳放射光芒一样,给予世界以温暖.向天地人三界传达.所以他被称为天下至尊,光明照耀四方.但是世界是如此之大,所以佛的智慧没有传入中原.及到佛法东传的时候,帝王宽仁的大兴佛法,杰出的人去了遥远的西方.有个慈恩寺三藏...

李浩《字德远》文言文翻译
答:3. 文言文宋史李浩传李浩拒绝拜见秦熺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李浩拒绝拜见秦熺体现了他的正直刚正、不耻于攀附权势的高尚品质。 译文供参考: 李浩,字德远,他的祖先居住在建昌(今四川西昌),迁居到临川(今江西抚州)。李浩早年就因为文采著称。绍兴(宋高宗年号)十二年,考中进士。 当时秦熺凭借宰相秦桧儿子的身份考中...

戴逵文言文及翻译
答:戴逵在南京瓦官寺作的五躯佛像,和顾恺之的《维摩诘像》及狮子国(锡兰岛)的玉像,共称“瓦官寺三绝”。 3.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

熊概 字元节文言文翻译
答: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

修香山寺记文言文答案
答:白居易诗在当代也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名声和众多的国外读者,日本、新罗(今朝鲜)、日南(今越南)等国,都有传写。据史料载,当时日本嵯峨天皇就曾经抄写过许多白居易的诗,藏之秘府,并在日本修建了白居易纪念馆 4. 谁能帮忙翻译下白居易的《修香山寺记》 洛阳周边的山水景色,以龙门居首。龙门十寺游玩观赏的胜地,以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