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实验完全信息博弈中选择红牌或者黑牌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什么是政府经济学如何理解政府经济学

作者&投稿:宗政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上年试题2008年7月考试后答案仅供参考试卷代号:1026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宏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本)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l分。计15分)1.政府为了扶植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为此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农产品的税收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d.对农产品生产者给予补贴2.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达中,正确的是()。a.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b.价格变动的绝对值对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的影响c.价格的变动量除以需求的变动量d.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3.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a.mua/pamub/pbc.mua/pa=mub/pbd.以上三个公式都不对14.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b.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c.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下降5.收益是指()。a.成本加利润b.成本c.利润d.利润减成本6.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连接起来的曲线,被称为()。a.无差异曲线b.消费可能线c.收入消费曲线d.生产扩展路线7.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市场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a.水平线b.垂直线c.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d.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8.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与横轴平行的线d.与横轴垂直的线9.某人的吸烟行为属于()。a.生产的外部经济b.消费的外部经济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10.西方国家使用最为广泛的公共选择理论的原则是()。a.多数票原则b.交易成本原则c.产权原则d.逆向选择原则11.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a.为基本的消费支出b.总是小于1c.总是大于1d.总是等于112.周期性失业是指()。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13.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a.增加和利率提高b.减少和利率提高c.增加和利率降低d.减少和利率降低14.经济开放度是衡量一国开放程度的指标,即()。a.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b.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c.出口减去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d.出口与进口的平均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15.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a.i=sb.i+g=s+tc.i+g+x=s+t+md.i+g+x+n=s+t+m+f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计l5分)16.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a.购买欲望b.商品的可替代程度c.用途的广泛性d.商品的价格e.商品的使用时间17.消费者剩余是指()。a.需求曲线之上,价格线以下部分b.供给曲线之上,均衡价格以下部分c.需求曲线之下,价格线以上部分d.消费者的最大满足程度e.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大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18.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主要有()。a.劳动b.资本c.土地d.企业家才能e.利润19.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有()。a.工资率b.闲暇c.劳动者拥有的财富状况d.社会习俗e.人口总量及其构成20.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有()。a.征收进口关税b.实行进口配额c.非关税壁垒d.实行出口补贴e.降低出口商品税率三、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中打\/或×.每题1分.计10分)21.限制价格应高于市场价格,支持价格应低于市场价格。()22.需求量和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是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的。()2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接。()24.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连线形成生产扩展路线。()25.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是一种直接需求。()26.科斯主张用产权明确化的法,来解决外部性问题。()27.乘数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28.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关系。()29.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息率,那么,它就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30.在开放经济中,国民收人因为边际进口倾向的存在而变小了,进口倾向越大,乘数越小。()四、配伍题(每题2分。计10分)31.边际技术替代率()22.外部经济()33.边际消费倾向()34.通货膨胀()35.货币政策()a.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这项经济活动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b.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人中所占比例,用mpc表示,即c.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人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的比率。d.是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e.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的上升。注意一是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二是价格持续上涨。五、简答题(每题l0分。计20分)36.画图说明总供给曲线的种类与特点。37.简述财政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六、计算题(第1题7分。第2题8分。计15分)38.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d=20--3p,qs=2+3p。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若厂家要扩大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策略?39.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5(按两部门计算kg和kt),政府同时增加20万元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试求:(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2)税收乘数kt;(3)g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4)t为一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七、论述题(计15分)40.画图说明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并比较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的长期均衡有什么不同?试卷代号:1026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m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宏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本)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l分.计15分)1.c2.a3.c4.b5.a6.d7.c8.d9.dl0.a11.bl2.al3.bl4.al5.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计l5分)16.abcel7.cel8.abcdl9.abcde20.abc三、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中打√或×。每题l分。计10分),21.×22.√23.×24.×25.×26.\/27.\/28.×29.×30.√四、配伍题(每题2分.计10分)31.c: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人数量的比率。32.外部经济:a: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这项经济活动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33.边际消费倾向:8: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人中所占比例,用mpc表示,即:34.通货膨胀:e: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的上升。注意一是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二是价格持续上涨。35.货币政策:d:是指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五、简答题(每题l0分.计20分)36.参考答案:ab线,平行于横轴,表明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不断增加,这是因为没有充分就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供给。bc线,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表明总供给和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化。这是在充分就业前或资源接近充分利用情况下,产量增加使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最终使价格水平上升。这种情况是短期的,同时又是经常出现的。所以,这段总供给曲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或“正常的总供给曲线”。cd线,垂直于横轴或平行于纵轴。表明价格水平变化,总供给量不变。这是因为已充分就业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已无法增加,这是一种长期趋势。所以,这段总供给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4分)37.参考答案:(1)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2分)(2)在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人们的收入增加,税收自动而及时地增加,失业保险、贫困救济、农产品支持价格等转移支付会减少,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而在经济衰退时期,税收自动而及时减少,各项转移支付的增加,又助于缓和经济的衰退。因此,自动稳定器能够减轻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降低波峰高度,提高谷底高度。(4分)(3)但是,由于自动稳定器仅仅是对经济波动动作稳定性反应,在波动产生之前并不能发生作用。同时,它也不能充分调节社会需求,从而不能消除经济危机。因此,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以及物价稳定等目标,还必须依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4分)六、计算题(第1题7分。第2题8分.计15分)38.解:商品实现均衡时也就是:20—3p=2+3pp=3(2分)在价格p=3时,市场需求量为il,于是需求价格弹性为当p=3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9/11,价格弹性小于1,属于缺乏弹性,厂商要扩大销售收入应采取提价策略。(2分)39.(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2)税收乘数kt;(3)ag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4)at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参考答案:已知:b=0.85g=20万元t=20万元万元万元七、论述题(计15分)40?画图说明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并比较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的长期均衡有什么不同?在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虽然可以实现均衡,但由于不能调整生产规模,厂商在短期均衡时可能会有亏损。但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都是可变的,厂商就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规模或改变行业中厂商的数量来消除亏损,或瓜分超额利润,最终使超额利润为零,实现新的均衡,即长期均衡。(2分)具体过程如下:1)如果供给小于需求,价格水平高,即存在超额利润时,各厂商会扩大生产规模或行业中有新厂商加入,从而使整个行业供给增加,市场价格下降,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下移,使超额利润减少,直到超额利润消失为止。(2分)2)如果供给大于需求,价格水平低,即存在亏损时,则厂商可能减少生产规模或行业中有一些厂商退出,从而使整个行业供给减少,市场价格下升,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上移,直至亏损消失为止。(2分)3)供给等于需求,实现长期均衡在长期内由于厂商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并可以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所以供给小于需求和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都会自动消失,最终使价格水平达到使各个厂商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这时,整个行业的供求均衡,各个厂商的产量也不再调整,于是就实现了长期均衡。其均衡条件是:mr=ar=mc=ac(2分)4)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相比,其区别在于:第一,长期均衡的条件不同。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的条件是:p=mr—smc=lmc—lac=sac。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mr—lmc=smc。第二,长期均衡点的位置不同。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产生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而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不可能产生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第三,获得利润不同。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只能获得正常利润;而完全垄断厂商由于其他厂商无法进入该行业,可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5分)

对于西方经济学实践信息博弈中选择红黑牌的影响因素还是很多的。比如经济的状况

1.每位实验者的角色均为电器销售商,应在每 轮实验者 做出是否降价的策略选择,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教 师(工作人 员)将向每名同学发放一张红色和黑色扑克牌, 其中红色扑 克牌代表“降价”,黑色扑克牌代表“不降价”.

经济学是什么啊~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


扩展资料:
一般情况下,经济学理论建基在理性的“极大化”这假设之上,每个人都会在局限下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假设真假并不重要,只要假设推论出来的可被验证含意,能够解释及推测现实世界,我们就接受这个理论。但是奥地利经济学的理论是建立在人是有目的的行动的行动公理基础之上。其学派旗帜鲜明的反对把理性状态和极大化作为经济学的逻辑前提。
凡是有解释能力的理论,都一定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但未被事实推翻。 我们永远不能证明一个理论,因为下一次的事件总会有机会推翻该理论。


关于博弈论,你了解多少呢?
答: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生物学家使用博弈理论来理解和预测进化论的某些结果。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在金融学、证券学、生物学、经济学、国际...

何为博弈?
答:(非)合作性博弈 所谓合作性博弈是指参与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与其他参与者谈判达成协议或形成联盟,其结果对联盟方均有利;而非合作性博弈是指参与者在行动选择时无法达成约束性的协议。人们分工与交换的经济活动以及囚徒困境就是合作性的博弈,而公共资源悲剧都是非合作性的博弈。(不)完全信息博弈 从...

博弈论的构成要素及分类
答:信息是指在博弈当中,参与人有关该博弈的知识:自然 的选择,其他参与人的策略集合、支付函数、行动时间等。 动态博弈中的 信息集 :可理解为参与人掌握了多少信息,一个参与人无法准确知道的变量的全体可能情况属于一个信息集。 根据信息的概念可以将博弈分为 完美信息博弈和完全信息博弈 划分标准不同: 完美信息博弈...

什么叫博弈?
答:(非)合作性博弈 所谓合作性博弈是指参与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与其他参与者谈判达成协议或形成联盟,其结果对联盟方均有利;而非合作性博弈是指参与者在行动选择时无法达成约束性的协议。人们分工与交换的经济活动以及囚徒困境就是合作性的博弈,而公共资源悲剧都是非合作性的博弈。(不)完全信息博弈 从...

博弈论分哪几种啊?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通俗的理解:"囚徒困境"就是同时决策的,属于静态博弈;而棋牌类游戏等决策或行动有先后次序的,属于动态博弈。2、按照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了解程度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完全博弈是指在博弈过程中,每一位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有准确的信息。不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如果...

博弈与博弈论
答:首先对博弈与博弈论有个了解 博弈概念:什么是博弈 博弈是指在一定的游戏规则约束下,基于直接相互作用的环境条件,各参与人依靠所掌握的信息,选择各自策略(行动),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成本最小化的过程。简单说就是人与人之间为了谋取利益而竞争。通俗地讲,博弈就是指在游戏中的一种选择策略的...

什么是博弈类型?
答:按参与者的理性程度可分为理性博弈与不完全理性博弈;按信息的知晓程度可分为完全信息博弈、不完全信息博弈;按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知晓程度分为完美信息博弈、不完美信息博弈。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交叉分类。一、博弈论简介:1、博弈论,又称为对策论,赛局理论等,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

博弈是什么意思?
答:(非)合作性博弈 所谓合作性博弈是指参与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与其他参与者谈判达成协议或形成联盟,其结果对联盟方均有利;而非合作性博弈是指参与者在行动选择时无法达成约束性的协议。人们分工与交换的经济活动以及囚徒困境就是合作性的博弈,而公共资源悲剧都是非合作性的博弈。(不)完全信息博弈 从...

什么是博弈论?有什么说法?
答:(4)对于博弈参与者来说,存在着一博弈结果 (5)博弈涉及到均衡:均衡是平衡的意思,在经济学中,均衡意即相关量处于稳定值。在供求关系中,某一商品市场如果在某一价格下,想以此价格买此商品的人均能买到,而想卖的人均能卖出,此时我们就说,该商品的供求达到了均衡。所谓纳什均衡,它是一稳定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