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神舟七号发射升空什么首次进行了太空行走?

作者&投稿:翠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008年神舟七号发射升空翟志刚首次进行了太空行走。

翟志刚,1966年10月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大学文化、双学士学位。1985年6月入伍,1989年毕业于空军第三飞行学院,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战斗机飞行员。

飞过歼七、歼八等机种,安全飞行9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08年9月25日至27日的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担任飞船指令长,是第一位出舱活动的中国人。

神舟七号进行太空行走的技术要求:

神舟七号在出舱活动飞行程序设计上,考虑运行轨道、地面测控、能源平衡、姿态控制、空间环境适应性等多种约束条件,通过合理、优化配置飞船的资源。

设计出具备在轨飞行支持出舱活动的程序平台。在此基础上,根据航天员的生理条件、舱外航天服的工作状态,进行飞行期间的航天员操作项目编排并生成船上的自动控制程序,使飞船自动控制与航天员手动操作项目匹配、协调。

同时神舟七号装载了我国中继卫星系统的首个用户数据终端系统,进行了国内首次天地数据中继系统数据传输试验。



于2008年9月27日进行出舱活动,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 

太空行走即指航天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出舱活动,还要考虑到太空的微重力环境对航天员人身安全可能造成的影响。

太空行走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要实现太空行走这一目标,需要诸多的特殊技术保障。

作用

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不同历史时期其目的不一样的。当1965年3月苏联航天员阿里克谢·列昂诺夫第一次由“上升”2号飞船飞出舱外时,其目的有两个:

一是在载人航天活动中进行一次技术性的突破,二是使苏联在航天技术方面走到了美国前边,在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美国也不甘示弱,同年6月,美国人怀特在乘双子星座4号飞船飞行时也飞出舱外。从此,出舱活动的技术就为两家所共有,在这时人们才谈到太空行走的实用意义。

从多次出舱和登月过程中的月面活动看来,太空行走的作用和意义是巨大的。其意义与作用是完成太空作业。例如,修复载人航天器或其它航天器上的受损部件。美国人曾通过太空行走修复了天空实验室、太阳峰年卫星和哈勃空间望远镜。

组建空间站。苏联航天员则通过太空行走修复过礼炮号空间站和组装、维修和平号空间站。当前正在建造的国际空间站,更是需要航天员进行多次出舱活动,才能在轨组装建成。登月活动更是体现了航天员在太空行走和太空作业的巨大作用,为人类进入外层空间和其它星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危险性

舱外活动因各种理由而十分危险。第一个理由是与太空废弃物的碰撞。距离地表三百公里处的轨道速率(航天飞机任务进行的典型轨域)为每秒7.7公里。

这是一颗子弹的十倍飞行速度,所以质量只有子弹百分之一大小的微粒(比如漆料的碎片或一粒细砂)拥有的动能即等于一颗子弹。每次任务会制造更多轨道废弃物,因此这问题将会持续恶化。

危险的另一个理由是任务执行前难以模拟实际的太空环境,而太空漫步因其危险性而被避免作为例行性任务。因此,当发现问题或偶尔执行操作任务时,舱外活动通常晚于计划规划的时间。虽然自压力下选出具备高度稳定性的宇航员,然而他们仍旧是人,舱外活动时产生的高度危险终究造成宇航员情绪上的压力。

其他可能的问题包含太空漫游者与太空飞行器分离或遇到宇航服破损而可能使其减压,此时如果宇航员没有立即进入增压太空舱将缺氧而迅速死亡。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太空行走



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航天员进行出舱活动,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并释放了伴飞卫星,伴飞卫星对飞船进行了摄像和照像工作,舱内航天员与北京飞控中心进行了天地通话。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翟志刚迈出了中国在太空行走的第一步。

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进入返回程序,返回舱安全着陆于内蒙古预定区域,完成载人航天飞行任务。2008年10月1日,神舟七号返回舱开舱暨搭载物交接仪式举行。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意义: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的首次飞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的技术难度更大,可靠性要求更高,状态变化更多,对任务的组织实施提出了更高标准。

广大航天工作者以勇攀高峰的昂扬斗志、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沉着冷静的良好心态、顾全大局的协作精神,成功突破飞船气闸舱、舱外航天服、航天测控中继卫星、伴飞小卫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胜利实现“准确入轨、正常运行,出舱活动圆满、安全健康返回”的目标。

为下一步自主建设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奠定了基础。这次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必将极大地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开创更加美好未来的雄心壮志。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神舟七号

以上内容参考:北京大学-人民日报:飞天路上的壮丽凯歌——热烈祝贺我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

中国第一艘飞向太空的飞船是什么时间发射的
答: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秒,神舟七号载著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秒,中国首个太空实验舱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1年11月1日05时58分10秒,神舟八号无人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由...

我国首次完成太空行走任务的航天员是谁?
答:我国首次完成太空行走的是神舟七号指令长翟志刚。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其中9月27日04:03 启动...

神舟7号的发射宇航员时间和意义
答:答: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意义:神舟七号飞天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一伟大壮举再次向世人昭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创造出非凡的业绩,为推动人类...

“神州七号”是什么时候发射的
答: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是中国首次进行出舱作业的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神舟七号飞船...

我国首次完成太空行走任务的是神舟几号上的航天员他是谁?
答:神州七号飞船航天员翟志刚出舱作业。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 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

几年几月几日,我国太空宇航员谁和谁和谁第三次进入太空,并在太空中完...
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2008年9月12日宣布,神舟七号飞船任务实施期间 ,飞行乘组中1名航天员将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并完成有关空间科学实验操作。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晚上9:07-10:27;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关注点: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航天员出舱时间在神舟七号发射后的第...

我国共发射了几次载人航天飞船
答:3、神舟七号,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搭载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发射升空,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开始。4、神舟九号,2012年0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搭载景海鹏、刘旺、刘洋(女)发射升空,刘洋成为中国首位参加载人航天飞行的女航天员。5...

中国首次完成太空漫步的宇航员是谁?
答: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发出指令:“返回轨道舱”。翟志刚进入轨道舱,完全关闭轨道舱门,完成太空行走。一、中国第一次太空行走是什么飞船 神舟七号宇宙飞船。经过三年多的准备,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承担了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任务的()号宇宙飞船,由F耀7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在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

神舟七号是哪一年发射的?
答:神舟七号是2008年发射的。神舟七号,简称“神七”,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七艘飞船,是中国的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三步走”空间发展战略的第二阶段。神舟七号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于2008年9月27日进行出舱活动,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于2008年9月28日进入...

神舟七号是哪一年发射成功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答: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神舟七号载人飞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中国神舟号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