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精神观后感8篇

作者&投稿:巩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航天精神观后感(一)
神舟出征传递实干拼搏之力。星辰大海不会自己向我们走来,也不会主动面向我们变得越来越广阔,必须有我们自己去开辟、去拓展。迈向星辰大海的每一步,都有中国航天人踩下的坚实脚印。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亦呼唤我们靠实干拼搏,向着星辰大海前行。
神舟出征焕发开拓创新之力。“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逐梦之路绝非一马平川,而正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坚定不移开拓创新,不断解决“卡脖子”问题,勇于走向科技“无人区”,推动了中国航天科技的持续进步,奇迹迭出。有鉴于此,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实现梦想必然要始终洋溢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勇气,善于创造、善于创新的锐气。只有敢破敢立、敢闯敢试,才能跨越前行路上的“雪山”“草地”,征服前进途中的“娄山关”“腊子口”。
回首来时路,艰辛而辉煌;展望未来景,任重而道远。神舟出征激荡迈向星辰大海的更强劲的力量,而我们的任何事业、任何梦想,也同肆芦中样期待着我们以理想信念之力、实干拼搏之力、开拓创新之力,不断开启更为广阔的星辰大海。
航天精神观后感(二)
“3、2、1,发射!”随着火箭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神舟十三号笔直的射向太空,瞬间消失在苍穹之中。
王阿姨,您为实现自己航天梦的故事一直激励着我。经过重重严格选拔,您成为了中国第一批女航天员。2021年看到您再次出征,踏上探索宇宙的步伐,看到您成为中国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也成为中国累计在轨时间最长的航天员,我特别激动。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飞天梦,从嫦娥奔月到如今自由在浩瀚的宇宙中探索,中国人已经将梦想变成现实。八年前,您在太空为全国6000多万学生进行太空授课,我最喜欢的就是关于水膜和水球的那个实验,非常有趣。并且,我通过这个实验,还裂山知道了任何物体和液体一旦冲出大气层,冲出地球,就表示所有的物体将是零重力,全部都飘浮在空中。因为太空中没有吸引力,到达太空后,不管是人还是物体或液体,都是会漂浮的。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之下,一个人要站的不东倒西歪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还要拿着东西给孩子们边示范边上课是更不容易的了,对此我十分佩服。“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的话语中,让我们喜欢上了航天。8年后,太空教师再次出征,您带着我们的眼睛去触碰梦想,去开启新的探索。
2022年1月1日,您在遥远的太空迎来了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您还特意录下视频祝福大家新年快乐。转眼,即将迎来中国的农历新年,您又将在太空度过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我相信,这又将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春节。不知道您会怎样度过这个不一样的节日?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要向您学习,学习不畏艰险、不忘初心的航天精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枚勇往直前的火箭,我们要冲破一切阻挠,飞向广阔的天空。
航天精神观后感(三)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祖国幅员辽阔,解放军叔叔把边境守卫的固若金汤,让我感觉,我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
从“东方红”一号拉开中国探索宇宙、和平利用太空的序幕开始,中国人民不断进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航天成就。2022年_月_日,我国将迎来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在这特殊的一年,让我们学习航天精神,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不怕困难、战胜疫情!
在那一穷二白的年代,航天人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常年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和压力。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只有以艰苦奋斗作支撑,我们的民族才能自立自强,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进步,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永葆生机活力。我们也要秉承前辈们的精神,在特殊时期克服一切困难在家认真的、刻苦的、坚持不懈的完成学业,将来才能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2建国_年庆典,学校组织我们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其中有一个片段就是关于神舟十一号飞船着陆这一重大历史瞬间,改变一对少年流浪兄弟一生的故事。看完以后,我不是很明白,回家后我就问妈妈,一个飞船,怎么就让这兄弟俩感觉这么激动啊?妈妈说,不止这两兄弟激动,全国人民都激动,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取得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成果,为后续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说明中国航天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妈妈跟我说,我认知的祖国领土,不仅限于地面的领土,还有领空和领海。领空的防护就靠中国的航天员,还有解放初期研究火箭、原子弹、导弹、卫星的科学家,他们同样是英雄。没有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牺牲精神,在领空战役中,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也不会有如此底气。
航天人,正带领中国进入新航天时代,航天事业的成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水平,关乎一个国家在太空时代的生死存亡。在和平年代,不能忘了时刻守护我们的英雄们,向航天人致敬,向英雄致敬。
航天精神观后感(四)
多年前,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起步,每一次航天发射任务的成功,都是中国航天不断努力奋斗的真实体现。未来,随着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不断发展,我国运载火箭能力将再一次实现新跨越:长征六号甲、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等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正按计划开展研制,以实现运载火箭整体的“更新换代”;长征五号火箭将先后执行多个重要发射任务,支撑我国探月三期月球采样返回、2020年火星探测器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的稳步实施;重型运载火箭有望在2030年实现首飞,使我国航天运输系统水平和能力进入世界航天强国前列……
与此同时,中国航天空间运输的方式也将实现由一次性使用向重复使用、由单一航天运输向航天运输与空间操作相结合等重大突破。不难想见,随着中国航天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必将承载着中国的航天梦,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的奋斗精神,一次次飞向太空,开启中国航天事业的“新长征”。仰望星空,征途漫漫。300次发射,仅仅是中国航天事业“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有500次、1000次,甚至更多次的突破,等待着我们去不懈奋斗。
相信在未来,我们必将能创造更多的航天奇迹,实现新的更大的“航天梦”,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为精彩的中国印记。
航天精神观后感(五)
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就充满着遐想,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渐渐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太空。但质疑的声音也逐渐传来:探索外太空是否是劳民伤财呢?
时至今日,由于地球资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强国纷纷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外太空,而太空广阔无垠,拥有丰富的空间资源,如高真空、太阳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gps导航系统便离不开航空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航天技术在开发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资源以获取、传输和转发信息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的广泛应用。
另一方面,随着军用航天器的迅速发展,各种军用卫星、载人航天器、弹道导弹与反弹道导弹等空间新式武器形成了一体化的太空战场军事系统,并将在联合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众所周知,没有稳固的国防,我们的幸福生活就难以保障。
没有今天的投入就不会有我们明天的。航天事业的进步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航天科技的应用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影响,只有社会不断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航天精神观后感(六)
“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正是如此,没有一代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没有他们对各种难关的探索与攻克,没有他们对航天事业的坚持不懈、不离不弃,怎么会有如今中国航天事业如此蓬勃的发展,我们又怎么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他们特别能战斗,要知道载人航天事业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太多太多,而且需要经过多次的试验,才能得出可靠的结果。航天员更是要经过高强度的训练才能够更好地走入“战场“。他们特别能吃苦,早期的中国异常落后,只能依靠自己,环境也极其恶劣。但是他们并没有被这些苦难给吓倒,始终迎难而上。他们特别能攻关,要知道我们的航天之路是一条建立在完全独立自主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他们特别能奉献,多少航天人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多少航天人即使知道这是一项危险的任务却还是毅然决然地争先踏入太空。
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是这些航天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紧紧抓住,以此激励着我们前行,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上笃定前行。
航天精神观后感(七)
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最为复杂

~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心得(13篇)
答:载人航天精神的深刻内涵,展示了一代代航天人秉承忠于祖国、无私奉献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精神,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心得篇1 2022年6月5日10:44分中国神舟十四号载人火箭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出征的是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英雄...

航天点亮梦想观后感及心得8篇
答:航天点亮梦想观后感及心得范文8篇 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以下是我整理的航天点亮梦想观后感及心得范文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航天点亮梦想观后感及心得1 夜幕已经降临,我该上床睡了。不知怎么的,我一上床就进入了一个奇妙的梦乡。

观天宫课堂第三课有感
答:观天宫课堂第三课有感篇8 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蕴含着独特的丰富教育资源,对激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弘扬科学精神、热爱航天事业具有特殊优势。 “天宫课堂”结合载人飞行任务,贯穿中国空间站建造和在轨运营系列化推出,将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并采取...

观《天宫课堂》有感
答:观《天宫课堂》有感 篇8 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一方面,青年干部必须要接好革命事业的“接力棒”,在党的奋斗史中提炼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奋进,要学做老黄牛,发扬不在乎得失的奉献精神、兢兢业业的责任心,担起新时代开创的重任...

天宫课堂第三次太空授课观后感
答:天宫课堂第三次太空授课观后感篇3 回溯历史,漫天星斗寄寓着中国人几千年不绝的向往追求;时至今日,早已一路繁花似锦,郁郁葱葱…… 君不见,“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天和驻空”“祝融探火”?君不见,追天揽月,千年梦想,泱泱华夏,今朝梦圆?君不见,“北京明白”,高健蹿红,航天精神,激励向前。一项项举世瞩目的伟大...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10篇
答:“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8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有一天能够成为宇航员,能够飞上天去,飞到宇宙上,看宇宙上的那些我们还不知道的星球。 想起祖国的航天事业,那就是祖国的一颗明珠啊!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叔叔乘着“神舟五号”航天飞船,带着祖国的希望,带着国家的希望,带着亿万人民群众的希望,飞上蓝天,穿过地球...

第三次太空授课观后感(10篇)
答:第三次太空授课观后感篇1 神舟十四号此次的“亮点”颇多:相比神舟十二号在太空驻留3个月,这次是半年,三位航天员将在太空过春节,地球上的我们将历第一次收到来自太空的新春祝福;这是中国女航天员第一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王亚平也将会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此次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

《天宫课堂》学生观后感
答: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天宫课堂》学生观后感(通用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宫课堂》学生观后感1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这是“太空教师”王亚平8年前太空授课的寄语。8年前,聆听授课的学子中,有不少已经追逐着航天梦成为了一名航天...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心得与感悟(八篇)
答:首先是对青少年科学探索精神的影响。航天科技能够强国,能够振国威,能够带来民族凝聚力,这话过去也许有些抽象,但是,面对天宫课堂一次次、一件件和一回回的科学...★ 2022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感想10篇 ★ 天宫课堂2022第二课观后感心得范文10篇 ★ 2022天宫课堂第二季心得体会(8篇) ★ 观看2022天宫课堂第二...

《工匠精神》读后感8篇
答:而工匠精神这本书,教给我们的也不正是:专注产品、重视积淀、享受过程,这正是工匠精神与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商人精神之间最大的差别。他们身上或许会少了商人的敏锐,但他们却多了一份对事业的执著。 《工匠精神》读后感8篇相关 文章 : ★ 工匠精神读后感600字 ★ 工匠精神观后感500字感悟 ★ 工匠精神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