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写法是哪6种? 有哪6种汉字造字方法?各自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产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甲骨文,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

一、汉字的特点(六个特点)
① 从书写形式看,汉字是平面型方块体汉字
汉字的笔画有秩序的分布在一个平面性的方框里,这是汉字从外观上看最明显的特点;音素文字的字母在构词时是呈鱼贯式线性排列的。
② 汉字的形音义之间原本存在一定的理据
汉字尤其是古代汉字的形音义之间原本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传统上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是形音义统一的,汉字有见形知义的特点。有的字从字形可以联想到字义,如“人”、“山”、“火”,有的字可以从它的组成成分猜测出大致的含义,如“林”、“看”、“从”,有的字从它们的组成成分上可以大致推想出字义类属,如“江”、“河”、“湖”都跟“水”有关,“树”、“松”、“柏”都跟“树木”有关。不过,随着汉字的发展,古代汉字在经过隶变、楷化之后,字形显义功能已经不是很明显,许多字的形音义之间的理据要经过一定的分析以后才能看出,而且相当一部分字的字义跟字形之间已经失去了联系。
③ 汉字记录的语音单位是汉语的音节
汉字和音节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一个音节往往对应
多个汉字(同音字),有的汉字也可能对应多个音节(多音字)。可见汉字从文字体制上不同于音节文字。而这一点就保证了汉字长期稳定的发展。

④ 汉字记录汉语不实行分词连写。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因而在汉语的书面语中分别语素是较为容易的,分别词就较为困难些。
⑤ 从汉字自身来看,汉字数量多,字形结构复杂
⑥ 汉字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
汉字跟语音的关系并不密切,跟意义的关系较为密切,这就使得汉字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汉字的这一特点,就时间来说,对于继承和传播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是有利的;就空间来说,汉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超方言的特点。
二、汉字字体的演变
① 字体(不同于书法上的艺术流派)
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 ↓ ↓ ↓ ↓ ↓
殷 商→西周→战国时秦国→秦朝→秦朝—三国→魏晋以后

② 甲骨文
我国目前所见的最早的成批的成体系的较为成熟的文字,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时代通行的文字(因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又因1899年在河南安阳附近的小屯村商朝遗址中被发现的,所以又叫殷墟文字。
甲骨文的主要特点是字形由细瘦的线条构成,多直笔,拐弯处多是方笔,棱角分明,外形参差不齐,字的大小也不统一,这是因为甲骨文一般是用刀刻的,而且龟甲和兽骨质地坚硬,所以,甲骨文又称殷契、契文。
虽然甲骨文不带表音成分的字占绝大多数,图画特征比较明显,而且文字尚未经过统一,结构尚不定型,偏旁不固定,异体字较多。但它已是相当发达的文字了,可以用来记录较为复杂的内容,有些文字已经带表因成分,有了假借字。
甲骨文的内容主要是商代王室占卜的记录,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也就是卜辞。
③ 金文
因浇铸或刻在青铜器上而得名金文,又因青铜器以钟鼎为最多,所以,金文又称钟鼎文,其文辞被称为铭文。金文主要流行于西周时代。
由于金文是浇铸而成的,所以壁画肥大厚实,丰满圆浑。在结构和性宽上,金文更趋于整齐、匀称、方正,图画特征减少,文字的符号性增强,但异体字依然较多。可见,金文也还是典型的古文字。
④ 篆书
篆书有大篆和小篆之分。大篆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篆指先秦时期的所有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春秋战国时代通行于六国的其他文字。狭义的大篆专指春秋战国时秦国的文字。狭义的大篆一般以籀文和石鼓文为代表。籀文传说是《史籀篇》里的字,石鼓文因刻在鼓形石上而得名。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字形上比大篆简化了许多,笔画比大篆简单,结构上更加匀称、整齐,线条略带弧形,偏旁也较为固定,减少了异体,字型进一步区域定型化。小篆以泰山刻石为代表。
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小篆的诞生标志着汉字的统一,堆焊子的规范化和符号化祈祷了重要的作用。
⑤ 隶书
隶书分秦隶和汉隶,秦朝以小篆为标准字体,同时还通行隶书。隶书是下级人员用于日常书写的辅助字体,比小篆方正一些,实际上是写得潦草一点的小篆。
秦隶发展到汉代更加趋于简单易写,从而形成汉隶,是汉代通行的正式字体。汉隶又叫今隶,相对的秦隶又称为古隶。
隶书的诞生在汉字发展史上占重要地位,它是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转折点。隶书变古汉字的曲折线条为方折,变弧形为直线,从而形成笔画,这就突破了古代汉字的基本体式,变汉字为扁方形字体。隶书的壁画平直,笔势舒展,每个字都用“挑法”,有波 ,有棱角。
隶书用点、竖、横、撇、捺等笔画转写篆书所发生的汉字字体的变化,称为“隶变”。隶变改造了小篆的偏旁,使汉字进一步变成纯粹符号性质的文字,大大降低了汉字的繁难程度,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⑥ 楷书
楷书使汉字完全变为由笔画组成的方块形符号。
⑦ 草书
草书分章草和狂草,前者是与汉隶相对应的一种字体,起于秦末汉初;唐代以后出现狂草。
⑧ 行书
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以后今草和楷书盛行时出现的一种字体,是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汉字字形的发展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581468.html?si=2

有哪6种汉字造字方法~

1、象形法
象形字当中,也有一些不是直接用来表示具体实物,而是用来表示与实物有关的概念。例如:“大”字,原来是像一个正面直立的人的形状,手足展开,就表示“大”的意思了。
2、指事法
就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图形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这种造字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性的符号,即不成图形的符号(成了图形,就是象形字了)。另一类是附合在图形上的符号。
3、会意法
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4、形声法
就是由形旁和声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今天我们所用的汉字,80%以上都是形声字。用形声法造字非常方便,与金木水火、鸟兽虫鱼有关的字以及叹词、拟声词,几乎都是形声字。这种造字法,直至今天还可以不断地造出新字来。比如较近发现的化学元素“镅、锔、铹”等,都是用新造的形声字来命名的。
5、转注法
过去的说法很多,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为了适应方音分歧和语音的发展而采取的一种造字法。如原有一个“老”,表示年纪大的意思,而由于时间和地区的不同,又有用kǎo这个音表示老的意思,于是又造出了一个与“老”字部首相同、读音相近和意义相同的“考”字。但“考”字的形旁是“?”,声旁是“?”,因此,“考”字就其造字法而言,也是形声字。
6、假借法
就是借用同音字表示新义的一种方法(“假”也是借的意思),如“汝”本是水名,借为第二人称代词。这种假借现象,当初大多是因为没有本字而暂借一个同音字替代,但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久借不还,鹊巢鸠占了。有的字本身的意义,倒是后来另找出路才有着落的。例如“然”,本是烧的意思,底下四点已经是火了,可是被“然否”借用后,只好自己在旁边再加一把火,变成“燃”字(形声)。  

汉字造字法,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
转注法和假借法并没有造出新字来,属于用字法

汉字根据造字方法分为6类,分别是哪6个? 汉字书写的方法分哪为6类?
答: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书写方法 :左右、上下、左中右、上中下、半包围、全包围

汉字的书写方法分为哪六类
答:汉字的组字方法及规律有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中国书法分为哪几种
答:中国书法分为5种: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1、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主要用于占卜。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

硬笔字书写的主要笔法有哪些
答:硬笔字书写的主要笔法有:1、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横有长、短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2、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有垂露...

汉字书法有哪几种书体?每种书体都有哪些特征?
答: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籀文,这个风格不好说,由于载体不同,制作(不能说书 写了)方法不同,形成的效果也就不一样了。小篆:也叫秦篆,是秦始皇统一文字的结果。整体看字体竖长,笔画只有线条,没有点画,线 条粗细均匀,用笔藏头护尾,线条感觉饱满浑圆 隶书:隶书是对专属的简化...

求关于几种书法(特别是楷书、草书),及其分类字体的特点(用语文中四字...
答:1、隶书:蚕头燕尾,中正平和 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2、草书:狂放不拘,飞扬飘逸 凡写的潦草的字都算作为草书。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

古汉语词汇六种写词法(六书)采用谁的说法,具体内容为何?千字
答:古代汉语所说的六书指的是造字法,具体说是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其中后两种为用字法。最早见于“六书”的这个概念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东汉郑玄注引郑众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①、假借...

汉字的字体有哪几种 有图片示例吗?
答:6、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真书,始于东汉。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7、草书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行的是草隶,即草率的隶书,后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8、行书 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中国汉字字体分为哪几种?
答:1、篆书。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2、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草书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

书法有哪五种字体
答: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四、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