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她为诗词的传承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作者&投稿:商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感动中国》组委会在给予叶嘉莹的颁奖词中写道:“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叶嘉莹一生为诗词传承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一、叶嘉莹长期在西方教学工作,叶嘉莹有机会阅读了不少西方文艺理论著作,与西方学者的交流,,更推动了叶嘉莹在这一领域的深入。叶嘉莹结合西方文论中的阐释学、符号学和接受美学等理论对中国传统词学不断反思,将词分成了歌词之词、诗化之词、赋化之词三大类别。这三类不同风格的词,同样具有一种属于词体之美感特质,叶嘉莹对于这种美感特质在词体的演进中,对于歌词之词、诗化之词及赋化之词不同体式的词作中的影响和作用,做了推源溯流的说明。

二、她讲的诗词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词,她的声音总是那么的有韵味,并且在吟诵诗歌的时候,也是做到的古人的吟诵,而且她也是说过吟诵做为一项传统文化,做为一项诗词的文化,在任何时代我们都需要这样的一种吟诵来抒发我们的心情,这就是叶嘉莹先生这些年来一直做的事情。叶嘉莹先生一开始是在台湾讲学的,在台湾的学校教书也是小有名气的,之后她生育了两个女儿,但是丈夫却不怎么争气,所以也全靠她一个人养家,而后她越来越有名,有人也就邀请她到国外进行教书,在美国也教过,后来定居到了加拿大,在加拿大也一直传播中国文化,帮助他们认识我们的诗人,从浅入深的角度了解这个诗人的背景,他那个时候的心境,然后说出这样的诗句,这些经过她的口讲出,真的是觉得一切都那么的美,而人生的这些烦恼,诗词中这样的境界又是怎样告诉才能够达到的呢?心情也就为之开朗无比。

三、在叶嘉莹先生的这几十年风雨之中,经历过无数的风雨飘摇,在破漏的房屋中教导学生,孜孜不倦;在吃不饱饭的日子里,用诗词抚平人们心中的伤痛,这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背后是那种刻苦坚持的精神,很多人都不懂得这种坚持的背后是为了什么,尤其是当下的年轻人更是如此。很多的年轻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刚开始的时候还能够坚持,但在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之后就轻言放弃的人不在少数,当下很多人都缺乏这样的精神,这是我们需要深刻学习的。



七十年来,叶嘉莹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要贡献。她不仅精于传统诗词学,而且融中西文化学识于一炉,相对于前辈学者,她是更切近我们时代的一位大师。过去几年,叶嘉莹陆续将自己的全部财产3500多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主要是向大家传递了诗词的精髓所在,而且对于中国的文化也起到了传播的作用,我们国家还是非常需要这样的人才的。

挺多的贡献,因为自己对文学诗词很有研究,所以也帮助中国的文学诗词走向了世界,对文化也有了一定的继承。

1979年,叶嘉莹来到南开大学开始执教。40年来,她应邀到国内几十所大学巡回讲学,举行古典诗词专题讲演数百场。如今,90多岁高龄的她仍坚持讲学,还捐出3500多万元支持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她用一生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人才。

2024叶嘉莹诗词全集完整版_叶嘉莹诗歌视频全集_仅198元~

感动中国2020给叶嘉莹的颁奖词是什么?对此你作何评价?
答: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比较中肯,叶嘉莹不仅精于传统的诗词学,而且能治中西文化学识于一炉,因为时代和条件使然,所以叶先生的学识又与王瑗仲、钱仲联有所不同,叶先生是更切近我们时代的一位大师,她的学术成就也确实赢得了崇高的世界声誉。叶嘉莹个人经历1927~1928年,即叶嘉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