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遭遇房产纠纷 掌握这些才能够冷静应对! 遭遇家庭房产纠纷该怎么处理

作者&投稿:相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近年来,因房产问题维权的事件接连不断,然而大多数购房者由于缺少足够的法律知识,只能束手无策吃闷亏。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几个案例,让购房者能在遭遇房产纠纷的时候冷静应对。

还附上房产纠纷所需证据大全!

01

房屋面积存在差异

案例

王某2012年购买了一处商品房,面积89.5平方米,王某按89.5平方米交了房款,2013年9月交房后,王某找专业人士进行测绘发现房屋面积只有80.5平方米,现在王某应该怎么样主张他的权利?

分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司法解释》第14条规定的处理原则,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 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以此请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的,应于支持。

买受人决定不退房的话,房屋实际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按约定的价格补足,面积误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承担,所有权归买受人。

实际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及利息由出卖人返还买受人,面积误差比超过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双倍返还买受人。

为此,本案中,面积误差比已超过3%,并且实际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王某可以主张解除购房合同,并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王某如果不想退房,可以要求开发商按照上述规定返还面积误差比超过3%部分的购房款。

02

无预售证签订合同

案例

2010年,刘某与没有办理预售许可证的开发商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并先后支付了房款124万余元。然后开发公司取得预售许可证,但不久又因占地不合法被撤销。此时,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如无效,违约责任如何承担?

分析:刘某与开发公司订立买卖合同时,明知后者并未取得房屋预售许可证,虽然后来开发公司取得了该证,但又被撤销。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出卖人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与买受人订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应当认定无效。但是在起诉前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可以认定有效。”

根据该规定,因开发公司的预售许可证被撤销,涉案房屋不具备买卖的条件,故该合同无效。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得就合同的履约条款主张违约责任,故刘某要求开发公司支付逾期交房的违约金的主张,没有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03

定金不等于买卖协议

案例

2007年3月,王某与李某约定,前者以37.6万元购买后者房屋,并交付定金的6000元,李某向王某出具了定金收条一张。后因李某反悔拒绝订约并将案涉房屋另售他人,王某起诉要求确认合同有效,其诉讼请求是否能够得到支持?

分析:收条虽载明了房屋产权证号及房屋总价款,但未对房屋面积、四至界址、房屋价款及房屋交付时间及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的时间等主要条款形成书面约定。故王某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其与李某已订立房屋买卖协议。李某收取的6000元不是合同履行定金,而是订约定金。王某可选择订立合同或放弃定金,李某也可选择订立合同或双倍返还定金。

李某在收受王某定金后拒绝与王某订立合同,而与案外人订立买卖合同并收受全部购房款,构成缔约违约,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本案中,因王某未提出支付违约金的诉讼请求,故对王某提出的依法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有效并继履行的诉讼请求,法院很有可能会裁定驳回起诉。

以上就是关于买房遭遇纠纷的三个案例分析

一旦发生房产纠纷

当事人可以通过搜集相关证据和对方进行协商

若协商不成,可到法院进行诉讼

那么,发生房产纠纷后需要哪些证据?

这里小编都给您列全了!

房产归属纠纷

1、房屋产权凭证;

2、房屋来源(买卖、继承、析产、受赠等)的证明;

3、共有房产形成(共同投资建造、翻建、购买、继承、受赠等)的证明;

4、房产登记变更(等级、变更登记、产权转移等)的证据;

5、房屋使用、管理、收益情况证明;

6、交纳房地产税人的姓名及纳税时间、金额、票据等;

7、其他证据。

 

买房合同纠纷

1、房屋产权凭证;

2、房屋买卖合同及公证书;

3、有关机关批准买卖房屋的文件;

4、关于房屋交付情况的证明;

5、买卖双方交付、收取放款的凭证;

6、买主身份、买房用途及房籍情况的证明;

7、共有房屋的其他共有人放弃优先购买权和同意出卖房屋的证据;

8、出租房屋的承租人放弃优先购买权的证据;

9、其他证据。

预售合同纠纷

1、商品预售合同关系的证据

(1)商品房预售合同及其等级备案情况的证据;

(2)商品房预售项目的土地使用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2、合同履行情况的证据

(1)支付购房款数额、时间、方式或者未足额支付、拖欠购房款的证据;

(2)交付房屋和办理房屋产权证、土地使用权证或者未能交付房屋和办理房屋产权证、土地使用权证的原因、理由的证据;

(3)商品房的质量、面积情况或者提出异议的证据。

3、其他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拆迁安置补偿纠纷

1、拆迁补偿安置合同、协议;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8-02-02,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



买房遭遇过哪些纠纷?这五种情形这样应对~

对于国人来讲,买房可能意味着两代人共同为了一生的居住条件买单。付出巨大代价购来的商品,如果遭遇纠纷,导致权益受损,该怎么办?一起来看看逾期交房、定金不退、楼盘虚假宣传该怎么应对。

一、逾期交房
案例:业主李先生反映,他在2013年12月与某开发商签订了购房合同,约定交房时间为2015年4月,但实际上,开发商直到2015年7月才交房,延期交房超过了90天。
建议:当遇到开发商延期交房时,若与开发商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已约定了延期交房的违约金金额,则购房人可依据合同约定的金额要求开发商赔偿延期交房的违约金。
若无约定,则依法确定开发商逾期交房违约责任,违约金按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一方当事人有重大违约行为时,另一方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可要求开发商返还所交的预售购房款和利息。
二、定金纠纷
案例:2015年10月,谢小姐在某开发商售楼处认购了一套商品房,交了2万元认购金并签订了认购书。认购书对房屋位置、面积、价款、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时限等都进行了约定。
然而,当谢小姐如约前往售楼处签订合同时却发现,开发商在购房合同补充协议中有许多内容显失公平,例如逾期交房、逾期办证的免责条款,无法办理按揭款应3日内以现金补足等。对此,谢小姐认为这是一份不公平的购房合同,拒绝签字,要求协商更改合同。随后,开发商通知谢小姐没收其定金。
建议:依据最高法院《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司法解释》的规定,出卖人通过认购、订购、预订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受定金作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担保的,如果因当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当按照法律关于定金的规定处理;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未能订立的,出卖人应当将定金返还买受人。
在这个案例中,开发商在事先未告知的情况下,要求谢小姐签订有不对等条款的合同,侵害了谢小姐的合法权益。在谢小姐提出合理异议后,开发商拒绝协商变更合同条款,并单方提出没收定金;因此,致使购房合同不能签订的责任在开发商。依照上述法律规定,开发商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三、楼盘广告与实际销售不符
案例:市民张先生2014年购房,购房过程中,开发商的宣传广告上注明,小区内将配套150平方米的会所,还有数千平方米的绿地供老年人休闲娱乐。
交房后,承诺的会所变成了对外经营的酒楼,绿地也变成了停车场。张先生气愤地表示,当初选择这个小区,就是看中配套齐全,环境优越宜于养老;现在承诺无法兑现,开发商却以合同未出现相关约定为由拒绝兑现。
建议:广告是对整个楼盘的宣传,不会具体到某套商品房,购房者应对具体的单元、楼层、朝向、户型等做具体的了解。比如说“二房变三房”“赠送小花园”“俯瞰江景”,“毗邻公园”等定义较为模糊的宣传,如果购房者是看广告宣称的内容而购房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建议购房者一是不能只轻信广告,应以实物为准,最好到现场观看。
此外,广告及销售人员所承诺的事项法律上是以书面合同约定为准,购房者在购买商品房时应注意合同上是否标明相应的条款。当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为了预防后期出现问题时维权难,最好能够将比较重要或直接影响购房决策的宣传内容加入到合同正式文本或合同附件中;或者通过留存资料,甚至手机拍照等方式取证,以便于在产生纠纷时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四、逾期办理产权证
案例:周女士很气愤,因为其买房4年了,可房产证一直没有拿到。据她介绍,2011年她在某楼盘购买了一套房子,当时开发商口头承诺在9个月内办下产权证。2015年,周女士打算将该房子出让,但是因为没有产权证而迟迟无法交易。
建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未按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的审批组织施工、建设,以致出现规划及竣工验收困难,是造成产权证逾期的重要原因之一。遇到这种情况,可向法院起诉,要求退房。
最高人民法院在2003年出台的《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基本问题的解释》中,对房开商不按时办理产权证也有明确规定。购买商品房迟迟拿不到产权证,可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赔偿损失,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房产面积差异纠纷
案例:2014年1月罗先生购买了某小区房屋一套,在2015年12月份开发商交房时,罗先生发现房屋面积由120平方米减小到了117平方米,这种时候他该怎么办?
建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开发商交付使用的房屋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1.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以此请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
2.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的,应予支持。
同意继续履行合同,房屋实际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按照约定的价格补足,面积误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开发商承担;
房屋实际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及利息由开发商返还,面积误差比超过3%部分的房价款由开发商双倍返还。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4-11,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买新房,就上搜狐焦点网

协议不成可以诉讼解决。有两个程序: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
你这是民事案件:使用什么程序,要看你的案件复杂程度,一般简单的案件就用简易程序就OK了。现在要告诉你使用什么程序,没办法回答你,因为没有看见你案件的具体情况。
估计你对法律不是很了解,你问的应该不是使用什么程序,而是该怎么起诉。
首先,要写你的起诉状。要告状,没有书面文字,光靠嘴巴说是不可能的。你可以自己写,也可以向律师寻求帮助。同时,你还要提交相关的材料。比如:你说哥哥妹妹不赡养父母,那么你要提交他们不赡养父母的证据等等。
第二:把你的起诉状拿到当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立案大厅。如果受理,费用多少,得看你的案件涉及的金钱财物的多少,然后按照百分比来手取费用。据我所知,案件标的一万元以下的,收取50元。
第三:很简单了,负责你案件的法官,叫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