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 著名人物 昆山有哪些历史名人?

作者&投稿:虞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顾炎武
原名绛,字宁人,号亭林,昆山千灯镇人,是杰出的思想家和爱国学者,是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72伟人"之一。他生长在明、清两个朝代的争斗、交替的历史旋涡中。"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的思想是人们行动的指针。为纪念这位先贤,昆山人民建立里亭林公园和园内的顾亭林纪念馆。

顾鼎臣
顾鼎臣,江苏昆山人,生于1473年,卒于1540年,终年67岁。他是由状元而入阁拜相的。历经三朝。加靖时,官做到了五阴殿大学士。顾鼎臣为官期间做了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事。他对建筑昆山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后倭乱起围攻昆山,军民凭借坚固的城墙抗倭,百姓得以幸免于难。昆山老百姓为了纪念顾鼎臣的功绩,在马鞍山前建造了顾文康公丛专祠,并立碑祭祷,至今保存安好。

归有光
字熙甫,号震川,是明代很有影响的散文家。其散文富有生活气息和平民情感。今之东大桥北堍南临娄江的"震川园"既为纪念这位昆山先贤而建造的。

朱柏庐
出生于明末清初昆山一个读书人的家庭里,名用纯,字致一。清兵攻陷昆山,从此他在家教书,其《治家格言》正是他做人治家、教育后代的经验总结。玉山镇上的百庐路即为纪念他而取名的。

王安
现代世界著名科学家、"电脑大王",出生于昆山玉山镇。曾就读于昆山县中学(现在的昆山市一中)。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赴美深造,进入哈佛大学,并获得了利用物理学博士学位。他潜心研究磁性记忆系统,推动了世界和我国计算机工业的发展。

金永健
联合国副秘书长,出生于昆山玉山镇。他长期从事双边和多边外交工作。1996年3月赴联合国总部担任副秘书长。

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有物理学家周同庆,微生物学、土壤微生物学家陈华葵,病理生理学家姚开泰;中国工程院院士有地理物理学家李庆忠,防护工程专家钱七虎。

春申君(?—前238)战国时楚国贵族,门下食客三千,昆山属于他的封地。
陆 机(261—303)西晋文学家,他写的《文赋》是古代重要的文学论文。
陆 云(262—303)西晋文学家,文才与其兄陆机齐名,时称“二陆”。
祖冲之(429—500) 著名数学家,南朝宋孝建年间,曾任娄县(今昆山市)县令。
朱 燮(?—613) 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
范成大(1126—1193) 著名诗人,为南宋四大家之一。
刘 过(1154—1206) 南宋诗人,以“诗侠”名震文坛。
卫 泾(1159—1226) 南宋文学家,昆山第一位状元,官至参知政事。
朱德润(1294—1365) 元代画家,善诗文。
顾 瑛(1310—1369) 元代文学家,家世豪富,轻财结客。
沈万三 江南第一豪富,明初助筑南京城墙三分之一。
卢 熊(1331—1380) 知识广博,善诗文,撰《吴郡广志》,是现存明志中较早的府志之一。
王 履(1332—1391) 元末明初著名的医学家、画家。
顾 坚 元代戏曲家,昆山腔的创始人之一。
夏 昶(1388—1470) 明代著名书画家,擅画墨竹。
费 信(1388—?) 明代航海家,曾四下西洋。
叶 盛(1420—1474) 明代著名藏书家,官至吏部左侍郎,为官清廉。
毛 澄(1460—1523) 状元,官至礼部尚书,封太子太傅和世袭锦衣卫指挥同知。
卢 志 医学家,曾任御医。
方 鹏(1470—1540) 官至南京太常寺正卿,修《嘉靖昆山县志》。
顾鼎臣(1473—1540) 状元,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建议昆山筑城获准,昆山得以免遭倭难。
魏 校(1483—1543) 明代哲学家,“南都四君子”之一。
魏良辅 明代著名戏曲家,昆曲创始人之一。
归有光(1507—1571) 明代著名散文家,工诗文,“唐宋派”代表。
俞允文(1513—1579) 明代书法家,善诗文。
梁辰鱼(1520—1590) 明代剧作家,昆剧创始人之一。
郑若曾 通晓天文地理,佐戚继光抗倭。
郑若皋 医学家,任太医院吏目,因弹劾严嵩父子被害。
郑若庸 (1490—?)明代戏曲家,善诗及古文词。
葛 成(1568—1630) 明代反税监斗争领袖,世称“葛将军”。
王佐才(?—1645)明代武进士,领导昆山军民抗清,后力竭城陷不屈而死。
归 庄(1613—1673) 工诗文,善书画,顾炎武好友,人称“归奇顾怪”。
顾炎武(1613—1682) 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爱国学者。
叶方蔼(1629—1682) 官至礼部尚书,为官清廉。
龚 贤(1618—1689) 清代著名书画家,“金陵八家”之首。
徐元文(1634—1691) 状元,官至文华殿大学士。
徐乾学(1631—1694) 官至刑部尚书,建“传是楼”,藏书极富。
朱柏庐(1627—1698) 清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所著《治家格言》广为流传。
吕 熊(?—1680) 清初文学家。
徐秉义(1633—1711) 官至吏部右侍郎,与兄乾学、弟元文都以一甲登第,称“同胞三鼎甲”。
王鸣盛(1722—1797) 清代史学家、经学家,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王学浩(1754—1832) 善诗,精书画,又工医术。
潘道根(1788—1858) 通诗文经史、音韵训诂,以教书行医为生,遇贫苦人家则不收酬金。
王韬(1828—1897) 曾为英国传教士翻译中国经书,主编《循环日报》宣传变法维新。
赵元益(1840—1902) 向国内传播先进科学技术的先行者之一,又收集罕见书籍加以刻印。
徐兆卿(1877—1930) 善治臌胀病及中医伤外科,医名远扬。
余天遂(1882—1930) 工书画擅治印,通医学,南社社员,曾任孙中山秘书。
方 还(1866—1932) 著名教育家、书法家。
郑伯钧(1890—1934)名医,医术精湛,积劳成疾而卒。
邱 樾(1860—1936) 学问渊博,藏书极富,热心公益,乐善好施。
钱鸣球(1866—1936) 好学能文,博通经史,又研习中医学,医誉斐然。
胡石予(1868—1938) 教育家,南社社员,“江南三大儒”之一。
朱文鑫(1883—1938) 天文学家,加入同盟会,参与讨袁革命。

闵采臣(1877—1939) 蜚声吴中的名医。
李肖白(1895—1940) 擅书法,学识渊博,志行高洁,拒入仕途。
钱 复(1902—1940) 组织游击队进行抗日活动,被捕后坚强不屈,英勇就义。
陈定达(1902—1940) 参加地下抗日工作,被捕后坚决拒写悔过书,牺牲于南京雨花台。
吴粹伦(1883—1941) 教育家,博学多能,精理科,为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沈详骥(1898—1941) 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被捕后严守党的秘密,壮烈牺牲。
戴轶凡(1872—1942) 名医,擅长儿科,医名远播。
王德森(1856—1943) 名医,精内、外、妇、幼各科。善诗文,分篡《昆新两县续补合志》。
俞时骧(1918—1945) 陈纳德空中飞虎大队飞行员,执行任务时英勇牺牲,时年26岁。
张志和(1914—1945) 参加新四军江抗部队,后来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在上海浦东牺牲。
叶楚伧(1887—1946) 文学家,南社成员,国民党元老。
汪盛年(1917—1947) 爱国科学家,在冶金领域有卓越成就。
王慰伯(1894—1948) 悬壶济世,勤于著述,名振一方。
费公直(1880—1952) 南社社员,留日学医,发展组织周庄红十字会。
黄佩林(1931—1952) 抗美援朝中,用炸弹绑身,与敌军坦克同归于尽,可歌可泣。
邬俊才(1900—1954) 精于中医内、妇科,创设新生联合诊所,留有《济庐医案》。
王文显(1886—1955) 留英归国,致力于戏剧教学,桃李满天下。
俞楚白(1889—1955) 土木工程师,工商界爱国人士。
陈香涛(1897—1956) 名医,精于妇科,擅治不育之症。
庞调侯(1891—1958) 名医,献出祖传秘方,为血吸虫病患者带来福音。
陈秀英(1891—1960) 女,奥灶馆创始人,擅长刺绣和烹饪。
朱文熊(1883—1961) 汉语文字改革的先驱。
徐士浩(1899—1961) 民国时最著名的律师之一。
吴秀松(1889—1966) 昆曲艺人,被誉为“神笛吹师”,于格律音韵造诣极深。
陆修棠(1911—1966) 著名二胡演奏家。
陈华鼎(1897—1967) 图书馆学专家,在国内有一定影响。
陆瘦燕(1909—1969) 名医,擅长针灸,著作极多。
王国秀(1895—1971) 女,我国妇女界知名人士。
陶一球(1905—1973) 创建昆山受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力量——“陶一球部队”。
俞启葆(1910—1975) 著名棉花专家、农学家。
沈体兰(1899—1976) 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
于景让(1907—1977) 爱国学者,致力于植物学和遗传学,兼及文史哲学。
徐祖正(1894—1978) 文学家,从事教育工作,将珍藏多年的中外藏书捐给图书馆。
陈大衡(1901—1979) 名医,创办昆山第一所私立西医医院——昆山医院。
沈锡麟(1899—1980) 著名技师,他的技术革新成果在国内和亚非地区推广运用。
陆曙轮(1900—1980) 著名书画家,擅围棋,其作品为海内外收藏者所重。
陈其鹿(1895—1981) 经济学家。
蒋 英(1898—1982) 植物学家,为中国植物区系研究和科学、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严雪亭(1913—1983) 评弹表演艺术家,人称“弹词皇帝”,自成一派“严调”,名震书坛。
王纪音(1934—1984) 女,著名钢琴家。
陈正飞(1906—1986) 历史学家。
徐景达(1934—1987) 著名动画艺术家、漫画家,代表作为《哪咤闹海》、《三个和尚》。
王 安(1921—1990) 国际著名科学家、企业家,为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顾宏伯(1911—1990) 著名评弹演员。
丁善德(1911—1995) 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
周 适(1912—1998) 名医,擅长儿科

顾炎武
(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 - 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成果累累; 他对切韵学 也有贡献,但不如他对古韵学贡献多。

顾亭林学术的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的玄学,而强调客观的调查研究,开一代之新风,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顾亭林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卷十三:“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昆山有哪些名人~

顾炎武
原名绛,字宁人,号亭林,昆山千灯镇人,是杰出的思想家和爱国学者,是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72伟人"之一。他生长在明、清两个朝代的争斗、交替的历史旋涡中。"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的思想是人们行动的指针。为纪念这位先贤,昆山人民建立里亭林公园和园内的顾亭林纪念馆。

顾鼎臣
顾鼎臣,江苏昆山人,生于1473年,卒于1540年,终年67岁。他是由状元而入阁拜相的。历经三朝。加靖时,官做到了五阴殿大学士。顾鼎臣为官期间做了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事。他对建筑昆山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后倭乱起围攻昆山,军民凭借坚固的城墙抗倭,百姓得以幸免于难。昆山老百姓为了纪念顾鼎臣的功绩,在马鞍山前建造了顾文康公丛专祠,并立碑祭祷,至今保存安好。

归有光
字熙甫,号震川,是明代很有影响的散文家。其散文富有生活气息和平民情感。今之东大桥北堍南临娄江的"震川园"既为纪念这位昆山先贤而建造的。

朱柏庐
出生于明末清初昆山一个读书人的家庭里,名用纯,字致一。清兵攻陷昆山,从此他在家教书,其《治家格言》正是他做人治家、教育后代的经验总结。玉山镇上的百庐路即为纪念他而取名的。

王安
现代世界著名科学家、"电脑大王",出生于昆山玉山镇。曾就读于昆山县中学(现在的昆山市一中)。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赴美深造,进入哈佛大学,并获得了利用物理学博士学位。他潜心研究磁性记忆系统,推动了世界和我国计算机工业的发展。

金永健
联合国副秘书长,出生于昆山玉山镇。他长期从事双边和多边外交工作。1996年3月赴联合国总部担任副秘书长。

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有物理学家周同庆,微生物学、土壤微生物学家陈华葵,病理生理学家姚开泰;中国工程院院士有地理物理学家李庆忠,防护工程专家钱七虎。

顾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