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电影院消费那么贵 为什么现在的电影院消费这么高呢打一生肖

作者&投稿:福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场地成本上涨,人力成本上升,设备维修和置旧费用,物价上涨,加上平时的观影淡季影院入不敷出,旺季的时候就会随着电影的市场需求成倍上涨票价

打开购票APP,你或许会发现,一部电影的票价已经最低30元起步,而繁华地段影院的票价则一般高达60、70元,甚至百元以上。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约朋友看一次电影可能比聚一次餐还贵了。


而与我们相邻的印度,电影票价格普遍约合人民币5、6元。首都新德里最豪华的电影院看一次电影大概16元人民币,加上印度高分电影频出,难怪有网友惊呼:“印度是影迷的天堂”。


可能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电影票价才2角左右,如此低廉的票价也曾经令外国影迷羡慕不已。而如今,四十年过去了,票价翻了不止百倍,占人们收入比重也越来越大(据统计,过去一张电影票价占人均收入0.67%,如今已经上升到2%)。


那么电影票为什么越来越贵?我们梳理了中国电影票价变化的历史,期望能找出票价变贵的原因。


二十世纪50年代~80年代:低票价政策


在民国时期,电影并不是一个亲民的娱乐活动。当时一流影院的票价大概分为4角、6角、1元等三个级别,普通影院的票价一般在2角左右。要知道,那时候一元钱就能买20斤面粉,所以普通人一般看不起电影。在这个时期,电影票还是相对昂贵的。


新中国建立之后,我们各项管理政策都向隔壁苏联大哥学习,电影票价的制定机制当然也不例外。当时苏联为让尽可能多的群众走进影院,接受国家意识形态宣传,采用低票价政策。所以,当时中国电影也是由政府统一定价,票价甚至低至几分钱。在这个时期,电影迅速成为真正大众的娱乐艺术品。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当时的电影票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人们的收入不断提高,几乎所有商品物价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而极少数未做调整的商品则受到整个物价体系的挤压,电影票价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一般城市电影票价为3角,农村地区则花2分钱就能看一场露天电影,这令国外同行咋舌。同比其他地区,香港的平均票价合人民币10元5角,日本是40元,美国是50元,都远高于大陆电影票价。所以当时的人们说,生活中有三大便宜:“吃粮食、看电影、坐火车”(有人进一步总结“粮食靠国家补贴活着,电影靠浮动票价活着,铁路靠超员载客活着”,可谓一语中的)。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露天电影(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票价这么低,合理吗?


根据政治经济学观点,如果平均工资增长率为5%~6%,物价上涨率为3%~4%才能保障社会健康运转。但从建国后到80年代工资增长率已超过100%,电影票却停滞不前。所以,正由于当时票价的过于低廉,在一切都走向市场化的时代,电影产业出现了各种弊病。


首先是电影厂难以为继。物价的上涨导致电影厂摄制一部电影需要花更多的钱,但票价却没有随之上涨,所以电影厂的利润持续走低。加之影院放映成本也在提高,电影票的收入越来越难支撑电影摄制、放映的开销。直接后果就是,大量电影厂濒临倒闭,只能靠小部分浮动票价维持。


低票价还催生了票贩子。由于票价低廉,票贩子们通过阅读杂志、报纸上关于电影的信息,了解到哪些影片可能会是大卖影片,就早早囤购大量电影票,再加价贩卖,以实现“中间商赚差价”的目的,获利颇丰。


正由于低票价导致的种种问题,当时很多学者呼吁提高电影票价。


二十世纪80年代末:票价改革


终于,在80年代末期,电影票价的制定权逐步由政府管控转变为市场调控。为了能在市场经济时代更好的生存下去,发行方可以根据市场情况来灵活定价。越来越多的影片采用浮动定价,原本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但票价从此开始一路上涨,最终形成了的“高票价”局面。


那么,票价涨成什么样了?


一份2005年中国电影产业年报里的数据显示:从1989到2005十几年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了近10倍,而电影票价由原来的不足1元涨到数十元元,增长了100倍左右。电影票价的涨幅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们收入的涨幅。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高票价导致的结果是,大量低收入人群在影院门前止步,看电影这一行为越来越“去大众化”。


与此同时,市面上的娱乐项目变多了,观众的选择变多了。当时的舞厅、卡拉ok、台球厅和游戏厅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不看电影,人们大有去处。


于是,电影观众开始大量流失,整体的观影人次逐年下降。从1989~1999年的十年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从27亿元下降到8.1亿元,观影人次从293亿下降到3亿以下。曾经电影放映结束后,观众潮涌而出的热闹场面不复存在了。 


必须说明的是,90年代电影业整体极其萧条,其背后原因复杂,即使是降低票价也无法解决问题。实际上,票价如果不涨,电影公司更难生存。



二十世纪90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高票价与低价促销


到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电影市场陷入谷底,不管是观影人数还是票房都到了历史最低位。但票价依旧保持着上涨的趋势,1999年平均票价10元左右,到2003年就涨到了25元左右,这一涨幅依旧超过人们收入的涨幅。


电影观众不断流失,影院为了营收只得提高票价,票价一提高,观众又少了,由此陷入了死循环。面对这样的局面,有些影院自发开始了一系列低价促销行为。


2000年,四川峨眉院线推出了5元低价票。降价的效果立竿见影,影厅爆满,票房立马上涨。但只过了三个月,“5元票”就不复存在。到了2004年,四川成都峨眉院线再次掀起降价风潮,推出“10元票”,但同样以失败告终。所有那些跟风降价的影院,最终都因为票房下降而终止降价。


对于这些失败的降价策略,清华大学尹鸿教授解释道:“我认为它是强心针似的这种救市的方法。突然把票价大幅度地下降,可能会成为一个轰动性的事件,导致在短时间增加一群人看电影。这种短期的爆发不足以维持一个长期的经营。比如说,一个月以后没有电影可挣钱了,你发现影院里面找不到一个能让所有的观众喜欢看的电影,那么这个时候你的观众数目又会大幅度下降。”


几年后,3D风潮兴起,电影票价又被推高了一个台阶。2008 年上映的3D 电影《地心历险记》,在广州嘉禾影城售价为120 元。2009 年的科幻3D 电影《阿凡达》在很多影院都定价在160元左右,一度还出现了黄牛党炒电影票的现象。


电影《阿凡达》海报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好莱坞大片全线3D化,国产3D电影也陆续推出,甚至很多没有什么视效的剧情片也进行了3D专制,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提高票价。


201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23~30岁青年是看电影的主力人群,但这个人群的收入并不高。有人抽样调查了上海、北京和济南的观众,发现48%的人因为票价昂贵而选择不看,72%的人表示当票价降低将会走进影院。


这个时候,高昂的票价依旧是阻碍人们走进影院的重要的原因。


2014年到2018年:票补的诞生与消亡


情况在2014年开始发生转变。


在高票价的局面下,线上售票平台猫眼率先实行了票补机制,利用9.9元的预售价刺激用户的观影热情,成功让《心花路放》突破10亿大关。紧接着,微票儿、格瓦拉、淘票票等一众售票平台也竞相推出5元、8元的超低价,甚至有1元看电影的促销,一时让不少观众尝到了甜头。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线上促销广告(图片来源网络)


2015年,越来越多的网络售票平台出现,票补的竞争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有数据显示,2015年到2017年,内地影市票补大概占到全部票房的8%-10%。2017年度票房559亿元中,大约有30亿来自票补。


相比其他营销手段,票补的效果更加立竿见影。所以片方很快取代平台成为了票补的主要来源。越来越多的片方通过首周末超低预售价来提高前期的票房,促使影院给出更多的排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格瓦拉5元抢票宣传海报(图片来源网络)


然而,随着竞争加剧,各大电影公司也开始受困于票补。华谊兄弟执行总裁王中磊曾直言:“我们确实被票补绑架了。在恶性的竞争环境下,如果你不掏,就只能眼看着掏了钱的片方抢走你的市场份额。如果你不补,影院就不给你排场。”


面对如此状况,2018年春节档,有关部门提出减少票补的要求,规定最低票价为19.9元,限额50万张。到了九月底,有记者证实,管理部门将再出新规,要求停止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的票补,于10月1日正式执行。


其实,作为短期促销行为,票补对观众的影响也在不断降低,观众越发信赖的是映后口碑。如果电影本身足够好,他们更愿意花较高的价钱来购票,而不是盲目下单低预售票。票补退出历史舞台也是必然。


4年的生命虽短,但票补机制对电影市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首先它确实惠及了不少人,拉动了很多潜在的观众。其次它重新激发了人们观影热情,培养了观众走进影院观影的习惯,对扩大电影市场贡献不小。


不过,需要清楚的是,“票补”并没有真正降低票价,只是售票平台或片方帮观众补足了差价,影院实际结算票价并未受到影响。那么,当票补消失,票价回涨,观众是否会再度流逝?未来,电影票价会不会降?


未来,电影票会不会越来越贵?


目前来看,电影票价很难下降,这不仅是因为影片的摄制成本不断提高,还因为影院类型出现变化等多方因素。


过去一个大厅至少能容纳上千人同时观影,只要观众足够多,即使票价低廉,影院放映一场的利润也是可观。而如今的影院则多是豪华型多厅影院,每厅仅能容纳百名左右观众,这样即使降价吸引进了更多观众,最后的收入还是极其有限。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如今多是豪华型多厅影院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是大众认可的好电影数量依旧较少,影院人气不足,降低票价难以获得长久的利益。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总经理赵军等业内人士表示,人气才是影院的生命线,如果每个月有20部以上的好电影上映,影院为了拉回头客,自然会降价。所以,若以最后的票房为目标,票价并非越低越好。


但是,也并不是说电影票越贵,票房就越高。当价格超过一定程度,消费者反而会因为承受不了高价而选择其他娱乐方式,票房反而也会下降。


在今年凡影、复旦大学和画外共同出品的《中国电影市场专题研究——受众、供需与票房》年度报告中,也提到了电影票价拐点的问题。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研究显示,不同地区的价格拐点各不相同,像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价格拐点在80多元,但目前平均票价是40多元,尚有上涨空间。而非省会的二线城市平价票价已经接近价格拐点,上涨空间很小,市场趋于饱和。


故而,电影票价并不是“越贵越好”或者“越便宜越好”,而是面对在各线级城市的不同观众时,需要配置差异化的电影票价政策,进一步放宽票价的定价权,让市场自身发挥作用,这才是最符合经济学原理的做法。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所以,想不降价又能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电影本身的质量是首当其冲的要素。在此基础上,采取更加灵活的定价机制,制定多层次的票价体系,才能让每个观众都能买得起电影票,才能让电影真正成为他/她娱乐生活中的一项重要选择。

公众号:狸猫电影惠,一只猫为你推荐最新电影资讯解读和电影票优惠资讯



其实电影票涨价也是一种市场售价行为了,也是紧跟市场相应的变化的,现在总体来说,相比过去物价都是有了急剧的上涨的,电影票也是免不了这一结果的,当然普通的上涨,大家也会不觉得有什么了,但是现在的电影票大家很明显感觉到这并不那么正常,一个不可否认的因素,那就是附加消费的急剧飙升。
现在人看电影也绝对不会纯粹的只为去看电影,和女朋友去看个电影什么的,这样肯定就会消费一些附加食品等等了,你去看电影,你也不可能去拿些吃的去看吧?所以在电影院买些吃的,就是很多人的选择了,而电影院就是抓住了这些人,不会去别的地方买吃的的想法,他们就把食品的价格推得特别高,这样算下来最后和消费的金额就特别大了,因为电影票也确实有上涨,所以人们就把错归罪于电影票上了。
电影票也确实有上涨,有些电影票的价格甚至漫天要价,简直不合理的不可理喻,一方面,除了电影院为了观众的体验,升级各种观影设备之外,电影的制作方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随着国内的电影制作水平的提高,当然相应的花销也就更多,更何况时不时的还会请一些流量明星前来参演,流量明星的高片酬大家也是领教过了,其实也不止流量明星了,电影方面演员的片酬都比较高,所以这些整体算下来,电影的制作费用就特别高了,而这些电影又是让观众来买单的,所以提高票价也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原因了。
你看像一些好莱坞的制作大片,他们的票价相较于国内的电影作品就高了许多,好莱坞的高制作,高投入也是比较有名的,所以随之而来相应的压力承担就转嫁在消费者身上了,国内的电影制作水平也在往这方面发展,所以票价上涨电影制片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了。

影院的软硬装修、放映设备和音响设备就是好多银子啊,在电影院屏幕大,画质清晰,音响效果震撼。




场地成本上涨,人力成本上升,设备维修和置旧费用,物价上涨,加上平时的观影淡季影院入不敷出,旺季的时候就会随着电影的市场需求成倍上涨票价

打开购票APP,你或许会发现,一部电影的票价已经最低30元起步,而繁华地段影院的票价则一般高达60、70元,甚至百元以上。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约朋友看一次电影可能比聚一次餐还贵了。

如果想去电影院看的话可以下载app买票,但是为了购票优惠我曾经手机里下过各种买票的app,淘宝、美团,乃至后来的猫眼、淘票票,别问我为什么下载那么多,因为各家都有不同的优惠活动啊!可是,随着购买电影票的增加,发现每家给出的电影票优惠大同小异,而且优惠力度最大的活动多是针对新用户而言,买了一次就降低优惠力度了,这些应用放在手机里还占内存。一比之下全都删除了,现在我只用一个公重号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了——桃子推荐。简单方便,正在上映电影直接就能在线比价,选座支付,而且购票时直接打八五折,全国电影票都可以购买,简单实惠。



为什么现在的电影院消费这么高?~

因为电影制作成本高,加上电影院租金贵,盗版碟和在线影院的出现,只有少部分人能经常去观影,所以就高喽~~

你好,答案是龙

属龙人宽宏大量,充满生气和力量。对属龙人来说,生活是五颜六色的火焰,跳跃不停。尽管属龙人以我为中心,偏见、武断、异想天开,要求极高或蛮不讲理,但从未失去过崇拜者。由于属龙人骄傲、清高、非常直率,在一生中很早就树立了理想,并要求其他人也具有同样高的标准。属龙人异常积极,属龙人不会长久沉没,甚至当属龙人处于忧郁时,会比别人都更快地挣脱出来。属龙人是快活的,并反对斯斯文文。对于需要马上办的事情,属龙人会亲自去办,而不是通过写信或打电话的方式。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为什么万达电影院票价比别的电影院都贵?
答:其实首先是因为一个名气,里面的环境似乎要好一些,而且清晰度也更高一些,现在的人都比较追求舒适。万达电影院依托于万达广场,自己的购物中心。万达广场最初的定位就是中高消费群体,所以影院定位也是比较高的档次。万达(大连万达集团)一般指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达...

为什么万达电影院票价比别的电影院都贵?
答:万达电影院票价比别的电影院都贵我觉得应该是因为体验更好,除了观影体验,还有椅子等方面的服务都比其他小影院更好,让人的体验感更好,更舒服,所以价钱会比较贵。

为什么电影院的消费那么高
答:因为现在版权保护的越来越好了,版权费用水涨船高路。另外就是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宣传费用越来越高了。还有就是物价都在涨,电影骗涨价也是很正常的嘛

春节档电影票为何越来越贵?都贵在哪几个方面了?
答:春节电影票价之所以有较大幅度上涨,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首先,春节档是中国内地影市每年最火爆的电影档期,春节进影院看电影近些年来成为中国老百姓的“新民俗”,很多平时不看电影的人都把自己每年的电影票钱留在春节消费。因此,从市场供需关系来看,每年春节期间电影票价都会上涨,...

为什么电影第一天上映票价更贵
答:电影第一天上映票价更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 需求影响价格。电影第一天,观众对最新电影内容的好奇心和热情达到最高点,造成了较高的需求。因此,电影院会将电影第一天的票价定得相对较高,以满足观众的高需求。2. 成本因素。电影院在电影第一天需要承担较高的首映成本,包括宣传、推广、场地租赁等费用...

为什么影片提前看会贵
答:另一种情况是在一天内的不同时间点电影票价不同。其中,下午和晚上往往是人们娱乐和休闲时间,因此在定价方面,无 论是猫眼购票平台还是淘票票都呈现出上午低于下午和晚间的电影票定价情况。(二)不同预定时间 院线会根据消费者订购电影票的时间而制定不同的价格,消费提前订购往往有更大几率以低于票面...

为什么今年春节电影票那么贵?
答:众多原因所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之前的疫情导致了众多院线的巨额亏损,所以在疫情过去社会活动全面开放的今年,院线的人肯定要随之涨价一波来让去年的巨额亏损回一波血。从之前的疫情开始,国内的电影院基本上全部关闭了。虽然说疫情第一波最严重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但为了国家卫生安全的稳定,随后的大半年...

2021春节档的电影票,为什么这么贵?
答:其次,事务的发展往往伴随着蝴蝶效应。只要有一家提高的电影票的票价,那么其它片子肯定是要跟随调高价格的。毕竟春节档观众的消费实力是最充足的,不可能以打价格战来获取高票房。在春节档观众心中哪部影片口碑好、人气旺才是值得走进电影院的,票价的高低不是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在这个档期提高电影票...

春节档电影票偏贵,这种现象的出现合理吗?
答:春节档的电影一般都非常精彩,但是价格相对于普通的时候偏高,有的一张票甚至能卖到90到100元的高价,即使是这样,许多电影在预售期间票就被抢完了。影院多次加座,但依然会有很多观众买不到票,所以想在春节期间买到一张票还是非常困难的,必须提前一两天预订。那为什么春节档的电影票这么昂贵,可观众...

为什么现在的电影院消费这么高?
答:因为电影制作成本高,加上电影院租金贵,盗版碟和在线影院的出现,只有少部分人能经常去观影,所以就高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