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是谁 国际红十字会的创始人是谁?

作者&投稿:代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瑞士人亨利•杜南(1828—1910)是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

红十字会性质: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
红十字会宗旨: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
工作方针: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
工作目标: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的境况。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七项基本原则:
人道: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本意是要不加歧视地救护战地伤员。在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努力防止并减轻人们的疾苦,不论这种疾病发生在什么地方。本运动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保障人类尊严;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友谊与合作,促进持久和平。
公正:本运动不因国籍、种族、宗教信仰、阶级和政治见解而有所歧视,仅根据需要努力减轻人们的疾苦,优先救济困难最紧迫的人。
中立:为了继续得到所有人的信任,本运动在冲突双方之间不采取立场,任何时候也不参与带有政治、种族、宗教或意识形态的争论。
独立:本运动是独立的。虽然各国红十字会是本国政府的人道工作助手并受本国法律的制约,但必须经常保持独立,以便任何时候都能按本运动的原则进行工作。
志愿:本运动是个志愿救济运动,绝不期望以任何方式获取利益。
统一:任何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它必须向所有的人开放,必须要全国范围内开展人道主义工作。
普遍: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运动是世界性的,在本运动中,所有红十字会均享有同等地位,负有同等责任和义务,相互支援。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争救护
早在1859年6月,在意大利北部的索尔弗利诺小镇法国撒丁两国联军与奥地利军之间正在进行一场激烈战争,双方死伤4万多人。旅行途经此地的瑞士人亨利.杜南目睹了战争过后尸横遍野,伤兵无人救护的惨状。出于挽救生命和对人的同情,当即组织当地人民对交战双方的伤兵伸出求援之手。
战争结束后,杜南撰写了《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书,向国际社会呼吁和平时期应建立战时伤员救护团体,并制定国际协议以保证伤兵救护组织和医务人员的中立地位。他的人道主义精神赢得了广泛的响应和拥护,1863年10月欧洲16国通过了《红十字决议》成为红十字运动的创立宪章,1864年8月第一部《日内瓦公约》诞生了,《公约》规定:战场上进行救护的医院、救护人员处中立地位,应受保护。应对伤病员不分敌友均给予救护。各国相继承认了该公约,我国也是《日内瓦公约》的签约国。
由于时代的变化,作战手段日益残酷,因战争而受难的人员类别也日趋增加。因此,日内瓦公约也相应的作了修订。继第一个《日内瓦公约》之后,目前已有关于保护海战伤病员,保护战俘和战时保护平民等四部《日内瓦公约》。
反对战争,呼吁和平是红十字运动的一贯立场。然而,当今,世界上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仍时有发生,如近年发生的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等等。战争造成大量作战人员和平民的伤亡,使大批平民流离失所,成为难民,战争也会使交战双方的部分作战人员成为战俘或失踪。从而失去了与家人的联系。红十字会遵循人道宗旨,依据《日内瓦公约》使交战双方的伤兵得到及时救治,探望战俘营,使战俘得到公正待遇。成为战俘和失踪人员与家人联系的桥梁。并为遭受战害蹂躏的难民送去食品、饮用水、衣服、账蓬、药品等人道救助物资。人们从电视里看到在最近发生的海湾战争中,国际红十字会已向伊拉克难民送去大批人道救助物资,还向巴士拉派去了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以恢复该市的供水系统。人们也看到一名在伊拉克实行人道工作的国际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战争中以身殉职。红十字会履行人道主义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深受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拥护与尊重,目前,全世界已有181个国家成为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成员国,国际红十字会与联合国、国际奥委会成为世界上三大国际组织。

中国红十字会是政府人道主义工作的助手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是国际红十字会早期的会员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给予红十字会极大的关怀和支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依照国际贯例,93年江泽民出任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并签署主席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红十字会法》是我国发展红十字事业的根本保证,《红十字会法》准确的把中国红十字会定位于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因此,竭尽全力为政府分忧,千方百计为群众解难,成为各级红十字会从事人道主义工作中的主导思想。
近年来,我市各级红十字会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履行《红十字会法》,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一定成绩。
关爱生命,救死扶伤是红十字会人道宗旨的体现

“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是红十字会的工作方针,救死扶伤是红十字会人道宗旨的体现。

简·亨利·杜南

简·亨利·杜南1828年5月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他的父亲简·雅克·杜南是个银行家兼任救贫收容局督导员,负责管理孤儿院,母亲笃信宗教。当时人们最关注人道问题,如废除死刑、改革监狱、劳工立法等,而传教士们则宣传普渡众生。杜南及其一家人深受这一时代思潮的影响。杜南18岁就加入赈济协会,业余时间都用在访贫问病的活动上。1859年,杜南为恢复法籍公民身份,并陈述他对开发阿尔及利亚的设想,决定前往意大利北部晋见正在那里指挥作战的法皇拿破仑三世。6月25日,途经索尔弗利诺,他目睹了极其悲惨的战后情景。刚刚结束的法奥之战把4万多死伤的士兵遗弃在这里,伤兵们都在烈日蒸晒下呻吟嚎叫。他立即动员组织当地的居民(包括医生和护士)收容和安置4千多名伤兵,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救护和治疗。杜南返回日内瓦后,着手写他的名著《索尔弗利诺回忆录》,并于1862年11月自费出版,分别送给他的朋友和欧洲各国的君主和政治家。杜南在书中提出两项重要建议:一、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平时开展救护训练,战时支援军队医疗工作;二、签订一份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及各国志愿者的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地位的国际公约。英国的南丁格尔女士复信积极支持他的建议。日内瓦公共福利会的成员为杜南的著作所感动,决定把他的建议付诸实施。1863年2月9日,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的五人委员会在日内瓦成立,瑞士陆军总司令杜福尔将军担任主席,杜南担任秘书,其他三位成员是:莫瓦尼埃律师,阿匹亚医生、莫诺瓦医生。五人委员会倡仪在日内瓦召开一次国际会议,研究战地伤兵保护的方式和方法。为此,杜南到处奔走,行程3千多公里,游说他的主张,最终得到了各国的广泛支持。10月26日至29日,16个国家的36名代表在日内瓦雅典宫召开预备会议。会议决定:敦促各国建立伤兵救护委员会。不仅救护伤兵的机构和人员应该中立化,就是伤兵本人也应中立化。采用白底红十字臂章作为志愿救护人员的识别标志。1864年8月8日到22日,瑞士联邦委员会和法国政府联合召集日内瓦外交代表会议,其中有12名特命全权代表。经过辩论,会议通过了国际委员会起草的《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
1867年,第一届国际红十字大会在巴黎举行,作为国际委员会的代表,杜南在会上首次提出1864年日内瓦公约所采纳的人道主义原则应扩大适用于战俘。
1871年,由于他经营的公司破产,使他负债累累。在此后的12年里,他简直成了流浪汉,经常睡在亭子间或公园里,贫病交加,受尽了折磨,最终于1892年住进海登地区医院而不被人知晓。在那里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18年。
1895年,一位新闻记者去海登医院采访,无意中发现了杜南,并得知他就是红十字会的创始人,于是在报上作了报道。这篇报道轰动了全世界。瑞士联邦委员会颁发特奖,表彰杜南的行动"促进和平与团结"。莫斯科国际医学大会也为他颁奖,颂扬他为受苦人民所作的贡献。许多国家的红十字会急切希望接纳他为会员或担任名誉会长。1895年,杜南参加了妇女裁军大同盟活动。1901年,挪威政府授予他首届诺贝尔和平奖,但杜南未能去领奖,因为那时债主还在向他逼债。1910年10月30日,杜南在海登逝世,终年82岁。他在遗嘱中决定把他遗产的大部分捐赠给挪威和瑞士的慈善团体。
1948年,也即杜南逝世之后的第38年,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协会执行委员会建议,各国红十字会应尽量选择杜南生日(5月8日)作为世界红十字日。同年举行的协会第二十次理事会议正式批准这一建议。此后,每年5月8日,国际红十字组织和各国红十字会,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既是庆祝世界红十字日也是纪念杜南这位世界红十字运动的伟大创始人。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瑞士人亨利•杜南(1828—1910)是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什么,创始人是谁~

红十字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它的诞生不是偶然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瑞土人亨利·杜南先生(1828-1910)是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红十字运动由三个部分组成,即:
1、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简称国际委员会);
2、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联合会(简称国际联合会);
3、国家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简称各国红会)。红十字运动三个部分的职能及事务虽然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是朝着同一目标前进的。因此它们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互相关联的整体

吕海寰 (1843——1927),字镜宇,掖城西南隅村人。清末著名外交家,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历任工、兵、外务部尚书等职。出身贫寒,幼读私塾,后为生活所迫去顺天(今北京)大兴县谋生,清同治六年(1867)中举,后任兵部员外郎十余年,光绪二十年(1894) 任江苏常镇通海道。时逢日本强迫清政府拟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草约,他将“洋货照完半税”改为“照完正税”,“准日人在通商口岸城镇运货设行栈”改为“通商口岸之城镇”,等等,密报总署,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进行了救。泰安、江阴两教案及英国轮船以在台湾被扣留检查为由要求赔偿损失一案均处理得有理有节,中外钦服,遂以善办外交闻名。光绪二十三年,李鸿章专荐吕海寰为驻德国、荷兰大臣。二十六年,德使克林德向巡街清兵开枪被自卫清兵击毙,德国大哗。不少驻德公使劝他逃离柏林,可他始终坚守职位,凡是涉及国体主权方面的事情都据理力争,毫不妥协。《辛丑条约》签订后,吕海寰极力斡旋,方使赴德“谢过”的清使醇亲王免行跪拜之礼。回国后督办津浦铁路,阻力重重,举步维艰。吕海寰苦口劝导,解决了浦口站泺口桥两大关键问题,使铁路顺利通车。

李宁公司的创始人是谁
答:是李宁。李宁公司由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先生创立。李宁公司成立于1990年,是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军企业,是第一家建成国内运动服装和鞋产品设计研发中心、第一家实施ERP、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体育用品企业,以成为全球领先的体育用品品牌公司作为发展目标。李宁公司总部位于北京,李宁品牌以“一切皆有可能”...

基督教创始人是谁?
答: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耶稣声称,他的来临不是要取代犹太人过去记载在旧约圣经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稣思想的中心,在于尽心尽意尽力爱上帝及爱人如己两点。耶稣出来传道,宣讲天国的福音,劝人悔改,转离恶行。创始起源 他的教训和所行的神迹,在民众中得到极大的回应。这使得罗马帝政下的祭司团大受...

世界历史上有哪些著名人物?
答:1: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创始人,政治领袖 2:牛顿 发现日光十七色混合的人;发明反射式望远镜的人;微积分,二项式创始人;四大运动定论创始人;《原理》作者;恒星起源学创始人 3:耶稣基督 基督教创始人;《圣经》作者 4:释迦牟尼 佛教创始人 5:孔丘 儒教创始人 6:保罗 基督教最伟大的使徒;《新约...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是谁?
答: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史学家,教育家,致力于文艺活动,顾拜旦1863年1月1日诞生于巴黎一个贵族家庭里,受过良好的教育。1894年在他积极努力和多方筹措下,召开了巴黎国际体育会议,促进了国际奥委会的成立,任职期间对有关奥运会之举办、组织等完成详尽规划,堪称现代奥运会之父。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时,发表了著名诗...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是
答: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是皮埃尔·德·顾拜旦。皮埃尔·德·顾拜旦1896年至1925年,曾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并设计了奥运会会徽、奥运会会旗。由于其对奥林匹克不朽的功绩,被国际上誉为“奥林匹克之父”。1896年4月5日,第一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开幕式上,希腊国王乔治高度赞扬了顾拜旦的...

三大宗教的创立时间,地点及创始人?
答:1、基督教 创始人是耶稣,他30岁左右(公元一世纪30年代)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2、伊斯兰教 公元七世纪由麦加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上首先兴起,原意为“顺从”、“和平”,又译作伊斯俩目,指顺从和信仰创造宇宙的独一无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

奥林匹克创始人是谁
答:随后,《奥运会宣言》以及《奥林匹克宪章》的制定,终于让奥林匹克精神植入每个热爱体育的人心中。顾拜旦为之奋斗、努力的理想终于实现了。奥运会最终以团结、和平、友谊为宗旨,从此奥运会成为世界和平的象征。每当奥运会五环旗升起,人们都会记起,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顾拜旦的名字和奥运精神,将...

世界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及其事迹有哪些?
答:2、宋朝司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机智过人,勤奋好学。刚满二十岁即考上进士。他为官清廉,公务之余常利用时间读书,立志写一部通志,作为人们的借鉴。为了把握时间读书,他特意制作一个圆木枕头,枕头的妙用是睡觉时身子只要一翻动,它就会滚动,人也就惊醒了,可以继续研究学问,因此称警枕。每当司马...

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是谁?
答: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是顾拜旦,曾任国际奥委会第二任主席 勒巴龙·皮埃尔·德·顾拜旦 (Le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1863年1月1日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贵族家庭,在家排行第4,也是最小的孩子。1471年,他的一位先祖得到了国王路易十一授予的贵族称号。他的父亲夏尔·德·顾拜旦是个颇有...

奥运会起源地在哪创始人是谁
答:皮埃尔·德·顾拜旦男爵,被誉为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于1863年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贵族家庭,自幼对古希腊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一兴趣为他后来投身于奥林匹克运动奠定了基础。大学毕业后,他未遵循父母的意愿从事军职或宗教工作,而是选择了教育和体育事业。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