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作者&投稿:陈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夫子说:“要立志于道,据守于德,倚靠着仁,沉潜的学习六艺百工。”

南怀瑾老先生曾经说过:如果问夫子的学术思想,真正要讲的是什么?就可以引用这四句话作为回答。所以这一章,算是儒家学问的总纲领,也是孔子教育弟子的学习方法。

“志于道”。“志”,就是心之所之者也,是一个人生命由始至终的方向 。人生的目标是什么?就是道,这是儒家明确提出的志向。那什么是道呢?“率性之谓道”。“率”,就是循着的意思,循着我们的性,不变,这就是道。“性”,就是我们生命本有的良知良能。

《孟子·尽心篇》讲: “尧舜,性之也” 。说汤尧禹舜,这些圣人,就是能够率性的人,他们治天下、让天下的巍巍功德,就是他们循性而行的作用。所以“性”,就代表着我们生命最圆满的一种状态。能率性的人,就是那些内圣外王的圣人;而我们一般人,就是被各种私心、各种情绪所污染,没有办法做到率性。

孔子说“志于道”,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立志于成就自己生命,所能达到的最圆满的那种状态 ,都应该立志成为像尧舜一样,内圣外王的圆满的圣人。读书,要志在圣贤。所以,现在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儒家文化,是教人学着做奴才、做顺民,这真是对儒家的误解了。

“志”,是一个人一生始终如一的方向。求学莫先于变志,求学的人是一定要立志的,立下一等的志向,努力一生,成不了一等的人,也差不了太多;可是,如果一立就立下了劣等之志,比如很多家长说的:努力学习,长大才有饭吃。这就是在无形之中教育孩子,要立志于吃饭了。那么因为这个苟且的志向,很多孩子也就一辈子苟且的活着,靠争、混工作,寥寥一生了。

所以古人说:“志于道,则为道德之士;志于艺,则为技艺之人”。所以立志,是不可以不谨慎的。儒家对所谓的艺,比如说:礼、乐、射、御、书、数,虽说这些是日用不可缺的,但绝不会以这些为志向。

儒家学习的总纲里,夫子首先强调的:是要立志,而且明确的提出要立志于道。《四书恒解》上也说: “人不能无志,而不志于道,则失为人之理。 ”换句话说:做人,如果不志于道的话,那就枉自做人了。

“据于德”。《说文》上说,“据,是杖持也”,就象一个残疾的人,或者是年老的人,他没有办法走路,需要拄着拐杖一样,必须拿住了,持之勿失,失去了拐杖,就走不了路了。

我们在人生当中,也有一样东西,必须要守住不失,失之则倾,那就是要守住德。前面说了,“性”,是寂然不动的,那么一动就需要我们反省和修正了。对待任何一个境界,我们一举心,一动念,都得反省自己。“修”,令不失其正,这就是德。“德”,就是在趋向道的过程当中心有所得。

“据于德”,就是说,我们要守住我们的道德,就像不能走路的人,要拿着拐杖一样,片刻也不能离开,离开了德,人生就会有倾覆的危险了 。所以古人说,“厚德载物”。一个人德行不够,却得到了高官厚禄,就容易在出现诱惑的时候,把持不住自己的德,据守不住道德,从而就导致人生出现了灾祸,甚至是覆灭。

“依于仁”。“依”,有两种解释:一个是倚靠,一个是因。“依于仁”,就是说以仁为倚靠,以仁为因。《说文解字》上说,“仁者,亲也。从人二。”“仁”,就是要拿“亲”字,来待人,对人亲切、敦厚,这就是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所以说孝子,不能只拿钱来养活父母,而是要对父母亲;对父母要亲,对他人也得亲。

在家里,能亲父母,爱兄弟;出了门,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会爱社会,亲人类。倚靠着这样的爱人、亲人之心为因,才会发生愿意为家庭、愿意为宗族承担的心。有了爱社会、亲人类的心,就会出生愿意报效国家和社会的心。

那怎么去报效国家、社会呢?这时候就要去学习六艺百工技能了,因为这些都是行仁的方便和本领。所以人为什么而发起了去学习的呢?就是因为仁爱之心,承担之心,这个心就是我们学习的内动力。

有源源不绝的爱亲之心所引发,去努力学习六艺百工,然后才能做出修、齐、治、平的符合仁德的事业,所以艺是一定要依靠着仁的。没有了仁这个根,那么学到的艺用出来,有时候就会有害于社会了。比如说,没有了仁心,学法律的人,反而可以帮人去犯罪;做食品的人呢,反而可以去害人了。

例如说:毒奶粉、地沟油事件,这些都是有能力而无仁心、有术而无仁造成的。所以孟子说,“矢人惟恐不伤人”,做箭的人呢,就怕伤不到别人。“函人惟恐伤人”,而做铠甲的人,就怕伤害到人。所以职业都得依靠仁心,有了仁心,术和艺才能变成仁术,成为行仁的方便。

“游于艺”。“游”,就是深入、沉潜的意思。说学艺,要像高明的游泳者一样,游,要游得远,潜,要潜的深;只要有能力学,任何技艺都得学;不光是学,还得学得深入到家。因为学得越好,就越有能力去爱别人、亲别人。“艺”,就是泛指各种技艺才能,又叫术,会的越多越好。所以古人说:一事不知,儒者所耻。说如果自许是一个儒者,就会一生不断,孜孜以求地以学为宗,学习一切能够帮助他人的本领,这就是君子不器。

我们再来看一下仁和艺的关系,说倚靠着仁,以仁为因,由仁发艺,是因为有仁爱之心,才发出了要学习各种技艺的这样的心和行为,所以仁对于艺来讲,就像是树的根,是学习的原动力。那么说到这儿,我们就想说一下现在的教育,为什么学生们学的那么辛苦?因为作为仁的根,没有了。

古人的学习大纲,是道德仁艺。艺,是最末端,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而现在的教孩子们学的,就是末端中的末端——书和数。他们从小就被各种技能的学习充斥着,却没有从根本上,学会对父母、家庭的爱和承担,没有在学习的内动力上,做过最基本的培养。

据说,很多地方高考考试过后,很多学生把书本撕得粉碎,丢得到处都是,似乎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宣泄他们对于学习的仇恨。那我们看,丧失了原动力——仁的学习和培养,孩子们学习的这个,在他们的生命、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变得枯竭了。缺乏了爱和承担之心的教育,孩子的学习,就变成了压迫,长大后的工作呢,也变成了奴役,让他们绝望。

蕅益大师说得好,“道德仁艺,只是仁而已”。行仁的时候,就是道;得仁的时候,就叫德;守仁,就是仁;凭借着仁,左右逢源,著于事物的时候,就叫做艺。所以学习的根本,还是要靠学仁。

《孝经》上说:圣人办政治、办教育,为什么能不严而治,不肃而成呢?其所因者,本也。就是因为他们能抓住教育的根本,就是爱敬之心、孝亲之心。我们可以观察,社会上取得成功的,都是什么人呢?都是可以解决别人困难的人,解决越多人的难题,就被越多的人所需要,他就越成功。

阿里巴巴就是看商家卖不出货,消费者买不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想出了帮助大家的方法,也就成就了马云。所以成功的定律就是——我们帮到的人越多,就会越成功。事业多大,就源于我们的心,装下了多少人的需要,就源自于德。

换句话说,个人的成功,源自于我们对社会的关心,而对社会的关心,则源自于我们最初对父母的爱心。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都讲到了爱,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讲到了爱,要从爱父母开始,讲到了教育,要从教孝开始。所以孝,就是中国文化的根,是华夏文明之根,是国家安定、社会和谐之根,更是我们每一个人,想要成长自己的内德和外艺,都要顾著的根本。

志于道,就是要志向高远,志在圣贤;据于德,就是在行为上、心念上,不断地修正;依于仁,就是培植自己,对人的亲爱之心、承担之心;有了这样的心,自然就会努力地学习各种行仁的方便,六艺百工,一生不停。

《四书恒解》上说: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关键,就在志、据、依三个字 。果能志于道,则凡立心言行必求合理,日用伦常不敢懈怠,定会日有所得;加上据守之功,得一善而拳拳服膺,据,就像城池自固,勿使或失,虽然开始会有些勉强,但久久之后,就会天理纯熟;仁,就是我们之所以为生的一样东西,一息也不能离开,学到了这三样,也就几乎成功了。

想想看,在两千多年前,夫子就为当时的弟子、门人,讲说了这样的修学之法,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

“语”的读音是什么?
答:读音:[yǔ][yù]部首:讠 五笔:YGKG 释义:[ yǔ ]1.话:~言。~音。汉~。外~。成~。千言万~。2.说:细~。低~。不言不~。默默不~。3.谚语;成语:~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代替语言表示意思的动作或方式:手~。旗~。灯~。5.姓。[ yù ]告诉:不以~人。

“语”的读音是什么?
答:“语”有两个读音,分别念:[ yǔ ],[ yù ]。释义 语[ yǔ ]:1.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重心长。2.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3.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4.说:细语。低语。语[ yù ]:告诉:不以语人。

语文的语的拼音
答:【酉集上】【言字部】 语 【唐韵】鱼举切【集韵】偶举切【韵会】鱼许切【正韵】偶许切,糜上声。【说文】论也。【徐曰】论难曰语。语者,午也。言交午也。吾言为语,吾,语辞也。言者直言,语者相应答。【释名】叙也。叙己所欲说也。【易·颐卦】君子以愼言语,节飮食。【诗·大雅...

语字怎么拼音的
答:语字拼音:yǔ yù 语释义:语yǔ 1、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2、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3、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4、说:细语。低语。语yù 告诉:不以语人。

语的读音
答:一、语(拼音:yǔ、yù)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此字初文始见于春秋金文,形声字,从言,吾声,本义一般认为指谈论 。表示说的话、表达的言论、写的文字时,作名词用。语又引申指代替语言表达思想的方式或动作。二、语yǔ 1. 话:~言。汉~。英~。~录。~汇。~重心长。2....

"语"组词
答:语失 yǔshī 〖makeanindiscreet〗失言;失口 言多语失 语素 yǔsù 〖wordelement;morpheme〗词素。语音和意义结合的最小的语法单位,有单音节的、双音节的和多音节的,如:“语”、“员”、“葫芦”、“坦克”、“托拉斯”、“布尔什维克”语态 yǔtài 〖voice〗动词特定的形式或特殊的转意方法...

“语”的解释
答:语,多音多义字:(1)yǔ,用于“语文”“语言”“汉语”“默默不语”。(2)yù,告诉,如“不以语人”。

语文的语怎么组词
答:“语”【yù】的意思是:1、 告诉。2、 说。组词:成语【chéng yǔ】: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习用的固定短语。谜语【mí yǔ】:暗射文字、事物让人根据字面说出答案的隐语。呓语【yì yǔ】:比喻荒谬糊涂的话。谚语【yàn yǔ】:民间流传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语塞【yǔ s...

语组词有哪些
答:yīn 语燕 yǔ yàn 语词 yǔ cí 语录 yǔ lù 语意 yǔ yì 语心 yǔ xīn 语云 yǔ yún 语感 yǔ gǎn 语汇 yǔ huì 语次 yǔ cì 语冰 yǔ bīng 语辞 yǔ cí 语笑 yǔ xiào 语体 yǔ tǐ 语句 yǔ jù 语致 yǔ zhì 语谶 yǔ chèn 语语 yǔ yǔ 语势 yǔ shì...

语能组什么词
答:语文 yǔ wén 语气 yǔ qì 语境 yǔ jìng 语默 yǔ mò 语法 yǔ fǎ 语调 yǔ diào 语素 yǔ sù 语音 yǔ yīn 语燕 yǔ yàn 语词 yǔ cí 语录 yǔ lù 语意 yǔ yì 语心 yǔ xīn 语云 yǔ yún 语感 yǔ gǎn 语汇 yǔ huì 絮语 xù yǔ 成语 chéng yǔ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