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多少钱做多少事?为什么不对,这个解释让你无法辩驳

作者&投稿:江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职场新人入职往往不计较工资,一来没有底气,毕竟初出茅庐,需要有一个可以锻炼的平台;二来比较单纯,没有经过社会的毒打,对工资看的不是太重,学习的动机更强烈。

随着工作资历的增加,心态也在变化,从上班早早早,到踩点打上卡;从我来,到凭什么是我。对工资的渴望越来越强,工作的激情却越来越淡。

给多少钱做多少事,是很多人的共识。领导告诉你,别把自己当成干活的,要有主人翁精神,你表面上答应,背后肯定不满的抱怨“给多少钱做多少事”。

在看到这个解释前,我也是这么想的,谁给我洗脑,谁就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但是,这个解释,我没法反驳。

不记得是哪本书的作者,他说,公司给你1000块钱,如果你只干1000块钱的事情,那公司是吃亏的,因为你工作的物质条件是公司提供的,算上水电费,你的贡献不超过公司给的工资,公司就是亏本的。如果公司没有利润,又拿什么付你的工资?

虽然是鸡汤,但就是香的让你无法不喝。

其实摆正心态,不说对他人有什么好处,至少在自己没有更好的选择时,是对自己的放松。一直把“给多少钱做多少事”放嘴边,你的心态必然是消极的,消极也是做,积极也是做,换一种心态让自己更开心,不是更好?

~

丈夫的钱从来不给老婆收,还总想花老婆的钱,做老婆的该怎么做
答:别人家是跟你家相反。别人家是男人挣钱女人花。没啥观念问题。看你怎么想呗。既然是一家人分那么清楚干嘛啊

数学一年级演讲小故事大全
答:这两人说了一阵子,阿凡提把事情弄清楚了。原来这两人今天合伙做饭吃,高个子拿出了200克大米,矮个子拿出了300克大米。饭做好后,两人正准备吃,忽然来了一个...“那我全买下,既然5公斤12元,那60公斤就是12×12=144元,对不对?” “正是,正是。”小熊讲。 于是小猴买了所有的桃子,付了钱,和小兔高兴地走了。

很多家长用做家务赚钱的方式培养孩子理财,这种方法对吗?
答:总的来说,很多家长用做家务赚钱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理财是不对的。因为孩子是家庭的一分子,孩子做家务是应该的,是义务的。家长应该让孩子有正确的金钱意识,而不是通过做家务来给孩子金钱。这样子做会导致孩子对金钱过度重视,什么事情都需要讲钱 。所以说,家长要培养孩子理财,一定要选对方法。

如何看待江苏男子帮老人取钱私吞1200元这件事?
答:于是就求助了一个男子,但是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男子在帮奶奶取了800元钱之后,却私吞了1200元钱。当时这个奶奶问男子卡里面还有多少钱,男子回答还有866元,于是奶奶就表示让他取800元钱出来,奶奶在回家之后觉得有一些不对劲。因为当时这个男子在把钱给自己之后,手里面还有很多的钱,所以说在第...

...我叫他买一个,他买了。但是看他好像不高兴。。这件事谁有不对...
答:双方都不对,你应该体谅他,男方就有点小气量了,如果他爱你不会在意这个的,至少我不会

为什么我妈做什么不对都赖命不好?每件事之前和她说这做不行,她还不听...
答:因为她是女人。在生你之前,一定是那种 女人。 就是很常见的。 好逸恶劳的女人。 一般这样的女人都渴望嫁给 有能力有钱的男人。 如果不能的话,又刚好因为某个时刻,某件事。有了你。 那么就会这样说。 因为她分不清 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

职场中需要注意什么?
答:有人一直觉得职场上做事,都是给老板做的,都是给他人做的,所谓“给多少钱做多少事”。听上去似乎有道理,但职场上的每件事情其实都是做给自己的。职场上做事,既在帮助公司,也在提升自己。工作的实践过程、精益求精的过程,就是提升自己能力的过程。这种能力一旦生根在自己身上,就会成为自己的财富。什么事都马马虎虎...

...分钱的事女儿都没份。儿子做一点事情都是功德,女儿一点没做到位都...
答:别生气了,这种家庭纠纷其实不值得生气。孝敬老人其实是自己的事儿,只要不去想“应该”两个字,就没那么多的烦恼了。但是,无论他们怎么做,从法律上来说,女儿同样是父母的法定继承人,除非女儿自己放弃继承权。同样女儿在法律上的赡养义务与儿子也是同样的。

女方和男方说妈妈身体不好,做不了汽车包车也太贵,自己和妈妈都心疼因...
答:这个的话,该用的钱用,哪个人赚钱容易了?对不对?所以不要说心疼别人怎么怎么样?你也说了你母亲身体不好,身体不好的话,该叫车的时候就要交车,不应该跟别人去挤公交,同事的话,平时要多多的注意提升自己,以后才更加要去努力,才能赚更多的钱 ...

为什么有些时候恍惚间可以作对事情认真做确做不对?
答:恍惚间认真地做错事情可能是由于一些心理和认知因素影响所致。下面是一些可能的解释:1. 自动化行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执行一些习惯性或自动化的任务,比如开车、刷牙等。这些任务可能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了一种惯性,我们可以在恍惚或不专注的状态下完成它们。然而,如果在这种状态下遇到与习惯不同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