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说服力,让别人心服口服?

作者&投稿:钭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们日常中的「说服」,往往意味着一件事情:用自己的观点、意见,去让对方信服,让对方同意自己的立场。很多时候,这就意味着「对抗」。

其实要真正说服别人,就需要一种非对抗性的思路,要跟对方站在同一个立场上,从对方的角度思考,找到双方思维、利益、立场的交叉点,然后探讨「能不能取得更好的共识」。因为在心理学上有一条颠扑不破的铁则:我们更愿意相信的,永远是「跟自己一致的人」的意见。

那么,有哪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非对抗性」呢?

1. 寻求共同目标

跟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1)我们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2)有哪些地方,是我们一致认可的?

第一个问题的作用是:它决定了讨论本身是否有价值。

原因很简单:如果连目标都不一致,那就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了。比如说,如果你想探究清楚一个事物,而对方只是想抬杠,那最好的做法就是赶紧远离他。

在这个基础上,问自己第二个问题,则更加重要。

一方面,它可以理清楚,有哪些东西是不必讨论的 —— 这可以大大节省讨论的时间;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它可以将讨论双方放在同一立场上,而不是对立面。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当你问「有哪些地方,是我们一致认可」的时候,你的思维就已经发生了转变:

你所着眼的,是双方的「共同」,而不再是「不同」。

亦即,你会先跟对方找到一个观念的交集点,再在交集点之上,条分缕析地列出不同的地方,一点点摊开来讲,寻求达到共识。

这时,你们的立场已经发生了转变:不再是「对手」,而是「战友」。

这就是一种更有效的说服模式。

2. 诉诸利益

经常需要交涉的朋友,一定会了解:交涉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什么?不是告诉对方「这件事对我很重要,所以你得听我的」;而是「这件事对你有好处,你不妨这样做」。

后者的效果,会远远优于前者。

例如:如果你要请研发部的同事帮忙,可以怎么说呢?

一个比较好的思路是这样: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后面可能会造成更大的问题,到时要解决起来耗时耗力,会消耗咱们整个团队很多成本。所以不如现在先堵上这个漏洞,这样对咱们都有好处,如何?

当然,这未必百试百灵 —— 人总是复杂的。你同样需要陈清利弊、说清楚这中间的关节和脉络。

但当你开始这样思考,就已经是一步巨大的飞跃:你开始尝试着用「对方的视角」思考,而不是自己的角度。

而这就意味着:你开始试着将自己,放到跟对方相一致的立场上,开始将视角切换为「我们」。

比起传统单向、对抗性的沟通方式,这是一种更有效的做法。

更进一步:你需要理清楚的是什么呢?是对方内心真实的需求。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进了一家店,店员非常殷勤地问「您需要什么?」往往会让我们不舒服。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仅仅是自由地、不受干扰地,逛一逛商店,看一看东西。

最好,是在我们产生疑惑,陷入思考的时候,店员能够及时出现,帮助我们解开疑惑。

这才是我们的真实需求。

所以,有技巧的销售人员,会这样思考:我所要做的,不是把一件产品「卖」给你,而是建立双方良好的关系 —— 这种关系,可能基于情感,可能基于服务,可能基于双赢,等等。

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我们通过交涉和交易,使双方的核心需求,都更进一步地获得了满足。

这才是一种更高效的思考方式。

3. 给别人一张梯子

什么叫「给一张梯子」呢?简而言之,就是让对方通过你的引导,自行进行思考,得出你所期望的结论。

有心理学实验显示:倾向于感性判断的人,会更重视「借由外部信息进行决策」;而倾向于理性判断的人,会更重视「通过自己思考进行决策」。

所以,如果对方属于理性思考的人,那么不妨试一试:提供一些事实、数据、观点,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暗示,让对方自己得出「结论」。

举个例子:有朋友跟我聊过一个案例,令我印象深刻。她说:有一次去买首饰,挑了半天,咬咬牙买了一款,价格也不高。在包起来、递给她之后,店员说了一句话:您眼光真好,这个款式我自己也挺喜欢的,而且特别搭您今天的衣服呢。

关键点在哪呢?这句话是在成交之后说的,而非成交前。如果是后者,那么可能会让对方产生「推销」的心态;但是在成交后这样说,就在无意间肯定了对方「作出决策」的过程。

这会使客人感觉到「我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从而进一步产生好感。

原因很简单:人都是喜欢被肯定、被证实的,同样,会对肯定自己的一方,抱以更高的好感。

同样,在向上级表达建议的时候,更好的方式不是「主题先行」「简明扼要」地陈述自己的意见,而是提供更多的参照条件,让对方进行思考,得出「更好的」结论。

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是涉及理性判断,人永远都会更加信任「自己想出来」的东西。

当然,前提是,你提供的参照条件,要尽量正确、全面、严谨,否则很可能弄巧成拙。

所以,这也对你的能力和思考的严密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 避免习惯性反驳

如果觉得上面的方法都有一些难度,那么这一条,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落实的。

不妨这样问一问自己:

日常沟通中,你说过多少次「不是」,又说过多少次「对」?

很多人在表达意见的时候,喜欢先说一句「不是」,然后再陈述自己的观点。其实,当你说「不是」的时候,很有可能,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将双方摆在对立面了。

对方也许不会立刻感受到,但很可能会在潜意识里,因此产生不满、防备和芥蒂。

这导致的后果就是:即使你说的是对的,对方也有可能不会立即接受。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

可以参考 PDB 表达模型:

P:先用正面的姿态(Positive Attitude)肯定对方;

D:再用细节(Detail)让表述更可信;

B:最后提出你所希望的行动(Behavior)。

用在日常沟通中,可以类似这样:

对,我很赞同你说的某个观点,不过我觉得……这样会不会更好?

或者简单一点,其实一个「对」「我很赞同」,就已经能避免这种情况了。

顺便说一句,这个模型,用在对下属的训诫和教育中,也非常好用。这可以减少彼此间的对抗性,让下属能更听得进去。

坚持这个习惯,将其内化,你会慢慢发现,别人会更愿意聆听你的观点。

~

拥有一流的说服力在职场中能游刃有余吗?如何才能锻炼自己的说服力...
答:提升说服力的源头并没在说服力方法上边,以下几个方面会出现协助:管理者本身的工作中业务水平很扎扎实实,最少要对工作流程十分了解,不然工作中进行都艰难,谈何说服力。待人接物公平合理,但又能妥善处理,照料下属的收益和心态,思索下属未讲出的心里顾忌是什么。不一样工作经历和不一样性格的职工,...

...才能提高自己的说服力,板上钉钉,没说出一句话就能让人心服口服。
答:想说服别人 先要说服自己 没自信的人永远无法说服别人 你可以选择每天早上起床以后对着镜子看着自己说“你是最强的 你是最棒的”给自己一个暗示催眠自己 增强自信 加油吧

怎样能让别人听话
答:1. 对于大多数人,用赞美和认可就够了。一般的人性都是喜欢被夸奖被肯定的,得到了鼓励,就会非常有干劲。去挖掘别人的优点,并加以称赞,就能带来巨大的收益。2. 用对方凭一己之力很难得到的东西来诱惑他,让他为了这些诱惑,乖乖的为你所用。比如金钱,名牌衣服和包,房子,车子,等等。而且,不要...

如何才能得人心?
答:一、用心对待员工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靠的是心,用心才能得人心,不是单纯靠语言或者头脑。人的感受其实是非常灵敏的,你是否用心,他人是能够真切体会到的。作为一名管理者,必须能站在员工立场上,发自内心为员工考虑,了解他的想法和追求,并且最大可能支持他的行动,达成他的目标。所以,用心的管理者...

如何提升影响力?
答:4,权威: 做出耀眼的成绩或他人不敢做、做不到的事,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建立个人品牌,并且让客户为你宣传。人们往往对成功者顶礼膜拜、心服口服,而对失败者不屑一顾。5,稀缺: 稀缺自带影响力属性,当你拥有别人没有的稀缺资源、能力、权力时,你会对需求者有较大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当这种...

雄辩-让别人心悦诚服的技巧内容简介
答:通过实践书中所介绍的理论和方法,你将逐步掌握如何让人心服口服的沟通艺术,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一个口才出众的人。无论是日常对话,还是在重要的商务谈判或者公共演讲中,雄辩的力量都能帮助你更好地传达思想,赢得他人的理解和认同。通过学习和实践,你将成为那个能够自如驾驭语言,让人信服的人。

怎么把话说得让人心服口服,,很有说服力 ,
答:这个就难回答了 每个人性格不同,对言语的接受方式也不同,所以我们也要用不同的方式去说,他们才容易接受 所以这是门很高深的学问呀,要不断实践,善于总结 买本书,边看边学吧,边总结吧

问个问题
答:get across To make understandable or clear:使了解:使变得清楚或令人置信:I have tried to get my point across.我已尽力让我的观点清晰明了 To be convincing or understandable:使信服:使有说服力或可了解:How can I get across to the students?我怎样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 get after To ...

在产线上班,对员工没有说服力怎么办??
答:慢慢来,等下次他们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你要想尽办法把解决了,这样他们就会听你的意见了,就有说服力了。不然不拿出来一点别人没有的本领,很难有说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