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李白介绍与诗歌赏析

作者&投稿:柞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诗作者介绍与诗歌赏析—李白

中国古诗内容繁多,诗人各有千秋,每个诗人人都有自己的风格,现在我们通过了解诗人,分析他们的诗。这样可一举两得,既可以了解诗人的情况,又可以同时学会诗的分析。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唐朝大诗人李白。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盛唐时期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称赞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抒发离别之恨、悲痛之意、思念之情,给远方的朋友以慰藉。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两句诗表现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自己的思念托之于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

特色:丰富的想象,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诗中最能体现思念友人的句子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描绘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悬在蓝空,皎洁的月影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江面上,似乎被江水

洗得更加明亮。江水清澈见底,明月银晖洒江。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上下成了一片明亮、透彻、皎洁、银白色的世界。

首句写天空明月----静景,次句写江中明月----动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诗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全诗意境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请说说你对“孤蓬”的理解。

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

2.分析你喜爱的一组对偶句。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巧妙地写出了送别地点的景致特点。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用“浮云”比喻友人飘忽的心意,用“落日”比喻心中难舍之情。

尾联赏析:

“斑马”是指离群分别的马,诗的末尾不写诗人与友人的告别话,而只写“萧萧班马鸣”,连马都不愿分离,更何况是老朋友之间的分别呢!更衬托了与友人分手的.难舍之情。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本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客愁乡思之情(思念家乡与亲人)。这种感情主要体现在“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中

前两句赏析

“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暗”字有多重意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从暗中飞出。“暗”字,也绘出了笛声应是隐隐约约的,断断续续的,不欢快的。这就暗合了这首诗的情致。

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加入了“散入春风”这一想象,说笛声借助了风力,使人无处不闻。这是作者的极度夸张。其中的“满”、“散”用得好。

李白诗中还有哪些首同样表现思乡情?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中脍炙人口的佳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诗中运用比喻写景的句子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请描绘诗中的两联写景句

山随着平原野地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向一望无际的原野奔流而去。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云霞变换生姿,如同海市蜃楼。

赏析“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艺术手法。

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月下飞天镜”运用比喻的修辞,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云生结海楼”运用比喻的修辞,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

说说对“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的理解。

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万里送行舟”运用拟人的修辞,“送”写出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

本诗主要的艺术特色: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在诗中,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的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一层:(前四句)朋友的盛情与自己的郁闷之情形成对比。

第二层:(中间六句)在古人的幸运与自己的不幸的对比中,揭示内心悲愤的原因,

追问命运的坎坷与不公。

第三层:(后两句)痛定思痛,笑对人生。胸怀坦荡,放达人生,在人生的向往中结束。

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对仕途艰难的苦闷,对怀才不遇的悲愤,对实现理想的信念与执着.

鉴赏“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运用比喻修辞。把仕途的艰难比喻为“冰塞川”和“雪满山”,生动形象的写出奸臣当道的仕途艰难和济世安民理想无法实现的悲慨,表达出诗人惆怅和迷茫。

诗中分别引用了哪两个典故?

一是传说吕尚未遇到文王时曾于渭水垂钓,后被重用。

二是传说伊尹受汤重用之前,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经过。

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对命运的坎坷与不平的悲叹之后,笑对人生,表达了诗人博大坦荡的胸襟,放达的人生态度与坚定的信念,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是一首离别诗。全诗构思新颖,以写愁绪抒发愤懑开头,以写秋景点题,接着评

论古人,最后表示与黑暗现实决绝。格调慷慨悲凉,虽有无限哀伤苦闷,却并不消极无力,感情激昂奔放,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诗歌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和他那不甘沉沦、豁达乐观的精神,以及“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壮志。

抒写远大抱负的句子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表现愁思的深重的句子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挥洒出世幽愤的句子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是首五言古诗,用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内心独白方式,造出一种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的境界。

全诗突出写一个“独”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

关于李白的介绍及诗句
答: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

唐朝诗人李白的详细介绍及诗歌鉴赏
答:首先从唐诗和宋词的风格来看,唐诗的气度更加豪放,而宋词则显得更加闲淡,这和当时的社会情况是分不开的,李白生在盛唐时期,他是空前绝后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就像是天马行空,常人很难想象,其中流露出的少许仙气就足以让常人仰望了,而且他的诗歌之中体现了他的自由、不羁的性格,所以被称为诗仙。而苏轼则是出生在...

李白的千古名诗
答:一、背景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是中国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意境宏阔而脱俗闲逸见长,广泛涉及山水田园、历史传说、自然景观等各个领域。其中,《静夜思》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二、诗歌赏析与解读 静夜思是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深夜思念远方亲...

李白的简介及早中晚期的风格和诗歌
答:白诗歌一个极为重要的艺术特征,即李白诗的强烈自我意识和自我表现色彩,他的诗是他的理想、才具、人格力量的自我表现。李白自视甚高,认为自己就是旷世奇才,无人可与伦比的英雄。所以他一生都执著人生价值的自我表现,热衷功名事业。而其雄豪的尚气任侠性格,又使他粪土权门,敝履富贵,保持着布衣尊严...

李白 人物介绍 著名诗篇及理解
答:“天生我材必有用”句,是诗人自信为人的自我价值,也流露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诗深沉浑厚,气象不凡。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沉着,大起大落,奔放跌宕。诗句长短不一,参差错综;节奏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关山月① 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②窥青...

关于李白的文学常识
答: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唐代诗人李白简介
答: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三年后,李白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长安。 供奉翰林 在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

李白十首写景诗,注释、译文、写作背景、诗文赏析?
答:1.《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翻译: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2.《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

李白的资料和古诗
答:李白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士(这与他的三大思想之一的侠士思想有关),《野史》上有若干关于这方面的记载。李白的诗歌今存1000多首。诗歌题材是多种多样的。由于生于盛唐时期,诗歌以浪漫为主,豪气大放,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

李白的诗全集介绍
答:中国人几乎没人不知道李白的,因为李白是站在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为大诗人,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堪称中国诗坛第一人。下面是我给大家介绍的李白诗全集,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