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典型案例,谈谈应届毕业生如何规避求职陷阱

作者&投稿:苌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收集典型案例,谈谈应届毕业生如何规避求职陷阱

  进入每年的11月份又都是大学生们求职的高峰时期。各种各样的招聘会接踵而来,这里面鱼龙混杂。据一项针对大学生求职的调查显示,有70%的被访者表示曾经遇到过“求职陷阱”,还有不少学生称有过“二次受骗”的经历。那么,怎样才能在求职过程中规避“求职陷阱”呢?

  ——案例分析——

  案例1:“招而不聘”

  马上就要从大学毕业的小张最近忙得四脚朝天,在各个招聘会上不断赶场,递出的简历大概就有300多份。小张也陆续参加了一些面试,不过最终还是没有如愿找到工作。小张说:“很多参加招聘会的公司根本就不打算招人。有些是小企业借机来做宣传,还有一些就是走个形式而已。我参加了好多场招聘会,经常能在招聘的企业中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每场招聘会都有很多人投递简历,他们怎么可能一直招不到人呢?”

  小张的疑问也反映了当前招聘市场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学校与招聘会主办方会审查企业的招聘资格,但他们也无法确认企业是否真的招人。因此,这些问题还需要求职的大学生们自身多加注意。

  专家认为,大学生在求职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要对企业的情况、招聘职位有全面了解,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或去相关服务中心咨询,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以免费时费力,无功而返。

  案例2:“变相收费”

  小谢是大四的一名学生,他在网站上发现了郑州某电子公司的招聘信息,在和同学一起投递了简历之后又一起参加了公司的面试。出乎小谢的意料,面试进行得十分轻松愉快,小谢和同学都很快通过了面试。然后,公司的负责人让小谢和他的同学交200元的服装费。小谢和他的同学商量,觉得钱不是很多,而且工作了之后应该能很快挣回来,于是就交了。交钱之后,公司负责人与小谢他们约好一周后签订协议。一周之后,小谢和同学来到这家公司所在的写字楼,发现已经是人去楼空。

  这类打着招聘旗号的收费需要警惕,不能因为有些收费不高就接受了。按照有关规定,招聘单位不得以招聘为由向求职者收取任何费用,因此,不管招聘单位是收取服装费、培训费,还是押金,求职者都应该坚定地说“不”。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变相收费”的公司一般来说规模都不大、流动性强,看起来不十分正规;而且,公司进行的面试一般都比较草率,通过率基本上是百分之百。如果遇到这样的公司,求职者们应该坚决摒弃。

  案例3:“虚饰岗位”

  毕业生小林在大学时的专业是会计学,毕业的时候她去应聘某房地产中介公司的会计,招聘广告上写明了是招聘会计。经过简单面试后,小林被录取了。但当她去报到时,却被告知,按照公司的规定,所有员工必须在一线锻炼一段时间,熟悉整个公司的运作流程后方可回到本职岗位。于是小林就被分派到街区做业务员,每天的工作十分繁琐,而且公司迟迟不肯确定何时让小林回到会计工作岗位上。一段时间之后,小林无法忍受,只好提出辞职。公司以违反合约为由,要求小林支付违约金。

  小林的'经历提醒大学生,在求职时一定要搞清楚职位的具体内容,仔细分析,询问工作细节。一些招聘单位在发布招聘信息时,经常对招聘职位的工作内容做模糊化处理,玩弄“文字游戏”,用一些听起来职位很高的虚职招聘大学生做业务员。此外,在面试的过程中以及与招聘单位的具体接触中,求职者也要多加留心,免得上岗后发现实际工作与预期的有出入,使自己陷入困境。

  专家认为,招聘职位与实际工作内容明显不符的话将构成欺诈,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案例4:偷换“试用期”概念

  小罗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大四学生,她四处投递简历,寻找工作的时候接到了一家小型出版社的电话,该出版社表示,如果小罗可以在出版社实习三个月并且表现得令人满意的话,双方就可以正式签约。小罗想,在求职的高峰时期去实习的话,将错过不少其他求职机会。而且,如何定义“表现得令人满意”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于是就没有答应。小罗的同学小夏听说之后,觉得机会难得,于是就联系了这家出版社。在三个月的实习中,小夏一直在出版社中忙项目、整理资料,十分认真。不过,三个月之后,出版社并没有与小夏签约。后来,小夏听说,出版社只是这段时间的工作比较多,需要她的帮忙,并没有打算正式签她。

  针对此案例,谢伟老师告诉同学们,这种口头合约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求职者们一定要当心,如果因此错过了招聘的黄金时期,接下来再找工作的话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很多单位可能都已经招到人了。此外,《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如果试用期超过六个月,就是明显的侵权行为。这些,都需要大学生求职者们多加注意。谢伟老师特别提醒求职者,一定要仔细阅读劳动合同,尤其是其中关于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合同期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细节。在劳动报酬一栏中,要看清考核、奖励办法;工作内容一栏中,注意对职位的具体约定;合同期限一栏中,则要注意试用期的期限及相关问题。

  ——概念解析——

  试用期

  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关系还处于非正式状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进行了解的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且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的期限中。

  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

  三方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三方就业协议书不同于劳动合同。三方就业协议书制定的依据是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规和规定,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而劳动合同是受《劳动法》和《合同法》的限定和保护的。

  大四女生小雪是个“宅女”,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通过网络应聘找工作,她也开始忙着在各大招聘网站上投简历。当小雪在某人才招聘网上传了简历后,该网站立刻给她发了封电子邮件让她填写完整的个人信息,并说这样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被好单位录用的机会。于是她便在网站上输入了自己的资料,包括姓名、电话、地址等。

  可谁料在接下来的一周之内,小雪经常接到陌生人打来的电话,称自己是某公司的管人事的,想录用她,但这些单位都是查找不到地址的小公司。更可气的是,小雪的手机上从此多了许多广告短信。她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个人信息已经泄露出去了,而此时想更改也来不及了。

  小雪的遭遇可以说是目前很多人都会面临的烦心事。为了防止自己的个人信息被网络骗子利用,对于求职者来说,首先应选择一家达到一定规模、能够为用户提供全面服务的网站。一般情况下,选择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门户型的招聘网站才是明智之举。除了相对较为隐私的个人信息应该保密之外,求职者对于自己所投的就业单位事先也要有初步的了解,并且查询他人对于该就业单位的评价,再来综合考虑是否要投简历。

;

~

职场上的典型面试问题该如何完美作答?
答:问题10:你缺乏工作经验,如何能胜任这项工作?要体现出诚恳、机智、果敢及敬业。如" 作为应届毕业生,在工作经验方面的确会有所欠缺,因此在读书期间我一直利用各种机会在这个行业里做兼职和实习。实际工作远比书本复杂,但我有较强的责任心、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且很勤奋,所以是一个优秀的实习生,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面对职场不良风气,“00后”凭啥不惯着你?
答:应届毕业生小陈认为,“00后”有很强的规则意识和正义感,“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需要靠不断服从和遵守不合理的规则而生存,所以我们更敢于表达,而不是忍气吞声。” 因为物质丰盈,“00后”更加注重精神世界,“有想法”是很多人对于“00后”的印象。智联招聘与B站联合发布的《2022青年求职行为洞察报告》中显示,88.1%的“...

毕业后投放简历,如何面对工作经验少的情况?
答: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而职场也并不只是看重工作经验。HR更多的是要了解你的学习能力、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性格特质和价值观、情感、心态等隐性的东西。在简历中要重点突出以上几方面内容:首先要有故事,有典型案例,如做某个实习项目要有从目标设定到步骤过程,最后的结果和思考复盘的全面解析...

征求一篇关于就业的调研报告如何写?
答:最真实的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了解未来几年大学生的就业趋势;最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以尝试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建立一次沟通对话的机会。从而能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1.2 调查时间2006.4.09---2006.4.141.3 调查对象1、长春各大...

参加招聘会的单位那么多,如何精准投递简历?
答:匹配度高的内容典型案例。一个姓赵的毕业生想应聘某企业的化学分析员职位。但是,在他的简历中没有关于他的化学专业技能的信息。大部分内容是他在超市做营销和在餐厅做服务的兼职经历。就业指导专家分析,应届毕业生的简历,往往力求打造信息全面、能力强的个人形象,他们希望尽可能全面地让HR了解自己,但一...

90后职场人状态的典型案例
答:我们的公众号致力于帮助应届毕业生解决求职困惑, 赶紧关注我们,这里有最新最及时的求职攻略和职场心经~ 微信搜索 【广州毕业生招聘】 官方微信或 扫描右侧二维码 即可关注!! 典型案例三 被老员工支使我凭什么 作为初入职场的90后新人,媛媛很迷茫,其实她的工作表现一直都挺出色,但因为人际关系不良,经常让她觉得...

毕业生找工作时容易遇到哪些「陷阱」?
答: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陷阱",其中一些包括: 1. 缺乏工作经验要求:许多工作职位要求申请者具备相关的工作经验,这对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毕业生可能会发现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经验水平的工作,因为他们还没有机会在职场中获得实际经验。 2. 恶意招聘和骗局:一些不诚实的招聘机构或个人可能会利用毕业...

大学生易上当受骗的原因有哪些?
答:大学生易上当受骗的原因有:1、不加选择地结交朋友 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是从学校走进学校,进入大学后吃住在学校,每天过着宿舍—食堂—教室(实验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大多数学生喜欢结交朋友,但一些同学防范意识差,警惕性不高,从而导致上当受骗。,2、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和辨别能力 在大学校园里,每个...

...品公司设在人口百万的大都市里,而这座城市每年的高中毕业生...
答:案例分析题:日本的一家化妆品公司设在人口百万的大都市里,而这座城市每年的高中毕业生相当多,该公司的老板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点子,从此,他们的生意蒸蒸日上,成功地掌握了事... 案例分析题:日本的一家化妆品公司设在人口百万的大都市里,而这座城市每年的高中毕业生相当多,该公司的老板灵机一动,想出了...

微信服务的营销策略案例分析?
答:案例分析是取得市场资讯,进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为此,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相关内容,欢迎参阅。 篇一 捷地派:在校大学生怎样挖掘微信金矿? 创业风潮席卷而来,创业已不再是海归、大学毕业生的特权,在校大学生也跃跃欲试。凭借著大学校园群体庞大、消费能力颇高的大学生消费者,在校大学生创业也成为了又一股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