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望海楼晚景其二原文及赏析

作者&投稿:鲁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望海楼,在杭州凤凰山上,位中和堂北。唐武德七年 (624) 置,高十八丈。下临钱塘江,远望杭州湾。
  此诗作于熙宁五年 (1072) 8月,诗人时在杭州任上。他与刘撝二人被任命为贡举监试。他在 《与范梦得书》中云:“某被差监试,得闲二十余日。”又云“在中和堂望海楼闲坐。”清人王文诰辑注言:“诗乃闱中作。”可见贡试设在中和堂望海楼中。诗人登临望远,作七言绝句五首。或捕捉某一刹那光景,或截取某一片断,分别从各种不同角度,再现优美景观: 其一,写钱塘潮之壮美; 其二,写风狂雨骤之后海色天光; 其三,写渡口,望塔寺,闻钟声; 其四,闻玉笙之哀怨; 其五,写沙河灯火与歌鼓喧呼。此诗系其中第二篇。
  首言“横风吹雨入楼斜”。风雨骤至,起笔贵在突兀。横 (去声) 风,即狂风,一个“横”字,表明风之猛烈,有所向披靡之感。“横风吹雨”,雨“斜”而“入楼”,递进连动句式,既见风狂,又见雨急,望海楼屹立于风狂雨骤之中,诗人就在楼上,岂能不有惊心动魄之感! 诗兴勃然顿增。
  次言“壮观应须好句夸”,风雨骤至,正是钱塘涨潮之时,这暴风骤雨加上江海翻腾之势,整个大千世界该是何等模样?“壮观”二字表赞叹。“应须”起五字,看似议论,实作心理揭示,亦为抒情,见诗人构思沉吟,欲尽情讴歌这壮美景象之心绪,其激动倾倒之情,跃然纸上。抒情承接写景,气势流走,议论以作提顿,为第三句蓄势。
  第三句“雨过潮平江海碧”。由动而静,转折翻腾。正当诗人激动沉吟,为创作“好句”而冲动的时刻,这“横风吹雨”的场面瞬息即逝,一场风暴过去,静澈的江海映着蔚蓝的天空,一派碧绿澄清,秋水共长天一色,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又是何等优美壮观! 诗人善于捕捉这急促转换的场景,生动再现这活脱的景观,令人不禁联想《望湖楼醉书》中描写西湖雨过天晴的名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不过,望海楼的晚景比起望湖楼下西湖来要伟岸壮阔得多。清人王文诰评:“七字极有斟酌,确是逐日闲坐楼上看潮人语。”
  末言“电光时掣紫金蛇”,当风雨骤逝海天一色之时,间或仍有电光在海面闪耀,犹如一条条生动活泼的紫色金蛇狂舞,扭动翻腾。本来平静的海天之间, 神采飞动, 诗亦余韵悠扬。
  前两句,动中有静,后二句,静中有动,前者激越,后者平和,诗人俯仰成趣,兴致盎然,捕捉这瞬息万变的场景,用如椽之笔,一一生动描摹,字字玑珠,句句都是生花妙笔,都是“好句”,充分给人以美的享受。
  东坡云:“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上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欣赏他的诗句,恰恰给人以如此纵横驰骋,挥洒自如,波澜叠起,变化无穷之感。从这个角度看,诗如其文。
  又有《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其一有“非关文字须重看,却被江山未放回”句,可见诗人对望海楼景观倾倒眷恋之深,可以参读。

~

苏轼作品简介 急急急!!!
答:《游金山寺》、《望海楼晚景》、《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描绘了长江夜色、江南晴雨、西湖胜景;《登常山绝顶广丽亭》、《百步洪》、《登州海市》等诗,则逼真地描绘了江北的地方风物和名胜。苏轼不但善于观察和捕捉各地景物的不同特点,而且以欣喜爱悦的感情描绘了农村环境的清新朴厚。在岭南所写...

苏东坡的散文(5篇)
答:《和子由渑池怀旧》《和子由踏青》《花影》《惠崇春江晚景》《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三月二十九日二首》《上元侍宴》《石苍舒醉墨堂》《书李世南所画秋景》《游金山寺》《题西林壁》《望海楼晚景》《雪后北台书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有美堂暴雨》《赠刘景文》《章钱...

苏东坡有那些诗啊?急求!!!
答:【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 岐阳九月天微雪,已作萧条岁暮心。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愁肠别后能消酒,白发秋来已上簪。近买貂裘堪出塞,忽思乘传问西琛。 江上同舟诗满箧,郑西分马涕垂膺。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官舍度秋惊岁晚,寺楼见雪与谁登。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

食荔支二首其二苏轼原文赏析在线翻译解释
答:而子瞻出仕三十馀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清人纪昀也以为苏轼“敛才就陶,亦时时自露本色”。苏辙不信其兄会真心归隐,几百年后纪昀的看法也一样。他们的看法可以在苏东坡和陶诗中可以得到印证。《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一曰:“...

谁有关于苏轼的详细生平
答:《游金山寺》、《望海楼晚景》、《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描绘了长江夜色、江南晴雨、西湖胜景;《登常山绝顶广丽亭》、《百步洪》、《登州海市》等诗,则逼真地描绘了江北的地方风物和名胜。苏轼不但善于观察和捕捉各地景物的不同特点,而且以欣喜爱悦的感情描绘了农村环境的清新朴厚。在岭南所写...

苏轼早年时写的诗和晚年写的
答: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密州出猎 水调歌头

苏轼的诗有哪些
答:《(惠崇)春江晚景》 (此诗为作者苏轼观看惠崇所画《春江晚景》而作)《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三月二十九日》《上元侍宴》《石苍舒醉墨堂》《书李世南所画秋景》《题金山寺》《题西林壁》《望海楼晚景》《雪后北台书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有美堂暴雨》《...

著名书画家 历代 生平 历史 作品 评判
答:《惠崇春江晚景》 (此诗为作者苏轼观看惠崇所画《春江晚景》而作) 11《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1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3《三月二十九日》 14《上元侍宴》 15《石苍舒醉墨堂》 16《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17《题金山寺》 18《题西林壁》 19《望海楼晚景》 20《雪后北台书壁》 21《饮湖上初晴...

苏轼的诗有多少首?
答:有据可查的有24首,分别是:《春宵》 、《后赤壁赋》、《和子由踏青》、《雪后北台书壁》、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海棠》、《上元侍宴》、《望海楼晚景》、《和子由渑池怀旧》、《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花影》、《题西林壁》、《有美堂暴雨》。《饮湖上初晴后雨》、《出...

次韵子瞻登望海楼五绝原文_翻译及赏析
答:画船人去浮红叶,石径僧归蹑白蛇。楼观争高不计层,雍雍过雁自相应。钱王旧业依稀在,岁久无人话废兴。荷叶初干稻穗香,惊雷急雨送微凉。晚晴稍放秋山色,洗却浓妆作淡妆。白酒倾浆脍斫红,昼游未厌月明中。楼高只辨听歌鼓,不见游人转似蓬。——宋代·苏辙《次韵子瞻登望海楼五绝》 次韵子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