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的区别? 藏传佛教、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泣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在宗教学说体系上:

小乘基本上保持了释迦牟尼的遗教,着重伦理教诲,只以佛陀为导师而不是神,不拜偶像 ;

大乘则接受了外道思想,修正了释迦牟尼的学说,以佛为神并有不同的化身和无边的法力,宣扬神异,造出各种偶像加以崇拜 。

2、在修道途径上:

小乘主张众生自救,人人都能经过修道而进涅槃,但不能人人成佛;

大乘则主张不仅要自渡,还要兼渡他人,认为只要虔诚地信仰,人人皆可成佛(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为佛)。

3、在哲学理论上:

小乘主张“我空法有”否定主观的真实性,但不彻底否认客观存在 ;

大乘主张“法我皆空”,不仅否定了主观的真实性,也否定客观的真实性,是彻底的唯心主义。

4、要超脱生死轮回:

小乘认为必须自己切实修行,甚至要出家过乞讨度日的生活;

而大乘主张信徒可以作为居士,照常过家庭生活、经营,布施即可修功德,甚至只要诚心念佛,就可以超脱轮回。

5、构成不同:

大乘的相应梵语是“Mahayana”,是大的车乘之意。在佛教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教法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

小乘”(Hinayana ,音读“希那衍那”),是对三乘佛法中之:“声闻乘”和“缘觉乘”的统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大乘佛家

百度百科-小乘佛家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

1.在宗教学说体系上:小乘基本上保持了释迦牟尼的遗教,着重伦理教诲,只以佛陀为导师而不是神,不拜偶像 ;大乘则接受了外道思想,修正了释迦牟尼的学说,以佛为神并有不同的化身和无边的法力,宣扬神异,造出各种偶像加以崇拜 。

2.在修道途径上:小乘主张众生自救,人人都能经过修道而进涅槃,但不能人人成佛;大乘则主张不仅要自渡,还要兼渡他人,认为只要虔诚地信仰,人人皆可成佛(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为佛)。

3.在哲学理论上:小乘主张“我空法有”否定主观的真实性,但不彻底否认客观存在 ;大乘主张“法我皆空”,不仅否定了主观的真实性,也否定客观的真实性,是彻底的唯心主义。

4.要超脱生死轮回:小乘认为必须自己切实修行,甚至要出家过乞讨度日的生活;而大乘主张信徒可以作为居士,照常过家庭生活、经营,布施即可修功德,甚至只要诚心念佛,就可以超脱轮回。

扩展资料:

佛教,本分有原始佛教与后期佛教。原始佛教又称为小乘佛教,后期佛教又称为大乘佛教。事实上,佛法共分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修上品五戒十善的生天,中品五戒十善的生人,综合五戒十善,称人天道声闻是由於听法修行而得解脱生死的。

独觉是不由听法无师自觉而解脱生死的,综合声闻独觉,称为解脱道菩萨道是既求取解脱道而又不舍人天行的一种法门,所以大乘的菩萨道是解脱道与人天道的综合。仅在人天道修持五戒十善的人,尚是凡夫。

了解脱道,不再受生死的人才是圣人,因他们只顾自己乘着佛法而解脱,不回头过来救度其他的众生,所以称为小乘。菩萨是上求无上佛道而自己解脱生死,下化无量众生同离生死苦海,所以称为大乘。也既是说大乘、小乘,乃是一种比喻。大乘喻能渡无量众生。小乘喻渡少数众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乘佛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乘佛教



首先,从信仰修证方面来说,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迥)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然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习,可以达到佛果(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扩大了成佛的范围。又,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断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自了汉”。大乘佛教则自称佛法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他认为,修证需要经过无数生死,历劫修行,以“摩诃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强调要适应世间,开大方便门,以引渡众生。
其次,从教理义学方面来说,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即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在乘佛教对“法无我”的理论分析,又可以分为两大派:一为初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一世纪至五世纪),由龙树、提婆创立的中观学派(在我国称为大乘空宗)。它主要阐发诸法“性空假有”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诸法)都是因缘(各种条件)而起,是无自性的,因而是空。但这种空又不是虚无,其假有的现象还是有的。所谓假有是针对小乘认为诸法在概念上是实有的理论而发的,也就是说诸法只是一种“假名”而已。龙树、提婆认为,用这样的理论来分析诸法,既不着有(实有),也不着空(虚无的空),这就是所谓的“中道观”。二为中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由无著、世亲创立的瑜伽行派(在我国称为大乘有宗)。它主要阐发“万法唯识”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均依“阿赖耶识”(亦称第八识,藏识等)缘起,阿赖耶识能发生一切法。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一切法都存在于认识之中,认识无非是心意识的分别作用,因此整个宇宙除了各种不同的认识外,再没有什么实体了,因此叫做“万法唯识”。公元七世纪后,印度佛教开始走向衰微,密教(后期大乘)代之而起,已无重要义理可言了。
此外,大小乘佛教都有各自编集的经典作为立论之依据。小乘佛教的主要经典(以汉译名称)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等。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则有:《大般若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大涅盘经》、以及《大智度论》、《中论》(龙树造)、《瑜伽师地论》(传为弥勒造)、《摄大乘论》(无著造)、《唯识三十论》(世亲造)等等。
佛教约在西汉末、东汉初(公元一世纪左右)传入我国,至东汉末,才开始有佛经的大量翻译。当时有两位著名的译经者,安世高和支娄迦谶。安译出大量小乘经典,支则译出大量大乘经典,在社会上都有相当的影响。因此,在我国,大小乘佛教几乎是同时传入。然而,就佛教以后在我国发展的情况看,主要是大乘佛教的发展。小乘佛教虽也出现过一些学派和学者,但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小乘佛教的各种经典、教理和戒律等只是备参考而已。
大乘佛教在我国可以说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东晋时期大乘空宗般若学受到当时玄学的影响,在社会上十分流行,对般若“性空说”的解释,有“六家七宗”之多。东晋名僧僧肇,著《物不迁论》、《不真空论》等评述了各家理论的得失,对以龙树为代表的大乘中观学派的思想作了通俗、准确的阐发。这一学派发展到隋代,形成了以吉藏为代表的“三论宗”(以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为所依经典),它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中观学(空宗)的思想。而唐初著名学僧玄奘西行求法,回国后大力弘扬无著、世亲的思想,译出《唯识三十论》以及护法、难陀等十家解释“唯识”义的《成唯识论》一书,其大弟子窥基又著《成唯识论述记》等,从而创立了“唯识宗”,它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瑜伽行派(有宗)的思想。
除此之外,陈隋之际形成的“天台宗”和唐代中期创立的“华严宗”,则已不能简单地用原来印度大乘某派的说法予以框范了。因为在他们的理论中,吸收了大乘各学派的说法,以至中国道教、儒家等思想因素,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了。当然,如果就“天台宗”以《妙法莲华经》为所依经典说,可以说空宗色彩稍多些。“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所依经典,则可说有宗色彩稍多些。至于在唐代中期形成的“禅宗”、“净土宗”等宗派,则更是为印度佛教所未有,而完全是由中国佛教徒所独创的大乘佛教宗派。他们具有通俗、简明的教理,广泛的融合和适应性,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大乘密教也在中唐时期传入我国,以后主要在西藏、内蒙古等地区得到发展,流传至今。

如来为何要推行大乘佛法?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关键在于创造者不同



首先看《法华经》。该经基本上是通过与小乘作比较,来论述大乘。该经谓:
“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盘,是名声闻乘。……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得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此中论小乘的要点是“欲速出三界,自求涅盘”及“乐独善寂”;论大乘的要点则是“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对比起来,小乘的舍离世间的精神或态度,与大乘的不舍世间的精神或态度,非常明显。
以下看《大智度论》。该论基本上亦是通过与小乘作比较,来论述大乘。该论谓:
“佛法皆是一种一味,所谓苦尽解脱味。此解脱味有二种:一者但自为身,二者兼为一切众生。虽俱求一解脱门,而有自利、利人之异。是故有大小乘差别。”据《大智度论》,大小乘都有同一的目标,这即是解脱。但两者的做法不同。小乘是自利,只为自身;大乘则是利人,兼为一切众生。自利是把自身与世间分割开来,这便是舍离。利人则是把自身与世间结合在一起,视利人即是自利,这便是不舍。
另外,《大智度论》又以大慈悲心的有无,来判分大乘与小乘。小乘无大慈悲心,大乘有大慈悲心。这大慈悲心是表现于利人的行为中的。
《大智度论》更就智慧言,说小乘的智慧浅薄,不能深入诸法,故不说“世间即是涅盘”。大乘的智慧则深厚,能深入诸法,故说“世间即是涅盘”。这“世间即是涅盘”的说法,与《心经》的“色即是空”的说法,是同一思路;都是肯定现实的世界即此即是真理之意。世间即此即是涅盘,故不必舍世间以求涅盘,涅盘的理想即在世间中。不舍世间之意,至为明显。
以下看《大乘庄严经论》论大乘佛教。该论谓大乘佛教有七大义:
“缘、行、智、勤、巧、果、事皆具足,依此七大义,建立于大乘。”所谓大义,即不同于小乘的特别殊胜的义理。这七者是缘、行、智、勤、巧、果、事。无著解释这七大义谓:
“若具足七种大义,说为大乘。一者缘大;由无量修多罗等广大法为缘故。二者行大;由自利利他行皆具足故。三者智大;由人法二无我一时通达故。四者勤大;由三大阿僧祗劫无间修故。五者巧大;由不舍生死而不染故。六者果大;由至得力、无所畏、不共法故。七者事大;由数数示现大菩提大涅盘故。”此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行大与巧大。行大是具足自利与利他行;巧大是不舍生死而不染,即是不舍生死烦恼,但亦不为其所染著。生死烦恼实是就世间而言,不舍生死烦恼,其实是不舍世间。故行大与巧大,都是不舍世间之意。

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有什么区别!~

1、哲学理论不同
小乘:主张“我空法有”否定主观的真实性,但不彻底否认客观存在 。
大乘:主张“法我皆空”,不仅否定了主观的真实性,也否定客观的真实性,是彻底的唯心主义。
2、修行不同
小乘:认为必须自己切实修行,甚至要出家过乞讨度日的生活。
大乘:主张信徒可以作为居士,照常过家庭生活、经营,布施即可修功德,甚至只要诚心念佛,就可以超脱轮回。
3、构成不同
大乘:相应梵语是“Mahayana”,是大的车乘之意。在佛教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教法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
小乘:(Hinayana ,音读“希那衍那”),是对三乘佛法中之:“声闻乘”和“缘觉乘”的统称。
4、修道方法不同
小乘:主张众生自救,人人都能经过修道而进涅槃,但不能人人成佛。
大乘:主张不仅要自渡,还要兼渡他人,认为只要虔诚地信仰,人人皆可成佛(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为佛)。

扩展资料
由来:
大乘的相应梵语是“Mahayana”,是大的车乘或行程之意;“小乘”的梵文为“Hinayana”是小的,低等的车乘或行程之意。相应地,说大乘,有显扬之意。现代的佛教学者,沿袭此用法,已是中性,并无显扬或贬抑的意味。实际上,“大乘”一名的渊源,小乘圣典《阿含经》便在多处提到这个名字。
1、“长阿含经”(Digha-nikaya)云:佛为海船师,法桥渡河津,大乘道之舆,一切渡人天。
2、《杂阿含经》卷二六第六六九经(《大正藏》二·一八五页上),以行大乘的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者为大士。
3、《根本说一切有部 奈耶》卷四五(《大正藏》二三·八七五页中),亦有:“乃至出家得阿罗汉果,或有发趣声闻独觉乘心者,或有发趣大乘者。
意义:
大乘佛教的精神是利益众生,把将众生在苦难中解救出来。
中国若干千年来灾难重重,而在此大乘佛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众在佛门之中得到无尽的法益,灾难和痛苦得到了安抚,深受快乐。奠定大乘佛教在中国的重要地位。
大乘佛教在中国儒教思想中原有的仁、义、礼、智、信的教育基础上,增添了《菩萨行》的教育。从菩萨道菩萨行到法界实相,一乘妙理之觉悟,大大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广度和深度。
修行菩萨道广积福德资粮,深涉国家社会服务人群,宏法利生,令一切众生,也能获得众生平等性智的觉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乘佛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乘佛教

  佛陀在世时根本没有什么上座部,大众部等,也没有什么南传,北传,大乘和小乘的分别。部派佛教的出现是因为对法与律的诠释的差别所致。僧团当时在教理和戒律上皆是一致,没有多大的差异。南传佛法是肯定我们个人的修行,不依赖佛、菩萨、护法神等的参与,这一点是具有极积的意义的。
  教派的争辩是无谓的,大乘和小乘的分别是大众部佛教徒强加的分法,上座部佛教徒否认这种分法。从律藏来看,属于上座部系统的律有[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巴利律];属于大众部只有[摩诃僧只律]。虽然在经典里[根本有部律](卷45)及[杂阿含769经]曾提到大乘之名,这是指八正道的修持者;在[杂阿含604经]以修行四摄法的称为大士,在[增一阿含经](卷19)也提到大乘的六度;但这些都是部派佛法,不是佛陀在世时的原始佛法,根据口耳传授世代相承的原始佛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北传佛教在理论的发挥上可说超过了南传佛教,但在实践上,我们不可以一概而论,认为北传地区就是大乘的,而南传地区就是小乘的;这些都是无谓的,现在中国佛教空前兴盛的是念佛,素食与空谈,这可以从网页上的言论上清楚看到,而对生老病死的切身问题都没兴趣了。
  南传佛法教义简单朴实,义理清晰,不含迷信色彩,不依赖宗教仪式,或是祈求天神护法;充分肯定个人的学习能力,循序渐进修习、彻底开发我们心灵里宝贵的智慧和慈悲;于今生人世、讲求踏实、明白因果业报的道理,寻求向善觉悟的道路;净化我们人生的生活。佛说∶“我们是业的主人,是自己业的继承人,由自己的业而生,是自己业的亲族,依自己的业支撑而活,不论我们造何种业,善的或恶的,我们必将去承担。”
南传佛法是部派佛教时期的佛法,部派佛教的出现是因为对法与律的诠释的差别所致。虽然南传佛法也含有真正的佛法,同时比北传的佛法还要纯正的多。但世人争强好论,耗时费力。只要大家依法来修行一段时日,就再也不必多费口舌了。

大乘佛法与小乘法有那些不同
答:“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们认为这六种方法是能够脱离生死苦海,达到涅磐彼岸的通道。“四摄”是指大乘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在与他人相处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具体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大乘佛教认为这是菩萨救渡众生时所应遵守的原则和方法。为了与小乘相区别,...

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的区别是什么?二者有共同点吗?是否有高下只分?
答: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的区别,大乘佛法是天界的国王学院,毕业之后都是天国世界的国王。小乘佛法,是公民学院,毕业之后到某一个天国世界当大臣或者公民。以上只是让你大概明白他们之间区别的方便说法,不准确。如果准确的说,大乘佛法是修佛的,境界高,修炼难度大,法理更精深。小乘佛法可以修菩萨果位,罗汉...

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有什么不一样
答:善友:乘就是运载的意思,譬喻的说法,从生死的此岸到达安乐的彼岸需要运载的工具,站在大乘利他的角度去讲追求个人的解脱是小乘。整个佛法的体系如佛在长阿含经中所说,分为两种,一种叫解脱观,一种叫安隐观,解脱观顾名思义就是他听闻佛法的目的,依靠佛法修行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的解脱种种的苦难...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
答:第一,经典不同。小乘佛教只承认早期结集形成的经典是佛经(相当于汉译《阿含经》),对后出的大乘经典,如我们熟悉的《阿弥陀经》、《金刚经》、《法华经》、《华严经》,一概不承认。大乘承认小乘经,但认为那是佛对小根器人说的不了义经,大乘佛经才是根本经典。小乘经典用巴利语写成,大乘...

大乘小乘佛法区别
答:大乘和小乘的区别是个很大的问题,过去也常常说。佛陀教法分为三乘:人天乘、小乘、大乘;或者分为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一佛乘。五乘的分法是最后的一佛乘相同于三乘中的大乘;五乘把三乘细分了,其中人和天分开,小乘也分为声闻和缘觉两个部分。 人乘是怎么做得现世福报,比如怎么求现世财富,怎么...

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的区别
答:一旦破本参(七住位菩萨),则必断我见,同时得小乘初果的解脱功德。破重关(十住位菩萨)同时兼得小乘二果的解脱功德。破牢观(初地菩萨)得三果的功德。至三地满心,即能取无余涅盘,得小乘四果的功德。却因乘大愿,故意留一分思惑不断,以润来生。直至六地满心,念念入灭尽定。然而,此时...

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的区别在哪?
答:这些著作非常不错,是再来菩萨接引我们的,通俗易懂,内容深刻 3.一点学术的东西,看看,参考一下 小乘:又叫声闻乘。二乘之一,乃大乘、菩萨乘之对称。意译为狭小之车乘,指运载狭劣之根机以达小果之教法;即于所修之教、理、行、果,与能修之根机均为小劣之法门。小乘之名,原系大乘佛教徒对...

佛教中的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有什么区别?
答:小乘佛法讲的是断烦恼障、破人我执的方法。大乘佛法不但断烦恼障,也断所知障;破人我执,也破法我执。 【如果你是研究佛学的话,网上这个解释我觉得很到位】 小乘佛教也叫做“小乘教”,略称“小乘”,梵文音译“希那衍那”。今学术界沿用之,已无贬义。亦称“二乘”,及“声闻乘”、“...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是什么?
答:1、流传地区不同 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包括了中国内地,也包括了韩国、日本、越南这一带。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暹包括了印度、暹罗北部和中部地区。2、宗旨不同 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主张行菩萨道,要普渡众生。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是以自我完善与解脱为宗旨。3、起源不同 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是脱胎于小乘佛教...

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本质区别在哪里
答:是故三乘皆应修学,不应憍傲妄号大乘,谤毁声闻、独觉乘法。《楞严经》: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妙祥法师:戒就是佛,佛就是戒。虽然从相上来讲是戒,但它没有离开性,它只是性的一种表示。我们性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