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跟核磁共振有什么区别? 核磁共振和加强核磁共振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逮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CT与核磁共振(MRI)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检查方法。MRI是Magnetic Resnane Iamge的简称,中文为磁共振成像。MRI是把人体放置在一个强大的磁场中,通过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质子,发生核磁共振,然后接受质子发出的核磁共振信号,经过梯度场三个方向的定位,再经过计算机的运算,构成各方位的图像。
  CT由于X线球管和探测器是环绕人体某一部位旋转,所以只能做人体横断面的扫描成像,而MRI可做横断、矢状、冠状和任意切面的成像。

  核磁共振(MRl)与CT都属于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两者相比,核磁共振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核磁共振能敏感地检查出组织成分中水含量的变化,能显示功能和新陈代谢过程等生理生化信息的变化,它使机体组织从单纯的解剖显像发展为解剖学与组织生化和物理学特性变化相结合的“化学性图像”,为一些早期病变提供了诊断依据,常常比CT能更有效和更早地发现病变。它能非常清晰地显示脑和脊髓的灰质和白质,故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方面优于CT,对颅脑、脊柱和脊髓疾病的显示优于CT,这是CT所无法比拟的;
  核磁共振可根据需要直接显示人体任意角度的切面像,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而CT只能显示与身体长轴相垂直的横断层像;
  核磁共振有高于CT数倍的软组织分辨能力,图像中对于软组织的对比度可以提高1—3个等级度,大功率的核磁共振机器拍摄的照片非常清晰,甚至可以看到组织内的细小血管;
  核磁共振在仪器结构上不需要像CT那样有较大的机械口转动部件和一系列高精度的探测器,只要通过电子方法调节磁场梯度即可实现扫描;
  核磁共振不会像CT那样产生对人体有损伤的电离辐射,对机体没有不良影响,甚至孕妇接受核磁共振检查时对胎儿也无任何不良影响;
  核磁共振有3个特性参数,而CT只有X射线束穿过生物组织的衰减一个物理参数,故核磁共振漏诊率比CT低;
  核磁共振不用造影剂就可得到很好的软组织对比度,能显示血管的结构,故对血管、肿块、淋巴结和血管结构之间的相互鉴别有其独到之处,而且还避免了造影剂可能引起的过敏反应;
  核磁共振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骨性伪影,能使脊柱中的脊髓及神经根显像清晰,还有可能检查出由于缺血引起的组织损伤等等。
  核磁共振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的不同疾病,如肿瘤、炎症、创伤、退行性病变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的检查,在脊柱外科更有其广泛的适应证,应用范围大大超过CT检查,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

  核磁共振也存在不足之处,与CT相比主要其不足之处包括:成像时间较长,当前,全身成像15个断层面需要13分钟;空间分辨率低,仅为2毫米,活动使分辨率更低,故诊断心脏等活动性器官效果较差;显示骨组织的能力比CT要差,在观察颈椎骨刺、韧带钙化及椎管狭窄等骨组织的退变情况时,不如CT清楚,但在显示这些骨组织退变后的改变对脊髓神经根的压迫方面优于CT;由于铁金属的磁场反应,使带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或体内有某些金属的部位不能作核磁共振的检查,如脊柱及其他部位内固定术后、人工关节术后、外科.手术使用缝合器以后、带有金属避孕环的妇女以及安装有假牙等,以及其他体内存有金属异物等情况者。不过,由于钛金属没有磁场反应,目前在骨科内固定手术中正在逐步推广的钛金属内固定物可以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安装核磁共振须有特殊房间,必须防磁、防电干扰,对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冷却系统也有特殊要求,要求温度在20—25℃,上下相差不能超过1℃等;价格昂贵,现在一台应用抗磁系统的核磁共振机,价值近100万美元,而一台超导磁系统的核磁共振机高达200万美元左右;检查费用昂贵,远远高于CT检查的费用,一个部位的核磁共振检查费在800—1300元,而CT仅180—600元;运转维护费用高,一年约耗电40万度,仅电费一项即需几万元人民币,还需要液氦、液氮、重水和其他材料等。

  综上所述,尽管核磁共振检查有不少优点,但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局限性。因此,不应对核磁共振检查过分地依赖和迷信,应根据核磁共振的检查特点、临床要求及病人的不同情况合理选用,对每一幅核磁共振的图像,都应仔细地联系解剖病理和临床,作客观全面的分析。

核磁共振(MRI)又叫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继CT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重大进步。自80年代应用以来,它以极快的速度得到发展。MR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大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其他许多成像术,而且不同于已有的成像术,因此,它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潜在优越性。它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MR也存在不足之处。它的空间分辨率不及CT,带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或有某些金属异物的部位不能作MR的检查,另外价格比较昂贵。



X光、CT、核磁有什么区别





核磁共振和ct的区别~


一、操作方式不同
1、核磁共振是直接核磁平扫。直接用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发生塞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
2、增强核磁共振是注入造影剂后对组织肿块进行检查。
二、效果不同
1、核磁共振图像不如增强核磁共振清晰。
2、增强核磁共振图像较核磁共振会更直观清晰。

三、应用不同
1、核磁共振,对脑、甲状腺、肝、胆、脾、肾、胰、肾上腺、子宫、卵巢、前列腺等实质器官以及心脏和大血管都有绝佳的诊断功能。
2、肝、肾等实质器官有的病变在平扫时由于其密度与周围正常组织没有差别而不能显示,增强核磁共振,注射造影剂后,使肿瘤与正常组织形成明显区别,有利于找到肿瘤组织并给予定性,判断肿瘤分期、分级、能否切除。另外,增强扫描可以应用于血管成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核磁共振
百度百科——增强核磁共振(磁共振增强扫描)

核磁共振头部检查什么
答:耳部磁共振检查二、颅颈部磁共振检查 1、鼻咽部磁共振检查 2、口咽部磁共振检查 3、喉及甲状腺磁共振检查 4、颅颈部磁共振检查 5、颈部大血管磁共振检查但是有些早期疾病的形成是多种疾病的并发症,头部不舒服并不一定是头部的原因,可能是由身体其他部位引起的,所以,建议做个TTM全身筛查来排除身体其他部位出现的...

磁共振与核磁共振有什么不同
答:它们可 以用核的自旋量子数I来表示。三、优点不同 1、磁共振:无辐射、分辨率高等优点。2、核磁共振:对人体没有损伤;能获得脑和脊髓的立体图像,不像CT那样一层一层地扫描而有可能漏掉病变部位;能诊断心脏病变,CT因扫描速度慢而难以胜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磁共振 百度百科-磁共振 ...

学习MRI时,老师都说T1看解剖,T2看病变,T1T2是什么意思
答:磁共振t1t2信号记忆顺口溜如下:T1加权成像(T1WI)是指突出组织T纵向弛豫差别。t1越短,指信号越强,t1越长,指信号越弱,t1一般用于观察解剖。由于核磁共振是磁场成像,没有放射性,所以对人体无害,是非常安全的。磁共振T1与T2区别:T1观察解剖结构较好。T2显示组织病变较好。水为长T1长T2,脂肪为短...

CT和核磁共振(1.5T的)副作用哪个大
答:任何检查都有一定影响,但通常病人只需要检查某一部位,所以副作用几乎可以不计了。只是特殊情况下要考虑的。CT是通过X线进行的,所以有一定放射性,要考虑。磁共振是通过磁场进行的,如果身体内有金属物体(支架等),就不适合进行此检查。两者各有所长,应该根据需要进行。

p e t与核磁共振有什么区别
答:PET是最高级别的CT,可以看肿瘤的,磁共振是MRI,看神经的,价格差距也大了

什么是核磁共振
答:赣州市人民医院最新引进的3.0T高分辨18通道全景磁共振成像系统,我市第一台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具有扫描速度较快、图像清晰度好;无电离辐射,无X线损伤,尤其适合儿童和老年人检查。专家介绍,核磁共振的成像原理不同于CT和X光,它是利用人体组织吸收射频信号,在外部射频信号停止作用下,人体组织向外...

核磁氢谱dd,dt,br.s,q,t都是什么意思?
答:dd:双二重峰;dt:双三重峰;br.:宽峰;s:单峰;q:四重峰;t:三重峰。核磁共振氢谱 详细介绍:是利用核磁共振仪记录下原子在共振下的有关信号绘制的图谱。其吸收峰个数,为等效氢原子种数,吸收峰面积之比,为各种等效氢原子个数的最简整数比。化学位移:氢原子在分子中的化学环境不同,...

磁共振中的t1,t2是什么意思当什么讲
答:磁共振tt2长短的意思如下:T1加权成像(T1WI)是指突出组织T纵向弛豫差别。t1越短,指信号越强,t1越长,指信号越弱,t1一般用于观察解剖。T2加权成像(T2WI)是指突出组织T2横向弛豫差别。T1制剂是通过水分子中的氢核和顺磁性金属离子直接作用来缩短T1,从而增强信号,图像较亮。T2制剂是通过对外部局部...

腰骶椎MR(1.5T)扫描是核磁共振吗?
答:是磁共振。MR就是Magnetic resonance磁共振的缩写。1.5T是这个仪器磁场的强度目前常用的磁共振强度有1.5T和3T两种。一般做腰椎1.5T要比3T好,因为脊椎液在3T下显示回声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