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语文、英语测试卷 小学六年级上册 语文/数学/英语 期末考试卷

作者&投稿:钦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神机妙算”对又巧:(共31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27 ×2 = 35 ×1 = 34 ×13 = 12×34 = (23)3=
528 ×7= 45 ×47 = 5-37 = 724 ×314 = 16 +56 ×15 =
2.用你喜欢的方法算:(18分)
14 +34 ×13 57 ×14 +34 ×57 13 +47 +23 +17

45 ×38 ×59 (14 +15 )×4×5 27×59 -11

101×17 -17 647 ×48 17 ×34×7×217

3.列式计算(共8分)
(1)89 的 34 是多少?

(2)13 与 14 的差加上它们的积,和是多少?

(3)724 的 37 与78 的差是多少?

(4)9与它的倒数的和乘以 79 ,积是多少?

二、“对号入座”填一填:(共30分)
⑴ 45 ×7表示( );8×34 表示( )。
⑵ 35 小时=( )分 58 千克=( )克
125 平方米=( )平方分米 34 米=( )分米
⑶最小质数的倒数是( ),0.25的倒数是( ),73 的倒数是( )。
⑷六年级的男生人数是女生的人数的 710 ,那么男生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 )( ) 。
⑸一堆沙土重1516 吨,用去了25 ,用去了( )吨,还剩总数的( )( ) 。
⑹在○里填上“<”、“>”或“=”。
67 ×59 ○67 58 ×75 ○ 58 65 ○34 ×65 5米的16 ○1米的56
⑺ 桔树棵数的 37 与桃树同样多,是把( )看作单位“1”,如果桔树有28棵,则桃树有( )棵。
⑻ 做一批零件4小时可以完成,那么( )小时可以完成这批零件的34 。
⑼ 16 ×( )=713 ×( )=1713 -( )=( )×0.3 = 1
⑽新学期开始,同学们要选一名中队委。参加选举的共60人,同意小明当选的占35 ,同意小红当选的占710 ,同意小东当选的占56 ,得票最少的是( ),是( )票。
⑾如图:是一堆圆片,如果将其中的34涂成红色,那就需要涂红( )个圆片;如果拿走4个圆片,将剩下圆片的34涂成红色,那就需要涂红( )个圆片。

⑿ 已知a×67 =b×65 =55 ×c,其中a、b、c是自然数且都不为,把a、b、c三个数从小到大顺序排列起来:( )<( )<( )

三、“择优录取”:(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共6分 )
1.已知 65 ×56 =1,所以( )。
① 56 是倒数 ② 65 和 56 都是倒数 ③ 65 和56 互为倒数
2.( )的倒数比它的本身大。
① 假分数 ② 真分数 ③ 带分数
3.( 47 +13 )×21=47 ×21+13 ×21,这是运用了( )。
① 乘法交换律 ② 乘法结合律 ③ 乘法分配律
4.比50的 35 少3的数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
① 50×35 +3 ② (50+3)×35 ③ 50×35 -3
5.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用去了13 ,另一根用去13 米,剩下的铁丝( )。
① 第一根长 ② 第二根长 ③ 同样长 ④ 无法比较哪根长
6.把六年一班的人调出15 后刚好与六年二班人数相等,原来六年二班人数是六年一班的( )。
① 25 ② 35 ③ 45
四、解决问题我能行!(共32分)
1.只列式不计算:(8分)
(1)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辆汽车行了全程的45 ,行了多少千米?

列式:

(2)甲数是56,乙数是甲数的17 ,丙数是甲数的18 ,丙数是多少?

列式:

(3)果园里有480棵树,其中桃树比总数的38 多20棵,桃树有多少棵?

列式:

(4)
苹 果:
梨 子:
香 蕉:
列式:

2.南京长江大桥约长6800米,武汉长江大桥是它的 14 ,武汉长江大桥约长多少千米?

3.五年级同学收集树种56千克,六年级收集的比五年级多47 ,六年级比五年多收集多少?

4.一块长方形的铁板长6米,宽是长是13 ,这块铁板的面积是多少?周长是多少?

5.一批水泥,用去12吨,剩下的是用去的59 ,这批水泥有多少吨?

6.益华电脑城有电脑220台,第一天卖出14 ,第二天卖出剩下的415 ,第二天卖出电脑多少台?

7.饭店买来面粉78 吨,第一天用去面粉的314 ,第二天又用去316 吨,共用去面粉多少吨?

五、我来露一手:(20分)
1.13 ×a(a≠0) 的倒数是( )。
2.两个自然数的倒数的和为712 ,这两个数分别是( )和( )。
3.一本故事书有120页,小明第一天读了全书的16 ,第二天读了余下的14 ,第三天应从第( )页读起。
4.一根绳子长821 米,先剪下它的一半,再把剩下的剪下一半……剪4次后,剩下的部分长( )米。
5. 11×2 + 12×3 + 13×4 + …… + 198×99 + 199×100 =(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毕业语文、数学、英语测试卷各五个。(要参考答案)~

语文:
http://wenku.baidu.com/view/ca71820f76c66137ee061987.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1c6a5c7101f69e314332946b.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4778c54c767f5acfa1c7cd74.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057c12c25fbfc77da269b19d.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dd4a25d6c1c708a1284a4428.html
数学:
http://wenku.baidu.com/view/05315c22dd36a32d73758197.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39b28ac72cc58bd63186bddb.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694f6be8998fcc22bcd10d6a.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fbf8424c2e3f5727a5e962cb.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8d3121da7f1922791688e82b.html
英语:
http://wenku.baidu.com/view/510a9d43b307e87101f69634.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51bf525477232f60ddcca1d9.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ba62293d376baf1ffc4fadb1.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a5f9c63f5727a5e9856a61b3.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80fffe0716fc700abb68fcce.html
帮您都看过了,这几条链接,直接点进去就行了。

数学的:这个不一定啊,我劝你要是想考好,就多背一背,记一记老师讲的重点知识,这样基础知识分大部分就都保住了;你再看看老师说的重点课文,多看几遍,很有可能考阅读。至于作文,你就都看看作文选吧。数学方面你主要记住定义,灵活运用,基本上没什么问题,还有就是别马虎、粗心啊,要不然扣了分很亏的。
我这有份卷子,你做做吧,但题不一定一样。
数学:
一、填空(共30分,每空1分)
1、2的分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在加上( )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为最小的合数。
2、( )决定圆的位置,( )决定圆的大小。
3、正方体的棱长12厘米,,如果棱长扩大2倍,则它的棱长之和扩大( )倍, 它的体积会扩大( )倍,表面积会扩大( )倍。
4、我校六年级一班去西湖坐船游玩,每船8人则会余下4人,如果每船坐9人,则余1只船,该班共有( )人,共有( )只船。
5、7×表示( ),×7表示( )。
6、鸡兔同笼,共32个头,102只脚,问有( )只鸡,( )只兔。
7、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敲完,12时敲响12下,需要( )秒。
8、=( )%=( ):( )==( )(小数)
9、甲、乙两数的比5:8,甲数比乙数少( )%,乙数比甲数多( )%。
10、一个数增加它的50%是60,这个数是( )。
11、甲比乙少,乙比丙多25%,甲是丙的( )%
12、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用5小时,返回时用4小时,去时的速度是返回时速度的( )% 。
13、在2:3 中,如果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加上( )。
14、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比乙数多12 ,甲乙两数的和是( )。
15甲数比乙数多,则乙数比甲数少( )。
16 、把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是全长的( )。
二、选择题(10分)
1、在含糖25% 的糖水中,糖与水的比是( )。
①1:3 ②1:4 ③1:5
2、在下面三题中,结果最大的算式是( )
①1999÷ ② 1999× ③1999×
3、甲数与乙数的比等于6:5 ,那么甲数的等于乙数的( )。
① ② ③ ④
4、一个圆环,它的外圆直径是内圆直径的2倍,这个圆环的面积( )。
①比内圆面积大 ②比内圆面积小 ③与内圆面积相等
5被减数比差多125% ,减数是被减数的( )。
① ② ③ ④
三、计算(12分)
2.1÷〔(3 -2)×〕 7÷4+0.25×3+




四 求未知数X(8分)
X-5X%=17.5 7X+5×0.7=8

3X÷=48 40-X=3

五 图形题(10分)
1求圆的面积(如图)
2 求阴影部分面积(单位:厘米)









六 应用题(30分)
1 一化肥厂生产一批化肥,分三次运出,第一次运出总数的还多200吨,第二次运出是第一次的,第三次运出450吨,这批化肥共有多少吨?



2一项工程.甲工人单独完成需要12天,甲乙二人合作8天就可以完成,如让乙单独完成需要多少天?


3 商店运来桔子,苹果和梨一共320千克,桔子和苹果的比是5:6.梨的重量是苹果的,桔子比梨多多少千克?


4 一只挂钟的分针长20厘米,经过45分钟后,这根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



5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现有一块冰,体积是2立方分米,融化后的体积是多少?



6 一桶油连桶重23千克,用去油的50%以后,称得连桶重是12千克,问桶中原来共有油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语文:一、基础知识(共20分)
1、会有看拼音写词语。但弄不好也不对,我就删了。
2、根据下面的意思写出词语。
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颠倒了事实,认错了对象。 ( 张冠李戴 )
形容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 ( ) 把枣子整个儿吞下去,不辨滋味。比喻读书不认真,不仔细,不理解意思。 ( 囫囵吞枣 ) 连声称赞不止。 ( )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良师( )友 ( )流不息 狂风怒( ) 再接再( ) ( )转反侧
威武不( ) 汗流( )背 轻举( )动 万( )俱寂
4、把括号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王老师把问题分析得十分(深奥 深刻),对大家启发很大。
新校舍的图设计得十分(周密 精密),还标出了哪儿是布告栏,哪儿是绿化带。
那块石碑的字迹依然(清晰 清楚),很容易辨认。
5、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杰出”是什么意思?哪些事例说明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6、改写句子,去掉引号,但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李涛报名时对老师说:“我叫李涛,家住荷花巷62号。”
—————————————————————————————————
江姐回答说:“上级的姓名地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地址,我也知道。但是……”
——————————————————————————————————
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的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把钱退回去
彭总担任国防部长期间,曾多次出国访问。每次出国,他都很节俭,从不多花一分钱。他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 说:“过去,我们节约每一个铜板,是为了革命战争;今天,我们节约每一分钱,是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
有一次,彭总要带一个代表团出国访问。根据规定,发给他几百元的服装制作费。他除了做一套便服外,把剩下的钱全部退给公家。参谋建议多做两套衣服,可以随时换洗。彭总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说:“不花自己的钱,就是不知道心疼。不做,把钱退回去。”
彭总不仅在服装制作费上注意节约,而且在生活补助费方面也尽量节俭。1957年11月,他随同毛主席率领的代表团出国访问。回国前,大家都把节省下来的生活补助费,购买一些东西带回去。而彭总呢,却什么也没买。参谋请示他买些什么东西回去,没想到刚一开口,彭总说:“你又是来动员我花钱的吧?不买,什么也不买!”
他看参谋笑而不答( )就平心静气地说( )我们国家现在还很穷( )底子又薄( )经济建设又需要大量资金( )我们能省一点儿( )积少成多( )也好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
参谋不好再说什么啦,问:“多余的生活费怎么办?”
彭总斩钉截铁地说:“全部退给国家!”
A、在第四自然段的( )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B、划出短文中的过渡句。
C、短文中写了彭总的哪两件事?彭总把节约下来的钱全部退给国家是为了什么?
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正是响午时候,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 )
正是吃西瓜的季节。中午,爸爸汗流夹背地搬回四只西瓜。( )
我不后悔,奶奶、妈妈不是常常检不好吃的东西吃吗?( )
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叫道:“这酒正有气力。”( )
10、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生气勃勃( ) 情深意切( ) 大公无私( )七嘴八舌( )
11、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A、( )工作很忙,王叔叔( )坚持每天晚上去培训班学习。
B、他( )会驾驶汽车,( )会修理汽车。
C、小华( )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她从不骄傲自满。
12、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这时候天快黑了,你还过冈,岂不枉送自家性命?
我是清河县人,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丰碑
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飞雪前进。战士们刚刚穿上破旧的棉衣。严寒却把云中山冻成一只冰砣。
军长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员骑。军长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忽然,警卫员回来报告军长:“……前面……冻死了一个人……”军长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前面走去。
一位冻僵的老战士,背靠着一棵枯树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落满了雪,但神情却十分镇定、自然。半截纸卷的旱烟还夹在手中,烟火早已被飞雪打灭。他微微向前伸出来,好象要向战友们借火。他穿着破旧的单衣,像树叶一样贴在身上,一时看不清他的面目。他为什么没穿棉衣?
军长的脸顿时阴云密布,嘴角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猛然,他转过头像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我要……”没有人回答。“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军长两腮的肌肉抖动着。不知是谁小声对军长说:“他就是军需处长……”军长正要发火的手势停止了。他注视着死去的战友,泪水润湿了眼眶,向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风更大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死者,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A、快速默读课文,回答:军长向谁行军礼?为什么要行军礼?

B、将短文分为三段,写出各段的短意。


16、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用√表示。
失信 1没有掌握住;2违背;3没有达到目的;4过失,错误。 疾驰 1病,身体不舒适;2很;3快,迅速;4疼痛。 兴国安邦 1 举办,发动;2起来;3旺盛;4流行,盛行;5准许。 左顾右盼 1盼望,想望;2看。
17、仿照例句把下面的句子换成两种不同的说法。
例:在短短的40天多内,侵华日军杀死了35万中国人。
在短短的40多天内,侵华日军把35万中国人杀死了。
蒙蒙细雨淋湿了妈妈的头发。
———————————————
在短短的40多天内,35万中国人被侵华日军杀死了。
—————————————————
因为它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所以人们称它为“兴安岭”。
——————————————————————————
——————————————————————————
18、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比喻 拟人 夸张 反问 排比
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C、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
D、因为红色是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 )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华佗学医
有一年疾病流行,华佗亲眼看见许多人被病魔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为了( )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 ),来到西山,拜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
华佗拜师后,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侍侯他们吧!”华佗一面耐心地侍侯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 ),他在3年时间里就懂得了不少病的病源、病理和用药方法。
3年过去了,师傅说:“你已经( )了3年,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还要学些医书、药典。”他带华佗到内室,只见到处是书籍、挂图。华佗高兴极了,从此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 )起医书来。
暑去寒来,又是3年。一天华佗正在读书,突然有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
华佗连忙跑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了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无大病,自会好的。”人们都( )华佗不懂医道。
就在这时,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的。”众人听了,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们治病去了。‖
A、选择下面适当的词语填入文中括号内。
解除 消除 艰辛 辛苦 因为 磨练 锻炼 阅读 攻读 埋怨 责怪
B、文章分段已用“‖”标出,请用“/”给第二段分层,并写出层意。

C、用“∽∽∽”在文中划出最能反映华佗认真学医的两句话。
D、比较下列一组句子,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短文中为什么采用前一种写法。
华佗一面耐心地侍侯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
华佗耐心地侍侯病人,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
E、华佗能学得一手好医术,靠的是( )
1立志与拜师 2拜师和勤奋 3实践和读书 4立志和勤奋
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x,并改正确。
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
六(2)班的数学成绩是全校最好的班级。( )

因为小清的爸爸是中学教师,所以他的妈妈是小学教师。
按课文填空。
多数人都在花下走来走去,———————好;——————,也好;————————,更好。
到处都是——————,到处都是—————。——————,——————,——————,——————,有的———————,有的———————。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铅笔盒
今年4月12日是我10岁生日,姑妈拿出一个精致的塑料铅笔盒送给我。我拿在手中,左看右看,爱不释手。
铅笔盒的盖子上印着一个鹤发童颜的“南极仙翁”,坐在草地上,拄着龙头拐杖,拐杖上系着一个装药的葫芦,正在对着仙桃、仙鹿微笑。打开盒盖有层海绵,摸上去既柔软又舒服。铅笔盒里面分成许多格,可以放许多东西。
妈妈从厨房走出来,看见这个铅笔盒,笑着说:“好漂亮啊!我小时侯用的铅笔盒是布缝的,在袋口上勒一根绳子,稍不注意就会弄成死结,十分不方便。”舅舅接着说:“我小时候用的是铁皮制的铅笔盒,用不了多久就会生锈。”他又羡慕地对我说:“这个铅笔盒多漂亮呀!”
听了他们的话,我想,妈妈用布袋,舅舅用铁皮盒,而我用塑料盒,我们生活变化有多大啊!
透过这小小的铅笔盒,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祖国明天的壮丽图景:一排排高楼大厦,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飞驰的汽车,欢乐的人群,中国宇航员乘坐飞船在宇宙翱翔……祖国的明天多么美好!明天的铅笔盒又将是怎样的呢?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爱不释手: 鹤发童颜:
在短文中,哪些地方是由眼前的事物产生的联想?用~~划出来。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在正确的答案上打√
反映“我”一家人勤俭节约的好品德。( ) 反映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
说明祖国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
说明工人手艺高,文具盒做得精巧。( )
解释成语。
不计其数: 成群结队: 荡然无存:
表示数字得词的作用:1确数;2概数;3序数;4虚指。指出下面各句中表示数字的词的作用。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1964年,几百万只青蟹在中东造成蟹灾。( )
第三周开始,我检查竹篮,一切状况如故。( )
整个冬季,地窖里的气温一直很稳定,总是灾8至10摄氏度之间。( )
缩句
冬眠是动物在漫长的严冬在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节中减少精力消耗的一种自然现象。

一块块窗玻璃亮得能照出人的影子。
填空。读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一要把文章介绍的————————,二要琢磨文章的词句怎样把科学知识介绍得————、——————。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蚂蚁的趣闻
蚂蚁经常到离巢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他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或者把食物分成小块,各自衔一块带回去,或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把食物拖回巢去。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的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号。如果食物又大又合味,触角就摆动得特别猛烈。蚂蚁认路 的本领很强。它认路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辨别方向,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面留下一种气味,回来的时候就根据这种气味确定路线。
按划线部分写成语。( )
造句 如果……就
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蚂蚁的知识。可以分为3部分,用“/”标明。
照样子写词语。
打球——— ———— ———— ————— 嗡嗡———— ———— ———— ————
轻悄悄————、—————、————— 座座山峰————— ————— —————
勤勤恳恳——————、———————、———————、———————
修改病句。
面对碧波滚滚的大海放声歌唱。
爷爷穿着艰苦朴素的衣服。—————————————————————————
伯父逝世已整整10年了。—————————————————————————————
通过这次访问,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盲姑娘正和他哥哥说着话,看到有人进屋,连忙站起来让座。——————————————————————
我们学过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下面的句子各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敬爱的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鞠躬尽瘁的一生。( )
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 )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草
我喜爱生机勃勃的春天,尤其喜爱春天里那绿油油的小草。
我家门前有一块草坪,上面种着小草。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春天一到,一下 子就铺满一大片。细看,它们是嫩绿色的,水灵灵的多么喜人!
一阵春风吹过后,柔嫩的小草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在跳舞嬉戏。这时你如果有空来欣赏一下,一定会叫你x n ku ng sh n y ( ),乐而忘返呢!
你别看小草那样柔弱,可它们永远不向暴风雨低头。有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地来了一场暴雨。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那小草。呀!小草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贴地,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在暴风雨下屈服的。果然,小草慢慢地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它们好象骄傲地说:“你看,我们是多么顽强啊!”是啊,小草没有鲜花那样娇艳,没有白杨那样挺拔,可是它们的生命力多么顽强啊!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严寒的冬天一过,小草又生机勃勃地生长起来了。
在拼音后面的括号内填上汉字。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奄奄一息: 娇艳: 挺拔:
“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这里的“泪珠”指什么?
短文中哪一句是中心句?把它抄下来。——————————————————————————————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达喜爱小草的思想感情的?—————————————————————————

选词填空。
照顾 照管
集体跑步得时候,排头不能跑得太快,要( )到排尾的同学。爸爸妈妈都出差了,一切事情都得自己( )。
浏览 审阅
晚上,爸爸把各地报纸( )一遍,再聚精会神地( )论文。
离开车时间不多了,我们就在这条大街附近( )一番吧。
知识 见识
为了增加( ),妈妈经常带我到各地旅游。 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 ),将来更好地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服务。
咨询 询问
爸爸打电话到车站服务台,( )今天北京到杭州的火车什么时候到站。 农业开发公司制订了发展规划,今天开会向专家( )。
简单 简朴 简陋
这位红军一直过着( )的生活。爷爷的住所是很( ),房里的陈设是很( )的。
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保卫国家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
我没有骗你。—————————————————
例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老师对我的教导,难道我会忘记吗? ——————————————————
海上日出的景象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
造句
不是……而是 ———————————————————————————
要是……就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生命的最后时刻
1975年年初的一天。
在肃静的手术室里,医务人员心情沉重地在给周总理做癌块切除手术。手术已完,医务人员正忙着给总理包扎伤口。
身体虚弱的总理,在手术台上睁开眼睛,微微阖动着嘴唇,对身边的同志说:"把李冰同志请来."
长期从事肿瘤防治事业的李冰同志,刚出手术室,听说总理叫她,又急忙返回。总理见她来到身边,叫道:“ 李冰同志,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情况,你知道不知道?”“知道。”李冰哽咽着说。
“你们要去解决这个问题,马上就去。”总理的话音断断续续,十分吃力。
“我就去,请总理别说话了,手术后千万要好好休息。‘李冰强忍着哭泣。低着头,退出手术室。
在走廊上,李冰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热泪夺眶而出。她耳边再次响起总理的指示:癌症不是不治之症,我国医学一定要战胜它!
这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啊!
当医务人员带着总理的心意。奔赴云南锡矿的时刻,我们的周总理正在受着癌症的折磨。他那慈祥的面庞,已是异常消瘦;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已深深地凹陷下去。然而,那目光却仿佛在重复地说:我还有许多工作,我还有许多工作……
为了和病魔作斗争,医务人员给周总理喂饭。豆大的汗珠从总理额上滚落下来;晶莹的泪水从医务人员的腮边滴落下来!
呵!总理那广阔的胸怀装着亿万人民,惟独没有自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了人民,他就是这样在一分一秒地向生命索取……
查带点地字,填空。
索取:应查( )部,再查( )画。肃静 :先查( )部,共有( )画。
“这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啊!”这里的“亿万人民的心声”指什么?
找出中心句,把它划出来。中心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希望你能考个好成绩吧。

六年级上册有哪些课本?
答:六年级上册有: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得、科学、音乐、美术、公共安全、综合实践。《语文六年级上册》是201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由教育部组织编写, 内容包括课文、习作、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等 。课文目录 (注:各单元标*的篇目为略读课文。)第一单元 1、草原 2、丁香结 3、古诗词三...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各单元】
答:分数的分子不能是小数,只能是除0以外的自然数。 4、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 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一)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2.百分数化成小数: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同时去掉百分号。 (二...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
答:小学六年级 数学学习方法 1、利用生活中的数学体现,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 数学贯穿与日常生活,家长可在与孩子的日常生活接触中观察孩子的喜好,融入数学思维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并有意识地进行思考、猜想、讨论与动手动脑等,利用孩子感兴趣喜欢的元素作为数学思维的承担载体,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孩子感受到相互学的...

小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数学知识点
答:先把月利率变成年利率: 10.2‰×12=12.24% 再求本利和: 2400×(1+12.24%×3) =2400×1.3672 =3281.28(元)(答略) 语文: 建议你买本书预习: 商品名称: 小学语文重难点手册·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从书名: 小学语文重难点手册·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ISBN编号: 978-7-5634-0926-6 作 者: 桂国隽 出版社: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五篇】
答:考 网我整理了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1、山中访友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答: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东偏北(南)、西偏南(北)等方向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及课文目录
答: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2.《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答: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句型知识点 第一单元 第2课 山雨 1.比喻句: (1)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2)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 2.拟人句: (1)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答: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了解税收的意义、解决有关税收实际问题的过程。2、了解税收的有关知识,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3、体会税收在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依法纳税的意识。重点难点: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学生课前去进行各种税种的调查,初步了解它们的含...

2022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计划
答: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2人教版小学 六年级语文 上册的教学计划,方便大家学习。 2022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本班现在学生47人,其中女生11人,男生 36人。总体来看,这个班的知识基础知识掌握还算可以,阅读和写作不太乐观。班上的部分男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放松自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