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塘渡鹤影"的下一句是什么? "寒塘渡鹤影"的下一句是什么?

作者&投稿:长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红楼梦》七十六回中,林黛玉与史湘云月下联诗,湘云一句“寒塘渡鹤影”,差点难倒黛玉,沉思良久,终于对出了“ 冷月葬诗魂”。湘云拍手叹为妙对,评曰“清奇诡谲”,就连一向目空一切的妙玉都赞赏不绝。自此,联诗达到高潮并在高潮中结束。 ps: 《红楼梦》三五中秋夕联句 三五中秋夕 清游拟上元.撒天箕斗灿 匝地管弦繁.几处狂飞盏, 谁家不启轩.轻寒风剪剪, 良夜景暄暄.争饼嘲黄发, 分瓜笑绿嫒.香新荣玉桂, 色健茂金萱.蜡烛辉琼宴, 传花鼓滥喧.晴光摇院宇, 觥筹乱绮园.分曹尊一令, 射覆听三宣.骰彩红成点, 素彩接乾坤.赏罚无宾主, 吟诗序仲昆.构思时倚槛, 拟景或依门.酒尽情犹在, 更残乐已谖.渐闻语笑寂, 空剩雪霜痕.阶露团朝菌, 庭烟敛夕ク.秋湍泻石髓, 风叶聚云根.宝婺情孤洁, 人向广寒奔.犯斗邀牛女, 乘槎待帝孙.虚盈轮莫定, 晦朔魄空存.壶漏声将涸, 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 冷月葬花魂. 妙玉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 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 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 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 (必细)朝光透,罘(思)晓露屯. 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 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 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 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中秋之夜史湘云和林黛玉在凹晶馆联句吟诗,史湘云得妙句:"寒塘渡鹤影",林黛玉沉思片刻,灵机一动,对了个"冷月葬诗魂"。湘云拍手赞道:"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好个'冷月葬诗魂'!"因又叹道:"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你现病着,不该作此过于清奇诡谲之语。"这时,妙玉从栏外山石转出来,也说:"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 "冷月葬诗魂"句,传诵已久,引起二百多年来多少读者的赞叹,也使多少诗家为之折服,为之搁笔。因为它不但用字尖新,含意不凡,而且还描绘了一个凄楚幽冷的境界,使人联想到这"诗魂"正是林黛玉的"自我",也是小说作者曹雪芹的"自我"。他们都才华横溢,却受到悲惨遭遇,满怀着激愤的心情,被埋葬在一片冷冰冰、阴森森的封建社会的压力之下,离开了人间。但是诗人的灵魂不灭,精神永存。人们吟诵这句诗,便会对他们产生深切的同情和感慨。 再从艺术风格上看,"冷月葬诗魂"确实"清奇诡谲",属于李贺一路,与八旗诗人敦敏、敦诚称赞曹雪芹的诗是"牛鬼贵文","直追昌谷破樊篱"者并无二致。我们在《红楼梦》里还可以找到此类诗句,如"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第五回),"雨淋白骨血染草,月冷黄沙鬼守尸"(第七十八回)等等。看来,"冷月葬诗魂"借意境于李贺诗句"秋坟鬼唱鲍家诗",明显地出于曹雪芹的手笔。 可是,近十几年来,有些红学家从一本明代叶绍袁(天寥)所著的《续窈闻》里查到女诗人叶小鸾句云:"勉弃珠环收汉玉,戏捐粉盒葬花魂",从此就倾向于"冷月葬诗魂"应改为"冷月葬花魂",他们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条: 其一,认为"葬花魂"这三字有来历,有出处,特别是"花魂"一词常见于林黛玉的诗中,如第二十六回里有"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第二十七回《葬花词》中也有"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鬼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所以,到了第七十六回赏月联句时,又迸出一句"冷月葬花魂"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合乎文学创作过程的。其实不然,谁都知道,曹雪芹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曾不厌其烦地强调,写小说,做诗,最要紧的是"新奇"二字,最讨厌的是拾人牙慧,蹈袭陈言,即使他看过《续窈闻》,知道叶小鸾有"葬花魂"的妙语,谁能保证说,他一定会把这三个字割下下拼凑到林黛玉的诗句中?他不会改动一下,另翻新意,别铸伟辞?至于林黛玉的诗篇中既然已经多次用过"花魂"一词,更何必又要来一个"花魂"对"鹤影"?难道曹雪芹技穷才尽,锦囊里再没有别的词汇,只有"花魂"二字了么? 其二,认为"花魂"与"鹤影"是铢两悉称的工对,而"诗魂"与"鹤影"却不然。殊不知,对仗工整不难,最难的是自出机杼,以奇制胜。如果要求一副对子中必以"天"对"地",以"花"对"鸟",那才是凡夫俗子之见,不足与论诗。所以古人论诗,也主张对仗贵乎自然,贵乎新奇,不必拘泥绳墨,而且上联下联要有一定的思想跨度,最忌合掌。且看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鲁迅的"何来酪果供千佛,难得莲花似六郎",这些偶句都是别出心裁的奇对,而不是死死板板的泥对,足见诗人的想象力,表现力是丰富的,超乎常人的。读这些诗句,才使人如入胜境,有峰回路转、美不胜收之感。以"冷月葬诗魂"对"寒塘渡鹤影",也有这种妙处。 其三,认为"花魂"与鹤影"俱是写景,比较切题,也合乎当时的时令景色,假使改作"诗魂",便关人事而非写景,似乎于情理不合。其实,上联写景色,下联写人事,有何不可?正因为林黛玉笔锋一转,出其不意地吟此突兀之句,所以才使史湘云拍手叫绝,才使妙玉认为"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这里,不是明明把"诗魂"影射到林黛玉身上,暗示她寿命不永?如果认为"花魂"指的是群芳凋谢的秋令景色,好坏是极平常的现象,还值得妙玉和湘云感慨和赞叹吗? 其四,还有一位红学家也是属于"花魂"派,他提出一个问题说:"'诗魂'究竟指什么?诗人的魂?还是诗灵?"好像"诗魂"二字是曹雪芹生造出来的,杜撰的。其实,无论"诗魂"也好,"诗灵"也好,古典诗词中并不少见。就拿曹雪芹仅存的两句诗来说:"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这里就有"诗灵"一词,指的是诗人白居易的"在天之灵"。但"冷月葬诗魂"的真正出处,恐怕是元代乔梦符的一首小令《红绣鞋·书所见》:"脸儿嫩难藏酒晕,扇儿薄不隔歌尘。佯整金钗暗窥人。凉风醒醉眼,明月破诗魂。料今宵怎睡得稳。"这就告诉我们:"冷月葬诗魂"原来从"明月破诗魂"点化而来。不过从整体看,诗和曲的格调和情趣大相径庭,曹雪芹只是有所撷取,另赋新意,作了一翻艺术再创造,不能算是蹈袭。 总之,我认为上述几种否定"冷月葬诗魂"的"理由"都是很难说服人的。从艺术上看,"冷月葬诗魂"比"冷月葬花魂"好,不必改,至少可以并存。

这个是<<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中的,湘云和林黛玉的最后一次对诗. 湘云出的上联"寒塘渡鹤影" 林黛玉对的下联"冷月葬花魂"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凸碧塘品笛感凄,凹晶馆联诗悲寂寞)的“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二十二韵”写得“颓败凄楚”,其佳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历来被看作是史湘云与林黛玉最富有诗意的自我写照。湘黛二人为了排遣团圆夜众姊妹不能团聚的孤寂情怀而联诗,二人你出上句,我对下句,确实充分地展现了她们敏捷的诗才,“也预示了声势显赫的贾府从此急剧地颓败下去”。但综观整首诗所包含的内容和文中所透露出的信息细节,我认为整首诗是曹雪芹借湘黛之口而为香菱做的谶语。理由如下所述: 1.湘黛二人正准备联诗,湘云道:“限何韵?”黛玉笑道:“咱们数这个栏杆的直棍,这头到那头为止。他是第几根就用第几韵。...”于是二人起身,便从头数至尽头,止的十三根.湘云道:"偏又是是‘十三元’了。...”以栏杆根数限韵,似乎是闲来之笔,不过是一种类似“剪刀石头布”的雅致新鲜玩法,但巧合的很,金陵十二钗从正册数至副册,数到十三恰好是香菱。 2.湘云说“偏又是‘十三元’了。”因为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中,也是用了十三元的韵。迎春向一个小丫头道“你随口说一个字来。”那丫头正倚门立着,便说了个“门”字。迎春笑道:“就是门字韵,十三元了。头一个韵定要这‘门’字。”“丫头正倚门立着”隐含“妾”字,暗示了香菱的身份地位。 3.四十八回,探春说:“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细细想来,果然是错了。繁体“闲”字是木(月)进门。木进门隐含夏金桂嫁入薛家。木(月)都代表了夏金桂,第七十九回夏金桂“因想桂花曾有广寒嫦娥之说便将桂花改为嫦娥花,又寓自己身份如此。”连她的丫鬟也取名“宝蟾”(古代神话里说月中有蟾蜍,后来诗文中就用蟾宫作为月亮的代称。) 4.“他小名就唤做金桂,他在家时不许人口中带出金桂二字来,凡有不留心误道一字者,他便定要苦打重罚才罢。”金桂者,金秋之桂也,每年中秋八月,就在叶腋处开出美丽的小花,丛从簌簌,香气袭人。“金桂”二字又与“金贵”谐音,确实是个吉利的名字,但她的名与姓(夏)是相克的。“颇识得几个字”、“略通文翰”家有“几十亩地独种桂花”的夏金桂不会不知道,但她是“盗跖的性气”、“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她说宝钗不通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的。因此硬说香字不通,遂改成“秋”字。此改大有深意,夏金桂嫁入薛家后,香菱就是她的丫头,“秋菱”与”金桂”奴才与主子的名字是两相协调的。但对香菱来说这一改既是改命,在判词中说她是“荷花”,她第一次出场时“炎夏永昼”、“烈日炎炎,芭蕉冉冉”,“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作者用盛夏荷花楚楚动人的特点来寓小英莲的清丽可爱,也是符合“荷花春天生根发芽,夏天展叶开花,秋天膨根为藕结子成莲的植物生长特性的。” 晚秋的菏塘是不堪入目的,“水涸泥干,莲枯藕败”。第四十四回林黛玉之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是从诗人的角度出发,欣赏的是李商隐所描写的“雨滴残荷”的意境美。然而这种意境在大观园(藕香榭)中是极不协调的,曹雪芹用“阴森透骨”四字来形容,似乎也是为下文伏笔。 5.七十六回,(湘黛)二人便同下了山坡。只一转弯,就是池沿,沿上一带竹栏相接,只通着那边藕香榭的路径。”...“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此段不能等闲视之,以为是泛泛的写中秋夜景。这幅中秋夜月图暗点香菱判词中的那幅画“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荷泥干,莲枯藕败。”这“一株桂花”乃月中之桂也,“天上一轮皓月”与“池中一轮水月”上下挣辉,因那一带是藕香榭,枯荷生于池中,故是寓夏金桂与香菱争也。湘黛二人联句时,“只听(池中)黑影里嘎然一声,却飞起一个白鹤来直往藕香榭去了。”这幅中秋夜月图与湘黛二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之句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里的“诗魂”我认为是特指香菱的。(第四十八回香菱曾拜黛玉为师学作诗,第五十二回中宝钗戏噱香菱和湘云是“诗呆子”和“诗疯子”)如果说因为黛玉最有诗歌天分才情,写的诗量多质优而认定就是她的自我写照,恐怕也不恰切。从七十五回、七十六回、七十八回、七十九回、八十回这几回情节看,至少我认为黛玉不会死在香菱之前。作者为香菱之死显示了许多异兆。

知是花魂与诗魂? ——红楼浅识之冷月所葬何魂 -伊 - 《红楼梦》中黛玉名句“冷月葬花魂”,语出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黛玉与湘云之中秋夜联句。 其时,湘云因塘中飞鹤而即景出句“寒塘渡鹤影”,黛玉苦思半日“如何压倒”湘云,终有此“冷月葬花魂”之绝唱。(伊按,此我谓之绝唱,一为此句妙绝,二为此乃前八十回黛玉所作最后诗词) 此句一出,非独湘云拍手赞道“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又叹“过于清奇诡谲”,一旁潜听之妙玉更以“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忙忙出面止住,直谓此句“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而有”。《红楼》中诗词多以其人身世品格作喻,“冷月”一句更堪为黛玉写照,且隐含其将来悲剧结果,即所谓“诗谶”。想曹公当日也必花尽心思,“只为用功在这一句子”(黛玉语)。 但此句如此重要,却历来有两种版本流传,一为“冷月葬花魂”,一为“冷月葬诗魂”。持“花魂”说者,以第二十六回“花魂默默无情绪 鸟梦痴痴何处惊”一联及黛玉《葬花吟》“昨宵庭外悲歌发 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 鸟自无言花自羞”句为据。持“诗魂”说者,则以意境高下为判。 其实,只要对有关脂本各本作一比较,便不难判定,冷月所葬究应为何魂。 《红楼梦》在印刷成书(即所谓程本)之前,一直以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手抄本形式流行,其上多有署名脂砚斋等人评语,故名脂本。各种脂本分别以所据底本之成书年代或抄本所藏处所命名,业已发现十数种之多。 现存最早年代的脂本,也是最早发现的脂本,称作“甲戌本”,因其上有“脂砚斋甲戌阅过再评”字样而得名。当年胡适正因发现此仅存十六回之残本,潜心研究之下,脂本程本名目因此而分,高鹗续作之说自此得彰,更一扫索隐派之流弊,开考证派之滥觞。此本现藏北大图书馆,秘不示人,幸有影印本传世,极之好看。 回到“冷月”一句。年代较早的甲戌等各本因残缺,此回告阙,无可考。几年前所出之“《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新校本”(伊按,此本以庚辰本为底本,集各脂本批语之大成,可收藏),据“梦稿本”等各抄本作“花魂”而校定为“冷月葬花魂”(伊按,“梦稿本”我所未见)。值得注意的是,目今最完备亦最可靠之脂本“庚辰本”此处作“死魂”,殊不可通;“甲辰本”则先作“死魂”,后又点改为“诗魂”。 概言之,关于此句脂本有三种情形:花魂、死魂和诗魂。 须知,我们所见之脂本绝非曹公脂砚之手稿,只是时人传抄之本,已不知是手稿之第几代孙。抄手多为大户人家所特雇,文化水准低下,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求省时,往往将笔划繁多字以简笔字代,如脂本中黛玉皆作“代玉”即为显例,其余错讹脱漏处更在所多有,读过脂本者自知。尤为可惊者,抄成后其书主往往据后来本子补改,甚至有据程本大改者,致原貌荡然无存,此为判别脂本年代及其文字可信度之最大障碍。 但在此处,抄手之误恰恰可证“花魂”之正。试以理揣之,最不可通之“死”字何来,唯一可解,当是抄手因其与原文“花”字形近,抄时不辨致讹。此亦反证当时抄手之不通文,如此等句亦因循而旧。而正因“死”字不通,后人遂有改其为音近之“诗”字者,此当为“诗魂”之所来。而后程本亦沿作“诗魂”。若反之,“诗”字如何讹成“死”者,断无此理。 如此,则当日中秋夜,黛玉所吟诗句应作“冷月葬花魂”为是。 正误既辨,倒不妨再品评“花魂”“诗魂”二语高下。 “诗魂”虽误,却未必不佳,不但可通,含意且胜“花魂”。其出黛玉之慧舌灵心,自比“花魂”更具广宽之内涵,绵缈之情怀。就对仗而言,亦不因太切而转形笨拙,正合宋后诗律森严之训。抄者无心改错,谁知翻成妙句。 鲁鱼豕亥,虽所难免,郢书燕说,竟亦有得。一笑。 或谓“诗魂”一词生造,此说大谬。 唐杜甫《梦李白》诗,已写到诗人之魂。南宋周密词有“长是河桥三月做一番雪晴恼乱诗魂”句,“诗魂”二字已合用。明丘睿《过采石吊李谪仙》诗,开端即云:“蛾眉亭下吊诗魂 千古才名世共闻”。 清初,成永健《读晚村先生梅花诗跋后》有云“梅花香土葬诗魂”。孙原湘《扫花篇》云“只有青天冷月魂 斜挂一钩香冢上”又《孤亭》云“流萤如鬼趣 初月是诗魂”。其妻席佩兰《次外韵题苏甘渔耐梅集》云“残冬风雪易黄昏 耐尽清寒独闭门 如此高情断烟火 梅花才得比诗魂”。另一女诗人金逸《题吴兰雪拜梅图》亦云“埋骨青山后望奢 种千梅树当生涯 孤坟三尺能来否 记取诗魂是此花”。 可见“诗魂”二字,当时已成诗中通行语,或为抄者改动之由。 尤可骇者,元段成己有七言律诗: 夜凉河汉静无声 澄澈天开万里晴 蟾吐寒光呈校洽 桂排踩影甚分明 良宵方喜故人共 醉语那知邻舍惊 一片诗魂招不得 九霄直与月俱清 试读后二联,竟似实摹黛玉湘云中秋夜联句、妙玉在旁潜听之景,可谓环环相扣,处处关合,亦是奇事。 至“冷月葬花魂”句,今人业已考证得,乃从明末才女叶小鸾之诗“戏捐粉盒葬花魂”中脱化而得。更有人谓,从黛玉之形不难觅叶小鸾之影。 叶小鸾(1615-1632),江苏吴江人,幼富才学。其父叶绍袁,诗文兼擅,为当时名士;其母沈宜修,出书香世家,亦工诗词。叶家四子三女皆具文采,小鸾与长姊叶纨纨、二姊叶小纨并称才女,而小鸾文名尤著。 小鸾十岁时,一晚全家乘凉,母亲吟出“桂寒清露湿”,小鸾即对以“枫冷乱红凋”,句稳语奇,成一时佳话。她工诗文,善琴艺,十六岁自学丹青,无师自通。崇祯五年,小鸾以十七岁妙龄竟突发奇病而卒,叶纨纨亦因哭妹哀痛而亡。小鸾遗作,有诗集《反生香》,词集《疏香阁词》,及《分湖石记》《蕉窗石记》等文。其诗清丽婉绝,语多奇思。 崇祯九年,叶绍袁为纪念已亡之妻及两女,刊刻《午梦堂全集》,收妻女四人作品及自己悼亡之作。未几明亡,叶绍袁出家为僧,与四子遁迹吴山越水之间。 近日文思在说袁子才,就再录随园老人与叶小鸾一段公案,以助谈资。 小鸾十四岁时从舅父处得一眉子砚。此砚长三寸,宽二寸,厚半寸有奇,面有犀纹,形状腰圆,砚池宛若一弯柳眉,故名眉子。小鸾欢喜异常,写七绝二首镌于砚背。其一:天宝繁华事已陈 成都画手样能新 如今只学初三月 怕有诗人说小颦。其二:素袖轻笼金鸭烟 明窗小几展吴笺 开奁一砚樱桃雨 润到清琴第几弦。 叶绍袁出家后,眉子砚亦不知所终,直至百年后方在西子湖畔出现,又辗转至广东陶绥之手。陶绥身为文人,自读过海内咸传之《午梦堂全集》,得此一代才女遗物,喜之不胜,遂在粤地文人墨客中四处征题求画,一时好生热闹。 其时人称“诗坛第一人”之袁枚亦闻此讯,思眉子砚既在广东,此叶姓才女想必亦为粤人,径以此写入《随园诗话》,遂在文坛落下话柄。有诗讥之曰“一砚何时归粤海 致使诗老误流传”。 “一弯眉样纤纤月 曾照人间海种桑”。眉子砚下落今已无考,亦只有在前人众多丽词华章中遥想其风采。

"寒塘渡鹤影"的下一句是什么?~

1、“寒塘渡鹤影”的下句是“冷月葬花魂”(一作“诗魂”),是《红楼梦》中的一句诗词。
2、出处是第七十六回黛玉和湘云联诗中的诗句。上句为史湘云所述,下句为林黛玉所对。
3、意思:
本句取意于杜甫《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诗:“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及苏轼《后赤壁赋》“适有孤鹤,横江东来”一段。以“鹤影”隐湘云将来孤居形景恰好,作者曾描写她长得“鹤势螂形”。且本句意境清奇,以一个渡字写出了鹤的飘逸以及环境的冷清。实为难得之巧句。
4、《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其原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对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凸碧塘品笛感凄,凹晶馆联诗悲寂寞)的“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二十二韵”写得“颓败凄楚”,其佳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历来被看作是史湘云与林黛玉最富有诗意的自我写照。湘黛二人为了排遣团圆夜众姊妹不能团聚的孤寂情怀而联诗,二人你出上句,我对下句,确实充分地展现了她们敏捷的诗才,“也预示了声势显赫的贾府从此急剧地颓败下去”。但综观整首诗所包含的内容和文中所透露出的信息细节,我认为整首诗是曹雪芹借湘黛之口而为香菱做的谶语。理由如下所述:

1.湘黛二人正准备联诗,湘云道:“限何韵?”黛玉笑道:“咱们数这个栏杆的直棍,这头到那头为止。他是第几根就用第几韵。...”于是二人起身,便从头数至尽头,止的十三根.湘云道:"偏又是是‘十三元’了。...”以栏杆根数限韵,似乎是闲来之笔,不过是一种类似“剪刀石头布”的雅致新鲜玩法,但巧合的很,金陵十二钗从正册数至副册,数到十三恰好是香菱。

2.湘云说“偏又是‘十三元’了。”因为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中,也是用了十三元的韵。迎春向一个小丫头道“你随口说一个字来。”那丫头正倚门立着,便说了个“门”字。迎春笑道:“就是门字韵,十三元了。头一个韵定要这‘门’字。”“丫头正倚门立着”隐含“妾”字,暗示了香菱的身份地位。

3.四十八回,探春说:“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细细想来,果然是错了。繁体“闲”字是木(月)进门。木进门隐含夏金桂嫁入薛家。木(月)都代表了夏金桂,第七十九回夏金桂“因想桂花曾有广寒嫦娥之说便将桂花改为嫦娥花,又寓自己身份如此。”连她的丫鬟也取名“宝蟾”(古代神话里说月中有蟾蜍,后来诗文中就用蟾宫作为月亮的代称。)

4.“他小名就唤做金桂,他在家时不许人口中带出金桂二字来,凡有不留心误道一字者,他便定要苦打重罚才罢。”金桂者,金秋之桂也,每年中秋八月,就在叶腋处开出美丽的小花,丛从簌簌,香气袭人。“金桂”二字又与“金贵”谐音,确实是个吉利的名字,但她的名与姓(夏)是相克的。“颇识得几个字”、“略通文翰”家有“几十亩地独种桂花”的夏金桂不会不知道,但她是“盗跖的性气”、“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她说宝钗不通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的。因此硬说香字不通,遂改成“秋”字。此改大有深意,夏金桂嫁入薛家后,香菱就是她的丫头,“秋菱”与”金桂”奴才与主子的名字是两相协调的。但对香菱来说这一改既是改命,在判词中说她是“荷花”,她第一次出场时“炎夏永昼”、“烈日炎炎,芭蕉冉冉”,“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作者用盛夏荷花楚楚动人的特点来寓小英莲的清丽可爱,也是符合“荷花春天生根发芽,夏天展叶开花,秋天膨根为藕结子成莲的植物生长特性的。”
晚秋的菏塘是不堪入目的,“水涸泥干,莲枯藕败”。第四十四回林黛玉之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是从诗人的角度出发,欣赏的是李商隐所描写的“雨滴残荷”的意境美。然而这种意境在大观园(藕香榭)中是极不协调的,曹雪芹用“阴森透骨”四字来形容,似乎也是为下文伏笔。

5.七十六回,(湘黛)二人便同下了山坡。只一转弯,就是池沿,沿上一带竹栏相接,只通着那边藕香榭的路径。”...“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此段不能等闲视之,以为是泛泛的写中秋夜景。这幅中秋夜月图暗点香菱判词中的那幅画“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荷泥干,莲枯藕败。”这“一株桂花”乃月中之桂也,“天上一轮皓月”与“池中一轮水月”上下挣辉,因那一带是藕香榭,枯荷生于池中,故是寓夏金桂与香菱争也。湘黛二人联句时,“只听(池中)黑影里嘎然一声,却飞起一个白鹤来直往藕香榭去了。”这幅中秋夜月图与湘黛二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之句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里的“诗魂”我认为是特指香菱的。(第四十八回香菱曾拜黛玉为师学作诗,第五十二回中宝钗戏噱香菱和湘云是“诗呆子”和“诗疯子”)如果说因为黛玉最有诗歌天分才情,写的诗量多质优而认定就是她的自我写照,恐怕也不恰切。从七十五回、七十六回、七十八回、七十九回、八十回这几回情节看,至少我认为黛玉不会死在香菱之前。作者为香菱之死显示了许多异兆。

《红楼梦》中意境最美的诗是哪首
答:<红楼梦>里面很多诗都堪称经典,要说最美的诗倒是没有,毕竟每个人审美观点不一样。个人最喜欢的是黛玉MM的《葬花吟》,以下是全文: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

谁有月亮的对联
答:天上月圆 人间月半 月月月圆逢月半 去年年尾 今年年头 年年年尾接年头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入无恨月长圆 月照纱窗 个个孔明诸葛(格)亮 雪飘梅岭 处处香山白乐(了)天 寒塘渡鹤影 冷月葬花魂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厚地高天 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 可怜风月债...

关于 红楼梦 史湘云
答:在大观园女儿国中,须眉气象出以脂粉精神最明显的要数史湘云了。她在穿着上总是喜欢男装。一次下大雪,她的打扮就与众不同:身穿里外烧的大褂子,头上戴着大红猩猩昭君套,又围着大韶鼠风领。黛玉笑她道:“你瞧,孙行者来了。他一般的拿着雪褂子,故意妆出个小骚达子的样儿来。”众人也笑道...

跪求红楼梦的读书笔记
答:当时湘云吟道“寒塘渡鹤影”,你对道“冷月葬花魂”。 湘云拍手赞道:“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好个‘葬花魂’!”因又叹道: “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你现病着,不该作此过于清奇诡谲之语。”黛玉笑道:“不如此如何压倒你。”黛玉呀,世俗的东西你不屑一顾,不愿争取,但是诗歌的舞台你寸土不让。悲乎哉...

红楼梦主要人物外貌和性格描写!!!快!急啊!!!
答:她与黛玉共同唱出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贵族阶级覆灭前颓丧绝望的哀歌。另外在史湘云身上,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到“英豪阔大”“需月风光”的品格和横放杰出的才华等一系列的下面形象。 史湘云作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她辩证的人物思想性格对揭示作品本身所表现的社会矛盾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 其他 在《...

红楼梦里诗词
答: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中秋对月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与月亮有关的
答: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厚地高天 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 可怜风月债难偿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1、画眉生新月靓妆似婵娟2、水清鱼读月山...

红楼梦读后感500字
答: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袭人等是《红楼梦》主线人物,宝、黛二人的悲剧贯穿始终。薛宝钗虽不是此爱情悲剧的当事人,但也有着相当高的地位。 对于《红楼梦》的结局,我有甚多不满,可有人对我说,“既然你不满,林黛玉最终抱憾而亡,贾宝玉出家为僧,那你觉得,什么样的结局是完美的。”的确,我对甚为不满颦儿之...

谁有关于月亮的一切资料???急!!!1
答:34 王涯---琴曲歌辞*蔡氏五弄*秋思二首---月渡天河光转湿,鹊惊秋树叶频飞。 35 卢照邻---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