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而致庸 和而不同"啥意思啊 "和而不同,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屠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中庸 :
zhōnɡ yōnɡ
①原为儒家的伦理思想。中,有中和、不偏不倚等含义;庸,有平常、常道等含义。儒家以此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并作为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后来则泛指平庸、妥协、保守、不求上进。②指才能中等、平庸之人:中庸读我诗,思量云甚要。③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作。提出“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

中庸之道
zhōng yōng zhī dào
〖解释〗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出处〗《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示例〗他一面想,这既无闭关自守之操切,也没有开放门户之不安:是很合于“~”的。★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
2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在先秦时代,“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统一,因而有别于“同”。比如烹调,必须使酸、甜、苦、辣、咸调合在一起,达到一种五味俱全、味在咸酸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佳肴;比如音乐,必须将宫、商、角、徾、羽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五音共鸣、声在宫商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美乐:反之,如果好咸者一味放盐,好酸者拼命倒醋,爱宫者排斥商、角,喜商者不用羽、徾,其后果便不难设想,也不堪设想了。因此,早于孔子的晏婴就曾说过:“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左传·昭公二十年》)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孔子将“和”与“同”的差别引入到人际关系的思考之中,于是便有了《论语·子路》中的那句话。

在我理解,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一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这本是极为正常的。真正的朋友应该通过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而求得共识;即,使暂时统一不了思想也不会伤了和气,可以经过时间的检验来证明谁的意见更为正确;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并不去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才算得上赤诚相见、肝胆相照。但是,那些营营苟苟的小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或是隐瞒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人云亦云、见风使舵;更有甚者,便是党同伐异、以人划线:凡是“朋友”的意见,即使是错了也要加以捍卫;凡是“敌人”的观点,即使是对的也要加以反对。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就划出了不同的圈子,形成了不同的帮派。其“朋友”的真正意义也便荡然无存了。

或许,这种“同而不和”的小人之交是出于一种生存的需要。在有些人看来,孤立的个体是很容易吃亏和受到伤害的,如果不加入某个帮派、不挤进某个圈子,就缺乏必要的安全感:殊不知,这种安全感的获得却是以牺牲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为代价的。当一个人连真实的思想都不敢表达,连自己的见解都无权具备的话,这个人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更有甚者,这种“同而不和”的行为方式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而且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到了学术领域。其结果,便是把学术之争变成了门户之见。我们知道,学术之争的本意是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而去伪存真,促进学术的发展;而门户之见则是无原则地坚持和捍卫自己学派的观点,将学术之争演变为利益之争:显而易见,后者已由人格的异化扩展到了学术的异化,而异化的根源,就在一个“利”字。正像古人所指出的那样。“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宋,欧阳修《朋党论》) “君子论是非,小人计利害”(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与小人不同,真正的君子并不十分注重人际往来中的利益纠葛,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勇于坚持立场;真正的君子并不十分计较人际往来中的是非恩怨,但却能在正视不同意见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因此,真正的君子或许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至少能保持思想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

这,也便是“和而不同”的境界所在。

简单来说就是儒家的一种基本思想^-^!平平常常,无偏无私。

和而不同
hé ér bù tóng
〖解释〗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出处〗《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中庸之道
zhōng yōng zhī dào
〖解释〗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出处〗《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示例〗他一面想,这既无闭关自守之操切,也没有开放门户之不安:是很合于“~”的。★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

逆向朝阳,说的很好,应该就差不多那意思,不过我觉得一点不同:

“和而不同”是指不否定,但也坚持自己的观点。和:即为缓和的意思,也就

是不否定也不肯定,加上后面的不苟同别人。就是不随便乱评论人家的好坏,

但自己的观点也不轻易否定而随便苟同他人这见。

这也符合中庸之道。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出自《论语》吧,反正孔老夫子说的。我的感觉是:
收罗各种思想,非要把他们的思想中和起来,令他们
的想法一致,这样做最后就是思想平庸,没有了进取
要在认同大家想法,保持各自的特色,各种思想交流,
获取精华,认识不足,最终达到保持各自的思想,
但在整体想法上无大的分歧。
呵呵。尊重他人才能做到最后的“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什么意思~

君子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

“和而不同” 是孔子在继承春秋以前“和”、“同”观念 , 以及史伯、宴婴 “和同之辩 ”基础上着重从社会和人伦的角度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 ,其中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儒家群伦思想 。“和而不同”语出《论语·子路 》 :“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 句意为 ,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 ,小人盲目苟同却不 和谐相处 。“ 和而不同”揭示了社会事物的多样性统一。“和”指的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平衡或统一:“同” 则指事物的绝对一致、等同。“和而不同”这一命题揭示出:差异,使万物品类丰富,相辅相成;和谐,则 使万物处之有道,共生共长。“和而不同” 思想成为儒家的一个重要价值观,它主张人的独立性,主张在尊重个体观念独立和差别的前提下,寻求个体自身的立己、处世法则,探求人 与人之间的交往共处之道。和谐,不仅是一种圆融的状态。 而且是一种美的境界。和谐美之所以形成的一个根本原因 。正是在于事物间相辅相成,对立统一 。儒家 “仁爱”说赋予了“和而不同”命题更深刻的内涵内涵 。它使我们认识到,群体的融 洽 和谐 必须建立在承认和尊重社会个体差异性,促进和造就差异性个体平等共存的文化心理、信仰和价值观念基础上 。“ 不同” 者,社会个体和角色的多样性也 “和谐”者 ,统一于“仁爱”之美也 。把每一个社会个体视为具有道德自觉的平等主体,并具备可 以进行平等沟通和交流基础的平等主体。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 ,努力通过对人与人之间角色、身份差异性的肯定.促进其彼此间的相互认同、尊重、理解和关爱,使平等成为一种价值追求。乐群、爱群、协群成为一种道德素养,这样,才能真正把社会维系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因此 ,人之美 ,应是一种群体和谐之美 ,一种建立在平等性基础之上的人与人之间间的关系和谐美。“ 和而不同”不仅成为一种处世法则,而且成为一种社会理想和人性美的境界 。
止于至善,涵养文质彬彬的人格精神美,对于和谐的追求,强调通过对个体自身美 ( 即人的自身和谐)的修炼与加持来达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间的和谐。是实现自身道德超越和自他 、物我、天人和谐共处、无间契合的一条必修之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礼记·大学》开篇明示儒家君子道德修养的三种途径和境界。“明 明德”,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注释:“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 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朱熹将第一个“明”释为“使之明”.即将人天性中就存在的高尚德行重新显现。“亲民”则与“明明德”相互呼应,指在道德的养成过程中。以“明明德”为道德理想,以“亲民”为道德实践.通过为民、利民、服务于民来实现人世利人的理想 , 而且只有将“明德”与“亲民”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由己及人、自利利人。从而使个体 的精神境界升华到“至善”之境。所谓“止于至善”,“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 则事理当然之极也。 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 。盖必其有已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 ,《 大学》之纲领也。”“止”是锁定目标不动摇 ,“至善”是道德修行到达至善至美的境界。但是。这种境界的实现,从来都不仅仅是一种纯道德 的恭行与实践,而是一种将美善合于一身的身心统一之境 ,是身体、气质 、德性、意志和精神的有机统一,是生命的感性具体和美学超越。它是一种伦理道德而又超越伦理道德的审 美境界.具有令人欣赏、景仰和不懈追求的审美状态,是一种“浩然之气”的人格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