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港大好还是去北大清华好

作者&投稿:宰父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港大学费虽然高,但只要学习好,奖学金也特别高,特别是对内陆的学生,而且在港大上很有可能留在香港工作,不仅就业方便,而且工资也高,个人认为港大更好

我觉得还是去清华北大好,因为那里的生活习惯可能和我们这里的不一样。

我觉得港大好

为什么大家都说清华北大最好,可世界排名香港大学还要在清华北大之上?那到底是清华北大好还是香港大学好~

北大好,然后是清华,港大。。北大的人文教育好,但是国际教职工和学生流动性差(也就是说外国人少,没有走向国际),评判排名看总体成绩,港大国际人员流动强,所以排在北大前边

全球大学综合排名因素:高质量论文数量(Citation index)。获得世界奖(诺贝尔奖、Fields Medal、Turing Award。。。)的教授。信誉最高的教授数量(信誉评估是来自被国际期刊引用多次的)。世界最知名的学者中调查排名。学生:教授比例(越低越好)。教授的平均高质量期刊论文发表数量。学生入学时质量;学生毕业率。学校经费(成功申请的国家项目等)。 内地学校大部分都会偏低(除了学生入学质量之外),而港大因为有更多高质量国外吸引回来的教授,而且有比较健康的评估、终身职和退休体系,评估成果会比内地高。中国内地的高校教育改革必须从教师做起。也就是梅贻琦所说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行政化下和党团化的清华,缺乏思想自由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功利化氛围非常严重。极差的待遇和体制原因导致老师忙着赚钱;严重忽视本科教学质量、学风差;体制等原因无法吸引有实力的年轻研究人员;研究生沦为廉价劳动力。 我对清华大学的感受 1、非常不重视本科生教学。举个例子吧,我们本科的很多课程的老师上课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有的老师上课时公然宣称:“我是搞工程的,咱们这个学的差不多就行,教学不是我的事”。大作业都靠前人的版本,大三之后一半的同学都不再自己写作业了。但是却没有办法,我们学生根本没法影响系里的教学安排、教师和教材。就算是系里老师都了解这种情况,却一点作为都没有,老师们没有动力去改革。2、功利化思想很重,大学里最崇尚的不是思想自由、不是创新精神、不是独立思考,而是赚钱多少、以后做官前途好不少。3、相当一部分教材烂的要死。大部分这种教材都是国内的某某学者编的,看那些的东西,就感觉不是让人来看的。真感觉这些国内编教材的以前是不是教体育的。4、上面有人说师资有问题,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应该思考的就是:为什么只能花那么多的价钱去买那些成名的年纪大的都做不动研究的教授呢?为什么对年轻的有实力的世界级的研究人员吸引那么少呢?归根结底还是体制问题。学术圈俨然是个官僚圈子,学者有行政职务,年轻人如果仅仅靠自己科研上努力,是基本上没有出头之日的,只有抱对大腿、靠对大树才行,自然就缺少了创新和独立的精神。这么做哪能做出什么东西呢?5、待遇问题。清华信息学院的副教授一个月的工资是5000+RMB,这个工资实在是有点少,如果有家室孩子的话,练养家都很困难。老师要生活下去只能去拉公司的项目,为了降低成本,把活放给研究生,每个研究生一个月给300RMB到900RMB不等的工资。可想而知,在这种教授忙于赚钱的情况下,大学怎么可能在创新研究上有什么大的突破呢。6、清华在不断强调了社会责任感。在这种环境下,相当一部分课程都靠自学,让大部分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吧。7、世界三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生。这里有浓厚的竞争氛围,大部分同学都非常要强,这加强了学风,保证了大部分同学不会沉沦。 清华是国内工科最好的高校,没有之一,但拿得出手的,只是清华的学生。我07年开始先后混迹微软和创新工场,据我对身边清华人的观察,大部分清华学生还是没让人失望的。清华的很多学生牛,基本都是自己聪明和努力的结果,学校提供的资源基本没帮上过太大的忙。清华本科教育要远远好于研究生教育,这个跟本科教育相对简单,本科毕业时好生源流失都有关系。清华研究生的课程和研究,根本就是上个时代的课题,并且教授们跟产业界脱节的不是一点半点,大部分人忙的就是码论文评职称和拉外部项目赚钱。码出的论文,100%都是垃圾(msra少数还是有用的),而外部项目,很多是烂得一塌糊涂的“国家项目”,对学生造成了严重的误导。我对香港大学的感受我是港大的本科生,在北大交换过一年,在美国一所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也交换过,其中我最讨厌最不开心的就是港大,虽然有“交换生活等于玩”这样的因素,但是港大的价值观等等确实不对我的胃口。先说好的。 1、港大硬件设施确实比北大好。图书馆,机房,宿舍之类的。我没有实验室,这方面没有发言权。2、国际交流机会多。每年本科生有两三百个交流的名额,也有同样数量的外国人来交换。访问学者感觉也比北大多。3、课程很紧,很push,英文教学很锻炼我们这些大陆过去的学生。没有国内普遍的“没课可上”的大四。4、教学上,比如说商科学生有很多做real case做presentation的机会,训练出来在找工作的时候还是很有帮助的。工科好像也是很多实验任务。理科不知道科研机会多不多。然后是不好的。不一定是跟北大清华比,只是给一些盲目崇拜港大的人看看事物的另一面。 1、国际化是虚的!首先我在数学统计计算机系这种中国人传统强势的地方既没遇到外国老师也没遇到外国学生。然后外国学生跟香港人跟大陆人根本不会相互有交集。我们过我们的读书考试图书馆的生活,香港人过他们的住hall社团不上课的生活,外国人过他们的泡吧旅游不上课的生活。学校却从来没有想过用一些措施把这三组学生牵到一起来。我觉得他们只是满足于国际学生比例这个数字而已。 2、教学也远不能算完美。我在港大三年唯二的两门小班教学课就是两门必修的英语课,所有的专业课都是近百人老师都认不全我们脸的大课。反过来,美国那所文理学院,我那个学期四门课都是小班教学。北大有通选课一百多门公选课一百多门(?),文史哲类的通选课还是很大气的,而港大只有通选课几十门,而且都是“香港的工业遗产”“香港文化受日本文化的影响”之类小气而无趣的课。(okay无趣是我的个人感觉,我个人确实对于“罗马史”“艺术概论”这样的内容比对香港本地无甚积淀的文化历史感兴趣) 3、港大学生出国留学历届的结果不比北大清华好,感觉美国高校其实更认清华北大的本科教育。 4、民主自由是有,但是鉴于独立思考的缺乏,民主自由反而只带来混乱。校内长期充斥着本地生对内地学生的排斥和抵触,区域性狭隘心理和无知以及对现实的选择性接收跟社会上的平均水平差不多,让人不得不怀疑这大学教育都教到哪去了。民主自由已经沦为有心玩校园政治的那一批学生的工具,他们掌握了舆论,用两分法简单的定义民主:不假思索地反政府的就是民主,对政府有一点点同意的就是被洗脑、zhonggong走狗、麻木不仁没有独立思考。学生会是跟学校完全独立的组织,那么每年学生会在学校里面乌烟瘴气的时候学校在干什么呢?不知道。 5、要说功利,香港的几所大学只能比清华北大更功利。我在北大一年的感觉是,北大至少没有由上往下的鼓吹“上大学是为了找工作”,不愿意循规蹈矩的人也能有土壤。反观港大,唯一的新生入学教育不是校史不是要有大志,而是怎样安排career path。如果说北大的校园文化是乱糟糟什么人物都有,那么港大则是没有校园文化。当你每个遇到的人都只跟你谈论学习找工作的时候,你坚持并引以为豪的“自我personality”就变成了可有可无的,最后港大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商学院。理学院毕业典礼请进了投行的同学作为发言的学生代表;社团的唯一目的是往简历上写“我有leadership!”;文理工商毕业生一起挤着争投行和四大.........这也正是我最不喜欢港大的原因。大学本是离经叛道、尝试、接纳各方各面的信息并最终养成personality的地方,而不是放弃personality把自己打磨成随大流的社会机器小螺钉的地方。我相信这也是港大跟世界一流最大的差距。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环境与体制,决定了学术机器的生产效率”。浙大新校长杨卫在接受《大学周刊》访问时,对大学发展,谈了些相当精辟的看法。他说:“以美国大学为例,它们是三流学校数论文篇数,二流学校数论文的影响因子,一流学校不对论文发表提要求,而顶尖的大学非常强调教学。” 近来清华的百年校庆轰轰烈烈,却惹来网上的无数叫骂。不能看出,现在社会上对于国内高等教育的反思越来越强烈。在我看来,学校之间的差距在于:师资力量。大学老师、教授,他们首要的任务就应该是教书,怎么教好书应该是国内高校老师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肚子里再有墨水,倒不出来,那是没用的。生源的质量。老师再好,没有一个肯学,肯钻研的学生,那同样是不行的。 科研水平。大学除了教书育人以外,还需要具有高的科研水平。科研不是重复前人的东西,而是在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能够提出一些不一样的理念。 办学模式和理念。一个学校它办学的目的是什么,它要培养出的学生是什么样的,它的发展方向又是如何,往往决定了这所学校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会变成怎么样的一所大学。清华北大和港大之间的差距,我们完全可以放大到目前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之间的差距来看:当国内很多学校喊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之类的空洞的口号的时候,国外的学校却是在教育学生要懂得回报社会。 当国内有些高校的老师为了科研经费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国外的老师们已经在实验室中开始了各自研究。当国内有些教授在忙着开公司,赚外快的时候,国外的教授们正在和学生讨论专业相关的学术问题。国内浮躁的学术氛围加上社会拜金的风气,很大程度上使得国内的高校逐渐散失了教书育人,科技创新的能力。他们修楼,修路,充人数。尽一起可能,让自己的外表看起来更光鲜,却忽略自身精神修养。

去香港大学还是去清华北大
答:亚洲数一数二的学校都在日本,香港的第一阶梯学校和清华北大差不多是一个层次的水平,当然各自有各自的优劣势在里面。香港那边最大的特点是国际化水平比较高,商科实力很强劲。像香港科技大学的商学院就是全亚洲最强的,其他的如中文大学、香港大学的商学方面也都是不错的。香港毕竟是个国际化的金融中心...

(本科)求北大光华、清华经管、港大商学院哪个最好?
答:(不过相比港大,港中大的商学院排名更高,而且在内地竞争更小,奖学金更容易拿。而且港中大校园很大很漂亮!!!推荐。)你要是本身想在中国混的很好 那就去清华北大 至于两者的区别,个人感觉经管教的东西更实在,更学术一点。光华更厉害的是整个氛围和人脉,让你大一进校开始就学会三天两头应酬聚餐交...

...哪方面的专业比较强? 在国内的认可度咋样? 和清华北大比哪个好...
答:在国内不比清华北大名气大,在教育界认知度应该比清华北大好。目前热度很高,不同省份不一样。在北京是要超过北大清华十几分的。以下是香港高校最佳专业,供你参考: 最佳会计/专业会计(BEST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ACCOUNTANCY) 香港理工大学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最佳人类学/人文科学 (BEST ANTHROPO...

...读研究生,是上国内的大学,如清华北大好还是选择香港的大学,如香港...
答:研究生想做出点成绩还是港大好,清华北大的研究生说实话已经变成二流的了 而且学经济的在香港条件好很多 但是港大的医学系很难进哦~加油

中国最好的大学是清华北大海还是港大台大
答:港大台大,然后才是清华北大。如果你有机会的话,还是去港大,对于你毕业就业还有去世界顶尖级学府深造会有很好的帮助。在这里我先恕个罪:我觉得清华北大培养出来的是某一个专业的精英,而港大培养出来的不只是精英,应该说是一个多元化的领导者。

【转】香港大学比清华北大好在哪?差在哪?
答:,文史哲类的通选课还是很大气的,而港大只有通选课几十门,而且都是“香港的工业遗产”“香港文化受日本文化的影响”之类小气而无趣的课。(okay无趣是我的个人感觉,我个人确实对于“罗马史”“艺术概论”这样的内容比对香港本地无甚积淀的文化历史感兴趣) 3、港大学生出国留学历届的结果不比北大清华好,感觉美国高校...

香港大学和北京大学哪个好?
答:北京大学综合实力比较好。北京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亚洲大学...

读商科研究生的话,去清华,北大,新加坡国立,还是港大好?
答:当然,现在我们也在和国外接轨,但相信是个漫长的过程,国情就摆在那里 相对而言,清华商科的国际化程度可能略微弱一些。但是现在清华经管和一些国际知名商学院都有合作,比如和沃顿商学院有交换生项目等,挺好的。你还需要考虑自己的人脉问题。假如你以后想回中国发展(我建议这样,现在很多国家的机会和前景...

香港大学与清华大学的物理学哪个更好??
答:1、香港大学与清华大学的物理学相比,清华大学的物理学更好。2、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为港大(HKU),是一所位处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其奠基于1910年3月16日,次年3月30日正式注册成立,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机构。建校初期,香港大学规模极小,自1912年3...

香港大学为什么在全球排名比北大,清华还高
答:大陆大学缺少创新、思想自由和进取心,几曾何时高校也成了贪污受贿重灾区了,心术都坏了,还能做出好学问来么?(5)对学生的态度不一样,不少内地研究生读书实际上沦为廉价劳动力了,导师也忙着像明星一样各种捞钱,没几个有心思带学生,这样的情况哪里是做学位,这种现象在北大清华也不少见,真的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