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三国、雍州、兖州、益州、徐州、扬州、凉州、冀州、幽州、荆州、司隶。分别是指那些省份? 三国时期中国分为了那几个州?分别在今天的什么地区?

作者&投稿:官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雍州

原为光武帝刘秀所置,后取消。公元194年,李傕把凉州分为凉州和雍州。公元213年,曹操将司州三分一,司州之一便分到雍州,雍州州域范围辖有今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全境 。

2、兖州

三国时,兖州区域属魏。曹操领冀州牧后,为扩大势力范围,缩小其他州并入冀州,但兖州辖区未动,仍辖八个郡国。

仅将汉时陈留改为陈留国,任城国改为任城郡。据《三国疆域志》载,兖州初治昌邑,后移治廪丘(今山东菏泽市鄄城县东)。

3、益州

治所雒(luò,川广汉市,后绵竹,再成都),所辖今川、黔、滇三省大部,陕及鄂、甘各一隅。

4、徐州

治所郯(tán,郯城县西南,后迁下邳),所辖今鲁东南部,江苏北部及皖东北角。

5、扬州

治所历阳(皖和县,后迁寿春),所辖今苏南部、皖中南部,浙、闽、赣三省。

6、凉州

曹魏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于十月重置凉州,辖武威等7郡,州治武威郡姑臧县,武威郡领姑臧、宣威、武威、揟次、仓松、显美、骊靬、祖厉、休屠、鸾鸟等14县。治所陇(甘肃清水县北),所辖今甘东东部。

7、冀州

治所雒(luò,川广汉市,后绵竹,再成都),所辖今川、黔、滇三省大部,陕及鄂、甘各一隅。

8、幽州

幽州治所在蓟县,治所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的广安门附近。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

9、荆州

治所汉寿(湘常德市东,后迁襄阳),所辖今豫西南部,鄂、湘二省及黔、桂、粤三省边缘。

10、司隶

分置河东、平阳、河内、弘农、河南尹等四郡一尹,下辖55县,属魏地。约於今陕西省、山西、河南省部分之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荆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扬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雍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交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益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冀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凉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兖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幽州



西汉有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凉州、益州、幽州、并州、朔方、交趾共十三个刺史部,外加司隶校尉部,一共是十四部。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但这里的州刺史部只是监察区,并无治所,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
汉武帝将全国除首都附近的七个郡级单位以外政区分属于十三部,即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凉州、益州、荆州、扬州、交趾、朔方;每部设刺史一人,负责巡察境内的地方官和豪强地主;称为十三刺史部, 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但那时的州还是一种监察区,而且这十一个以州命名的单位中没有《禹贡》九州中的梁州和雍州,增加了凉州、益州、并州和幽州。
冀州:西汉武帝时设置信都县,今冀州市。今地理位置:山西南部,河南东北部,和河北西南角、和山东最西的一部分。
兖州:古称昌邑,在历史变迁中相继为郡、州、府所在地,是一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今地理位置:山东省西南部。
青州:今地理位置:泰山以东至渤海的一片区域。
徐州:今地理位置:江苏省西北部,北邻山东省,西接安徽省、河南省。
扬州:今地理位置:江苏省中部,东与泰州市交界,东北与盐城市交界,西南与南京市、西与安徽省天长市接壤,南临。
荆州:今地理位置: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荆州东连武汉、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荆门、襄樊。
豫州:今地理位置:河南大部。
凉州: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今地理位置:甘肃省西北部的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东端。
益州:今地理位置: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省市大部,湖北省西北部及甘肃省小部分地区。
幽州:今地理位置:河北、北京和天津北部,以春秋战国的燕国国都蓟县(今北京市范围)为中心。
并州:今地理位置: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带。
交趾:今地理位置:越南北部地区。
朔方:今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及陕西省的一部分。

雍州:陕西、宁夏、甘肃、青海一带
兖州:山东、河南一带
益州:四川、重庆、贵阳一带
徐州:山东、江苏一带
扬州:江苏、浙江、江西、福建一带
凉州:甘肃、新疆一带
冀州:河北一带
幽州:北京、辽宁一带
荆州:河南、湖北、湖南一带
司隶:河南、陕西、山西一带

三国时期有哪些州? 荆州,益州,徐州,冀州,凉州,青州,并州,扬州,幽州,兖州之类的~

幽州 冀州 并州 凉州 青州 兖州 豫州 徐州 扬州 荆州 益州 交州 司隶校尉 13个
我只知道在今天的哪里。

司隶(山西陕西)、豫州(河南)、冀州(河北)、兖州(山东)、徐州(山东江苏)、青州(山东河北)、荆州(湖北湖南)、扬州(减速)、益州(四川)、凉州(甘肃)、并州(山西)、交州(广西),幽州(河北)。

三国中魏蜀吴三国分别占据东汉末年十三州的哪几个州,东汉末年十三州分别...
答:东汉十三州包括:司州,豫州 ,兖州 ,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魏国占据了 幽州(北京及近郊如天津,公孙瓒故地)、冀州(河北南部,袁绍故地)、兖州、青州、(山东,曹操起家的老本)徐州、(江苏徐州及其附近山东河南安徽的一大片地方,陶谦)豫州、(河南及安徽北 凉州、...

三国时期究竟有几个州,看一些地图有14个,有得有13个,
答:东汉末年总共13州(部):司隶校尉部(京畿),豫州,冀州,青州,兖州,徐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并州,幽州,交州。三国时期,曹丕分凉州的河西地区为雍州,这样一共14州。魏国有司、豫、冀、兖、徐、凉、雍、并、幽、青十州,又有荆、扬二州北境,仍置州,这样全境共12州。蜀国只有益州...

三国时期的各个州郡,指的是现在的哪些地方?
答:三国时期有十四州!分别是冀州,徐州,豫州,并州,幽州,青州,益州,扬州,交州,雍州,凉州,充州,司隶,荆州!分别对应现在的地方是:益州:四川,重庆,云南地区!冀州:河北,北京地区!徐州:江苏,上海地区!豫州:安徽,河南地区!并州:内蒙古地区!幽州:内蒙古,辽宁地区!青州:山东地区!扬州...

三国时期九州大地指哪九州
答:三国九州是古九州,曹操设立,刘备,孙权没同意 东汉是13州的行政划分制度存在已久,但是大汉也有第14州。我们熟悉的13个州分别是:司隶、青、幽、并、冀、兖、徐、豫、扬、荆、益、交、凉州。这第14个州是雍州,公元194年从凉州分出来的。《后汉书·献帝纪》:(兴平元年)夏六月丙子,分凉州河西...

三国时期中国分为了那几个州?分别在今天的什么地区?
答:司隶(山西陕西)、豫州(河南)、冀州(河北)、兖州(山东)、徐州(山东江苏)、青州(山东河北)、荆州(湖北湖南)、扬州(减速)、益州(四川)、凉州(甘肃)、并州(山西)、交州(广西),幽州(河北)。

三国的时候,九个州是哪几个
答:九州分别为:荆州(占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阳;在今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兖州(今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东北部)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宁夏一带)青州(东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东的东部一带)冀州...

三国分哪十三州?
答:下面三国各州的介绍:天下十三州:司隶、凉州、雍州、并州、幽州、冀州、青州、兖州、豫州、徐州、扬州、荆州、益州。原本有交州,雍州也本属凉州,但三国各自定成时对此又做了修改,因此以三国时的称号为准。1、司隶:潼关、弘农郡、洛阳、虎牢关、官渡隘口、武关、平阳、河东郡、河内郡。 司隶之...

三国中有几州?分别是?
答:三国十三州一部各郡 司州(司隶校尉部):分置河东、平阳、河内、弘农、河南尹等四郡一尹,下辖55县,属魏地。约於今陕西省、山西、河南省部分之地。幽州:分置涿郡、代、渔阳、上谷、辽西、玄菟、乐浪、右北平、燕国、辽东等十郡一国,下辖69县,属魏地。约於今河北、辽宁与北朝鲜。冀州:分置...

三国时期各州有哪几个郡县
答:9、雍州:京兆、陇西、天水、南安、阴平等十二郡,70县。10、凉州:金城、酒泉、敦煌、西海等七郡,44县。11.荆州:南阳、南乡等四郡,65县属魏;南郡、武陵、桂阳等五郡,102县属吴地。12.益州:蜀郡、建宁、永昌、汉中、广汉、梓潼等十三郡,146县。13.扬州:九江、庐江等二郡十四县属魏地;...

三国时期地名古今对照
答:4、凉州:所辖今甘东东部;5、冀州:河北柏乡县北,后迁邺城,所辖今冀西南部,后被曹操以冀、青、并、幽四州合为冀州;6、扬州:所辖今苏南部、皖中南部,浙、闽、赣三省;7、荆州:所辖今豫西南部,鄂、湘二省及黔、桂、粤三省边缘;8、益州:所辖今川、黔、滇三省大部,陕及鄂、甘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