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第二笔为什么是折勾 万字的第二笔是什么?

作者&投稿:山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准确的应该是横折勾,但是习惯上我们喜欢第二画写撇。

但我查到一篇文章:
"万字第二笔是( )" 及"西游记有多少妖怪"
与中国教育之关系
柳洫
宋代文豪苏东坡写过一首送友人的《石苍舒醉墨堂》诗,开头两句是“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虽然是和朋友开玩笑,但也借机出了一口作者自己胸中的闷气。1935年,鲁迅先生有感于当时不少人“识字不明、作文不通”的弊病,把它改造成了“人生识字糊涂始”,不但深刻传神,让我们在七十八年后还感同身受。
外孙女上小学一年级,她出了道“万字第二笔是( )”的填空题,我毫不犹豫地写了一撇,她拍着小手喊“爷爷错了,爷爷错了”;正莫名其妙,她拿笔写的却是横折钩。问后才知道,教材是这样规定的,老师也是照书教的,我只能无言。
这真是“人生识字糊涂始”呀:汉字的笔顺规则是“从左到右”,为什么“万”字要反其道而行之呢?翻翻孩子的《语文》课本,原来“创新”的不止一例:“方”字第三笔不是写撇而是写横折钩,“奶”字的末笔也是撇;“起”、 “赶”竟然是先写右边的“己”和“干”,然后才写左边的“走”。还有更让孩子一头雾水的:“里”字的第五笔是竖,“果”字的第五笔倒变成了横,两字上部完全相同,笔顺却大相径庭,不知是何规则?
如果说这只是小学生碰到的难题,那就错了,苦读十二年的中学生也会遇上雷人的考题——复旦大学今年自主招生面试,某教授考官竟然问考生:“《西游记》里有多少妖怪?”这个问题,就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老先生穿越回来,估计他也只能尴尬的回答:“我只写书,哪管妖怪多少!”
也许是这位教授的题目很“创新”吧,已经有网友做了精确统计:《西游记》中共有大妖135个,小妖无数。还有另一种版本:小妖1520个(或9856个),不只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但不管是否有用,下届考生不用再发愁——这道考题毕竟有答案了。
从小学到大学,学生屡屡遭遇让人大跌眼镜的难题,民众难免对中国教育的前景忧心忡忡。据媒体报道,我们的中学生在国际数、理、化奥赛中屡次夺魁,但创新能力和想像力却名落孙山,何也?是中国孩子智力低下、“朽木不可雕”吗?“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是我们的教育 “水土异也”。
美国从1942年至今在中学开展“科学英才选拔赛”,目的是“支持年轻科学家做改变人们生活的工作”,其选手有11位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们面试选手的题目是:“讲讲大家喜欢的宇宙吧”,“请预测一下报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而我们的莘莘学子呢,寒窗十几年不是背试题,就是考证书;更有甚者,还要熟记每个汉字的笔画和笔顺,钻研“贾宝玉身高几尺”、“武松景阳岗打死的老虎体重多少”、“诸葛亮的扇子有几根鹅毛”等等“尖端”题目。如此应试式教育,想像力何来?遑论“创新”?在3月初举行的第34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大赛中国区决赛上,我国选手用15克桐木条顶起了几百公斤的重物,东华大学参赛队用13个纸箱搭起了精美的“卢浮宫”……“鼓励青少年创新,就要让他们尽情地玩。”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协会执行主席如是说。有人因此得出结论:中国教育是讲授、训练加考试,学生获得的是机械的执行力,遇到问题只能找现成答案应对;外国教育是启发、学习和展示,学生获得的是灵活的创造力,他们会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此话可谓入木三分,一语中的。
1900年,戊戌变法领导人之一的梁启超流亡日本,目睹国土遭受帝国列强铁蹄践踏、中华民族危机深重之惨状,写下《少年中国说》一文,大声疾呼:“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为了少年,为了中国,为了梁启超先生的美好愿望早日变成现实,我们的教育还要围着“应试”这根指挥棒转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万字第二笔是撇还是横折钩~

准确的应该是横折勾,但是习惯上我们喜欢第二画写撇

“万”字第二笔是横折钩。
根据《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
类似的笔顺还有“方”、“放”等。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1997年出版,由国家语委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编写,《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是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基础上形成的,将隐性的规范笔顺变成显性的,列出了三种形式的笔顺。
同时,明确了字表中难以根据字序推断出规范笔顺的“火”、“叉”、“鬯”、“爽”等一些字的笔顺,调整了“敝”、“脊”两个字的笔顺。

扩展资料:
汉字的笔顺规则是:
先横后竖(如:“干”),先撇后捺(如:“八”),从上到下(如:“主”),从左到右(如“林”),先进后关(如:“田”),先中间后两边(如:“水”),从外到内(如:“回”)等。
如“仗”,笔顺为丿,丿丨,丿丨一,丿丨一丿,丿丨一丿乀。
笔顺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
汉字的传统笔顺及各地区标准笔顺皆存差异,中国内地的笔顺标准为《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笔顺,百度百科-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国”第二笔画叫“横折钩”吗?
答:是横折。国字,属于包含字体。第一笔画时竖体,第二笔画就是横折。

口的第二笔到底是横折还是横折钩?
答:横折。拼音kǒu注音ㄎㄡˇ 部首口部部外笔画0画总笔画3画 五笔KKKK仓颉R郑码JA四角60000 结构单一电码0656区位3158统一码53E3 笔顺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口kǒu(ㄎㄡˇ)1、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3、出入...

“日”字和“田”字的第二笔是“横折”还是“横折钩”?
答:是横折,不过很多书法家喜欢在这笔结束的时候加一外勾,是收笔锋的作用,让字看起来很美观,“有头有尾”。一般,楷书一贯加钩,有落笔藏锋,起笔收锋的习惯。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082310.html?fr=qrl3

四的第二笔是横折钩还是横折
答:该字的第二笔是横折。《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采用宋体印刷,其中“四”字的第二笔是横折。考虑到楷体更接近手写体,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采用楷体印刷。楷体字和宋体字的字形存在个别的差异,在通行的楷体字库中,“四”字的第二笔往往带有一个钩,但是这一笔并不是横折钩,而是横折。

横折与横折钩的使用
答:3、为什么两种笔画会这么容易混淆呢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印刷字体,部分印刷宋体汉字笔画是“横折”的,楷体字相应笔画是“横折钩”如:“目”、“自”、“国”、“团”、“电”“曲”等字的第二笔。4、有争议的几个字 再有就是比较有争议的几个字,如:口、日等,让很多人分不清是横折还是横...

“万”字的第二笔是什么?
答:“万”字第二笔是横折钩。根据《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类似的笔顺还有“方”、“放”等。《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1997年出版,由国家语委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编写,《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是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基础上形成的,将隐性的规范笔...

月的第二笔叫什么
答:月的第二笔叫:横折钩。月,汉语常用字,读作yuè,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其本义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即月亮。古人根据月亮的盈亏规律创造了“月”这个计时单位,沿用至今。也指形状像月亮的东西、按月出现或完成等义。“月”是常见偏旁,以“月”为偏旁的字,一类与月亮有关,如朔、望、朝等。还有一类...

日、四、田的第二笔是横折还是横折钩
答:“西”字第三笔则是“横折钩”。如果讨论的是写字,对象当然是楷体,那么,“日、四、田”字第二笔、“西”字第三笔就是“横折钩”。宋体汉字和楷体汉字,字形基本一致,但也有部分字,在笔画形体上存在细微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印刷宋体汉字笔画是“撇”的,楷体字相应笔画是“点”。

国字框第二笔是横折还是横折钩
答:这个严格来说应该就是横折。过去写毛笔字的话,喜欢写横折钩,其实是不对的,我们现在写钢笔字,写平常的字,正规的就是横折。

目字到底是横折钩还是横折
答:目字是横折。笔顺:丨(竖)、㇕(横折)、一(横)、一(横)、一(横)。“目”字第二笔是横折,但是看起来与横折钩有些类似。这里的钩,是书写的时候笔锋自然带出的钩,是笔意相连的结果,与“月”“包”等字横折钩中的钩是不同的。与“目”类似的字还有“四”“田”“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