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谁发明的? 太极拳是谁发明的?

作者&投稿:韶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900年前後,关心太极拳流源历史的人逐渐开始多起来,对於谁是创始人,陆续产生了很多说 法,时间跨度很大,大概有两千年吧!比如像老子也被列为创始人之一,要是这样给太极拳找祖先,还真不如先去联系《纪效新书》,毕竟,《纪效新书》不管从哪 方面说都应该和太极拳的有难以割舍的密切联系,这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大家先来看这几段网路文字:
几乎所有支持张三丰会武功的学者的研究,都要引用两位内家拳家:张松溪(明嘉靖年间,1522-1566)以及王征南(明末清初,-1669)的相关证据,其中成书最早的是沈一贯的《喙鸣文集》〈搏者张松溪传〉(-1566)。
沈一贯首先说明张松溪的老师是孙十三,之後用并列的方式,将张松溪与另一名武者边诚做比较, 说明张松溪的武学涵养比边诚要好。接著介绍了张松溪的一些事迹,并举出「勤、紧、径、敬、切」拳法的五字诀。最後透过自己的观点,将五字诀做一解释。五字 诀中,「勤、紧、径」为孙十三所传授,「敬、切」则是张松溪的体会。
沈一贯除了在年代上,几乎与张松溪同时之外,〈搏者张松溪传〉的重要性,在於提出了内家拳法 的「勤、紧、径、敬、切」五字诀。依该文,「勤」者,勤劳也;「敬」者,谨慎也;「切」者,忍耐也,皆与实功无关,而「紧」指「两手常护心胸。行则左右护 胁。击刺勿极其势。令可引而还。足缩缩如有循。勿举高蹈。阔丁不丁。八不八。可亟进。可速退。心常先觉。毋令智昏。立必有依。勿处其後……」;「径」则是 「後如脱兔。超不及距者。无再计。无返顾。勿失事机。必中肯綮……」,而「然此二字。则击刺之术尽矣」。透过与太极拳法的比较,可知两者之间有相当差异。 认为太极拳与内家拳可能有相同根源者,宜再深究之。
亦有研究者将太极拳和内家拳放在一起讲,认为太极拳和内家拳的关系密切,甚至内家拳就是太极拳的前身,因此将内家拳的王宗、陈州同、张松溪、王征南、黄百家……等等的传承谱系, 也归入太极拳名下。持这种论点的人,所引用的证据,离不开几种文献: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1669)、黄百家〈王征南先生传〉(1676)、蒲松龄 《聊斋志异》〈拳勇武技〉(1679)、《宁波府志》〈张松溪传〉(1733)、《国朝耆献类征初编》的卷四六九〈王征南〉、《清史稿》列传〈王来咸 传〉。但是根据我们的研究,戚继光《纪效新书》的〈拳经捷要篇〉写成于明万历年间年,已经与现今的太极拳套路名目有部分相似,而黄百家的〈王征南先生传〉 比〈拳经捷要篇〉晚出了将近一百年,应该要更接近今天的太极拳谱才合理,然而事实却是与今天的太极拳谱几乎没有交集。加上完成最早的新文献沈一贯《喙鸣文 集》卷十九的〈搏者张松溪传〉(-1566)被发现,又澄清了一些事实。因此,要将内家拳和太极拳整合在一起,从而延伸了太极拳历史深度的尝试,是站不住 脚的。
另:《清史稿》王来咸、甘凤池等人物传记中好像有这样一句话:‘清中叶,河北有太极拳,云 其法出於山西王宗岳,其法式论解,与百家之言相出入。至清末,传习者颇众云’。一网友解释这段话如下:清朝中叶,河北有太极拳流传,而且这些练习者自称其 练法源自山西的王宗岳(注意,是自称),但是,这些练法和黄百家所说的“内家”练法比较,出入很大,也就是几乎完全不同。
2、太极拳雏形
《纪效新书》是武术史学家唐豪推断太极拳产生年代重要证物,是太极拳历史研究最为重要的座标之一,而反对攻击唐豪论断的人们自然大都主动回避《纪效新书》。
《纪效新书》内拳势虽与太极拳名目有许多相似处,但推测戚家军所操演应该不会是如今大家所看 到的太极拳。试想,校场上列出整齐方阵的军士们一个个凝神静气、神态安详地操演太极拳的画面大概只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现实中能接受、认同这一场景出现在 400百多年前的军中校场上的人不会太多吧!再说用太极拳来体现军威雄壮也的确有点不靠谱,因此,尽管《《拳经捷要》中拳势名目与当今太极拳存在著显而易 见的联系,或者说那就是太极拳的前身,但此一时期太极拳的主要风格之一 ——舒缓大概还没有出现,也就是说舒缓大概是在以後的岁月裏逐渐才产生的。
“择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势,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 我们而今虽已无从考证,戚南唐的三十二势名目,各各具体撷取于何种拳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见多识广的戚继光眼裏,没有“太极拳”名目。相反,从而今 传承的陈、杨、武、吴、孙派太极拳名目而论,其中懒扎衣、单鞭、金鸡独立、探马、七星等等,二十馀势,或形或气,皆能找到戚南唐的印记。——二水居士文字
细想想,如果戚继光写书同时既有太极拳存世,他会不会到运行缓慢的太极拳套路中挑选几个姿势来作为士兵在校场操演拳势呢?而且占了32式中的绝大多数,因为《纪效新书》书中明言择其善者、、、、又列古今拳家很多种,言皆为今之有名者,而独不言太 极拳。罗列这麼多拳种却只采用了两三式(除下合太极拳名目者),没有提及的太极拳反倒是从中撷取二十多招,占了整套拳的绝大多数,这似乎不合情理。如太极 拳同时存在,且又采了这麼多,应要提及的。所以比较合理的解释是戚继光广采博涉,集众家之长成书。
太极拳大量拳势及名目在此书中集中的出现,我们已经可以顺理成章的做出推理,这部公开出版散步天下的书极有可能就是太极拳早期雏形,而这早期太极拳雏形三十二势是博采诸家名拳而得的,後来发展过程中经过先贤的不断总结加工才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太极拳。
我们看到了,这就是太极拳的出身,它也是来自民间,来自江湖,而非王公贵族之间,公卿府邸之内。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
  大致有唐朝(公元618~907年)许宣平、宋朝(公元960~1278年)张三丰、明朝(公元1368~1644年)张三丰、清朝(公元1644~1911年)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没有充份史料可以证明太极拳是张三丰所创,但戚继光的32势长拳理论早于陈王廷,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原本也为陈式太极拳所缺欠。可见太极拳并非一人所创,而是前人不断开发、总结、整理、创新、发展而来的。纵观近、现代太极拳的发展就可见一斑,事物只有不断发展才具有生命力。这足以说明太极拳的前天、昨天和今天,也揭示了它的明天。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太极拳有两大分支,一支传承于武当派武术之中,秘不外传,只有赵堡太极拳传承于外;另一支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依次流传给杨式、武式、吴式、孙式等太极拳流派。陈氏太极拳的创编人是陈王廷,是一位卓有创见的武术家。

1.陈家沟起源说
  这种观点认为,太极拳为明末陈王庭所编创。持此观点的代表人物为武术史研究者唐豪、顾留馨等。唐豪先生在实地考察了河南温县,并查阅了县志和《陈氏家谱》等后得出此结论。主要依据为陈王庭遗诗中有:“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寇,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作为其编创太极拳之论据;再者,据《陈氏家谱》载,陈王庭为“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之人也。”由于广为流行的几大类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有着渊源或师承关系,故加重了此说法的权威性。在一段时间内,这一观点曾占主导地位,如《简明武术辞典》等书中均用此观点。
2.张三丰创拳说
  由于太极拳的理论根据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太极理论”,而道家和道教乃是此理论的发挥者,于是道教、道家与太极拳的关系问题也引起武林人士的重视,张三丰创拳说实则是这一现象的反映。这一观点由来已久,“陈王庭创拳说”盛行以前,即为传统定论。如杨澄甫所著《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中曰:“先大父更诏之曰,太极拳创自宋末张三丰,传之者,为王宗岳、陈州同、张松溪、蒋发诸人相承不绝。”且附有《张真人传》。更早如李亦畲《太极拳小序》中也说:“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今人亦多有赞同此说者。其佐证文献如《三丰全书》.其中记载“少林为外家,武当张三丰为内家”等。
3.王宗岳创拳说
  王宗岳在中国太极拳史上的重要地位,为历代拳家所公认。他首次运用易学概念,并阐发《周子全书》于拳理之中,写成《太极拳论》.遂使“太极拳”名称得以确立,其文也成为太极拳传统理论的顶峰:由于王宗岳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太极拳拳理、拳技,且王在武史中有迹可查,故有人据此认为王宗岳总结前人经验,首创太极拳于世,后传人陈家沟:因现存有文献记载,“王宗岳传拳蒋发,蒋再传陈长兴”之说。
4.武当山创拳说
  中国武术与宗教渊源颇深.至少在理论上可见其广泛的牵涉。而流行的“内家”“外家”之分,将武当归于内家,少林归于外家,其立论客观与否,可另为议论.但无疑加重了武术的宗教色彩。与此相应,出现“太极拳起源于武当山”的观点,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持这种看法的认为,“炼丹”是中国道教的一大活动内容,也是古代研究养生术的一种方法.武当道士在长期的内丹实践基础上(多为静功),结合呼吸吐纳以及导引方法,发挥而成太极拳,其主要作用在于疏通经络(如带脉、任、督脉等),调和气血,以达抗病延年之效.再吸收其他拳法之精髓而具技击之功。

叫太极拳是从陈家沟开始的吧,要说这种拳术大概能追到洪钧老祖了

武当掌门张三丰

太极拳发明人是谁?~

太极拳发明人基本有三种说法,唐代许宣平、李道子,元末明初武当山张三丰,河南陈家沟陈王廷。
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其起源,传说不一;有说唐代 许宣平、李道子所传;也有说为元末明初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所创。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考证,太极拳为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多数拳家亦认为现传各式太极拳均源于陈氏太极拳,而持陈王廷创拳说,陈式太极拳传至陈氏十四世陈长兴(1771----1853)时,始传外姓杨露禅。此后,太极拳从陈家沟陈氏一地,一家族的小范围传向全国,并逐渐衍生出了与陈式太极拳风格特点不同的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多种太极拳流派。

太极拳是谁创造的

太极拳的介绍
答:太极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太 极拳基于太极阴阳之理念,用意念统领全身,通过入静放松、以意导气、以气催形的反复习练,以进入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的境界,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 太极拳基本内容包括太极养生理论、太极拳拳术套路、太极拳器械套路、太极推手...

八极拳的代表人物
答:江湖有“神棍”王中泉之誉,八极拳立足北京,王中泉之功也!李书文出师后到北京与王师兄会合,兄弟二人遂名噪北京城。二人名望日高,皆被聘请为清军武术教习。李书文被天津小站袁世凯北洋新军练兵处聘请为武术教习,从此他和军队结缘,一生大多在军队中任军将教习。李书文在天津与各门高手进行无数次拳、枪较量,战无不胜,...

八极门第六代掌门人是谁?
答:八极拳第六代掌门人神拳"吴秀峰"

第一位提出吴式太极拳名称的研究家是谁?
答:吴鉴泉不仅精于太极拳,对各种器械,如太极剑、太极对剑、太极刀、太极十三枪等也非常精熟。1927年,吴鉴泉由北京迁居上海,1928年他被上海精武会和国术馆聘为教授。1933起,他创设鉴泉太极拳社,教授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从此吴式帮极拳广为传播,他的门人遍布海内外。鉴泉太极拳社自创设以来已有...

郭云深是谁 揭秘郭云深死亡原因
答:在狱中没有足够的条件去练习崩拳,因为脚上带了镣铐只能走半步,他就自己发明了“半步崩拳”。郭云深出狱了之后也因为他的”半步崩拳“出了名。之后他的日子就是研究武术,对武术方面的知识进行实际的研究,还出了一些书籍,比如《能说形意拳经》。之后郭云深日子过的闲散了就索性隐居山林了,过着普通...

八极拳中国传统拳术中号称杀伤力最大的,也就是最强悍的。谁知道八极拳...
答: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谁说八极拳是杀伤力最大的,拳种就没有哪一种是杀伤力小或大,就像李小龙说的,任何拳练得不好都是软手软脚的,练武在人,不在拳种,我就纳闷了,时至今日,好多国人怎么对中华武术的派别还是这样存在分歧,想了解八极拳,去百度百科搜一下就了解了,别人都是给你复制。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名称是什么?
答:太极拳24式即指24式简化太极拳,而24式简化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尽管它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极拳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串...

求一个八极拳的师傅的名字,在军队中执教过 不是吴连枝,
答:李元智 台湾军中八极引进者(中央国术馆)刘云樵武坛八极主要是民间系统 金立言是现在在台湾开馆教大内八极的,是刘云樵弟子,严格来说不算是军队系统,是大内七海八极系统,本质就还是武坛系统

极拳道的介绍
答:极拳道一套现代化、操作性强的武术传播模式,并非产生新的拳种与门派,其真实含义是道馆式国术(武术)。极拳道用与国际接轨的道馆式传播模式,为不同性格特点、不同身体素质、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背景的学员提供系列菜单式的教学服务。极拳道是一群中国青年,怀着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为使武术走向...

如八极拳宗师李书文那样的武功,现在的人怎么练不出来了?
答:八极拳宗师李书文孟村南良人,八极拳六世传人,师从八极名家黄士海,是近代八极门中的佼佼者,一生多传奇与故事,称一代大师并不为过,其技艺之高让现代人的确望尘莫及。 古人云,上士闻道,勤而修之,是那个年代人们信仰使然,专注于艺业之上,没有现在这种光怪陆离的 社会 诱惑,拒老前辈们说李书文学艺时,离师父家罗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