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已知的物种有多少?大神们帮帮忙 世界现今尚有已知物种多少?

作者&投稿:畅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以前有科学家推算过: 地球人类大约60亿,老鼠大约有200亿-300亿,蚂蚁则100000亿以上。这样推算的话,每个形体稍大生物身上都有着数以万计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之类的。世界上生物最多的就是微生物 昆虫是地球上物种数量最多、个体数量最大、生活方式最多样、生存策略最奇特的一大类生物。以最保守的估计,世界上的昆虫至少有100万种,可能有500~1000万种,甚至有8000万种。即使以100万种计,昆虫的种类也几乎占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的60%,动物种类的80%,无脊椎动物的90%,节肢动物的95%。昆虫在生物界是绝对的多数,是压倒一切的优势物种!昆虫学家在南美的亚马逊热带雨林中发现,仅蚂蚁一类,在一棵树上就有50种不同的种类,它们栖息在树的不同部位!单单我们都市人最熟悉的鸣叫类昆虫,在上海地区常见的就不下几十种,包括斗蟋、油葫芦、棺头蟋、纺织娘、金蛉子等。 绝大多数昆虫都有极高的繁殖力,而且生活周期短,一年就能繁殖一代甚至许多代。大多数昆虫都拥有庞大的个体数,有些种类的个体数量之大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一个沙漠飞蝗的单个群体内的蝗虫数可高达250亿个,它们在空中飞过时如云层一般,可以遮天蔽日!在热带雨林,有一种切叶蚁群体,一个蚁后可以拥有200~300万个工蚁,这些工蚁个体在蚁巢内堆积起来可达4.5~6米厚!由这些蚂蚁的日常生命活动所搬动的土壤可达到18吨之重,它们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远大于蚯蚓。 昆虫由于个体小而常被人忽略。在热带雨林,人们可能更关注栖息在林内的大量珍稀的野生哺乳动物。但事实上,热带雨林内的昆虫,无论在种类、个体数量上,还是在生物量上,都远远大于哺乳动物,仅蚂蚁和白蚁这两大类昆虫,它们的总重量就超过了同样面积内所有哺乳动物的重量!昆虫有如此巨大的数量,它们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 现存的昆虫绝大多数是小型的,昆虫是以小取胜的。昆虫没有脊椎骨,靠坚韧的几丁质外壳来支撑躯体。小的体型能使表皮的相对面积增大,从而减轻体重,增大强度,便于昆虫"见缝插针",占据其他物种无法生存的空间。例如,一棵带刺的相思树只够一头长颈鹿吃一餐,但却能为十几种食性或食谱不同的昆虫提供多样的栖息场所和食物,可养活它们的一生乃至几代。吸花蜜的,吃花苞、花瓣的,食果和种子的,吃叶、蛀杆的以及食根的各种昆虫可以在一棵树上共同生活,这些昆虫还可以养活几乎同样数量的寄生和重寄生昆虫。 昆虫个体小,从卵到成虫需要蜕好几次皮,容易遭到各种天敌的攻击,所以它们必须以足够的数量来满足种群繁延的需要。即使是凶猛的捕猎高手螳螂,也是以大量的个体数来确保的。一个普通的螳螂,一般会产下2~3个卵块(螵蛸),可孵化出几百至上千个个体。 以变求生,以静克敌 昆虫由于体型小,易遭攻击,要生存下去,还必须有多种生存策略。变化多端、"与时俱进"是昆虫求生的基本策略。昆虫从卵到成虫,要经过幼虫和蛹以及若干次蜕皮阶段。幼虫与成虫截然不同的形态特征和功能构造,使昆虫的食谱和生存范围极大地扩大了。绝大多数蛾类和蝶类的幼虫都咀食植物,而它们的成虫则靠吸食花蜜来维持生命。它们用这种方式,有效地占据了两大类不同的生境。同时,在最无助的化蛹阶段,它们则以静制动,躲避敌害,以保护色、拟态等防卫手段将一生中最易受伤害的阶段隐蔽起来。例如,凤蝶、蛱蝶的蛹通常以与寄主植物茎杆相似的颜色、形态固定其上;夜蛾及一些甲虫类则入土化蛹,为成虫的顺利羽化提供安全保障。又如蟋蟀、螽斯等半变态的昆虫,虽然它们的幼体与成虫在形态上很相似,但在体色和色斑上却不一样。一种名叫悦鸣草螽的螽斯,其幼体阶段完全不同于黑绿色的成虫,呈现出令捕食者警戒的黑红色,使它们得以在各种天敌的眼皮底下蜕皮长大。 螳螂虽然张牙舞爪、威风凛凛,但为了更有效地生存,它们也需要伪装。埋伏在花朵中的花螳螂,体色和斑纹都酷似花瓣,是不愁逮不到前来吸蜜的恋花者的。而枯叶蛾、枯叶蝶、竹节虫、角蝉等的绝妙拟态却可躲过狡猾的猎手。许多直翅目昆虫,如蚱蜢、蝗虫、蝈蝈、纺织娘、条螽等,都有"变脸"的绝招,幼体一般根据最后一次蜕皮时的栖息地为背景来选择体色,让自己的身体变为翠绿色或枯褐色。一些栖息在戈壁滩的蝗虫,更是能随着所栖之处的砾石的颜色和花纹而变色,有效地躲避天敌。 有些鸣叫昆虫,如斗蟋、树蟋、钟蟋等,还能通过改变鸣声的大小和方向来"声东击西",迷惑敌人。一般来说,每一种鸣虫都有其鲜明的鸣叫特征,因为雌性昆虫是根据不同鸣声来寻找配偶的。然而奇妙的是,当鸣虫发现"敌情"时,它们会改变鸣声的大小和方向。在野外观察鸣虫的人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形:明明是来自右前方的鸣声,会突然变成左前方,甚至会完全变成反方向。根据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对树蟋的观察,当正在鸣叫的昆虫发现有不安全因素时,它们会调节前翅与身体的角度来改变摩擦发声的方向和强度,从而转移捕猎者的注意力。 许多昆虫都有"装死"或"假死"的习性,尤其是一些金花虫、瓢虫和步甲类昆虫,"惹不起就躲"。有一种黑步甲,当遇到威胁时,它常常六脚朝天地仰躺着,脚一动不动,任凭你如何拨逗,它就跟死了一样。这样的"装死"可保持20~50分钟,甚至超过一小时,让那些吃活物的捕猎者完全丧失耐心,弃之而去。一些金花虫和瓢虫在受到惊吓时,则常常是立即从植物上跌落下来,然后急速逃逸。这些独特的生存策略,有效地弥补了昆虫由于个体小而带来的防卫上的劣势。 吃与被吃,构筑生命支撑系统 大鱼吃小鱼,一物降一物,自然界的万物就是这样被串联起来,物质就是这样循环流动起来的。昆虫的足迹几乎遍及所有的陆地和淡水。许许多多昆虫是取食于植物的,几乎没有一种陆生植物不是某种昆虫的食物,有些昆虫甚至吃真菌类和苔藓、地衣类。通过光合作用而积聚的植物蛋白,通过昆虫的取食转化成了高能量的动物蛋白,为其他成千上万种动物(鱼类、两栖、爬行、鸟类直至哺乳类)提供了食物。同时,有相当数量的昆虫是植物花粉的传播者,使有花植物得以结果、繁衍。土壤中也有大量的昆虫在活动,它们肥沃了土壤,促进了各种植物的生长。如果没有昆虫的存在,植物就不可能有这般繁荣。各种腐食或腐生昆虫的存在,将撒落在自然界中的各种有机物集聚起来,变废为宝。没有屎克螂的辛勤劳动,澳洲草原上的牛羊粪便会多到让草根难以萌发新芽的地步。 地球上不计其数的昆虫,通过"吃"与"被吃"的途径,把各种结构不一、功能不同的食物链编织成一张强有力的"万维网",支撑着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每一种昆虫就是这张生命网上经纬交叉的联结点。如果所有的联结点都消失了,网还能存在吗?如果我们将整个生态系统比作一座金字塔,人类仅是生存于塔尖的一个物种,最多仅占百万分之一,而占整个生物种类60%的昆虫则实实在在是这座金字塔的底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威尔逊说"小生命转动大世界(The little creatures who run the world)"。昆虫的生存并不需要人类,但人类的健康生存却离不开与所有物种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昆虫。 昆虫害益,掌控在人 一提起昆虫,我们习惯于把它们分成两大类:害虫与益虫。凡与人类争食吃、干扰人类正常生活的多被视为害虫。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的确有一些臭名昭著的昆虫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或麻烦,如由跳蚤和老鼠传播的黑死病(鼠疫),由蚊子传播的疟疾,由苍蝇传播的伤寒;而飞蝗、行军虫所到之处,农民颗粒无收。其实在自然界,任何一种物种,只要其种群数量超过了其天敌所能控制的范围,都可能对其他物种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是人类的各种活动(生产和生活),打破了某些昆虫原有的平衡,为其提供优越的繁殖、扩散条件,或抑制了天敌作用的正常发挥。 人类在与昆虫较量的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很难人为地消灭某一种目标昆虫;滥用杀虫剂的后果,是失去天敌控制后的昆虫的再猖獗以及环境中农药残留量的剧增。我们应该用有效的手段将有害昆虫的种群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有害昆虫实行管理,而不应该依据人们眼前的利益和有限的目标去杀灭它们。更何况对昆虫的"害"与"益"的判断完全取决于人们对事物的预期目标。如果我们把桑叶与桑果作为产品,那取食其上的桑蚕也是害虫了。事实上,即使把所有对人类的农、林、牧、仓储和健康有害的昆虫都加在一起,其种类总数最多也只有1万种,仅占昆虫总种数的1%。 绝大多数的昆虫对人类的生存不仅无害,而且是有益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除了家喻户晓的蚕丝、蜂蜜外,还有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是靠昆虫来提供的,如紫胶虫可提供胶,白蜡虫提供蜡,五倍子蚜提供鞣酸,胭脂蚧提供染料,九香虫提供香料,等等。常见的药用昆虫有冬虫夏草、地鳖虫、螳螂(螵蛸)、蝉(蜕)、斑蝥、吉丁、蚂蚁等。昆虫丰富的种类和数量、奇异的形态行为和无所不在的栖息场所,是人类探索大自然和生物界各种奥秘的可靠线索和钥匙。昆虫生活周期短,易于培养和观察,是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多种学科的理想实验材料;昆虫漫长的进化历史和广阔的分布范围,已成了生物地理和物种演化研究中广泛运用的佐证资料,尤其是丰富的昆虫化石(包括琥珀中的昆虫),是确定地层年龄的可靠标尺;昆虫对生态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是人们监察环境的可靠指示物;许多昆虫独特的结构与功能,为仿生学研究提供了模型。昆虫的行为、形体、色彩、鸣声等,对人类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有意义的启迪和影响,如我国独特的鸣虫文化和斗蟋文化,已延绵千年而经久不衰。 从泥盆纪时代最早的昆虫算起,昆虫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4亿多年。漫长的演化历程和成功的辐射进化,使昆虫成为自然界中最成功的一大类生物。让我们走近昆虫,了解昆虫,管理好昆虫,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地球的繁荣昌盛,学会与昆虫长期共存。

世界上已知的生物有多少?~

  据了解,就目前而言,地球上已经被定义、命名的生物约有1000万种左右,然而许多学者估计,全世界仍旧还有1000万种生物未被定义、命名,甚至尚未被人发现。至於这些生物未被发现的主要原因,不外乎这类生物的生活圈与人类没交集、该类生物只栖存於特定的小区域、这方面的生物对於人类而言并无太大的研究价值、抑或生物本身个体渺小而不易为人所察觉.等等。

此外,就地球上有生物以来已经经历了至少三十多亿年。根据许多演化学者、生物分类学者及其他相关的生物学者推断,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以最保守的估计,至少也有超过现存物种数10倍以上的物种灭绝於其中---换句话说,便是地球上已经绝种的生物至少在1亿种以上,这其中包括了多数的古生菌类、原生生物类、低等无脊椎动物类及低等无维管束植物类等。

综合以上,总的说来,地球上约有1000万种已知的生物、约1000万种未知的生物,以及约1亿种已经埋没於历史长河中的生物---由此盖估一下,自地球形成至今,地球上共计出现了大约1亿2000万种的生物!

据路透社15日报道,试图减缓物种灭绝速度的科学家和决策者们在这样一个谜团面前很没面子:没有人知道地球上到底生存着多少不同种类的动植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首席科学家杰夫·麦克尼里在该组织的瑞士总部接受路透社电话采访时说:“一些研究昆虫的人认为地球上可能生存着1亿个物种。但假如问一下生物学家的意见,我想大多数人会说1500万种左右。” 《柯林斯英语字典》对“物种”一词是这样解释的:物种指的是“一种类型的动物或植物,其主要特征相同,能够互相配合繁衍后代”。联合国预备下周在巴西召开一次会议,与会的各国专家将对如何减缓物种灭绝一事进行讨论,毫无疑问,他们绕不开这个谜团。联合国成员曾于2002年签署协议,决心在2010年前减缓动植物灭绝的速度。麦克尼里说:“假如不知道物种数量的确切数量,我们就无法确定2010年目标能否真正实现。” 科学家已经确认并命名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大约为170万种左右。上世纪90年代,研究人员在越南发现了新的鹿种和野猪,但这个曾在美越战争中遭美军严重轰炸的地区仍有少量大型陆上哺乳动物有待科学家去发现。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鸟类都已被命名,虽然偶然也有新的鸟类忽然被发现,某些“已灭绝”的鸟类——例如美国南部闻名的象牙啄木鸟——也再度在人们的视野中出现。 生物学家表示地球上仍有很多植物、昆虫和鱼类动物至今没有被命名。约翰·拉罗利表示:“南非地区已发现的蜘蛛种类大约为3000到4000种,但据我的估计,这一数字还不到这一地区实际蜘蛛数量的一半。”拉罗利曾经与妻子合写过南非野生蜘蛛指南。他强调说,没有命名的物种可能到处存在,某些未知蜘蛛甚至就“潜伏”在人们的花园之中。“拿约翰内斯堡来说,假如具备相关知识,人们很轻易在自己的后院发现一个新物种”。 拉罗利指出,虽然人们收集了很多有关新物种的信息,但大部分都尘封在实验室里。物种知识的缺乏根源于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只有具备相当资格的科学家才能对一种新的植物或者动物命名,而他们很多人却只关注于已知的物种。 物种数量的不确定也突显了这样一个事实:看一看现代的地图就知道,我们仍没有对地球进行过彻底的探索。科学家们在2月公布,他们在印度尼西亚山地丛林中发现了一个“失落的世界”,数十种奇异鸟类、蝴蝶、青蛙和植物新物种在那里栖息。麦克尼里表示:“此前,进入这一地区的所有探险队都没有发现这些新物种。” 科学家应当清醒的熟悉到一个残酷的现实:从某种程度上说,绝大多数可以行走、爬行、游泳或者飞行的物种现在已经灭绝。古生物学家大卫·拉普在他的著作《灭绝:是基因不好还是运气太差?》中写道:“地球上生存着数百万种不同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可能在4000万种左右。过去某个时候的数量可能在50亿到500亿种之间。也就是说,只有大约千分之一的物种仍然存活在这个世界上——显然这是一个极为糟糕的幸存记录;99.9%的物种走向了灭绝之路。” 科学家一致认为,目前的物种灭绝速度远比“自然选择”快,这主要归罪于人类行为,污染、生活环境的破坏、温室气体的排放等人类行为导致地球气候的变化。可是,目前仍有很多物种没有得到科学家的确认和命名,在这种情况下想准确地确定物种灭绝的速度是不可能的事。 约翰内斯堡一项新的住宅开发计划可能敲响某个小区域内未知蝴蝶的丧钟;巴西某片雨林将面临被砍伐的命运,某种蟾蜍可能走向毁灭之路。已经的物种数量确实在急剧减少。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统计数据,自1500年准确的历史和科学记录出现以来,已有超过800种动植物物种灭绝。 批评人士表示,环境保护论者是在大惊小怪,究竟灭绝的数量还不到已知物种数量的0.05%。但事实是,大约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危险,鸟类动物则是12%;哺乳动物则高达23%。 科学家表示,也可以利用其它的统计方法。麦克尼里说:“在保护物种方面,我们究竟做出了多大的努力,这是可以计算的。使用这种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物种灭绝率可能更加准确,更有价值。举例来说,我们可以统计新设立的保护区的数量,问他们是否拥有足够的预算。
参考资料:http://shengwu.jixiegc.cn/6/21068.html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种动物?
答:世界上有134万多种动物。科学家们把现存的人类已知的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科学家已经鉴别出46900多种脊椎,科学家们还发现了130多万种无脊椎动物。动物分类系统,由大而小有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等...

自然界中动物的种类很多,大约有多少种?
答:在自然界中动物的种类大约有150万种,46900多种脊椎动物。包括鲤鱼、黄鱼等鱼类动物,蛇、蜥蜴等爬行类动物,青蛙,娃娃鱼等两栖类动物,还有大家熟悉的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大约130多万种无脊椎动物。科学家曾经估计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有150万,随着科学研究的深人,这个数字已上升到3000万~5000万。热带雨林...

世界上出现过多少种动物?
答:简单地说,物种是一群在形态和生理方面彼此十分相似,或性状间差别很微小,并有一定自然分布区的动物个体;凡种内的有性个体间能够互配,并且产生能够发育的个体后代;不同种的有性个体间不能够互配和产生后代。物种是动物进化过程中,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飞跃,是自然界自然选择的历史产物。如上所述,...

世界上有多少生物
答:据环境专家介绍,科学家曾经估计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有150万。随着科学研究的深人,这个数字已上升到3000万~5000万。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生活着全世界半数以上的物种 一般认为已发现的物种数量只占全部数量的一半不到 就目前而言,地球上已经被定义、命名的生物约有1000万种左右,然而许多学者估计...

世界上的生物总共有多少物种?有人统计过么?有没有办法估算?
答:物种数量的推测基于对“生命系谱”上各种分支间关系的研究。研究人员通过量化发现新物种与发现更大门类间的关系,以此推断一个门类下有多少物种。1758年,瑞典生物学家卡尔·林内乌斯创造了一套全面的物种命名体系,并沿用至今。相近的物种组成属,再往上依次是科、目、纲、门,最后是界(比如动物界)。在这一...

世界上有多少种动物?
答:世界上有已知一百五十万动物物种。目前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一百五十万种,具体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而且在一百五十万种中。有许多动物是我国特有的种类,而且脊椎动物的种类多达四万六千余种,无脊椎动物的种类数量是脊椎动物的三十三到三十四倍。动物的介绍 它们能够对环境作出反应并...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动物?
答:自然界有多少物种,非常具体的数字没有,大多数都是估算的数据。据统计,地球上生存着大约一万亿个动物物种,分别分布在地面、海洋、地底以及空中。一万亿这个数字只是一个相对准确的估计,这也就意味着专家们关于地球上的生命几乎一无所知,特别是低级物种。许多生物生活的栖息地本身就难以被发现,比如...

世界上一共有几种动物大神们帮帮忙
答:世界上大约有一千五百万种动物!最近的研究表明,全世界的昆虫可能有1000万种,约占地球所有生物物种的一半.但目前有名有姓的昆虫种类仅100万种,占动物界已知种类的2/3- 3/4.由此可见,世界上的昆虫还有90%的种类我们不认识;按最保守的估计,世界上至少有300万种昆虫,那也还有200万种昆虫有待我们去...

我国收录的物种有多少种
答:真菌界新增1274个物种。生物物种名录是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数据,只有本底清楚了,才有可能更好地进行研究、保护及进行相关决策。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是唯一一个每年都发布生物物种名录的国家。2018年至今,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总下载量超过5TB,在线物种页面访问量超过1000万次。

世界上有多少种植物,分科?大神们帮帮忙
答:已知植物约38万种 我国已知高等植物近三十万种 我国的木本植物多达8 000多种 全世界的植物约有植物共370,000种; 共分九大门, 分别为: 1. 被子植物 226,000种 (再分两大纲) 1.1 双子叶植物172,000种 1.2 单子叶植物54,000种 2. 裸子植物800种 3. 蕨类植物12,000种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