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的四种基本类型的实例有哪些? 博弈的几种基本类型是什么?

作者&投稿:集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首先行动优势
首先行动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是指,在博弈中首先作出战略选择并采取相应行动的参与人可以获得较多的利益。
2.确实可信的威胁

确实可信的威胁(credible threat)是指,博弈的参与人通过某种行动改变自己的支付函数,从而使得自己的威胁显得可信。参与人为改变博弈结果而采取的措施称为承诺(commitment)。

第四节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在许多情况下,参与人对对手的了解往往是不够精确的。这种情况下的博弈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

举例来说,某一市场原来被A企业所垄断。现在B企业考虑是否进入。B企业知道,A企业是否允许它进入,取决于A企业阻挠B企业进入所花费的成本。如果阻挠的成本低,那么,正如表7-10后两列所表示的,A企业的占优战略是阻挠,博弈有重复剔除的占优战略均衡――A阻挠,B不进入。如果阻挠的成本高,那么,正如表7-10前两列所表示的,A企业的占优战略是默许B进入,博弈有重复剔除的占优战略均衡――A默许,B进入。B企业所不知道的,是A企业的阻挠成本是高是低。这里,某一参与人本人知道、其他参与人则不知道的信息称为私人信息。某一参与人所拥有的全部私人信息称为他的类型。在上述例子中,阻挠成本就是 A的私人信息。高阻挠成本和低阻挠成本则是两种不同的类型。
显然,在这里,B所遇到的,是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问题。因为B不仅不知道A的类型(是高还是低),而且不知道不同类型的分布概率。

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把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转换为风险条件下的选择。在风险条件下,B虽然不知道A的类型,但可以知道不同类型的分布概率。将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转换为风险条件下的选择,称为海萨尼转换(the Harsanyi transformation)
按照海萨尼的方法,所有参与人的真实类型都是给定的。其他参与人虽然不清楚某一参与人的真实类型,但知道这些可能出现的类型的分布概率,而且这种概率是公共知识。用上例来说,公共知识不仅意味着B企业知道A企业高阻挠成本与低阻挠成本的分布概率,而且意味着A也清楚B知道这一概率。

通过海萨尼转换,不完全信息博弈变成了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博弈(games of complete but imperfect information)。这里的不完美信息,就是指其他参与人只知道某一参与人某些方面类型的分布概率,而不知道该参与人在这些方面的真实类型。

在上述转换的基础上,海萨尼提出了贝叶斯纳什均衡(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对此,可以作如下解释: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参与人同时行动,没有机会观察到别人的选择。给定其他参与人的战略选择,每个参与人的最优战略依赖于自己的类型。由于每个参与人仅知道其他参与人有关类型的分布概率,而不知道其真实类型,因而,他不可能知道其他参与人实际上会选择什么战略。但是,他能够正确地预测到其他参与人的选择与其各自的有关类型之间的关系。

因此,该参与人的决策目标就是:在给定自己的类型,以及给定其他参与人的类型与战略选择之间关系的条件下,使得自己的期望效用最大化。

贝叶斯纳什均衡是一种类型依赖型战略组合。在给定自己的类型和其他参与人类型的分布概率的条件下,这种战略组合使得每个参与人的期望效用达到了最大化。

回到上面提到的市场进入的例子。在这个例子里,对于挑战者B来说,原垄断者A在阻挠成本方面,存在着两种可能性:高成本或低成本。B不知道A的阻挠成本究竟是高是低,但他知道A在这两种不同阻挠成本下会作出的选择,以及不同阻挠成本(类型)的分布概率。假定高成本的概率为x,则低成本的概率为(1-x)。如果A的阻挠成本高,A将默许B进入市场;如果A的阻挠成本低,A将阻挠B进入市场。在这两种情况下,如表7-10所示,B进入的支付函数分别是得到40和失去10。因此,B选择进入所得到的期望利润为40x+(-10)(1- x),选择不进入的期望利润为0。简单的计算表明,当A阻挠成本高的概率大于20%时,挑战者B选择进入得到的期望利润大于选择不进入的期望利润。此时,选择进入是B的最优选择。此时的贝叶斯纳什均衡为,挑战者B选择进入,高成本原垄断者选择默许,低成本原垄断者选择阻挠。

根据参与者类型的公共知识获得参与者行动的概率,依此决定下一步策略。

第五节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在动态博弈中,行动有先后次序,后行动者可以通过观察先行动者的行为,来获得有关先行动者的信息,从而证实或修正自己对先行动者的判断。
如上所述,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博弈的参与人知道其他参与人可能有哪几种类型,也知道不同的类型与相应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但他们并不知道其他参与人的真实类型。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我们是通过海萨尼转换,即通过假定其他参与人知道某一参与人的所属类型的分布概率,来得出博弈的贝叶斯纳什均衡结果的。

而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问题变得更加简单。博弈开始时,某一参与人既不知道其他参与人的真实类型,也不知道其他参与人所属类型的分布概率。他只是对这一概率分布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即有自己的信念。博弈开始后,该参与人将根据他所观察到的其他参与人的行为,来修正自己的信念。并根据这种不断变化的信念,作出自己的战略选择。

对应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均衡概念是精炼贝叶斯均衡(perfect Bayesian equilibrium)。这个概念是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与不完全信息静态均衡的贝叶斯(纳什)均衡的结合。

具体来说,精炼贝叶斯均衡是所有参与人战略和信念的一种结合。它满足如下条件:第一,在给定每个参与人有关其他参与人类型的信念的条件下,该参与人的战略选择是最优的。第二,每个参与人关于其他参与人所属类型的信念,但是使用贝叶斯法则从所观察到的行为中获得的。

贝叶斯法则是概率统计中的应用所观察到的现象对有关概率分布的主观判断(即先验概率)进行修正的标准方法。采用上一节的例子,可以将贝叶斯规则的分析思路表达如下。
挑战者B不知道原垄断者A是属于高阻挠成本类型还是低阻挠成本类型,但B知道,如果A属于高阻挠成本类型,B进入市场时A进行阻挠的概率是20%(此时A为了保持垄断带来的高利润,不计成本地拼命阻挠);如果A属于低阻挠成本类型,B进入市场时A进行阻挠的概率是100%。
博弈开始时,B认为A属于高阻挠成本企业的概率为70%,因此,B估计自己在进入市场时,受到A阻挠的概率为:
0.7×0.2+0.3×1=0.44
0.44是在B给定A所属类型的先验概率下,A可能采取阻挠行为的概率。
当B进入市场时,A确实进行阻挠。使用贝叶斯法则,根据阻挠这一可以观察到的行为,B认为A属于高阻挠成本企业的概率变成
A属于高成本企业的概率=0.7(A属于高成本企业的先验概率)×0.2(高成本企业对新进入市场的企业进行阻挠的概率)÷0.44=0.32
根据这一新的概率,B估计自己在进入市场时,受到A阻挠的概率为:
0.32×0.2+0.68×1=0.744
如果B再一次进入市场时,A又进行了阻挠。使用贝叶斯法则,根据再次阻挠这一可观察到的行为,B认为A属于高阻挠成本企业的概率变成
A属于高成本企业的概率=0.32(A属于高成本企业的先验概率)×0.2(高成本企业对新进入市场的企业进行阻挠的概率)÷0.744=0.086
这样,根据A一次又一次的阻挠行为,B对A所属类型的判断逐步发生变化,越来越倾向于将A判断为低阻挠成本企业了。
以上例子表明,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参与人所采取的行为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尽管A企业有可能是高成本企业,但A企业连续进行的市场进入阻挠,给B企业以A企业是低阻挠成本企业的印象,从而使得B企业停止了进入地市场的行动。
应该指出的是,传递信息的行为是需要成本的。假如这种行为没有成本,谁都可以效仿,那么,这种行为就达不到传递信息的目的。只有在行为需要相当大的成本,因而别人不敢轻易效仿时,这种行为才能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传递信息所支付的成本是由信息的不完全性造成的。但不能因此就说不完全信息就一定是坏事。研究表明,在重复次数有限的囚徒困境博弈中,不完全信息可以导致博弈双方的合作。理由是:当信息不完全时,参与人为了获得合作带来的长期利益,不愿过早暴露自己的本性。这就是说,在一种长期的关系中,一个人干好事还是干坏事,常常不取决于他的本性是好是坏,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他人在多大程度上认为他是好人。如果其他人不知道自己的真实面目,一个坏人也会为了掩盖自己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做好事。

根据参与者类型的公共知识以及参与者历史行为来获得参与者行动的概率,依此决定下一步策略

博弈有哪些分类方法,有哪些主要的类型?并给出例子加以说明~

 博弈论是二人或多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目标的理论。博弈论是研究互动决策的理论。博弈可以分析自己与对手的利弊关系,从而确立自己在博弈中的优势,因此有不少博弈理论,可以帮助对弈者分析局势,从而采取相应策略,最终达到取胜的目的。博弈的类型分为: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完全信息博弈、非完全信息博弈、静态博弈、动态博弈,等等。  现代博弈论的发展 数学家们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通过建立自完备的逻辑框架、体系研究其规律及变化。 现代博弈理论由匈牙利大数学家冯·诺伊曼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创立,1944年他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作出版的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1950年和1951年纳什的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论的重要论文,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竞争和市场的看法。他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并证明了均衡解的存在性,即著名的纳什均衡。从而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纳什的研究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后来的博弈论研究基本上都沿着这条主线展开的。早在20世纪初,塞梅鲁(Zermelo)、鲍罗(Borel)和冯·诺伊曼已经开始研究博弈的准确的数学表达,直到1939年,冯·诺依曼遇到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特恩(Oskar Morgenstern),并与其合作才使博弈论进入经济学的广阔领域。1944年他与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著的巨作《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出版,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的初步形成。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中提出的标准型、扩展型和合作型博弈模型解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 纳什是继冯·诺依曼之后最伟大的博弈论大师之一。他提出的著名的纳什均衡的概念在非合作博弈理论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博弈分类  博弈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静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两个参与人同时选择或两人不同时选择,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什么样的具体行动。对双方来说,都容易形成混沌的行为重组,由于规则的严密与精细,任何人因时间问题、资金问题、心理问题等等,致使在多次均衡后直到不明不白地造成大输,参与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的大部分都是这种人。动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两个参与人有行动的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  根据参与者能否形成约束性的协议,以便集体行动,博弈可分为合作性博弈和非合作性博弈。纳什等博弈论专家研究得更多的是非合作性博弈。  所谓合作性博弈是指参与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与其他参与者谈判达成协议或形成联盟,其结果对联盟方均有利;而非合作性博弈是指参与者在行动选择时无法达成约束性的协议。人们分工与交换的经济活动就是合作性的博弈,而囚徒困境以及公共资源悲剧都是非合作性的博弈。  博弈又分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  静态博弈指参与者同时采取行动,或者尽管参与者行动的采取有先后顺序,但后行动的人不知道先采取行动的人采取的是什么行动。  动态博弈指参与者的行动有先后顺序,并且后采取行动的人可以知道先采取行动的人所采取的行动。  从知识的拥有程度来看,博弈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信息是博弈论中重要的内容。完全信息博弈指参与者对所有参与者的策略空间及策略组合下的支付有“完全的了解”,否则是不完全信息博弈。严格地讲,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参与者的策略空间及策略组合下的支付,是博弈中所有参与者的“公共知识”的博弈。对于不完全信息博弈,参与者所做的是努力使自己的期望支付或期望效用最大化。  以此博弈哲学语言也可体现出以下四种博弈分类: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其中策略性博弈应属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则包括扩展性博弈和重复博弈等;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则是以贝叶斯均衡等理论完成对混合策略的重新解释,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则是完美贝叶斯均衡为核心概念的信号博弈。

根据博弈中参与者是否了解对方的行动以便采取自己的行动,博弈可以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
静态博弈是指参与者同时采取行动,或者尽管参与者采取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但后行动的人不知道先采取行动的人采取的是什么行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小孩子常常玩一种“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这就是一种静态博弈。两个小孩同时出招,出招之前,任何一方都不知道对方会出哪一招,只能根据自己的猜测或者随意选择自己的策略。这就属于静态博弈。
动态博弈是指参与者的行动有先后顺序,并且后采取行动的人可以知道先采取行动的人所采取的行动。
下面这个故事就包含了一个典型的动态博弈:
在一家小旅馆里,一位住店的男青年走入厕所。突然,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郎闪电似的跟着进了厕所,并迅速地把厕所门关上,对青年说道:“把你的钱和手表给我,不然我就喊你非礼。”
厕所里没有第三者,真相难以说清,不给钱女郎就喊非礼,弄不好会使自己声名狼藉。男青年遇此困境,并未惊慌失措,而是急中生智,用手指指自己张大的嘴巴,又指指自己的耳朵,然后“呜呜啊啊”地叫起来。
女郎见事情不顺利,便想转身溜走。此时男青年掏出钢笔递给她,并将自己的手掌伸出来,示意女郎把刚才的话写在他的手掌上。
青年这一动作如此逼真,女郎以为真的遇到了哑巴,放松了警惕。她还想继续敲诈,便拿起笔在男青年的手上写道:“把钱和手表给我,不然就喊你非礼!”
这个青年取得了女郎的罪证,便一把抓住她,大喊一声:“抓抢劫犯!”
女郎是个惯犯,每天抢劫别人,没想到今天被人抓了。
在青年与女郎的博弈过程中,先是女郎威胁青年,接着是青年急中生智装哑巴,女郎与青年这一先一后的行为就是动态博弈了。青年根据女郎的威胁策略做出了装哑巴的行动,但到这里博弈过程并未结束。动态博弈就是把博弈过程重复下去,如果是无限重复,那就是无限动态博弈,有限重复就是有限动态博弈,像平时玩的接龙游戏就属于无限动态博弈,而案例中的女郎与青年的博弈显然是个有限动态博弈。接着女郎根据小伙子的行动判断出小伙子是哑巴,然后做出在小伙子手上写字的行动,直到小伙子又做出行动策略:喊抓抢劫犯。至此,整个博弈过程结束。
从知识的拥有程度来看,博弈又可以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
完全信息博弈指参与者对所有参与者的策略空间及策略组合下的支付有完全的了解,否则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
有名的“警察与小偷”博弈就是完全信息博弈:
某警察负责城市中某区的治安。警察要对该区的A、B两地进行巡逻。假定该区只有一个小偷要实施偷盗。警察要防止小偷的偷盗,但警察只能一次在一个地方巡逻。而对于小偷而言,他也只能去一个地方。假定A地需要保护的财产价值为2万元,B地的财产价值为1万元。若警察在某地进行巡逻,而小偷也选择了去该地,因警察在场,小偷无法偷盗该地的财物;若警察没有去某地巡逻,而小偷选择了去该地,则小偷偷盗成功。警察怎么巡逻才能使效果最好呢?暂时不谈警察和小偷的最佳策略,单就此博弈本身而言,其中的信息比如A、B两地的财产价值、城区的交通环境等对于博弈双方都是公开的,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就是完全信息博弈。
如果对这个博弈模型稍加改造,假设警方在某个路口设下了埋伏,而小偷却不知情,也就是博弈的参与人之一(小偷)对所有参与者的策略空间(博弈的环境和条件)不完全了解,此博弈就会演变成不完全信息博弈。
以上是对博弈论几种基本类型的简单介绍。关于更详细的内容,会在下面的章节中讲到。

博弈论四种类型
答:类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信息和行动特点均衡均衡类型纯战略纳什均衡(PNE)特别均衡占优战略纳什均衡(DSE)重复剔除的占有均衡(IFDE)求解方法箭头法划线法不断剔除劣战略(弱劣战略的剔除顺序会影响均衡结果支付最大化法支付等值法与纳什均衡的唯一性有关与贴现因子有关学过的例子Hotelling价格竞争库诺特价格竞争一...

博弈有哪些分类方法,有哪些主要的类型?并给出例子加以说明
答:博弈的类型分为: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完全信息博弈、非完全信息博弈、静态博弈、动态博弈,等等。现代博弈论的发展 数学家们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通过建立自完备的逻辑框架、体系研究其规律及变化。 现代博弈理论由匈牙利大数学家冯·诺伊曼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创立,1944年他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

博弈的几种基本类型是什么?
答: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小孩子常常玩一种“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这就是一种静态博弈。两个小孩同时出招,出招之前,任何一方都不知道对方会出哪一招,只能根据自己的猜测或者随意选择自己的策略。这就属于静态博弈。动态博弈是指参与者的行动有先后顺序,并且后采取行动的人可以知道先采取行动的人所采取...

博弈论四种博弈类型
答:博弈论四种博弈类型如下:博弈论按参与者数量可分为单人博弈、双人博弈与多人博弈;按行动顺序可分为静态博弈、动态博弈、重复博弈;按得益总和可分为零和博弈、非零和博弈。按参与者的理性程度可分为理性博弈与不完全理性博弈;按信息的知晓程度可分为完全信息博弈、不完全信息博弈;按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

合作博弈博弈的例子有哪些?
答:用通俗的话说,这个著名的最小最大定理所体现的基本“理性” 思想是“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 。经济学中的“智猪博弈”(Pigs’payoffs)这个例子讲的是: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

零和博弈的例子有哪些?
答:零和博弈的例子有双人石头剪刀布,零和博弈是指在博弈中,一方的得益就是另一方的损失,所有的博弈的得益总和为零。零和博弈的定义 零和博弈,又被称为游戏理论或零和游戏,与非零和博弈相对,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的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

博弈论有哪几种基本类型?
答:股票交易也是一种“零和博弈”,人们投资股市,是渴望在炒买炒卖中赚取差额以获得投资回报。这样,当一个人在股市上赚到钱时,意味着别人因此受了损失,即盈利投资者总的盈利所得与亏损投资者总的损失之和相加为零。如果我们将“零和博弈”看成一场游戏的话,那么这场“游戏”的基本要求就是:整个...

博弈的类型有哪些
答:博弈的类型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是指博弈双方或者多方通过合作达成共同的目标,追求集体利益的最大化。在这种博弈中,参与者需要协商、妥协,共同制定规则和策略,以实现共赢。合作博弈强调互惠互利,注重合作关系的建立和维护。非合作博弈 非合作博弈是指博弈双方或者多方在竞争过程中...

十字弓博弈的简介
答:数字心理在数字心理学上我们为四种类型配四种数字来代表分别是。弃权型是0。谈判型是代数x。勇猛型是无穷大。后发型是定量无穷大。国际关系纵观世界大国,美国是典型的谈判型立场,但是为了应对苏俄,加上雄厚的经济实力,总要把自己渲染成智慧后发型。苏俄日本是典型的勇猛型,一是因为勇猛型把风险做成...

博弈的两种分类是什么?
答:静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人同时选择或虽非同时选择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动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通俗的理解:"囚徒困境"就是同时决策的,属于静态博弈;而棋牌类游戏等决策或行动有先后次序的,属于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