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 病梅馆记 种树郭橐驼传的文言整理 通假字 一次多义 词类活用 句式等 越详细越好 《病梅馆记》与《种树郭橐驼传》在思想倾向上又那些相通之处?

作者&投稿:素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秋水
  一、通假字   “泾” 同 “径 ”直 泾流之大   “辩” 同 “辨” 辨识 不辩牛马   “虚” 同 “墟 ”所居之处 拘于虚也   “大” 同 “太” 大的 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卒” 同 “萃” 聚集 人卒九州   “豪 ”同 毫 动物身上的细毛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二、词性活用   1.名作动   面 名作动,面向 东面而视   2.名作状   时 名作状,按时 秋水时至   东 名作状,向东 顺流而东行   东 名作状,向东 东面而视   3.形作动   少 形作意动,认为…少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轻 形作意动,认为…轻 而轻伯夷之义者   穷 形作动,尽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多 形作意动,认为…多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少 形作意动,认为…少 方存乎见少   4.形作名   美 形作名,美景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三.一词多义   1.之   结构助词,提宾标志 我之谓也   结构助词,的 仲尼之闻   代词,指天下 伯夷辞之以为名   结构助词,五帝之所连   2.于   介词,在 至于北海   动词,到达 吾非至于子之门   介词,被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介词,比 莫大于海   介词,由于 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3.以   动词,认为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介词,凭借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连词,来 伯夷辞之以为名   4.为   动词,认为 以为莫己若'者   介词,用 不可为量数   动词,取得 伯夷辞之以为名   5.若   望洋向若而叹曰(海神名,名词)   以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动词)   6.闻   闻道百/且夫吾尝闻(听到,动词)   少仲尼之闻(学识,名词)   7.始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才,副词)   始吾弗信(开始,名词)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2.省略句   顺流而东行 (省略主语)   东面而视 (省略主语)   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省略主语)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省略主语)   3.被动句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方存乎见少   拘于虚也   笃于时也   束于教也   4.定语后置句   闻道百   5.宾语前置句   以为莫己若'者 宾语前置句   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句   又奚以自多 介词宾语前置句   6.介词结构后置句   今尔出于涯涘,观于大海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自以比行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五.古今异义   1.至于北海: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今义:专指地名“北海”。   2.百川灌河: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面 古义,脸。今义:脸的形状,相貌。   于是:古义,这个时候。今义,表承接关系的连词。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义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5.东面而视:古义,脸朝东。今义,东边。   6.计中国之在海内:古义,黄河流域一带。今义,即指中国。
病梅
1. 古今异义: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智力, 古: 智:智慧 力:力量。 今: 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2.一词多义:   ⑴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使动用法,使……成为病态。   而江浙之梅皆病。 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名词作形容词,病态的,做“梅”的定语。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 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⑵欹、疏、曲   梅之欹之疏之曲。 “ 欹”、“疏”、“曲”三字都是 形容词,倾斜、稀疏、弯曲。   梅以曲为美”, “以欹为美”, “以疏为美”, “ 欹”、“疏”、“曲”三字都是形作 名,倾斜的枝干、稀疏的枝叶、弯曲的枝条。   (3)为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作为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做   3.常用虚词:   ⑴以   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 把、拿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来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 可以:能够   (另一说法是:以,按,“以”后省略“之”,代病态的审梅标准。)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把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来:用来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凭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把   以求重价。 来、用来   以五年为期。 用、拿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来、用来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 来:用来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来:用来   ⑵之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 的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的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 的   梅之欹之疏之曲。 取消句子独立性   (语法上失取独,翻译时仍可写“的”,如汪钰明《文言文三行编排本》就是这样。)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的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的   而江浙之梅皆病。 的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的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取消句子独立性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它:代指病梅   纵之顺之。 它:代指病梅   必复之全之。 它:代指病梅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的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它:代指病梅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 的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的   4.特殊句式   ⑴判断句: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非……也)   予本非文人画士。 (……非……也)   江浙之梅皆病。 (……皆……)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皆……)   ⑵被动句:   甘受诟厉。 (受:被)   ⑶省略句:   予购三百盆, (“盆”后省“病梅”)纵之顺之 (前面省主语“予”)   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前面省主语“予”)   (予)纵之顺之,(予)毁其盆,(予)悉埋(之)于地   ⑷介词结构后置:   悉埋于地。 (悉于地埋,全在地里种植)   5.固定结构   梅以曲为美。 (“以……为……”:把……当作……)   6.词类活用   ⑴使动用法: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夭:使……弯曲。病:使……成为病态。)   夭其稚枝。 (夭:使……弯曲。)   纵之顺之 。(纵:使……放纵地生长。) (顺:使……顺其自然地生长。)   必复之全之。 (复:使……恢复、使……复原。) (全:使……健全。)   (2 )为动用法   既泣之三日。 (为……哭泣)   乃誓疗之。(为……治疗)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为……治疗)   (3)名词作状语:   心知其意。 (心:在心上)   (4)名词作动词: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号,号召;绳,约束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祸,造成罪过   而江浙之梅皆病 (呈病态、成为病态)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呈病态、成为病态)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 (呈病态、成为病态)   (5)形容词作动词: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明,公开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穷,竭尽、用尽   (6) 形容词作名词   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隐,隐衷   直   直则无姿(笔直的枝干)   斫直(笔直的枝干)   锄其直(笔直的枝干)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挺直的枝干)   密   密则无态(茂密的、繁密的枝叶)   删密(茂密的、繁密的枝叶)   删其密(茂密的、繁密的枝叶)   ③正   正则无景(端正的枝条)   锄正(端正的枝条)   斫其正(端正的枝条)   曲   以曲为美(弯曲的枝条)   欹   以欹为美(倾斜的枝干)   疏   以疏为美(稀疏的枝叶)
种树
通假字
  1.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   2.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孳”同“滋”,繁殖、滋生)   3.既然已(“已”同“矣”,了)
句式
  1.判断句   以“……也”表示判断。   例:官理,非吾业也(非……也,表否定的判断句)   2.倒装句   橐驼,不知始何名   苟有能反(于)是者   3.省略句   传其事以(之)为官戒也   而卒以(之)祸   苟有能反(于)是者   然吾居(于)乡   (主语)鸣鼓而聚之   移之(于)官理,可乎   4.宾语前置   故不我若也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吾又何能为哉
词类活用
名作动
  1.病瘘,隆然伏行。 病,患…病   2.名我固当。 名,称呼   3.早实以蕃。 实,结果实   4.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爪,作动词用,手抓,掐   5.而卒以祸。 祸,受到祸害。   6.其实仇之。 仇,仇恨。   7.其莳也若子。 子,对待子女一样
名作状
  (1) 旦视而暮抚。 旦,在早上;暮,在晚上   (2)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   (3)旦暮吏来而呼曰。 旦暮,从早到晚
使动用法
  (1)以致其性焉尔。致,使……达到   (2)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使……硕大茂盛   (3 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结得早;蕃,使……多   (4)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响声;敲响。聚,使……聚集。   (5)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蕃,使……繁荣。安,使……安乐。   (6)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烦,使……繁琐。
意动用法
  驼业种树。业,以……为职业   传其事以为官戒。 为……作传   (为动用法)
一词多义
  1.病   病偻。(得…病)   故病且怠。(困苦)   2.害   不害其长。(妨碍)   其实害之。(伤害)   3.虽   虽窥伺效慕。(即使)   虽曰爱之。(虽然)   4.故   其土欲故。(旧,指原来培育树苗的土)   故不我若也。(所以)   5.实   早实以蕃。(结果实,名作动)   不抑耗其实而已。(果实)   其实害之。(实际上)   6.若   其置也若弃。(像)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   故不我若也。(如,及,比得上)   7.而   鸣鼓而聚之。 (表承接,一说表目的,可不译。)   字而幼孩。 (通“尔”,你们)   旦视而暮抚。 (表并列,又)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表顺接,可译“于是”)   早织而缕。 (通“尔”,你们)   8.为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从事)   吾又何能为哉(做)   9.以   早实以蕃(而且)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而)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表目的,来)   以子之道(把)   10.名   不知始何名(名字)   甚善,名我固当(称呼)   11.业   驼业种树(以……为职业)   官理,非吾业也(职业)
古今异义
  1、故乡人号之“驼”。 乡人(古义:两个词,所有乡里的人;今义:指出生或长期居住在一起的人,家乡人。)   2、既然已。 既然 (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3、不抑耗其实而已。 其实 (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4、若不过焉则不及。 不过(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只是。)   5、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小人 (古义:我们小民;今义:指人格卑下的人。)   6、已去而复顾。 去 (古义:离开;今义:到某个地方。)

郭橐驼传
通假字
  1.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   2.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孳”同“滋”,繁殖、滋生)   3.既然已(“已”同“矣”,了)
词类活用
名作动
  1.病瘘,隆然伏行。 病,患…病   2.名我固当。 名,称呼   3.早实以蕃。 实,结果实   4.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爪,作动词用,手抓,掐   5.而卒以祸。 祸,受到祸害。   6.其实仇之。 仇,仇恨。   7.其莳也若子。 子,对待子女一样
名作状
  (1) 旦视而暮抚。 旦,在早上;暮,在晚上   (2)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   (3)旦暮吏来而呼曰。 旦暮,从早到晚
使动用法
  (1)以致其性焉尔。致,使……达到   (2)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使……硕大茂盛   (3 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结得早;蕃,使……多   (4)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响声;敲响。聚,使……聚集。   (5)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蕃,使……繁荣。安,使……安乐。   (6)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烦,使……繁琐。
意动用法
  驼业种树。业,以……为职业   传其事以为官戒。 为……作传   (为动用法)
一词多义
  1.病   病偻。(得…病)   故病且怠。(困苦)   2.害   不害其长。(妨碍)   其实害之。(伤害)   3.虽   虽窥伺效慕。(即使)   虽曰爱之。(虽然)   4.故   其土欲故。(旧,指原来培育树苗的土)   故不我若也。(所以)   5.实   早实以蕃。(结果实,名作动)   不抑耗其实而已。(果实)   其实害之。(实际上)   6.若   其置也若弃。(像)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   故不我若也。(如,及,比得上)   7.而   鸣鼓而聚之。 (表承接,一说表目的,可不译。)   字而幼孩。 (通“尔”,你们)   旦视而暮抚。 (表并列,又)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表顺接,可译“于是”)   早织而缕。 (通“尔”,你们)   8.为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从事)   吾又何能为哉(做)   9.以   早实以蕃(而且)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而)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表目的,来)   以子之道(把)   10.名   不知始何名(名字)   甚善,名我固当(称呼)   11.业   驼业种树(以……为职业)   官理,非吾业也(职业)
古今异义
  1、故乡人号之“驼”。 乡人(古义:两个词,所有乡里的人;今义:指出生或长期居住在一起的人,家乡人。)   2、既然已。 既然 (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3、不抑耗其实而已。 其实 (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4、若不过焉则不及。 不过(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只是。)   5、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小人 (古义:我们小民;今义:指人格卑下的人。)   6、已去而复顾。 去 (古义:离开;今义:到某个地方。)

句式
  1.判断句   以“……也”表示判断。   例:官理,非吾业也(非……也,表否定的判断句)   2.倒装句   橐驼,不知始何名   苟有能反(于)是者   3.省略句   传其事以(之)为官戒也   而卒以(之)祸   苟有能反(于)是者   然吾居(于)乡   (主语)鸣鼓而聚之   移之(于)官理,可乎   4.宾语前置   故不我若也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吾又何能为哉

病梅馆记
1. 古今异义: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智力, 古: 智:智慧 力:力量。 今: 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2.一词多义:   ⑴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使动用法,使……成为病态。   而江浙之梅皆病。 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名词作形容词,病态的,做“梅”的定语。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 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⑵欹、疏、曲   梅之欹之疏之曲。 “ 欹”、“疏”、“曲”三字都是 形容词,倾斜、稀疏、弯曲。   梅以曲为美”, “以欹为美”, “以疏为美”, “ 欹”、“疏”、“曲”三字都是形作 名,倾斜的枝干、稀疏的枝叶、弯曲的枝条。   (3)为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作为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做   3.常用虚词:   ⑴以   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 把、拿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来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 可以:能够   (另一说法是:以,按,“以”后省略“之”,代病态的审梅标准。)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把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来:用来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凭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把   以求重价。 来、用来   以五年为期。 用、拿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来、用来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 来:用来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来:用来   ⑵之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 的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的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 的   梅之欹之疏之曲。 取消句子独立性   (语法上失取独,翻译时仍可写“的”,如汪钰明《文言文三行编排本》就是这样。)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的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的   而江浙之梅皆病。 的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的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取消句子独立性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它:代指病梅   纵之顺之。 它:代指病梅   必复之全之。 它:代指病梅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的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它:代指病梅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 的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的  

 4.特殊句式   ⑴判断句: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非……也)   予本非文人画士。 (……非……也)   江浙之梅皆病。 (……皆……)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皆……)   ⑵被动句:   甘受诟厉。 (受:被)   ⑶省略句:   予购三百盆, (“盆”后省“病梅”)纵之顺之 (前面省主语“予”)   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前面省主语“予”)   (予)纵之顺之,(予)毁其盆,(予)悉埋(之)于地   ⑷介词结构后置:   悉埋于地。 (悉于地埋,全在地里种植)   5.固定结构   梅以曲为美。 (“以……为……”:把……当作……)   6.词类活用   ⑴使动用法: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夭:使……弯曲。病:使……成为病态。)   夭其稚枝。 (夭:使……弯曲。)   纵之顺之 。(纵:使……放纵地生长。) (顺:使……顺其自然地生长。)   必复之全之。 (复:使……恢复、使……复原。) (全:使……健全。)   (2 )为动用法   既泣之三日。 (为……哭泣)   乃誓疗之。(为……治疗)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为……治疗)   (3)名词作状语:   心知其意。 (心:在心上)   (4)名词作动词: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号,号召;绳,约束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祸,造成罪过   而江浙之梅皆病 (呈病态、成为病态)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呈病态、成为病态)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 (呈病态、成为病态)   (5)形容词作动词: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明,公开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穷,竭尽、用尽   (6) 形容词作名词   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隐,隐衷   直   直则无姿(笔直的枝干)   斫直(笔直的枝干)   锄其直(笔直的枝干)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挺直的枝干)   密   密则无态(茂密的、繁密的枝叶)   删密(茂密的、繁密的枝叶)   删其密(茂密的、繁密的枝叶)   ③正   正则无景(端正的枝条)   锄正(端正的枝条)   斫其正(端正的枝条)   曲   以曲为美(弯曲的枝条)   欹   以欹为美(倾斜的枝干)   疏   以疏为美(稀疏的枝叶)

秋水
  一、通假字   “泾” 同 “径 ”直 泾流之大   “辩” 同 “辨” 辨识 不辩牛马   “虚” 同 “墟 ”所居之处 拘于虚也   “大” 同 “太” 大的 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卒” 同 “萃” 聚集 人卒九州   “豪 ”同 毫 动物身上的细毛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二、词性活用   1.名作动   面 名作动,面向 东面而视   2.名作状   时 名作状,按时 秋水时至   东 名作状,向东 顺流而东行   东 名作状,向东 东面而视   3.形作动   少 形作意动,认为…少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轻 形作意动,认为…轻 而轻伯夷之义者   穷 形作动,尽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多 形作意动,认为…多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少 形作意动,认为…少 方存乎见少   4.形作名   美 形作名,美景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三.一词多义   1.之   结构助词,提宾标志 我之谓也   结构助词,的 仲尼之闻   代词,指天下 伯夷辞之以为名   结构助词,五帝之所连   2.于   介词,在 至于北海   动词,到达 吾非至于子之门   介词,被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介词,比 莫大于海   介词,由于 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3.以   动词,认为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介词,凭借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连词,来 伯夷辞之以为名   4.为   动词,认为 以为莫己若'者   介词,用 不可为量数   动词,取得 伯夷辞之以为名   5.若   望洋向若而叹曰(海神名,名词)   以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动词)   6.闻   闻道百/且夫吾尝闻(听到,动词)   少仲尼之闻(学识,名词)   7.始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才,副词)   始吾弗信(开始,名词)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2.省略句   顺流而东行 (省略主语)   东面而视 (省略主语)   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省略主语)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省略主语)   3.被动句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方存乎见少   拘于虚也   笃于时也   束于教也   4.定语后置句   闻道百   5.宾语前置句   以为莫己若'者 宾语前置句   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句   又奚以自多 介词宾语前置句   6.介词结构后置句   今尔出于涯涘,观于大海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自以比行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五.古今异义   1.至于北海: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今义:专指地名“北海”。   2.百川灌河: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面 古义,脸。今义:脸的形状,相貌。   于是:古义,这个时候。今义,表承接关系的连词。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义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5.东面而视:古义,脸朝东。今义,东边。   6.计中国之在海内:古义,黄河流域一带。今义,即指中国。

上百度文库

急求《病梅馆记》、《种树郭橐驼传》、《促织》的文言知识疏理!~

《病梅馆记》
词性活用
A使动用法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使……屈。病,使……成病态,弄成病态)
夭其稚枝(夭,使……弯曲)
纵之顺之(复,使……顺天性)
必复之全之(顺,使……恢复。全,使……保全)
B意动用法
既泣之三日(泣,为……泣)
C形容词用作名词
以欹为美(欹,(枝干的)倾斜)

一词多义
[病]
A名词
君之病在肠胃(重病《扁鹊见蔡桓公》)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弊病,缺点,《训俭示康》)
B动词
郑人病之(担心,忧虑《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而江浙之梅皆病(有病态,本课)
C形容词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不堪《捕蛇者说》)
[业]
A名词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事业,功业《隆中记》)
武陵人以捕鱼为业(职业,职守《桃花源记》)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学业《乐羊子妻》)
B副词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已经《黄生借书说》)


实词
A
爱:1.吝惜;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2.爱护;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B
兵:1.兵患;则洛阳必先受兵(书《洛阳名园记》后)
2.兵士;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书《洛阳名园记》后)
搏:1.拍,击;水石相搏(石钟山记)
2.抓;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
北:1.溃败的军队;追亡逐北(过秦论)
2.北面
病:1.害了……病;病偻(种树郭橐驼传)
2.困苦;故病且怠(种树郭橐驼传)
C
从:1.跟从;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听从;臣从其计(廉颇蔺相如列传)
3.
朝:1.早晨;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2.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3.朝拜;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传:1.传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流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出:1.超出;无出其右者(促织)
2.拿出;因出己虫(促织)
重:1.重新;添酒回灯重开宴(琵琶行)
2.重视;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行)
3.更加;又闻此语重唧唧(琵琶行)
辞:1.不接受;于是辞相印不拜(《指南录》后序)
2.言辞;抗辞慷慨(《指南录》后序)
3.辞别;何辞为(鸿门宴)
4.避免;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D
得:1.得到,发现;得双石于潭上(石钟山记)
得其尸于井(促织)
得间奔真州(《指南录》后序)
2.能够;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石钟山记)
于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
3.抓到;市中游侠儿得佳者(促织)
4.收获;冀万一之得(促织)
道:1.道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风尚;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3.路: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指南录》后序)
4.取道;到海安(《指南录》后序)
5.路途;到中手自抄录(《指南录》后序)
顿:1.立刻;顿非前物(促织)
2.跺;顿足失色(促织)
度:1.估计;予自度不得脱(《指南录》后序)
2.考虑;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
当:1.执掌,主持;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
2.处在;有大石当中流(石钟山记)
3.应当;予分当引决(《指南录》后序)
E
F
负:1.使……承担责任;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辜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3.背着;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廉颇蔺相如列传)
4.违背;决赴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5.仗着,凭借;秦贪,负其强。(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势竞上(与朱元思书)
复:1.再:亦不复以儿子为念(促织)
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2.覆盖:复之以掌(促织)
3.恢复:成子精神复旧(促织)
4.重复:成反复自念(促织)
5.还;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
发:1.打开;窃发盆(促织)
2.挖开;探石发穴(促织)
3.毛发;无毫发爽(促织)
G
故:1.原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2.所以;故臣复取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故不我若也(种树郭橐驼传)
故遣来贵门(孔雀东南飞)
3.旧交;沛公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4.特意;故遣将守关者(鸿门宴)
故作不良计(孔雀东南飞)
5.旧的;其土欲故(种树郭橐驼传)
知是故人来(孔雀东南飞)
6.还是,仍然;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
顾:1.但是;顾吾念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促织)
2.回头看;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廉颇蔺相如列传)
3.看;成顾蟋蟀隆虚(看)
环顾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
4.只是;顾吠者犬耳(梦游天姥吟留别)
过:1.经过;折过墙角(促织)
2.超过;裘马过世家焉(促织)
3.过错;然雪与日岂有过哉(梦游天姥吟留别)
4.过分;言者皆大过(梦游天姥吟留别)
5.度日;愈不可过矣(梦游天姥吟留别)
固:1.牢固;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



作者: 轻语灯边 2006-9-22 17:22 回复此发言

--------------------------------------------------------------------------------

2 H版1—4册语文:古文整理*一词多义
2.据点;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
3.险固:自以为关中之固(过秦论)
H
候:1.标志;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也(书《洛阳名园记》后)
2.看,观察;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书《洛阳名园记》后)
惑:1.疑惑;惑而不从师(师说)
2.糊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忽:1.忽然;忽闻门外虫鸣(促织)
2.忽视;不可忽也(促织)
更:1.换上;使史更敝衣(左忠毅公逸事)
2.轮换;使将士更休(左忠毅公逸事)
会:1.当;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2.会见;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I
J
计:1.计策;计未定(廉颇蔺相如列传)
2.打算;窃计欲亡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商量;廉颇蔺相如计曰(廉颇蔺相如列传)
加:1.施加;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2.取得;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见:1.接见;于是王召见(廉颇蔺相如列传)
2.被,表被动;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3.看见:望见廉颇。(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见水端(秋水)
绝:1.绝妙;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
2.停;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
举:1.把,拿;举天下所贡蝴蝶(促织)
2.抬起;手裁举(促织)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3.全;举家庆贺(促织)
4.尽;杀人如不能举(鸿门宴)
即:1.立即;即道人意中事(促织)
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
2.即使;既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忠于款(促织)
3.当;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及:1.涉及;仙及鸡犬(促织)
2.等到;及扑入手(促织)
间:1.间隙,引申为机会;得间奔真州(《指南录》后序)
2.中间;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指南录》后序)
3.有时;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几:1.表数量,几次;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指南录》后序)
2.几乎,差一点儿;至通州,几以不纳死(《指南录》后序)
击:1.攻击;急击勿失(鸿门宴)
2.杀;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结:1.系;结发同枕席(孔雀东南飞)
2.结交;既欲结大义(孔雀东南飞)
3.凝聚;严霜结庭兰(孔雀东南飞)
K
L
立:1.立即、马上;赵立奉璧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立诛杀曹无伤(鸿门宴)
2.站立;相如应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立而饮之(鸿门宴)
M
靡:1.没有;靡计不施(促织)
2.失败;虫尽靡(促织)
面:1.面目;河伯始旋其面目(秋水)
2.朝向;东面而视(秋水)
命:1.吩咐;遂命酒(琵琶行)
2.命名;命曰《琵琶行》(琵琶行)
N
O
P
仆:1.我;仆自谪过以来(梦游天姥吟留别)
2.倒下;则固僵仆烦愦(梦游天姥吟留别)
Q
泣:1.哭泣;满座重闻皆掩泣(琵琶行)
2.眼泪;坐中泣下谁最多(琵琶行)
去:1.离开;亡去不义(鸿门宴)
2.距离;相去四十里(鸿门宴)
且:1.尚且;臣死且不避(鸿门宴)
劳吏者且不得暇(种树郭橐驼传)
2.将;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3.再说;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4.而且;且硕茂,无不活(种树郭橐驼传)
5.即……又;故病且怠(种树郭橐驼传)
遣:1.被休回娘家;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2.送;十七遣汝嫁(孔雀东南飞)
3.派;县令遣媒来(孔雀东南飞)
R
然:1.但是,然而;然是说(石钟山记)
然睹促织(促织)
然吾居乡(种树郭橐驼传)
2.……的样子;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庞然修为(促织)
隆然伏行(种树郭橐驼传)
3.这样;既然已(种树郭橐驼传)
如:1.到;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指南录》后序)
2.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录》后序)
劳苦而功高如此(鸿门宴)



作者: 轻语灯边 2006-9-22 17:22 回复此发言

--------------------------------------------------------------------------------

3 H版1—4册语文:古文整理*一词多义
3.及;固不如也(鸿门宴)
4.往;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若:1.像;其置之若弃(种树郭橐驼传)
2.如果;若不过焉则不及(种树郭橐驼传)
3.如;故不我若也(种树郭橐驼传)
S
使:1.派遣;使人遗赵王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2.出使;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北营(《指南录》后序)
3.使者;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会使辙交驰(《指南录》后序)
4.让;不如因而后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来者渎之(《指南录》后序)
使负栋之柱(过秦论)
5.使命;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指南录》后序)
6.假使;竟使遇哨无不死(《指南录》后序)
使六国各爱其人(过秦论)
示:1.给……看;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2.显示;示赵弱切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孰:1.仔细;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2.谁,哪一个;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是:1.这个;是说也,人尝疑之(石钟山记)
2.这样;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3.这,此;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
愈以是得狂名(梦游天姥吟留别)
4.以……为是;甚不自是也(梦游天姥吟留别)
5.正确;若定是非以教吾子(梦游天姥吟留别)
虽:1.即使;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
虽家仆不得近(左忠毅公逸事)
虽窥伺效慕(种树郭橐驼传)
2.虽然;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石钟山记)
虽曰爱之(种树郭橐驼传)
师:1.老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亦不敢为人师(梦游天姥吟留别)
2.学习;吾师道也(师说)
未见可师者(梦游天姥吟留别)
3.从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4.以……为师;辱书云欲相师(梦游天姥吟留别)
所以:1.用来……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的原因;圣人之所以为圣(师说)
所以遣将守关者(鸿门宴)
尚:1.盛行: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
2.还:虫宛然尚在(促织)
声:1.音调;凄凄不似向前声(琵琶行)
2.声音;忽闻水上琵琶声(琵琶行)
数:1.列举;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
2.几;逻者数千骑(《指南录》后序)
势:1.势力;致万乘之势(过秦论)
2.形势;攻势之势异也(过秦论)
胜:1.尽;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2.禁得起;沛公不胜(鸿门宴)
实:1.结果实;蚤实以藩(种树郭橐驼传)
2.果实;不抑耗其实而已(种树郭橐驼传)
3.实际上;其实害之(种树郭橐驼传)
T
徒:1.只;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白白地;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涕:1.哭泣;涕泣谋于禁卒(左忠毅公逸事)
2.眼泪;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左忠毅公逸事)
U
V
W
闻:1.听到;忽闻门外虫鸣(促织)
2.闻名;宰以卓异闻(促织)
3.懂得;闻道百(秋水)
4.见闻,见识;我常闻(听说)少仲尼之闻(秋水)
亡:1.损失;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过秦论)
2.灭亡;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
3.逃亡;追亡逐北(过秦论)
望:1.看;怅然遥相望(孔雀东南飞)
2.希望;君还何所望(孔雀东南飞)
X
幸:1.宠信;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2.幸亏;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
3.希望;幸可广问讯(孔雀东南飞)
相:1.偏指一方;水石相搏(石钟山记)
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2.互相;与向之噌吰者相应(石钟山记)
移船相近邀相见(琵琶行)
信:1.相信;成述其异,宰不信(促织)
2.确信;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促织)
谢:1.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作者: 轻语灯边 2006-9-22 17:22 回复此发言

--------------------------------------------------------------------------------

4 H版1—4册语文:古文整理*一词多义
2.辞谢;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
3.感谢;哙拜谢(鸿门宴)
行:1.品行;女行无偏斜(孔雀东南飞)
2.行路;行人驻足听()
Y
引:1.引见;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2.调转;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
3.牵,拉走;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遇:1.遇见
2.款待: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1.因而;因得观其所谓石钟者(石钟山记)
2.于是;因笑谓迈曰(石钟山记)
因招樊哙出(鸿门宴)
3.沿袭;因遗策(过秦论)
4.趁着;因利乘便(过秦论)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5.凭借;因河为池(过秦论)
余:1.剩余的;余韵徐歇(石钟山记)
奋六世之余烈(过秦论)
2.我;余尤疑之(石钟山记)
3.足够,多余;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
意:1.心意;惴惴恐不当意(促织)
恐不任我意(孔雀东南飞)
2.心里;即道人意中事(促织)
3.料想、估计;岂意人至此哉(促织)
然不自意(鸿门宴)
何意出此言(孔雀东南飞)
4.觉得、感到;意似良(促织)
5.意图、用意;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言:1.字;凡六百一十六言(琵琶行)
2.话;感斯人言(琵琶行)
3.说;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
4.声音;东船西舫悄无言(琵琶行)
语:1.说话;琵琶声停欲语迟(琵琶行)
2.啼叫;间关莺语花底滑(琵琶行)
3.曲;今夜闻君琵琶语(琵琶行)
遗:1.遗留;因遗策(过秦论)
2.遗失;亡矢遗镞(过秦论)
一:1.统一;六王毕,四海一(过秦论)
2.每;一肌一容(过秦论)
3.一体;合纵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与:1.跟,同;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2.给;则与之酒(鸿门宴)
3.和;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Z
奏:1.呈现,进献;相如奉璧奏请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2.演奏;请奏瑟(廉颇蔺相如列传)
至:1.直到;至唐李渤始访其址(石钟山记)
2.到……地方去;送之至湖口(石钟山记)
自:1.自己;自以为得之矣(石钟山记)
不如自行搜觅(促织)
2.从;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自昏达曙(促织)
3.自然;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中:1.中间;市中游侠儿得佳者(促织)
2.合乎;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织)
则:1.只,仅仅;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左忠毅公逸事)
2.是,原来是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左忠毅公逸事)
3.就,表承接关系;
重:1.贵重;不爱珍器重宝(过秦论)
2.看重;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置:1.放弃;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鸿门宴)
2.安放;置于坐上(鸿门宴)
W
闻:1.闻名;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听说;秦昭王闻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谓:1.说;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石钟山记)
2.告诉;因笑谓迈曰(石钟山记)
无:1.没有;孰能无惑(师说)
2.无论;是故无贵无贱(师说)
者:1.的样子;有类橐驼者(种树郭橐驼传)
2.的人;他植者则不然(种树郭橐驼传)
3.的职业;则与吾业者(种树郭橐驼传)
虚词
为:1.做,引申为“演奏”;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
做,引申为“立下”;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
做,引申为“嫁”;委身为商人妇(琵琶行)
做,引申为“写”:因为长句(琵琶行)
做,引申为“制订、策划”: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做;为诗云尔(孔雀东南飞)
做,引申为叫做;自名为鸳鸯(孔雀东南飞)
2.是;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如今人方为刀俎(鸿门宴)
非为织作迟(孔雀东南飞)
3.成为,变成;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皆为龙虎(鸿门宴)



作者: 轻语灯边 2006-9-22 17:22 回复此发言

--------------------------------------------------------------------------------

5 H版1—4册语文:古文整理*一词多义
4.担当;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5.对待:为人迂纳(促织)
为之奈何(鸿门宴)
6.被:遂为猾胥报里正役(促织)
为巡船所物色(《指南录》后序)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过秦论)
若属皆为所虏(鸿门宴)
7.为了:向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8.替:为掩护(左忠毅公逸事)
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
9.装作:为除不洁者(左忠毅公逸事)
10.作为: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11.作为;时时为安慰(孔雀东南飞)
12.句末语气语:何辞为(鸿门宴)
13.认为: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14.将要;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乃:1.却,表转折;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2.于是就,表承接;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
3.才;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于:1.被;君幸于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拘于时(师说)
2.同;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3.到;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4.向;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学于余(师说)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琵琶行)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于项王曰(鸿门宴)
5.比;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所恶有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而胜于蓝(劝学)
6.在;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其皆出于此(师说)
拜夫人于堂上(左忠毅公逸事)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7.对于;于其身也(师说)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8.从;青取之于蓝(劝学)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
以:1.因为;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来;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
以致其性焉尔(种树郭橐驼传)
3.凭着;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能以神卜(促织)
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4.用;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复之以掌(促织)
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5.连词,相当于“而”;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6.拿;以一头进(促织)
请以剑舞(鸿门宴)
7.认为;成以其小(促织)
8.把;亦不复以儿为念(促织)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种树郭橐驼传)
9.与;井蛙不可以语于海(秋水)
10.连词,表修饰;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11.连词,表目的;还军霸上,以待大王(鸿门宴)
12.连词,表顺接;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之:1.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客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指南录》后序)
2.代词;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3.的;朝廷之臣(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而不在使者之目(《指南录》后序)
4.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5.这样;野语有之曰(秋水)
6.往,去;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过秦论)
而:1. 表递进,并且;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表递进,更;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2.表承接,就,然后;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邹忌讽齐王纳谏)
扣而聆之(石钟山记)
儿涕而去(促织)
3.着,地;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掩口胡卢而笑(促织)
4.表并列;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石钟山记)
且视而暮抚(种树郭橐驼传)
5.表转折,但是;而此独以钟名(石钟山记)
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6.表因果,因而;函澹澎湃而为此也(石钟山记)
于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
7.你;字而幼孩(种树郭橐驼传)
焉:1.地;硿硿焉(石钟山记)
2.兼词,于此;微波入焉(石钟山记)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风雨兴焉(劝学)
3.句末语气助词;如作乐焉(石钟山记)
则耻师焉(师说)
4.句中语气词: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秋水)
5.怎么;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其:1.大概;其皆出于此(师说)
2.代词;爱其子(师说)
3.难道;其可怪也欤(师说)

都以托物言志的方法写的。《种树郭橐驼传》是通过“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的养树方法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以种树来讽刺官吏烦政扰民的现象。而《病梅馆记》则谴责了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的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人才的罪行。它们都表达了要让人们及人才的个性解放,顺其自然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