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篇古文 急!! 跪求二十篇古文.急急急

作者&投稿:紫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
  臣以险 ,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
  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甭苦,至於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
  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 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
  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
  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
  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
  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於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告诉不
  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
  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
  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
  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於陛下之日长,报
  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
  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馀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於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
  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
  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於所遇,暂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
  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 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
  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於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怀。固知一死生
  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後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笔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後之览者,亦将有感於斯文。

  归去来辞  陶渊明
  遍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以往之不
  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 ,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叁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
  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
  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
  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遍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
  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於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
  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乎矣!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
  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
  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
  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
  髫,并 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
  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
  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
  闻,皆叹惋。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
  为外人道。”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
  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
  果,寻病终。後遂无问津者。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
  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
  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於贫贱,不汲汲於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
  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梆天氏之民欤!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
  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
  知其不可,而况於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
  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着,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
  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馀,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
  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之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
  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
  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叁驱以为度;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
  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
  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
  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为徐敬业讨武 檄  骆宾王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
  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私,阴图後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
  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於 翟,陷吾君於聚 。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
  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
  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在别宫;贼之宗盟,委以重任。鸣呼!霍子孟之不作,朱
  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 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 子。奉先帝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
  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
  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
  南连百越,北尽叁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
  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
  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鲍等或居汉地,或协周亲;或膺重寄於话言,或受顾命於宣室。言犹在耳,忠
  岂忘心。一坯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
  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
  必贻後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滕王阁序   王勃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叁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
  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秩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彩星
  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 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
  帷暂驻。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
  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叁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 於上路,访风
  景於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
  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 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
  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於中天,极娱游於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於日下,指吴会於云
  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
  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於长沙,非无圣主;
  窜梁鸿於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犹 。北海虽赊,夫摇可接;东
  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叁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舍簪笏於百龄,奉晨昏於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
  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锺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鸣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邱墟。临别赠言,幸承恩於伟饯;
  登高作赋,是所望於群公!耙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 潘江,
  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 暮卷西山雨。闲云潭
  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皆绿,
  草色入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阿房宫赋   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叁百馀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
  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  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
  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於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
  开 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
  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姘。缦立远视,
  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叁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
  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闲。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
  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於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於机上之工女。钉头磷
  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於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於九土之城郭。
  管弦呕哑,多於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
  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叁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
  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後人而复哀後人也。

  杂说一   韩愈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於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
  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 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
  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杂说四   韩愈
  世有伯乐,然後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辱於奴
  隶人之手,骈死於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
  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
  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
  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 之形,其旁出堡
  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
  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
  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
  “以慰夫贤而辱於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
  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予未信之。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
  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於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
  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多会於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
  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
  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
  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扁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
  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
  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
  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
  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於两峰之间者,酿泉也。逢回路转,有亭翼然临於泉上
  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
  於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 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
  之景不同,而桨亦无穷也。
  至於负者歌於涂,行者休於树,前者呼,後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
  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
  者,众宾 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
  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
  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前赤壁赋    苏轼
  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
  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东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间。白
  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 流光。渺渺兮予
  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馀音  ,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
  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
  与子,渔樵於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
  於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
  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於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
  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
  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
  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
  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先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
  白。

  後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於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板。霜露既降,木
  叶尽脱,人影在地,仰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
  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
  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
  不时之须!”於是携酒与鱼,复游於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戈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  ,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 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
  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元裳缟衣,戛然长鸣,
  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
  姓名,而不答。鸣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
  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赠黎安二生序    曾巩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
  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读其文,诚闳壮隽伟,
  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
  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余言以为赠。余曰:“余之知生,既
  得之於心矣,乃将以言相求於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於斯文,里之人皆
  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於於里人。”余闻之,自顾而笑。夫世之迂阔,
  孰有甚於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於里
  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於笑志乎道,而不知同
  乎俗。此余所以困於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词,孰有甚於予乎!今生之迂,特以乎?
  然则若余之於生,将何言哉?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
  世,必伟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於解里人之惑,则於是焉,必
  能择而取之。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於虎豹之秦。嗟乎!孟
  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
  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送秦中诸人引   元好问
  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於山
  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予年二十许时,
  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沈湎酒间,知有游观之
  美,而不暇也。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
  杜间风物,则喜色津津然动於颜间。二叁君多秦人,与予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
  常约近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时,聚书深读,时时酿酒为具,
  从宾客游,伸眉高谈,脱屣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
  者。然予以家在嵩前,暑途千里,不若二叁君之便於归也。清秋扬鞭,先我就道,
  矫首西望,长吁青云。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
  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澹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
  盖自放於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
  待我於辋川之上矣。

  卖柑者言 刘基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剖其中,乾若败
  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 於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
  愚瞽乎?甚矣哉,为欺也!”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
  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
  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  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
  大冠、托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
  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 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
  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
  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予默然无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
  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沧浪亭记 归有光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
  “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
  陵王镇吴中,治南园於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於其偏。迨淮南纳土,
  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後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
  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於荒残灭没之馀,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夫古今
  之变,朝 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
  阖闾、夫差之所争,之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
  钱 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
  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於千载之後,
  不与其澌然而兵尽者,则有在矣!”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字数太多,不让写了!!

20篇文言文阅读.急急急!!!!!!~

1. 地 震 [蒲松龄]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①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②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③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中。逾④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有邑人妇,夜起溲溺,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与狼争。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衔儿状,己夺儿状。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此与地震时男女两忘者,同一情状也。人之惶急无谋,一何⑤可笑!
【注释】①客:客居。②俄而:不久。③趋:快走。④逾:超过。⑤一何:多么。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余适客稷下( ) ②各疾趋出( )
③并忘其未衣也( ) ④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
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 B. 众骇异,不解其故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视街上,则男女裸聚 D. 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 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人之惶急无谋,一何可笑!
4.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在记叙地震的过程时,采用了怎样的顺序?
②本文用哪些句子突出了“奇变”?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2. 宋 人 好 善①
昔者,宋人好善者,三世不解②。家无故而黑牛生白犊。以问先生。先生曰:“此吉祥,以飨③鬼神。”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牛又复生白犊。其父又复使其子以问先生。其子曰:“前听先生言而失明,今又复问之,奈何?”其父曰:“圣人之言,先忤④而后合。其事未究,固试往,复问之。”其子又复问先生。先生曰:“此喜祥也,复以飨鬼神。”归致命⑤其父。其父曰:“行先生之言也。”居一年,其子又无故而盲。其后楚攻宋,围其城。当此之时,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丁壮者死,老病童儿皆上城,牢守而不下。楚王大怒。城已破,诸城守者皆屠之。此独以父子盲之故,得无乘城。军罢围解,则父子俱视。
【注释】①选自《淮南子•人间训》,题目为编者所加。②解:通“懈”,懈怠。
③飨xiǎnɡ:供奉,祭祀。④忤wǔ:违反,抵触。 ⑤致命:传达先生之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其父又复使其子以问先生( ) ②其事未究,固试往( )
③行先生之言也( ) ④罢围解,则父子俱视( )
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
①以问先生( ) ②此吉祥,复以飨鬼神( )
③此独以父子盲之故,得无乘城 (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
②城已破,诸城守者皆屠之。


3. 闲 情 记 趣 [沈 复]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①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②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④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
见者无不称绝。求之闺中,今恐未必有此会心⑤者矣。
——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注释】①芸:即陈芸,沈复的妻子。②盍hé:何不,为什么不。③踯zhí躅zhú:徘徊,一个人在某一地方来回走。④作俑:制造殉葬用的偶像,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情。⑤会心:集心,专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 ) ②觅螳螂蝉蝶之属( )

③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 ) ④或抱梗( )
2.下列“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 B.盍仿而效之
C.试言之 D.求之闺中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盍仿而效之?
②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
4. 二 鹊 救 友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卵将雏。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儿扬去。未几,一鹳(ɡuàn)①横空而来,“咯咯”有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zā)②,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③二鹊招鹳援友也。
【注释】①鹳:一种较凶猛的鸟。②匝:圈。③盖:原来是。
【文言知识】说“集”。“集”是个多义词。上文“集古木上”中的“集”,解释为“栖”、“躲”,句意为喜鹊栖在古树上。又,《岳阳楼记》:“沙鸥翔集”,“翔集”指有时飞翔有时栖息。它又指“聚集”、“会合”。“众贤毕集”,意为很多有才能的人都集合在一起。所谓“集市”即会聚了很多商铺的地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悲鸣不已( )②顷之( ) ③若相语状( ) ④“咯咯”作声( ) ⑤遂俯冲鹊巢( )
2.“二鹊亦尾后”的“尾其后”,应解释为 。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鹊巢其上
②似允所请
◇成语“声嘶力竭”中的“嘶”,解释为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

5. 笼 中 鹦 鹉
富商有段姓者,畜①一鹦鹉,甚慧,能迎客与诵诗。段剪其两翅,置于雕笼中。熙宁六年,段忽系狱。及归,问鹦鹉曰:“吾半年在狱,身不由己,极其怨苦。女在家有人喂饲,何其乐邪!”鹦鹉曰:“君半年在狱,早已不堪;吾多年在笼,何乐可言?”段大感悟,即日放之。
【注释】①畜:养。
1.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段忽系狱( ) ②女在家有人喂饲( )
③早已不堪( ) ④即日放之( )
3.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何其乐邪!
6.钱若赓断案
明万历①中,钱若赓(ɡēnɡ)守临江有异政。有乡人持一鹅入市,寄店中后他往。还,索鹅,店主赖之,云:“群鹅我鹅也。”乡人不平,讼于官。公②令人取店中鹅,计四只,各以一纸,给笔砚,分四处,令其供状。人无不讶。食顷,使人问鹅供状否?答曰:“未。”又顷,下堂视之,曰:“状已供矣。”守指一鹅曰:“此乡人鹅。”众人怪之,守曰:“乡人鹅食野草,粪色青;店鹅食谷粟,粪色黄。”店主服罪。
【注释】①万历:明神宗的年号。②公:指钱若席。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寄店中后他往 ②食顷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钱若赓守临江有异政:
②乡人不平,讼于官:
③众人怪之:

7.喻 皓 定 塔
吴越王①钱俶(chù)于杭州梵天寺命人建一木塔,方二三层,钱即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②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③,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即以钉钉实,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既钉板,上下束缚,六幕④相联,人履其板,自不能动。人皆伏其巧。
【注释】①吴越王:此指五代时盘踞在浙江的钱俶。②布:铺。③喻皓:当时著名的匠师。
④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面。
【文言知识】说“盖”。“盖”若作实词用,指“覆盖”、“盖头”等;若作虚词用,它常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因为”、“大概”或无义。上文“盖既钉板,上下束缚”,意为因为把板钉住后,上下束缚得很紧。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但逐层布板讫( ) ( ) ②匠师如其言( )
③人履其板( ) ④人皆伏其巧(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患其塔动:
8. 鳝 救 婢
高怀中,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以千数①。一婢悯之,每夜窃部分缸中鳝,从后窗投诸河,如是累年。一日面店被焚,婢仓皇出逃,为火所伤,困于河滨。夜深入睡,比②醒而痛减,伤尽愈。视之,有河中污泥,敷于伤处,而周③有鳝之行迹,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高怀中感其异,遂为之罢业。及拆锅,下有洞,生鳝无数盘其中,悉纵之于河。
【注释】①以千数:用千来计算,即数千。②比:等到。③周:周围。
【文言知识】 “诸”与“之于”。“诸”与“之于”在文言中常可互用互解。上文“从后窗投诸河”,即可按“从后窗投之于河”理解,而“悉纵之于河”,也可说成“悉纵诸河”。又,《愚公移山》:“投诸渤海之尾”,即“投之于渤海之尾”,意为把士石投放到渤海的边上。又,“问诸人”,意为向别人打听。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 ) ②一婢悯之( )
③如是累年( ) ④遂为之罢业( ) ⑤悉纵之于河(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
②高怀中感其异:

9. 僧 荐 重 元 寺 阁
苏州重元寺阁,一角忽倾。计其扶荐①之功,当用钱数千贯。有游僧②曰:“不足劳人费钱。请一夫斫(zhuó)③木为楔(xiē)④,可以正也。”寺主从之。僧每食毕,辄持楔十数,执柯⑤登阁,敲入其间。未逾月,阁柱悉正。
[注释]①扶荐:此指扶正荐直。②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③斫:削。④楔:一头厚一头薄的木片,俗称“楔子”。⑤柯:斧头柄;此指斧头。
〔文化常识〕说“贯”。古代把铜钿作为货币的单位。历朝历代铸造各色各样的铜钿。它圆而扁平,中间有孔,所以后人把钱戏称为“孔方兄”。铜钿多了,要用绳子串起来,“贯”是穿连的意思。一千个铜钿为“一贯”。昆曲《十五贯》就是写娄阿鼠偷了十五贯铜钿。上文说把重元寺阁荐直要花“数千贯”,意为要用去几百万个铜钿的价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计其扶荐之功( ) ②不足劳人费钱( )
③未逾月( ) ④阁柱悉正(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可以正也:
3.选择:
“辄持楔十数”中的“十数”是指: 。
①十个;②十几个;③几十个;④不到十个。
10. 擒 贼
周氏夫妇,以渔为生,日出没风波。一日,二豪贼相谓曰:“伺(sì)周之市,但留其妇时,吾可攫其金也。”于是窥周出。周既去,二豪贼持刀近船。周畜一犬,见之,狂吠。妇闻声而出。二贼跃上船,出刃胁之。犬啮贼,以故贼不得脱身。妇乘其无备,推堕一贼河中。一贼为犬所啮,痛甚。妇举刀欲劈之,贼色挠①,跪而谢。是时夫方归,见状,即缚二豪贼至官。
【注释】①色挠:脸上显出屈服的样子。

【文言知识】说“伺”。“伺”常作等候解释。上文“伺周之市”中的“伺”,即指等候,句意为等候姓周的去市场。成语有“伺机报复”、“伺机而动”,其中“伺”均指等候。“窥伺”即偷偷地等候。又读cì,解释为“守候”、“服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二豪贼相谓曰( ) ②伺周之市( )
③但留其妇时( ) ④吾可攫其金也( )
⑤于是窥周出( ) ⑥周既去( )
⑦出刃胁之( ) ⑧跪而谢( )
⑨是时夫方归( ) ⑩豪贼至官(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以渔为生,日出没风波:
②一贼为犬所啮:

11.农 妇 与 鹜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①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②创鹜之报也。
【注释】①骛(wù):野鸭子。②盖:大概。
【文言知识】说“创”。“创”有两个读音。读chuānɡ,指“受伤”、“伤口”。上文“疑其创也”及“创鹜”中的“创”,均指受伤。若说“创愈”,是指伤口痊愈。它又读chuànɡ,指“开创”、“创业”。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于河边捡薪( ) ②妇就之( )
③妇奉之归( ) ④频频颔之( )
⑤得雏成群(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熟视之,乃鹜也
②妇不忍市之
3.选择:
“旬日”是指:( ) ①十多天 ②三十天 ③十天 ④几天

12. 刘 氏 善 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尽①,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注释】①殆尽:几乎全部(烧)光了。
【文言知识】说“辄”。“辄”是个文言虚词,解释为“就”、“往往”、“常常”、“总是”。上文“辄以斗升相济”,意为往往用一斗一升的粮食救助他人。成语“动辄得咎”,意为动不动就受到批评。又,“每夜辄守之”,意为每天晚上总是守护它;“人有难辄助之”,意为别人有危难总是帮助他们。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竟年如是( ) ②刘氏辄以斗升相济( )
③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 ④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 )
⑤母卒三年( ) ⑥且为之伐木建屋
⑦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
2.刘家儿子“方悟”,他“悟”出了什么道理?
◇成语“假公济私”中的“假”与“济”,分别解释为 与 ;这个成语的意义是:
13. 原 谷 谏 父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女生儿,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yú)①,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②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舆:手推的小车。②凶:不吉利。
【文言知识】说“谏”。它在文言中作“好言规劝”或“用委婉的语言劝说”。上文“谏父”,意为原谷对父亲好言劝说。又,“莫不谏”,意为没有人不规劝的。这种“谏”只能用于小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如“大臣谏曰”,意为大臣对皇上委婉地劝说。反之,长辈对小辈、上级对下级要用“诫”、“告”、“戒”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欲捐之( ) ②谷年十有五( )
③父不从( ) ④他日父母老( )
⑤是以收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②是负义也。
3.原谷“收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14. 智 犬 破 案
去杭州百里许,有一古刹(chà)①,香火颇旺。一夕,有盗逾墙而入。犬吠,僧觉。盗劈僧首,立仆。遂越②货而亡。翌日,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乃诣官府诉之,其犬亦从。途经一酒肆③,见五六酒徒狂饮。犬伫足不前,僧怪之。俄而犬跃入肆,啮一徒不置。僧疑为盗,缚而送官。吏审之,果然。盖犬有智也。
【注释】①刹:寺庙。②越:抢劫。③肆:店铺。
【文言知识】说“逾”。“逾”指“越”。上文“有盗逾墙而入”,意为有小偷翻墙进入庙内。又,《石壕吏》:“老翁逾墙走”,意为老翁翻越墙头逃跑。又,“逾午方至”,意为过了中午才到达;“年逾六十”,意为年龄超过了六十岁。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去杭州百里许( ) ( )
②香火颇旺( )
③僧觉( ) ④遂越货而亡( )

⑤乃诣官府诉之( ) ⑥啮一徒不置( )( )
⑦盖犬智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犬伫足不前,僧怪之

15. 迂 公 修 屋
有迂氏①者,世称迂公,性吝啬。篱败不修,瓦裂不葺。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妻且号且诟,诘曰:“吾适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为父?何以为夫?”迂公无奈。旦日,延人治屋。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见雨兆②。迂公叹曰:“适葺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
【注释】①迂氏:姓迂的人。这是作者虚构的人物。迂,迂腐。②雨兆:下雨的征兆。
【文言知识】说“适”。上文有两个“适”:“吾适尔”中的“适”,解释为“出嫁”意为我嫁给你。又,“再适”即再嫁;“年二十始适”,意为到二十岁才出嫁。另一个“适”在“适 葺治,即不雨”中,它解释为“刚”、“刚才”。“适”还指“到”、“恰巧”、“舒服”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瓦裂不葺( ) ②夜半暴雨( )
③妻子东藏西匿( ) ④妻且号且诟( )( )
⑤诘曰( ) ⑥不意乃受此累( )
⑦旦日( ) ⑧延人治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汝何以为父?
②岂不徒耗资财!
◇成语“求全责备”中的“备”,解释为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16.次 非 斩 蛟
荆①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②。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③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④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而能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⑤祛(qū)衣⑥,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⑦,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注释】①荆:楚国。②干遂:吴国地名;吴国当时出产名剑。③蛟:传说中生活在水中的龙。④舟人:船工。⑤攘臂。捋起袖子。⑥祛衣:脱掉外衣。⑦弃剑以全己:意为丢掉宝剑与自己的整个生命。
【文言知识】说“爱”。“爱”是个多义词,常指“喜欢”、“爱护”、“关爱”等。但上文“余奚爱焉”中的“爱”要解释为“吝惜”,句意为我为什么要爱惜宝剑与生命呢?又,有人问岳飞天下何时能太平,他回答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意为只有当文官不吝惜钱财(指舍得把钱用在百姓身上),武官不吝惜生命,那时天下才会太平。
【思考与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还反涉江( )( ) ②至于中流( )
③于是赴江刺蛟( ) ④杀之而复上船(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未之见也:
3.次非的行为可用成语 来概括。

17. 玄 石 戒 酒
昔者玄石好酒。为酒困,五脏熏灼,肌骨蒸煮如裂,百药不能救。三日而后释。谓其人曰:“吾今而后知酒可以丧人也。吾不敢复饮矣。”居不竟月,同饮至,曰:“试尝之。”始而三爵①止。明日而五之,又明日而十之,又明日而大爵,忘其故,死矣。……臭(xiù)性②之所耽③,不能绝也。
【注释】①爵:酒杯。②臭性:本性。③耽:沉溺。
【文言知识】说“困”。“困”是个多义词。上文“为酒困”中的“困”,指陷在艰难痛苦中或受环境、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摆脱,句意为被酒所困扰。又,“楚攻宋,宋大困”,“大困”即极艰难。它又指“疲乏”,《卖炭翁》:“牛困人饥日已高”,“牛困”即牛疲乏。它又指“围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三日而后释( ) ②吾今而后知酒可以丧人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居不竟月:
3.上文有4个“之”,分别说明其作用或指代内容:
①“试尝之”中的“之”是 ;
②“明日而五之”中的“之”是 ;
③“又明日而十之”中的“之”是 ;
④“臭性之所耽”中的“之”是 。
4.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成语“积重难返”的意思是

18.奇 鹰
楚文王少时好猎。有人献一鹰。文王见之,爪距①利,殊绝常鹰。故文王猎于云梦②,置网云布,烟烧张天。毛群羽族③,争噬竞搏;此鹰轩④颈瞪目,无搏噬之志。王曰:“吾鹰所获以百数,汝鹰曾无奋意,将欺余邪?”献者曰:“若效于雉兔,臣岂敢献。”俄而,云际有一物翔,不辨其形。鹰遂竦翮(hè)⑤而升,矗若飞电。须臾,羽堕如雪,血下如雨。有大鸟坠地,度其两翅,广数十里。众莫能识。时有博物君子曰:“此大鹏雏也。”文王乃厚赏之。
【注释】①距:禽爪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②云梦:地名,楚国的大湖泽,在今湖北境内。③毛群羽族:此指其他的鹰。④轩:高高昂起。⑤竦翮:展开翅膀。
【文言知识】“以百数”及其他。“以百数”按原文解释。即用百来计算,那么就是几百,从一百到九百。上文“吾鹰所获以百数”,意为我的鹰捕获的猎物有好几百头。又,“以十数”,即数十;“以千数”、“以万数”,即数千、数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爪距利( )②争噬竞搏( )
③汝鹰曾无奋意( )④有大鸟坠地( )
⑤此大鹏雏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殊绝常鹰:
②置网云布,烟烧张天:
3.上文有“俄而”,请在本文中找出它的同义词。

19.二 犬 情 深
咸溪县童镛家,畜二犬,一白一花,共出一母。性狡狯(kuài)①,解人意。日则嬉戏,夜则守门。后白者倏(shū)目盲,不能进牢自食。主人以草藉檐外卧之。花者衔饭吐而饲之。夜则卧其侧,几(jī)二年余。及白者死,埋之山麓。花犬乃朝夕往,至葬处则默哀,若拜泣状,良久乃反。
【注释】①狡狯:聪灵。
【文言知识】说“状”。“状”指“……的样子”、“情况”等。上文“若拜泣状”,意为好像边拜边哭的样子。又,“室中无人,若方去状”,意为房间里无人,好像人刚离去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后白者倏目盲( )②不能进牢自食( )
③花者衔饭吐而饲之( )④几二年余( )
⑤及白者死( )⑥埋之山麓( )
⑦良久乃反(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主人以草籍檐外卧之
◇成语“侃侃而谈”中的“侃侃”,解释为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20. 莽 汉 断 棘
终南①之上有棘满径,枝柔而刺密,触之者恒胶结②。人畏其刺,咸迂其途避之。一壮汉义形于色,曰:“汝辈怯,是何惧之有!”遂持刀而入,欲节节而断之。孰知左断于手而右曳(yì)③其臂,下钩其裙,而上牵其袖,未至片刻已惫甚。众晒(shěn)之曰:“莽汉,莽汉,断棘好汉,棘未斩断,人已不堪!”
【注释】①终南:指终南山,在今陕西境内。②胶结:粘住。③曳:拉住。
【文言知识】说“辈”。文言中的“辈”,大多作人称多数用。上文“汝辈”,即你们。如说“吾辈”、“若辈”,即我们、你们。如“吾辈乃非常人也”,意为我们是不平常的人。成语“人才辈出”指人才一批一批地涌现出来。文言中表示人称多数的词还有“属”,如“汝属”,即你们;“吾属”即我们。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终南之上有棘满径( ) ②触之者恒胶结( )
③咸迂其途避之( )( ) ④遂持刀而入(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是何惧之有!

1.原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
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2.原文:齐宣王使人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同‘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必须三百人。南郭处士被请来为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给这三百人奖赏。后来宣王死了,齐闵王当上皇帝,他喜欢一个一个听,南郭处士逃跑了。

3.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文: 一片芦苇白苍苍,
清晨白露结成霜,
我那心爱的人儿哪!
就在河水的那一旁。

4.原文: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无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着,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子里锄菜。地上有一块金子,管宁看见,照旧挥锄除草,看它跟瓦片、石头没有什么不同;华歆看见,把金子拾起来,丢下锄头离开了。
他们有曾同坐在一块席子上读书,正好有官员乘着大车、戴着官帽经过门前。管宁(无动于衷),依旧读书;华歆却把书扔下,出去观看。管宁把所做坐的席子割作两半,跟华歆分开坐。他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5.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夸父追赶太阳,追至太阳身边,因炎热而口渴,喝干了江河仍嫌不足,于是,欲饮沼泽之水,未等喝到,不幸渴死。手杖弃于路边,竞长成一片桃林。

6.原文: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译文:钟毓、钟会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拥有了美好的名声.(在他们)十三岁那年,魏文帝听说了他们的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你可以叫你的两个儿子来见我."于是(钟繇带着他们的两个儿子进宫面见魏文帝).(面见皇帝时)钟毓(紧张得)脸上流汗,魏文帝(亲热地)问他:"你的脸上怎么会流汗呢?"钟毓回答说:"(我)敬畏害怕,汗水像酒水一样涌出来." 魏文帝再问钟会说;"(那)你为什么不流汗呢?" 钟会回答说:"我害怕得发抖,连汗也不敢出."

7.原文: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译文: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一次夜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仆人斟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8.原文:李元礼尝叹荀淑、锺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锺君至德可师。”
译文:李元礼曾经赞叹荀淑和钟皓的品德说:“荀淑的见识高超,不能复加,钟皓的道德高尚可以作为老师。”

9.原文: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
载着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馀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着膝前。
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译文:陈太丘去拜访荀朗陵,因为家穷又俭朴,没有仆人杂役,就让儿子陈元方驾车,陈季方拄着棍子在后面跟着。孙子陈长文还小,就抱在车里。等到了荀朗陵家,荀朗陵的儿子荀叔慈来开门,荀慈明在席间劝酒,他家其他六个儿子陪着吃饭。而荀朗陵的孙子荀文若也还小,就坐在爷爷腿上。这事传到朝廷,太史向上报告说:“有德的星星都向东方聚集了."

10.原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之,王欲舍所携之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译文:华歆和王朗一同躲避灾难,有一个人想和他们同乘一条船,华歆就为难他,(不让他上船),王朗(对华歆)说:"船还有位置,为什么不给他上呢?"后面的敌人(向那人)追了过来.(这时)王朗就想抛下带着的那个人.华歆说:"我之所以怀疑正是因为这样啊.既然已经答应他让他上船,怎么可以现在抛下他呢?"因此,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那样.世人就以这件事来平定华歆、王朗的(品质)好坏.

11.【原文】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译文:【翻译】 魏武帝曹操要接见匈奴的使者,他自己认为相貌不好看,不能用威仪震服匈奴,就让崔季珪代替他接见,他自己握刀站在坐榻旁边做侍从。已经接见完了,就派间谍,去问匈奴使者:“魏王这人怎么样?”匈奴使者评价说:“魏王高雅的气质,不同寻常;但是坐榻边上拿刀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听后,就派人追去,杀掉了这个使者。

12.原文:晋文王功德盛大,坐席严敬,拟于王者。唯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
译文:晋文王功劳很大,恩德深厚,座上客人在他面前都很严肃庄重,把他比拟为王。只有阮籍在座上,伸开两腿坐着,啸咏歌唱。痛饮放纵,不改常态。

13.原文: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凤字,凡鸟也。
译文:嵇康和吕安很友好,每一想念对方,即使相隔千里,也立刻动身前去相会。后来有一次,吕安到来,正碰上嵇康不在家,嵇喜出门来邀请他进去,吕安不肯,只在门上题了个“凤”字就走了。嵇喜没有醒悟过来,还因此感到高兴。所以写个凤字,是因为它分开来就成了凡鸟。

14.原文:谢万在兄前,欲起索便器。于时阮思旷在坐,曰:“新出门户,笃而无礼。”
译文:谢万在兄长面前,想起身找便壶。当时阮思旷在座,说:“新兴的门第,甚是无礼。”

15.原文: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 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译文:王子猷任车骑将军桓冲的参军。桓冲对他说:“你到府中已经很久了,近日内应该处理政务了。”王子猷并没有回答,只是看着远处,用手板支着腮帮子说:“西山早晨很有一股清爽的空气呀。”

16. 原文:谢中郎是王蓝田女婿,尝著白纶中,肩舆径至扬州听事见王,直言曰:“人言君侯痴,君侯信自痴。”蓝田曰:“非无此论,但晚令耳。”
译文:从事中郎谢万是蓝田侯王述的女婿,他曾经戴着白头巾,坐着轿子径直到扬州府大厅上见王述,直言不讳地说:“人家说大人傻,大人确实是傻。”王述说:“不是没有这种议论,只是因为成名较迟罢了。”

17.原文:高坐道人于丞相坐,恒偃卧其侧。见卞令,肃然改容,云:“彼是礼法人。”
译文:高坐和尚在丞相王导家做客,常常是仰卧在王导身旁。见到尚书令卞壼,就神态恭敬端庄,说道:“他是讲究礼法的人。”

18.原文: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而已①。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②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推此知之。”
译文:黄门侍郎王子猷兄弟三人一同去拜访谢安,子猷和子重大多说些日常事情,子敬不过寒暄几句罢了。三人走了以后,在座的客人问谢安:“刚才那三位贤士谁较好?”谢安说:“小的最好。”客人问道:“怎么知道呢?”谢安说:“善良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是从这两句话推断出来的。”

19.原文: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
译文:李白年少时读书,不能成就,于是放弃离开。在路上遇到一个老婆婆在磨杵,就上前问为什么。老婆婆说:“要磨成针。”李白从中醒悟,于是完成学业。

20.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 , 陷子之盾 , 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
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有人问:“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