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菜作诗: 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是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型; 一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做四道菜,第一道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

作者&投稿:苍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谜底出自杜甫的《绝句》

全诗对应的四道菜如下:

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黄鹂”就是蛋黄;“翠柳”就是青菜丝。

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摆成“一”字行,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白鹭”就是熟的鸡蛋

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千秋雪”就是清炒蛋白。

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只蛋壳。一碗清汤有四个蛋壳,就是“万里船”。


【原文】

绝句

杜甫〔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创作背景】

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结束。结束之后第二年,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赏析】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诗歌以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将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第三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含”字表明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

末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一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用一个“泊”字,有其深意,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没有着落,虽然他心中始终还有那么一点希冀,但那种希冀,已经大大消减了。“泊”字,正好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而“万里”则暗示了目的达到的远难,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一从时间上,一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目的之难。三国孙权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誉为明主,作者借东吴代指孙权,暗示了杜甫对当朝皇帝的希望。而以“泊”、“万里”、“东吴船”合而为一句,正是为了写出那个“难”字。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是杜甫的《绝句》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全诗对应的四道菜如下:

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黄鹂”就是蛋黄;“翠柳”就是青菜丝。

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摆成“一”字行,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白鹭”就是熟的鸡蛋

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千秋雪”就是清炒蛋白。

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只蛋壳。一碗清汤有四个蛋壳,就是“万里船”。

扩展资料

《绝句》

朝代:唐朝

作者: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释义: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向湛蓝的高空里飞翔。

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嵌在窗里,往来东吴的航船就停泊在门旁。

创作背景:

唐肃宗宝应元年(762),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这时杜甫的心情特别舒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绝句四首



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
几根青菜丝,色香俱佳;
细腻滑嫩,味道鲜美,
品尝一口,舌尖留香。

第二道菜是把熟鸡蛋白,
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型;
洁白如玉,美观有致,
咬上一口,口感细腻。

菜肴之间,色彩搭配,
味道交融,饕餮享受;
用心烹调,艺术创作,
菜品之美,令人陶醉。

用菜作诗,诗意盎然,
美食佳肴,世间珍品;
品味生活,品尝美好,
菜与诗意,共舞盛宴。

是杜甫的《绝句》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全诗对应的四道菜如下:

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黄鹂”就是蛋黄;“翠柳”就是青菜丝。

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摆成“一”字行,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白鹭”就是熟的鸡蛋

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千秋雪”就是清炒蛋白。

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只蛋壳。一碗清汤有四个蛋壳,就是“万里船”。

扩展资料

《绝句》

朝代:唐朝

作者: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释义: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向湛蓝的高空里飞翔。

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嵌在窗里,往来东吴的航船就停泊在门旁。

创作背景:

唐肃宗宝应元年(762),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这时杜甫的心情特别舒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

作者:杜甫 诗名:《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因为两个蛋黄是两个黄鹂,青菜丝是翠柳;把鸡蛋白排成一行,是一行白鹭;清炒蛋白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蛋壳是船,穿在湖中游。)

屋外杨柳呈现一派青翠欲滴的色彩,柳枝迎风飘舞。两只黄莺在柳枝间相互追逐,唱出了悦耳的歌声。诗人给逗乐了,于是写出了“两个黄鹂鸣翠柳”这一有声有色的诗句。再把视线投向天空,看到成行的白鹭在高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好像要与青天相接的样子。这很自然地会使诗人产生“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感受。这两句由近及远,视野辽阔。诗人的眼睛好像摄影机的镜头一般,又转向对面的西岭(即岷山)。这巍峨的西岭,尽是皑皑白雪,千年不化。它像一道雪砌的屏障,横亘西部。西岭虽大,但这个小小的窗口却能把西岭的雪景尽收眼底。诗人用“窗含”句来概括所看到的这幅积雪图,气势非凡。接着诗人的目光又由山落到门前的岷江上,看见沿河停泊着许多商船。这些商船是经常往来于蜀地和长江下游吴地的。草堂附近有个合江亭,由蜀到吴去的人都由此登船。据历史记载,三国时费伟出使东吴,孔明曾在此为费伟送行。他对费伟说:“万里之行始于足下。”后人把附近的一座桥称为“万里桥”。杜甫当然熟悉这些掌故,于是把眼前景物与历史事实熔铸入诗,就得出了“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句。

解释: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老师帮我改过的,是正解)

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
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摆成“一”字行,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
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
第四道菜是,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只蛋壳。

所对应的古诗如下: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同学您好,如果问题已解决,记得采纳哦~~~您的采纳是对我的肯定~
祝您策马奔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