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高中化学问题 问一个高中化学问题!!!

作者&投稿:经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氨水的密度小于水,越稀释密度就越接近于水,所以说氨水的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小。
等质量混合,w4=(mw1+mw2)/2m=(w1+w2)/2;而等体积混合,则质量分数小、密度大的氨水质量大,混合液的质量分数更接近质量分数小的溶液,所以w3<w4。既然w3<w4,质量分数越小的密度越大,所以ρ3>ρ4。由于混合时体积不能相加为总体积,所以c3≠(c1+c2)/2。综上所述,选D。

氨水的密度小于水,越稀释密度就越接近于水,所以说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等质量混合,w4=(w1+w2)/2;而等体积混合,则浓度小、密度大的氨水质量大,混合液的质量分数更接近质量大也就是说浓度小的,所以w3<(w1+w2)/2=w4。既然w3<w4,质量分数越小的密度越大,所以ρ3>ρ4。由于混合时体积不能相加为总体积,所以c3≠(c1+c2)/2。综上所述,选D。

题目看得有点晕
但你只要记住: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的氨水,则物质量的浓度不同,同时密度不同,最重要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物质的量浓度也越大,但是,密度却越小;而且并不成比例。
就可以排除错误选项了!
呵呵!
具体的就自己去动笔了哦!

高中化学问题~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和盐等。凡在上述情况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例如蔗糖、酒精等。
判断某化合物是否是电解质,不能只凭它在水溶液中导电与否,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其晶体结构和化学键的性质等因素。例如,判断硫酸钡、碳酸钙和氢氧化铁是否为电解质。硫酸钡难溶于水(20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4×10-4
g),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其水溶液不导电,似乎为非电解质。但溶于水的那小部分硫酸钡却几乎完全电离(20
℃时硫酸钡饱和溶液的电离度为97.5%)。因此,硫酸钡是电解质。碳酸钙和硫酸钡具有相类似的情况,也是电解质。从结构看,对其他难溶盐,只要是离子型化合物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尽管难溶,也是电解质。
氢氧化铁的情况则比较复杂,Fe3+与OH-之间的化学键带有共价性质,它的溶解度比硫酸钡还要小(20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9.8×10-5
g);而落于水的部分,其中少部分又有可能形成胶体,其余亦能电离成离子。但氢氧化铁也是电解质。
判断氧化物是否为电解质,也要作具体分析。非金属氧化物,如SO2、SO3、P2O5、CO2等,它们是共价型化合物,液态时不导电,所以不是电解质。有些氧化物在水溶液中即便能导电,但也不是电解质。因为这些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了新的能导电的物质,溶液中导电的不是原氧化物,如SO2本身不能电离,而它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电解质。金属氧化物,如Na2O,MgO,CaO,Al2O3等是离子化合物,它们在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因此是电解质。
可见,电解质包括离子型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非电解质包括弱极性或非极性共价型化合物。电解质水溶液能够导电,是因电解质可以离解成离子。至于物质在水中能否电离,是由其结构决定的。因此,由物质结构识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问题的本质。
另外,有些能导电的物质,如铜、铝等不是电解质。因它们并不是能导电的化合物,而是单质,不符合电解质的定义。

物料守恒就是S元素的物质的量的守恒,开始说0.1molL-的H2S,(设体积一升)nH2S=0.1mol,nS=0.1mol然后不论溶液加盐酸还是氢氧化钠,nS=0.1mol,但是在溶液中有3种形式H2S,HS-和S2-。1H2S—1S,1HS—1S,1S2-—1S,所以H2S,HS-和S2-的物质的量和等于0.1mol

高中化学一个有关浓度比较的问题,求解答
答:1、最多。因为1mol硫酸亚铁铵中,含有2个NH4+。然后NH4+水解,Fe2+也水解,都产生H+,又互相抑制水解的趋势。3、次多。1mol碳酸铵含有2mol NH4+,但NH4+和CO32-发生双水解,虽然因NH3、CO2溶解度较大,不会产生气体,但仍有大量 NH3·H2O存在溶液体系中,故NH4+较硫酸亚铁铵要少。2、NH4HSO4...

高中化学分类问题
答:酸碱平衡例题1、1dm3溶液含2.0×10-7molHCl, 计算此溶液的酸碱性; 若加入2.0 × 10-2molNaOH, 则酸碱性又如何?解: H2O = H+ + OH- 开始 2 ×10-7 0 平衡 x x - 2 ×10-7 x(x- 2 ×10-7 )=10-14 x=2.4 × 10-7 mol/dm3加碱后 ...

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答:有的学生是真的有问题要问,但是因为某些情况:比如面子啊、时间啊等等,不好意思问老师,或者没能来得及问老师,把问题给耽搁了,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老师要会发现学生的问题,多提问,用这种方式来解决他们的问题。五、总觉得老师留的作业太多,总是完不成作业这一问题的主要现象是:每天做业到很晚的时间,因为自己的效率低...

高一必修一化学实验经典题目解析
答:解析: 设蒸发浓缩后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为x,根据蒸发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则(0.08 L×x×56 g•mol-128%+100 g)×14%=0.08 L×x×56 g•mol-1,x=6.25 mol•L-1。 答案: B 高一必修一化学实验经典题目解析(二) 16.(8分)(1)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

高中化学问题 拜托!
答:1、盐酸溶液与碳酸钠溶液 向盐酸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开始有气泡产生,后来无现象。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开始无明显现象,然后有气泡产生。2、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铝溶液 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开始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消失。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铝溶液:开始无明显现象,然后产生...

可以举一些高中必修一化学的典型题么,要有解答过程的 要详细
答:八、把CaCl2与Na2HPO4溶液混合时,可得磷酸八钙Ca8H2(PO4)6·5H2O晶体沉淀,把所得沉淀长时间加热可以水解生成羟基磷灰石结晶Ca5(PO4)3(OH)。写出水解的反应方程式并讨论下列问题。1.下列两种方法中,哪一种得到的羟基磷灰石多?为什么?①1mol/dm3 CaCl2 50cm3和1mol/dm3 Na2HPO4 30cm3混合后,...

有关高中化学的一个问题。最近写张化学卷子。有道题目有些疑问 希望...
答:0.3mol Cu被硝酸完全溶解后。Cu失去的电子数是( 0.6NA )个?因为铜都变成+2价,转移2个电子,所以0.3mol,转移0.6mol电子,即0.6NA个 如果得到的NO和NO2物质的量相同 则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0.9mol )?方法一:按1:1气体产物配平2Cu+6HNO3=2Cu(NO3)2+NO+NO2+...

高一化学问题(望各位高手能帮助解决下)
答:问题一:“分离操作中不引入新的杂质”是指不引入不能除去的杂质; “除杂是所有的试剂一般过量”,是因为必须先将原杂质全部形成沉淀气体等除去; “所加试剂会引入新的杂质而须除去”是指需要除去上一步除杂过程中引入的可除性杂质,而不与第一步矛盾。 还是举个例子说明吧。例如:(除杂...

高中化学必修二的一个问题
答:CH4+2O2==CO2+2H2O 无水碳酸钙吸收的是H2O NaOH 吸收的是CO2 而CH4---CO2 计量数1:1 所以n(CH4)=n(CO2)=1.1/44=0.025mol 所以原来甲烷在标况下的体积为V=22.4^0.025=0.56L 祝 学习愉快

跪求高一必修一100道化学题
答:___。6. 现有A、B、C三种气体,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纯净的A可以在B中安静地燃烧生成C。把气体B通入到适量石灰乳中可以得到白色浑浊物D。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纯净的A在B中安静地燃烧生成C:___;②将气体B通入到水中:___;③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