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善莫大焉,与人为善,焉知非福什么意思 人文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作者&投稿:钞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没什么比这更好的了,与人为善,怎么知道这不是福呢?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处: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白话翻译: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去见贵宾,使百姓如承大祭。;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说”:“我虽然笨,请事斯说话了。”——《论语·颜渊》

2、“善莫大焉”出处:《左传·宣公二年》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白话翻译:《左传·宣公二年》 :“我知道错了,要改变的。”叩头回答说:“人谁无过?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没什么比这更好的了。”

3、“与人为善”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白话翻译:《孟子·公孙丑上》:“取之于别人的优点,也就是与别人一起来行善。所以君子莫过于与人为善。”

4、“焉知非福”出处: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读音bì,股,大腿)。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淮南子·人间训》

白话翻译:

在靠近边塞的人中,有一位精通术数的人。他家的马自己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都来慰问他。这位父亲说:“为什么就知道不是福运呢?”

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都祝贺他。这位父亲说:“为什么就知道不是祸端呢?”家里有钱又有骏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骨。大家都慰问他,这位父亲说:“为什么就知道不是福运呢?”

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入边塞,男子健壮的都拿起弓箭参战,塞上参战的人,十个死九个,不死的都是重伤。唯独他的儿子因为腿摔断了的缘故,父子得以保全性命。所以福可变为祸,祸可变为福,这其中的变化难以捉摸,深不可测。

——《淮南子·人间训》

扩展资料:

成语示例:

1、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

白话翻译:处士有志不遂,很是可惜,但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典故:三国时期,周处被乡里认为是和大蛟、白额虎同列的三害,周处杀死蛟虎后,却得知自己是最被乡里所忧虑的,因此找到陆云决定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代忠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自己身体不想要的结果或精神不情愿被这样对待,就不要使得别人遭受不想要的结果和得不到想要的对待。 善莫大焉:意思是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与人为善:指赞成人学好。现指善意帮助人。 焉知非福:怎么知道不是好事儿呢?

人文和文学有什么区别?~

人文和文学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文是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文学只是人文学科中的分类之一。

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而且,其核心是指先进的价值观,其主要内容则是指先进的规范, 概念上讲,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而文学则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人文主义文学出现在14至16世纪的欧洲。
意: 彼得拉克的《歌集》薄迦丘的《十日谈》
法: 拉伯雷《巨人传》
西: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英: 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 斯宾塞的《仙后》

学史上一般把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14世纪初至15世纪中叶为人文主义文学产生与发展的早期,主要成就在意大利和英国。此时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是,在14世纪初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当时的人文主义作家对基督教神学本质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后来那种科学理性的程度,他们更多地是从神权否定人权、神性排斥人性等感性角度,感受到了神学体系的不合理。这样,强调个性解放和享受世俗生活就成了当时人文主义文学家对神学体系否定的主要方式。15世纪下半叶至16世纪上半叶,是人文主义文学发展的中期,主要成就在法国,意大利和英国人文主义文学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早期创作的基础上,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新的一代人文主义作家愈来愈感到,单纯地讴歌人的本能欲望和展示个性要求,这是对人本身缺乏深入认识的反映。他们认为,既然人可以通过自己的理性和才能创造出从未有过的奇迹,那么,只有把人的巨人风采和理性力量展现出来,才能更清楚地反映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才能真正理解人的价值和尊严。所以,描绘巨人的形象,展示巨人的思想和行动就渐渐成为第二个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主导趋势。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初,是人文主义文学发展的晚期。在此阶段,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均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人文主义文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此时文学成就主要在西班牙和英国。在这一阶段的人文主义文学中,除前两个时期的讴歌人性和展示巨人风范两种主题仍然被加以表现外,对人自身矛盾的关注,进而言之,对由于人性的弱点所造成的社会丑恶现象的探讨成为此时文学的基本任务。这种对人自身及人与世界关系的认识,客观上既是对人文主义进步性与局限性的艺术总结的反映,同时也更具有否定神学体系的巨大价值:它说明人不仅是自己欲望情感和行动的主宰,同时人的自身矛盾和行动也决定着社会关系的发展和演进。社会上的一切矛盾、运动、发展乃至斗争,均是由人而非神造成的。

关于学习名言警句
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

求几首古诗.
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

弟子规全文和意思
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设身处地为别人著想。) 受人恩惠要时时想著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应该宽大为怀把它忘掉,怨恨不平的事不要停留太久,过去就算了,“不要老放在心上,处罚自己,苦恼自己!”至于别人对我们的恩德,要感恩在心常记不忘,常思报答。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

古诗词名句
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

千古名句赏析并翻译
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解读]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欲:想,希望。勿(wù):不要。施:加,给...

关于自强不息的成语和名言有哪些
答: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

求各种名人名言,最好是古文,四字以上,也不要太长
答: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

求名人名言加解释,一定要速度啊!!!
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

名言名句
答: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

不耻下问的名言_关于不耻下问的名言
答: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8、工欲善其事,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