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政是一个怎样的帝王,为什么他能够统一六国? 秦始皇是怎样的一个皇帝

作者&投稿:松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看得出来他是一个拥有雄才伟略的伟大国君,有人说他武功厉害文治不行,我要反对;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地方废除封建制,代以郡县制,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是他文治也很厉害的表现。要说怎样的帝王吧,应该是一个英明神武、文韬武略、处事圆滑、聪明过人、理想远大、灵敏机警、非常有胆识和大志的帝王。他绝对是个明君,但是他通常以严治国,像他定制的秦国法律,就极为威严,有人说他的法律残暴,其实如果按当时的天下,不严则大乱!当时的治安情况很不好,他消灭六国,统一天下,那六国的人民会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吗?至于流传的种种“暴行”,我来给你一一解释∶所谓罪状就是——焚书坑儒、修建阿旁宫、寻求仙丹、执行厉法、扬农抑商、穷兵黩武.....其实不然,无论当时是谁得天下都会如此,而且必然如此。
一、焚书坑儒。
秦帝国的统一是依靠相对的国力强盛,采用武力统一的。其间有不少血腥战斗、阴谋诡计。在快速统一后就面临着如何治理国家的现实。当时除了秦以外六国各有其思想文化体系,不少六国遗族在统一后利用思想文化体系的差异谋求反对帝国秩序。焚书坑儒的目的就是实现帝国思想文化体系的唯一性,与任何时期任何统治者的目的一样。汉武帝不也是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吗?李登辉、陈水扁也不正是通过10余年的“去中国化”使得台湾民意主流发生转变吗?可以这么说,焚书坑儒就是秦始皇的“文化大**”!而且秦帝国的“文化大**”无论从时间跨度、所造成的社会动荡、国力损耗、社会影响后遗症等方面都要比1966~197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要小的多,何来残暴之说?再看当时的帝国秩序,最危险的人正是被“坑”的那些“文人”,在国家尚未完全根本的稳定前,采用激烈的专政手段就是必然的选择;如果秦始皇采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式的思想路线以求得天下统一,那么那些打着“学术研究”的文人就会把国家搞乱,政令不通——现在香港所谓的“民主派”就在这么干。
二、修建阿旁宫。

大兴土木是中国党政者的传统。现在许多喊着“建立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不也在劳民伤财的修建形象工程吗?甚至许多贫困县都在修建奢侈的楼堂馆所。在历史上我们提起秦帝国的建筑能有多少——长城、灵渠、秦直道、秦始皇陵、阿旁宫。长城是典型的军事壁垒,当时匈奴的威胁实在太大了,必须要有。灵渠是半军事用途的工程,它保证了帝国对岭南地区的统治,必须要有。秦直道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系统,更是国家基础性设施。秦始皇陵,是秦始皇死后的地宫,历朝历代的帝王对其地宫都倾注心思,何况秦始皇一代伟人?现在说阿旁宫,阿旁宫相当于美国的白宫、中国的中南海,标着这一个国家的形象,是国家的形象工程。修建阿旁宫不仅仅是帝王的居所更是世界第一帝国的政治中枢。秦始皇将个人居所与帝国办公场所、帝国形象工程合二为一实在是明智之举。

三、寻求仙丹。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科学认知去要求以2000年前人们对科学的认知。当年的寻求仙丹就是当年社会上的“科研活动”——中国发明火药的人不正是炼丹的术士吗?不是劳动人民(当时劳动人民根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财力从事这些)。秦始皇寻求仙丹就是为了得到长生术,与现代的生物工程研究目的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秦始皇在某种层面上看就是一个支持科学研究的帝王,在焚书行动中曾命令不得烧毁关于仙书、占卜、农业(相当于现在科学技术、医疗、天文、冶金、地理、建筑)方面的书籍,这些举动无疑为中国基础化学、物理、农业、建筑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执行厉法。(虽说前面略讲了一点)何谓厉法?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美国没有鞭刑,就指责英联邦国家新加坡鞭刑残酷;英联邦没有死刑,就会指责中国的死刑是残酷的;中国没有宗教法律,人们听说阿拉伯国家对小偷处以“用乱石砸死”的宗教法律,觉得阿拉伯国家执行酷刑。当时帝国信奉的国家哲学——法家学说认为“严法以治乱世”,帝国则依据国家哲学制定了相对于六国严格的法律,法律向蛛网一样渗入社会每个角落,甚至每家每户拥有几把(军民两用的)刀具都作出严格规定,同时依靠保甲制度确立了原始的社区制度,并通过连坐法执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而保甲连坐制度更是确保社会犯罪事件的减少,每个帝国基本单元的稳定。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当时的帝国亭长(相当于现在的***所长或街道办主任)刘邦,刘邦当年负责征召兵役,但在工作中因饮酒而醉,畏罪而信口“天降大任”哄骗民众造反。由此可帝国当年对于官员工作中因醉酒误事的处罚相当严厉(与之相对的是我们现在某县官员要办事必须喝酒)。可以这么说,帝国法律是严谨的,其执行也是严格的,就是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现在人们常常困惑于法律的不完善、司法腐败,一直提倡法律的公正严明,那我们又怎么能够指责中国第一位倡导用完善司法制度治理国家的、2000年前的帝王呢?在指责他的同时,我们是否应当汗颜呢?
六、穷兵黩武。

对秦帝国穷兵黩武最大的“罪证”就是武力统一、北伐匈奴、南征两广。然而这一切站的住脚吗?答案是否定的。武力统一中国的选择是必然的,当时六国明确不愿意与秦合并,就像现在台湾当局一样拒绝和平统一,那么任何一个中华子民都会选择武力统一。北伐匈奴,在战国后期,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对于中原的威胁是今天无法想象的,也许只有60年代苏联屯兵百万在中蒙边境局势可与相比。当时匈奴的实力范围已经达到黄河南岸,今天的内蒙、山西、宁夏、山西、河北均已是匈奴的势力范围。那么为了国家的安危帝国必然与匈奴开战。帝国非常重视对匈奴的战争,委派帝国最杰出的军队统帅蒙恬和太子扶苏指挥对匈奴作战。战争结果是将匈奴实力赶至漠北,帝国军队驻防长城防线。仅从战争结果看,就可以断言对匈奴战争并不是扩张战争,而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否则怎么会在胜利之后、国内尚无功乱之际将30万雄师驻防长城防线呢?至于南征两广的战争则是统一战争的延续。当年六国中以楚国最强,其势力范围兼括现在的豫、湘、鄂、川、闽、粤、赣、皖、苏、浙、贵等地区,楚亡后一部分军队指岭南顽抗,帝国军队追击将其击溃后发现南越土著对于帝国的南疆威胁不亚于匈奴,于是帝国开展了对两广地区的统一战争。40万大军在灵渠完工后,迅速得到补给并战胜敌人。至此秦帝国版图完全成形,也为后世中国版图建立雏形。
泱泱帝国,大秦天下。也许有人要问,既然秦始皇如此明智,怎么会导致帝国迅速灭亡呢?

窃以为,历史偶然机会导致帝国毁灭。如果秦始皇能再活几年,历史必将改写。从上面分析中可以看出,秦始皇之雄才大略古今无人相比,它不仅完成中国统一,而且从思想文化、政治法律、经济制度、军事建设等方面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改革。而军事统一与改革必然出动一些保守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其反弹势必发生。秦始皇谋定而动,一方面对反动势力执行严厉打击,一方面促进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他也知道自己面对的巨大困难,甚至生命危险——六国遗族公子张良不久在博浪制造了“博浪锥”事件企图谋杀秦始皇么?面对险恶的局势,秦始皇做出应变,安排太子扶苏参加对匈奴战争,增加扶苏在军队中的威望,并要求秦军精神领袖蒙恬以及蒙氏家族对扶苏效忠(这也是胡亥继位后秦军主力野战部队拒绝效忠帝国的原因);同时命令蒙恬、扶苏执行在对匈奴战争胜利后驻防长城不许追击转而威慑中原,机动支援关中的战略。也许在秦始皇的谋略中,未来的帝国是一个法律严明、军力强大、国力昌盛、科学先进、吏治昌明的帝国。但是在他正在执行理想建设的时候,生命结束了。而秦始皇更没想到的是在赵高、李斯的阴谋下,胡亥继位,逼死扶苏、蒙恬,帝国大乱,军队拒绝效忠。呜呼,帝国大厦崩溃。

从上面一家之见看,秦始皇并不是一个残暴的君主,相反却是一个英明神武、胸怀大志的伟大人物。现在的污名纯粹是后世某些别有用心的书生、政客之莫须有。
至于他为什么能统一七国(不是六国是七国),应该追溯到秦孝公→这个让秦国真正强大的国君,如果没有他,秦国还是那个穷秦,但我相信有嬴政当政的话,秦国肯定灭亡不了。不过历史不是都可以假设的,谁知道嬴政如果秦国还是穷秦的话,他能不能富强国家。毕竟他当政之时,秦国是很强大的。但是统一天下绝对离不开他的雄才伟略,秦国的强大是不能否定秦始皇的才能的!有人还说他充满野心,我就想说一句在那个时代,哪个君主不想统一天下?说得通常理一点就是每个当时的国家都是因为要统一天下才创立的!他只不过是尊崇祖宗的意愿罢了!
估计又有人会问∶“既然秦始皇如此的好,那为什么有人要诋毁他?”我对此的回答是∶“这道理很简单,秦始皇的种种“暴行”,出自汉朝的史书,那么汉朝一定躲不了关系!汉朝的前一朝是秦朝,刘邦夺了秦始皇的天下,一定得找理由来美化自己。所以就变出如此荒谬的谎话来欺骗世人!”

1、秦始皇是一个有远大战略的帝王,个人性情严酷无情,历史上评价武功甚高可得满分一百分,而文治甚低,得零分,又因焚书坑儒,得负五十分。
2、秦始皇能统一六国原因如下:
一,因其个人有远大的抱负和统一六国的愿望;
二、因其以前的历代秦王不断开疆拓土,为其统一六国做了历史的准备;尤其是商鞅变法的成功,让秦国进入了君主专制的时代,农兵分开,实行的军功制度让秦国不惧怕战争,反而渴望战争;
三、秦国有坚实物质基础,八百里秦川因郑国渠的灌溉而丰收,有粮食可以支持长期的战争;四、秦国在李斯这位有法家思想的丞相帮助下,实行的远交近攻、连横的正确的外交策略;
五、秦国实行的一系列的吸引人才的政策,不排外,使得整个战国时代的人才大多归于秦国,文韬武略,彬彬之盛;
六、秦国的兵器制造业非常发达,其强弓硬弩和宝剑在当时而言是各国武器系统中最先进的;同时秦国实施了大规模的骑兵军团,拉开了冷兵器时代骑兵为王的序幕,在长平一战,统一天下最关键的一战中,即以骑兵使得赵国军队一分为二,从而合围剿杀;
七、秦国在统一之前出现了荀子这位伟大的帝王思想家,他的思想把儒法合一,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对六国统一起了一个理论的指导作用,最终他的弟子韩非子的一系列法家制度最终在秦国建立后得以实施。
这是我个人总结的一些原因,现在想到的就是这么多,希望可以帮到你。

嬴政有权术,有野心,有抱负,有思想,会用人、也有能力,但过于残暴,治国不行。秦统一六国与嬴政的能力有关,但秦在此之前,从秦穆公开始已经积累了统一的基础,包括土地、军队、装备、人才、治国理念等等。并且,当时六国或不求上进,或内部争斗,或自相残杀,忽略了秦,给了秦机会。当然,李斯、白起、蒙恬、蒙毅等人才也是秦能统一的必要条件,总之,秦统一六国是多方面的。

正史记载来看,嬴政果敢严酷、聪明机敏、处事沉稳、遇变不惊,最正要的是,他充满野心,这就是他为什么想统一六国,并最终统一了六国。

秦王赢政是一个英明的战略家,但不是一个好的治国君主

秦王赢政为什么能够统一天下,秦统一六国的原因有哪些?~

1.统一是历史趋势和顺应人民的意愿。
2.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最富强的国家。
3.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的攻势。
4.秦始皇知人善用,广纳贤士。
5.合众连横计谋的准确应用。
6.优越的地理位置,易守难攻。
秦朝统一六国的意义
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秦始皇的性格是什么用四字短语概括
答:秦庄襄王之子。 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秦始皇在...

秦始皇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
答: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一说名“正”),又称赵政、祖龙,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嬴政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作为皇帝,他天资聪慧,更是勤劳异常,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更是日批竹简百二十斤。后世皇帝的眼中,他应该就是邻家皇帝类型的,比自己聪明,还比自己努力,那些如雍正般苦行僧似的皇帝应该就是从他这里学到的。作为后世不断抨击的暴君,他有点不务正业,对待下属宽容的根本不像话,灭楚之战,起初...

千古一帝秦始皇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答:至于秦朝二世而亡,亡是亡在胡亥手里,不是秦始皇,秦始皇在位是南越百夷北方匈奴,谁敢出头,秦朝过了,就什么都出来了。另秦始皇从未说过他多疑心胸狭窄什么的,完全没有后面皇帝什么兔死狗烹的行为,有军功的功臣都是死前尊荣,死后哀荣。所以虽然不无大一统的过滤镜,但本人还是认为秦始皇就是一个前无...

都说秦始皇是个伟大的皇帝,具体表现在哪里?
答:毫无疑问,秦始皇就是一个伟大的皇帝。但他也是人,有着各种缺点。比如他的暴政,在很多人看来,这是摧毁他一手创建的大秦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他焚书坑儒,钳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加速了其政权的灭亡。比如他大兴土木,大建阿房宫、长城、骊山墓等等,背离了秦国崇尚节俭的传统。这些在普通人眼里,算不上...

秦始皇是一个非常勤奋努力的皇帝
答:另外呢我们在梳理古代文献的时候,就会发现从秦始皇一样被妖魔化的。还有下节。商纣王,周幽王,秦二世。曹操、隋炀帝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末世帝王。就连被后人所诟病的原因也大同小异。所犯的错误呢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事实上,以夏桀、商纣王为代表的末代之王都被符号化。后人对他们的...

秦始皇是一个好皇帝吗?他一统中华,为何却有那么大的争议呢?
答:所以秦始皇的目标是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地主宰,所谓“长生不老药”,只是下属神仙上贡给他的贡品而已,所以他只是派了一个下属大臣徐福去“取”罢了。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玉皇大帝”就是秦始皇的一种形象转换,因为“玉皇大帝”就是“皇帝”的意思,只是多了两个形容词而已。当时的国家管理...

为什么说秦始皇是暴君理由是什么?
答:他还实行严刑峻法,对犯人施以重罚,甚至可以判处死刑。因为这些原因,秦始皇在历史上被普遍认为是一个暴君。秦始皇作为一位千古一帝,既有丰功伟绩,也有过错。在功绩方面,秦始皇首次统一了中国,实行了中央集权的制度,废除了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创立了“皇帝”的称号。他还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

秦王嬴政一生怎样?
答:正面评价:有着千古一帝之称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原的帝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灭六国而完成中国的统一,这是众所周知的;但除此之外,他还做了些什么呢?这里简要概括一下: 一、确立了中央集权的体制;在此之前,中国地域内有许多分封的国家,各国有自己的国君或王,...

你觉得秦始皇是一个好皇帝吗?
答:从功绩上来讲秦始皇是一位明君,但是从政治角度讲,秦始皇可以说是以为暴君。秦始皇统一了六国,而且统一了文字和货币,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在统治六国之后,秦始皇开始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而采取一系列的行为,其中焚书坑儒一直为后世所不齿。秦始皇亲手毁掉了很多书籍,很多文化都没有传承下来,直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