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庄镇的经济概况 上庄镇那个村和那个村合并|?

作者&投稿:郟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上庄镇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西部,是近年来崛起的经济文化重镇,是省级重点建制镇和石家庄市卫星城镇,全镇总面积48.72平方公里,所辖16个行政村,6.2万人。199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综合实力百强镇,1995年被国家列入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连年被评为河北省综合实力百强镇和石家庄市经济实力50强乡镇。
上庄镇西倚太行山,东接石家庄市区,交通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上庄镇位于石家庄市中山西路,南水北调西岸,东邻石环路。距市中心3公里,距鹿泉城区7.5公里,距307国道,石太铁路3公里,距石太高速公路入口3公里,石太高速连接京深、石黄、青银高速公路;至京广铁路,石家庄火车站8公里,至规划的京武高速铁路,石家庄东站15公里,至石家庄机场20公里,规划中的城市轨道交通线将直接通镇区,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交通非常便利;在上庄镇的西部山区还存在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省级著名的旅游景点龙泉寺和双龙山森林公园,还有位于上庄镇西侧的松云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等一些亟待开发的旅游景区。
上庄镇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生态建设和社区宾馆饭店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建设也得到明显的进展,由此成为省会西部绿色生态的屏障,是省会市民休闲度假旅游居住的西花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上庄镇经济文化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加快经济发展,建设精品城镇,不断地增强上庄镇的综合竞争力,把上庄镇建设成为一个绿色的环保产业基地,生态旅游居住区是我们前进的航标。
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上庄镇按照小城镇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积极营造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良的经济发展空间。规划发展了镇中心区,工业基地和西山旅游区。按照近期规划,上庄将建设成为区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服务体系完备的生态新城。
中心区以商贸、住宅、别墅、餐饮服务业,教育为主,现有西山别墅花园、丽景园、富丽花园等大型的,多档次的居住社区;有三星级酒店西山宾馆及西山会所。公安厅宾馆、江河酒店等餐饮娱乐;有亚洲最大的军事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陆军学院,有河北科大经济管理分院、桃李足球学校、华韵艺术学校、华医医学院、上庄中学等教育机构。
工业基地以轻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医药、新材料、新技术发展为主导,主要包括有:镇区东北部的工业基地建成区,先后引进了华北装油机有限公司、三五一四厂、河北电信光缆有限公司、协和制药、中铁十七局等大型企业。镇区中部以工业基地总规划面积8415亩。功能分区包括:一般工业加工区、民营经济创业区、特色产业区和高科技孵化区。自2002年开工建设,现引进项目包括:神力焊材、常青塑业、江山药业、九洋塑业、长城汽钉、林渤木业、环城生物等民营企业。还有为工业基地配套的大型居住,购物社区龙泉花园。镇区南部的工业新区,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以发展专业性工业制造区,物流配送与生活配套设施为主。



上庄村的概况~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杨氏始祖杨干自山西洪洞县携家迁至此,见此依山傍水,且村东有一千年古刹,是立村之“风水宝地”,遂定居于此,垦荒种地,植桑养蚕,渐成村落,因在小庄之上,故名上庄。清道光年间(1821~1851年),张氏、房氏、刘氏等先后迁入村南小庄。1981年,小庄与上庄合并为上庄行政村。上庄村位于东都镇东部, 距镇政府驻地3公里,东与南鲍村相接,北临柴汶河,西与沈村相连,南与尚陵村毗邻。上庄村地处平原、丘陵相接地带,南部为凤凰山石灰岩丘陵,北部为柴汶河冲积平原, 地势南高北低。东西最大距离1公里,南北最大距离3公里。全村现有耕地120公顷,其中村北土地肥沃,称为“麦子囤”。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地瓜、蔬菜、黄烟、大豆、花生、棉花。上庄村交通便利,村北有蒙(阴) 馆(陶)公路,并有汶南煤矿铁路专用线1条;村南有京沪高速公路,距东都火车站(曾名南新泰火车站)仅3公里。全村现有406户,1583人。全村姓氏有杨、张、房、高、刘、李、朱、成8姓,均为汉族。其中杨氏人口最多,为村内第一大姓,其先祖杨干于明正德年间 (1506~1521年) 迁至此地建村,其后代子孙部分现居于村内,有的迁至临沂市及本市的南鲍、前羊村、吴山、马庄、羊蹄庄、祝福庄、沈村、余粮等数十村。194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万元,1978年为110万元,2000年为1100万元,人均收入3650元。一、二、三产业比为10∶46∶44,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总额210万元,全村纯收入120万元。该村是泰安市经济百强村之一。该村有光荣革命传统,1947年出支前队50余人,历时48天, 被鲁中军区授予“支前民工模范队”光荣称号。至2001年7月,先后被评为市、镇产业结构调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文化工作等方面的先进单位20余次。

上庄镇和三峡村是现在已经合在一起了

马连庄镇经济概况
答:个体私营经济也颇为活跃,共有3400家个体私营企业,3305户个体工商户,税收总额为969万元。年内新入驻项目39个,内资项目32个,吸引到位资金1.12亿元,外资项目7个,外商直接投资950万美元,出口创汇额为584万美元。在教育方面,马连庄镇共有初中3所,小学9所,学生总数4118名,幼儿园19所,入园幼儿70...

黄土庄镇概况
答:自2006年以来,黄土庄镇的经济发展稳步提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6.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9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也达到了5993元。黄土庄镇在历史文化遗产方面亦有深厚底蕴,辽代古塔、孟各庄新石器时代遗址、西小汪遗址等众多历史遗迹见证了其丰富的历史。北部的灵山地区以灵山辽塔...

夏家庄镇的经济概况
答:夏家庄镇为博山区经济强镇,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交通便捷,服务设施齐全,因特网、通讯网络不断扩大完善,水力、电力充足;自然资源丰富,富有煤炭、焦保石、石灰石、铝钒土等矿产;教育及医疗条件完善,为市级教育强镇,镇村卫生医疗一体化覆盖率达100%;全镇经济发展迅速,安上,后峪等...

胡各庄镇的经济概况
答:胡各庄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耕地面积67399.2亩,以水稻种植为主,实行种植结构调整以来,棉花、花生等发展迅速,棚菜种植更是异军突起,东、西庄店两村设施西红柿生产已初具规模,亩均收入万元以上。尝到实惠的菜农对蔬菜生产充满了信心,西庄店村计划年内新增大棚29个,实现户均一棚。大棚桃也在西庄...

张戈庄经济状况
答:在2002年,张戈庄镇的经济表现稳健,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3.89亿元,同比增长了2.3%。这一成就主要归功于各产业的均衡发展。第一产业,即农业,实现增加值1.51亿元,增长2.8%,贡献了其中的一部分。优质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和花生产量丰富,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3500吨,花生产量更是达到了22200吨。蔬菜...

柏各庄镇的经济概况
答:柏各庄镇从事生猪养殖的农户有7356户,占全镇总户数的55.7%,其中庭院养殖的7012户,小区养殖的334户。现已建成养殖小区44个,占地1000亩,养殖小区存栏生猪5万头,年可出栏生猪18万头。全镇生猪出栏总量可达30万头,效益可达4500万元,为全镇人均增收980元。 加快农业产品结构步伐,提升了传统产业的竞争...

刘台庄镇的经济概况
答:按照县委、县政府“五带兴昌,八业立县”的经济发展战略,刘台庄镇依据自身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确立了“三区强镇,五业富民”(三区:中部商贸区、北部林果种植区、南部畜禽养殖区;五业:上果、扩菜、增牧、兴企、活商)的发展构想,重点抓好项目建设、小城镇建设及工农业园区建设,推动镇域经济...

北河庄镇的经济概况
答:经济以农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宁(晋)一隆(尧)公路贯境,乡村公路网状分布,村村相通。凭借一条信息,北河庄镇主要领导不辞辛苦,先后20多次往返石家庄,以真诚打动客商,最终促成一个总投资1.1亿元的造纸项目落户该镇。造纸业曾经是北河庄镇的优势产业,但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等...

王格庄镇的经济概况
答:到2007年10月底,全镇石材销售收入达4.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连续三年翻番,一举跨入为区财政做贡献的镇(街道)之一。主要做法与经验王格庄镇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经济综合指标连续多年一直处于全区乡镇(街道)“老十三”,客观上是基础薄弱,自然条件差造成的。2003年,镇党委、政府决心通过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扯下甘愿落后...

马兰庄镇的经济概况
答:全镇有山场4万多亩,为发展林果业,全镇搞围山转工程10000亩,现有高效益果园9000亩,年产苹果、梨、桃、板栗、核桃等干鲜果品58万公斤。本镇大搞“围山转”工程,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称赞。 个体私营经济实现新突破,重点实施“城建启动”工程,通过完善市场建设,以农贸中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