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作者&投稿:子车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19世纪70年代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飞跃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4、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德两国取代英法登上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新崛起的列强与老牌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和财富资源劳动力竞争加剧,导致激烈的争夺和战争。

5、垄断资本对外扩张,世界被瓜分完毕,帝国主义志民体系在全球建立。总之,到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这是人类历史上社会转型的巨变,它促使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最终形成。

扩展资料: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

1、两次科技革命都受到本国政府的重视,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2、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第一次科技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国家机构开始和垄断组织结合;

3、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

4、从经济上看,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第二次工业革命



影响:

19世纪70年代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飞跃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革命评价: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扩展资料:

革命背景:

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以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次不穷,并被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领域,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重大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器的广泛应用最为显著。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的重大发明。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到70年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电器开始用于代替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科学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另一项重大成就,是内燃机的创新和使用。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80年代德国人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等人成功地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汽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生产。

1870年,全世界生产大约八十万吨石油,而1900年的年生产量猛增到了二千万吨石油。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带动了电讯事业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取得了成功,都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2、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过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3、最后,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参考资料:第二次工业革命-百度百科



19世纪中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50~60年代,欧美许多国家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体系。社会生产发展的迫切性和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飞跃提供了新的技术基础,开拓了新的领域。
电磁学的产生,促成了电能的应用,使人类从以蒸汽为能源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为工业提供巨大发展的前景,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1816~1892年)研制成功发电机。1862年比利时工人格拉姆发明了环状电枢,1873年制成了第一架实用电动机。法国学者德普勒1882年解决了远距离电力传输问题。同年,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1847~1931年)把输电线结成网络,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厂,大功率的电站应运而生。利用电能作动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开始进入电气时代。人类进而把电能应用于社会生活后,带来了人们生活面貌的巨大变化。1876年美国人贝尔(1847~1922年)发明了电话;翌年,爱迪生发明了录音器,留声机、麦克风也相继问世;特别是电灯的发明和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况。
电力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内燃机的改造和应用。德国人奥托(1832~1891年)制造出第一台四冲程内燃机,因使用汽油点火故称汽油机。1897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1858~1913年)以廉价柴油为燃料,制成实用压缩点火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使大量开采石油成为可能,并解决了汽车和飞机发动机的装置问题,促进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冶炼技术也有明显的提高。1856年英国人贝西默(1813~1898年)发明了在熔炼生铁时增吹空气以减少含碳量的“吹气精炼”炼钢法。1864年法国人马丁(1824~1915年)发明平炉,使它不仅能熔化生铁和熟铁,而且能熔化废钢,使之成为优质钢。1878年英国冶金技师托马斯(1856~1885年)的铁矿除磷试验成功,使含磷铁矿也能生产出优质钢。由于冶炼技术的改进,不但钢的质量有明显提高,产量也持续增长。
冶炼业和电力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19世纪晚期,铁轨已完全由钢制作,导致机车的功率、牵引力、速度、重量和体积都有明显的增长。1880年,阿尔卑斯山铁路线上建成了15公里长的世界第一条铁路隧道。1885年,英国开凿长达7公里的赛汶河隧道。90年代,许多国家都在试用电气牵引机车,建造了电气铁路线。1886年德国工程师卡·茨设计的用内燃机推进的汽车在慕尼黑诞生。1893年美国人福特试制成功时速为25英里的汽车。1894~1895年爱尔兰科学家约·邓禄普用橡胶轮胎代替汽车的铁轮,使行车条件改善而广为流行。1895年轮船制造开始用蒸汽涡轮机代替活塞式发动机,大大提高了轮船的功率和行速。1896年德国设计师捷尔费尔特使用以液体燃料发动的内燃机,推进了飞艇的生产。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试制飞机成功。
重工业和交通工具的发展,推动了军事工业的革新。1883年美国工程师海·马克西姆发明重机枪。英国在英布战争中首次使用了装甲车,并开始了坦克的研制。1899年法国人劳布夫制成海面航速为每小时12哩,海底航速为9哩的新式潜艇。英国在与德国的军事竞赛中于1906年制成了第一艘无畏舰。
化学工业在化工合成技术上也有了新的突破。80年代,人们可以从煤炭中提炼氨、苯及人造染料。法国人圣·夏尔东发明了人造纤维,进而推动人们用粘胶丝生产人造丝。1869年美国人黑特发明赛璐珞。1870年安全火柴问世。1867年瑞典化学家和工业家诺贝尔(1833~1896年)相继发明威力极大的“爆炸胶”炸药和无烟炸药,广泛应用于军事和工业。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科学技术的突破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及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出现了电机制造业、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等新兴工业部门。旧有的工业部门也采用了新设备、新工艺。出现了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革新,采用了标准化、自动化、系列化等新的生产方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1870~1900年,世界钢产量由52万吨增至2830万吨;石油产量由80万吨增至2000万吨;铁路长度由21万公里增至79万公里。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两倍多。
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刺激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1865年美国人发明自动割捆机。1873年康拜因机问世。19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脱粒机。20世纪初开始使用拖拉机。人工肥料被广泛采用。美国西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区,由于农业机械的使用及荒地的开垦,农业产量获得巨大的增长。
总之,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跃入一个新阶段。

1)经济: ①生产力,迅猛提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生产关系,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③经济结构,重工业有长足发展,逐步占主导; ④工业布局,形成西欧和北美两大工业地带 ⑤世界经济格局,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美德实力超过英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⑥能源结构,人、畜、风、水、煤——-电、石油 (2)政治: ①政治制度,形成比较健全的以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特征资本主义政治模式 ②社会主义运动,促进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诞生。 ③对外政策,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侵略方式的变化(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 蒸汽火车
④民主民族运动:促进了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⑤国际关系(世界政治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3)思想文化: ①垄断主义 ②思想观念,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 (4)生活方式:改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思想观念 (5)环境问题,汽车的出现,促进石油的大规模使用,使大气中,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的浓度增加而产生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问题。

对中国的影响: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西方国家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殖民活动,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在全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的情况下,中国则成了它们掠夺的中心,这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边疆危机到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从强占租界地、划分势力范围、瓜分狂潮到八国联军侵华,帝国主义展开瓜分中国的狂潮。《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
边疆危机、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中的爱国官兵英勇抗争;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使外国在华投资设厂合法化。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加剧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这是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5.中国近代科技进一步发展
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也传播着进步和文明,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适合中学生的权威答案,我总结的。
1、科学技术迅速应用于生产、推动了工业的迅速发展。2、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资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3、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德两国取代英法登上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新崛起的列强与老牌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和财富资源劳动力竞争加剧,导致激烈的争夺和战争。4、垄断资本对外扩张,世界被瓜分完毕,帝国主义志民体系在全球建立。总之,到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这是人类历史上社会转型的巨变,它促使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最终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经济的影响

影响:
19世纪70年代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飞跃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革命评价: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扩展资料:
革命背景:
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以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次不穷,并被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领域,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重大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器的广泛应用最为显著。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的重大发明。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到70年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电器开始用于代替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科学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另一项重大成就,是内燃机的创新和使用。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80年代德国人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等人成功地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汽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生产。
1870年,全世界生产大约八十万吨石油,而1900年的年生产量猛增到了二千万吨石油。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带动了电讯事业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取得了成功,都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2、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过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3、最后,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参考资料:第二次工业革命-百度百科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意义。
答:电力部门:电动机、发电机、电灯、电车等电器(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交通部门:飞机、内燃机、汽车 化学工业:炸药、无烟火药、塑料、人造纤维、燃料 钢铁领域:新的炼钢法 通信领域:电话、有线电报的改进、无线电报的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积极影响:1、生产力的发展带动经济迅速发展 2、城市化加速 3...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进一步推动了工业的快速发展;②造成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③出现了垄断组织,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二)英、法、美、德经济发展的不平衡(P8)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有所...

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什么影响?
答:19世纪中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50~60年代,欧美许多国家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体系。社会生产发展的迫切性和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飞跃提供了新的技术基础,开拓了新的领域。电磁学的产生,促成了电能的应用,使人类从以蒸汽为能源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为...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重工业有长足发展,逐步占主导;形成西欧和北美两大工业地带。能源结构,人、畜、风、水、煤——-电、石油。(2)政治:①政治制度,形成比较健全的以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特征资本主义政治模式 ②社会主义运动,促进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诞生。③对外政策,列强加紧对外...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三大领域
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三大领域是电力、石油和化学工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1)经济方面:A、社会生产力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促进了经济发展,引发了经济结构变化.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工业的比重超过农业;在工业结构中,重工业的比重超过轻工业;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都实现了机械化;城市人口超过农业人口,城市...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它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带来了工业、科技、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变革。1、首先,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电力被广泛应用,使得工厂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生产规模也迅速扩大。同时,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交通运输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问题描述:十分感谢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可以从4个方面来说:首先,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如电力,煤炭等,这些新能源的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的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

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答: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电力、汽车、化工等新兴产业的诞生。②它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与沟通变得更加紧密,有利于促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③它促进了生产的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同时也促进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的转变。④加剧了列强的对殖民地的资源掠夺和商品倾销...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答: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从对发达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世界三...
答: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1.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冲击着旧制度和旧思想 2.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对世界:1.确立了欧美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2.促使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 对发达国家:1.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2.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