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 如何科学防治豆角病虫害 如何科学防治设施栽培葡萄的病虫害?

作者&投稿:蓝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豆角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如下:
一、豆角红根病
病征:该病害于苗期发病,幼苗感病会导致幼苗茎基部变红褐色,严重时略有凹陷。
防治方法:想避免这种病害发生,要在豆角幼苗刚出土时,及时将豆角种皮清除干净(有种皮残留的植株则易发生红根病),再就是要提高地温,将地温控制在16℃以上,保证根系能够正常活动,幼苗生长有足够的营养,其抗病能力增强。
二、豆角锈病
病征:该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背着生淡黄色的斑点,然后变成锈褐色,后期形成小脓包状隆起,刮开后有红褐色粉末,这种病菌是豇豆单孢菌属,是专性寄生菌只为害豆角(豇豆)。当日平均气温达到21~28℃时,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连续5天便可发生这种病害。
防治方法:选用适当的通风方法,在晴天的上午不能盲目地通风,应抓住有利时机先将棚温提升到35℃以上2小时左右,然后再打开风口通风,这样在降低棚温的同时可有效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菌传播。发病初期,可喷50%硫磺悬浮剂200倍,或施粉必清等进行防治。
三、豆角炭疽病
病征:该病害主要发生于豆角的茎蔓,产生长形病斑,病部初为紫红色,凹陷,严重的呈红褐色。这种病害主要是在豆角的幼苗期感病,当棚温达到17~27℃时最易发病(尤其在露水多,空气湿度大时发病重),若低于13℃则停止传染。
防治方法:种子处理用种子量的0.4%的多菌灵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60%防霉宝600倍液浸种30分钟,洗净晾干后播种。
因为该病菌主要以种子为传播载体,所以种子消毒很关键,可选用多菌灵或防霉宝600倍液浸种30分钟,洗净晾干后播种即可有效预防。一旦发病可在加强管理的同时选用药剂防治如安泰生,施保功等药剂。
四、大棚豆角斑枯病
发生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斑多角形至不规则形,直径2―5毫米,初呈暗绿色,后转紫红色,数个病斑融合为病斑块,致叶片早枯直至落叶。通常在温度高湿度大的情况下发病。
防治方法:
1、发现病株,及时将病叶摘除销毁。
2、发病初期喷洒百菌清+甲托700―1000倍混合液,百菌清1000倍液+70%代森锰锌1000倍混合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后期克抗灵1000倍液或克露500倍液喷雾,5―7天1次,连续2―3次。
五、大棚豆角叶霉病
发生症状:主要危害叶片、茎蔓及荚。发病初期仅叶两面生赤色或紫褐色小点,扩大后呈近圆形至多角形淡褐色或褐色病斑,直径0.5―2厘米,病斑边沿不明显,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生出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严重时致早期落叶。
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密植,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农药防治。发病初期喷400倍多菌灵液,或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液500倍,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加瑞农700倍液。每亩药液50―60公斤,7―10天1次,连续2―3次。
豆角病虫害防治还需提前做好准备,以免病虫害发生时对豆角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各位农户也要科学掌握防治豆角病虫害的方法,科学用药!

该病害于苗期发病,幼苗感病会导致幼苗茎基部变红褐色,严重时略有凹陷。

防治方法

想避免这种病害发生,要在豆角幼苗刚出土时,及时将豆角种皮清除干净(有种皮残留的植株则易发生红根病),再就是要提高地温,将地温控制在16℃以上,保证根系能够正常活动,幼苗生长有足够的营养,其抗病能力增强。

豆角锈病

该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背着生淡黄色的斑点,然后变成锈褐色,后期形成小脓包状隆起,刮开后有红褐色粉末,这种病菌是豇豆单孢菌属,是专性寄生菌只为害豆角(豇豆)。当日平均气温达到21~28℃时,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连续5天便可发生这种病害。

防治方法

选用适当的通风方法,在晴天的上午不能盲目地通风,应抓住有利时机先将棚温提升到35℃以上2小时左右,然后再打开风口通风,这样在降低棚温的同时可有效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菌传播。发病初期,可喷50%硫磺悬浮剂200倍,或施粉必清等进行防治。
豆角炭疽病

该病害主要发生于豆角的茎蔓,产生长形病斑,病部初为紫红色,凹陷,严重的呈红褐色。这种病害主要是在豆角的幼苗期感病,当棚温达到17~27℃时最易发病(尤其在露水多,空气湿度大时发病重),若低于13℃则停止传染。

防治方法

种子处理用种子量的0.4%的多菌灵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60%防霉宝600倍液浸种30分钟,洗净晾干后播种。

因为该病菌主要以种子为传播载体,所以种子消毒很关键,可选用多菌灵或防霉宝600倍液浸种30分钟,洗净晾干后播种即可有效预防。一旦发病可在加强管理的同时选用药剂防治如安泰生,施保功等药剂。

大棚豆角斑枯病

发生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斑多角形至不规则形,直径2―5毫米,初呈暗绿色,后转紫红色,数个病斑融合为病斑块,致叶片早枯直至落叶。通常在温度高湿度大的情况下发病。

防治方法:

1、发现病株,及时将病叶摘除销毁。

2、发病初期喷洒百菌清+甲托700―1000倍混合液,百菌清1000倍液+70%代森锰锌1000倍混合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后期克抗灵1000倍液或克露500倍液喷雾,5―7天1次,连续2―3次。

主要病虫害是蓟马、斑潜蝇,病害叶霉病危害严重。其实这几种病虫害防治只要防治得当是不会造成大的危害的,但是如果一旦大意就会造成大的损失。
首先要了解这些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再去用药就会事半功倍。
例如蓟马主要在晚上活动,并且在花中较多,打药最好到傍晚或早上打效果较好,再就是各个地方都要喷到,地面上也要喷上药,让蓟马无处遁形。
1、蓟马防治
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螺虫乙脂,七天一次,连打2次,虫卵双杀,再难打的蓟马也能治住。
2、斑潜蝇防治
阿维菌素+灭蝇胺
3、叶霉病防治
拿敌稳或阿米妙收(注意打叶霉时水量要足,主要打透叶背面,菜农在打药时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而抱怨药的效果不好。)
通过田间走访我们还发现一个现象:使用土秀才菌肥和冲施肥的地块结果量明显高于偏施化肥的地块且病虫害危害较少。这是因为菌肥可以增强豆角抗逆性,提高对病虫害的抗性,在炎热的夏季差距特别明显。
特别提醒
1、夏季定植时株行距要适当增大
2、冲施的水溶肥钾的含量不要太高,太高会鼓粒。
3、学会掐尖:在棵子长到1米高时掐头,到架顶时再掐尖,以后有空就掐尖,会长出更多分枝,这样就会开更多花结更多果,从而为菜农朋友提高效益。

有什么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或者设备?~

科学防治方法为:
1、农业防治。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技术措施和作物 生长发育的各个环节,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特定生态条件和农田小气候,创造不利于病虫生长繁殖的条件,以控 制和减少病虫对作物生长造成的为害。主要措施有轮作,把根 菜、叶菜、果菜类蔬菜合理地组合种植,以充分利用土壤肥力(施肥可用“巴内达碧卡肥”), 改良土壤,并直接影响土壤中寄生生物的活动。蔬菜轮作首先要考虑在哪些蔬菜之间进行轮作。如黄瓜枯萎病的轮枝菌的寄主范围较广,若选择茄科的马铃薯或茄子轮作,病害会越来越重,因为他们都是轮枝菌的寄主。
2、物理防治技术。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技术在绿色食品蔬 菜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好。
①在高温季节进行土壤消毒。 夏季高温期间,在大棚两茬作物间隙进行灌水,然后在畦上覆盖 塑料薄膜,进行高温消毒。既杀灭了病虫,又减缓了大棚内的土壤次生盐渍的进程,是一项既省钱省力,又十分有效的措施。
②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杀虫。频振式杀虫灯是近几年推广的集光波与频振技术与一体的物理杀虫仪器,据上海市蔬菜科学技术推广站 2002年的应用结果证明,它的杀虫谱广,种类达26种,其中有 鳞翅目的小菜蛾、斜纹夜蛾、银纹夜蛾、甘蓝夜蛾、甜菜夜蛾、 玉米螟;鞘翅目的金龟子、猿叶甲;同翅目的蚜虫;直翅目的油葫芦、蟋蟀等。
在5 ~ 10月的6个月中,平均每灯的捕虫量在 l000g左右。每盏灯一般可控制1 ~2hm2菜田,挂灯髙度在 100~120cm,挂灯时间依各地的天气而定,一般在4 ~ 11月。实 践表明,挂杀虫灯的菜田不但减少了虫害,降低了虫口密度,而且还少用了农药。
③利用防虫网防虫。在夏秋季节的绿色食品蔬 菜生产中,实施以防虫网全程覆盖为主体的防虫措施十分有效,能有效防止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青虫、蚜虫等多种虫 害。但防虫网覆盖栽培应注意选择20目左右的网,过密则通风情况不好;其次要注意在盖网之前对地块进行消毒和清洁田园; 第三是覆盖要密封。
④利用趋性灭虫。如用糖液诱集黏虫、甜菜夜蛾;用杨树枝诱杀棉铃虫、小菜蛾等。方法是把糖液钵按一定 的距离放于菜田中,每10 ~ 15天换1次糖液。在田间放一定数 量的杨树枝,诱使棉铃虫在上面产卵,然后把有锦铃虫卵的杨树 枝清除、烧掉,以达到灭虫效果。另外,利用黄板诱杀黄色趋性的蚜虫、温室白粉虱、美洲斑潜蝇等;利用银灰膜避蚜等都有较 好的功效。
3、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可以取代部分化学农药, 不污染蔬菜与环境。如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菜青虫,利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利用烟蚜茧蜂防治桃蚜、棉蚜等。
又如 利用苏云金杆菌(Bt)防治青虫、小菜蛾,用武夷菌素(BH- 10)水剂防治瓜类白粉病。另外可利用生物农药如百草一号、苦 参碱、烟碱等防治青虫、小菜蛾、蚜虫、粉虱、红蜘蛛等,效果比较明显。
4、化学防治技术。在绿色食品蔬菜生产中,重点是正确 掌握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技术。

葡萄病虫害防治是指广义的病虫害,包括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生理病害)、虫害、自然损害(日灼、冰雹、风害、冻害、雪灾等)。设施栽培葡萄与露地栽培葡萄发生的病虫害种类一样,只不过由于设施改变了栽培的环境条件,使得某些病虫害的发生明显减少,如白粉病相对减轻发生,但霜霉病、灰霉病等可能偏重发生。
现代病虫害的防治是基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病虫害防治不是要彻底干净地消灭病虫,而是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以下。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方针仍然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具体操作时首先要制定综合治理方案。通过调查作物病虫害种类,确定主要防治对象和重要天敌类群;如生产中发现的葡萄园个别树萎蔫、叶片发黄脱落,或树皮树干开裂等现象,不一定是侵染性病害所致,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明确主要防治对象的防治指标;熟悉主要防治对象、主要天敌类群的发生规律、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相互作用及与各种环境因子的关系;提出综合治理的措施,力求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综合治理方案。
病虫害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有: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如选用抗病、抗虫的作物品种,使用无病虫害的繁殖材料,加强栽培管理,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覆盖技术,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等;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机械防治;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应优先使用保护性农药,保护剂与治疗剂配合使用,病虫害发生严重时方可使用治疗剂,但要选用国家标准允许使用的高效低残留的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