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在道佛教中是怎样的分的? 佛教中的‘三界’如何解释?

作者&投稿:贝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界本来为宗教术语。

道家所说的“三界”是指天、地、人三界,指的是整个世界或是宇宙范围。

在佛教术语中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或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道。

在萨满教术语中则指宇宙上、中、下三界。



三界是怎么划分的?~

三界(tridhatu)佛教术语。即欲界、色界、无色界。界,义为类别。三界又可总分为有情界(有情识的生物)和器世界(处所)两类,而以有情界为主体。三界是据有情所造善、恶业及修不同定业所感苦、乐、色、无色等不同果报而建立的。如“三界众生,轮回六趣”即此义。1、欲界。欲指财、色、名、食、睡五欲。主要指男女色欲。“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曰欲界。”欲界有五趣十二处。趣,义为趣向,五趣指有情生死,有五个去处,即地狱,畜生、饿鬼、人及六欲天,所以又称五趣杂居地。又有佛、菩萨来此度生及有修行成圣果者,又称凡圣同居地。其中地狱有等活、黑绳、众合、号叫、大叫、炎热、大热、无间等八处,加上畜生、饿鬼为十恶趣。人有南赡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等四处。天有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等六处。人天合为十善趣。此立足平均值,地狱在下,最底层是无间地狱;天在上,他化自天位居最上。2、色界。位于欲界之上,为离欲的众生所居。色,义为物质。“宫殿高大,是色化生,故名色界。”色界有四静虑十七天。静虑即平静思虑的禅定境界,四静虑天即有情依成就禅定的深浅所感的不同果报,有四级处所。初静虑三天(梵众、梵辅、大梵),二静虑三天(少光、天量光、极光净),三静虑三天(少净、无量净、遍净),四静虑八天(无云、福生、广果、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此凭证在中前三天是凡夫所居,次五天为圣者所居,圣者烦恼清净,又称五净居天。是为凡圣分居地。3、无色界。在色界之上。为无形色众生所居。“但有四心,无色形质,故名无色界。”无色界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此四皆以不同定心境界立名。无色界无处所,有情在某地修某空定成就,舍色身后,即于是处入某空处。由于无物质形态,又名四空天。此三界总为一个世界。大乘佛教认为宇宙之中有无数这样的世界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 ,巴利语tisso dha^tuyo。(一)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分之三阶级;系迷于生死轮回等生存界(即有)之分类,故称作三有生死,或单称三有。又三界迷苦之领域如大海之无边际,故又称苦界、苦海。(一)欲界(梵ka^ma -dha^tu ),即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等二十处;因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二)色界(梵ru^pa -dha^tu ),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乃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其众生皆由化生;其宫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四级,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十八天。(三)无色界(梵a^ru^pya -dha^tu ),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  之有情所住之世界。此界无一物质之物,亦无身体、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四无色、四空处。  三界可细分为二十五有(界),若将色界之那含天析而为五(即五那含天),则共为‘二十九有’。其与九地之关系,如下表所示:    此三界之果报虽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属迷界,系众生生死轮回之趣,故为圣者所厌弃。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又化城喻品(大九·二四下):‘能于三界狱,勉出诸众生。’即劝三界诸有情莫以三界为安,当勤求解脱。[南本大般涅盘经卷十三、俱舍论卷八、品类足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瑜伽师地论卷四、大智度论卷二十一、华严经孔目章卷二](参阅‘九地’132、‘色界’2545、‘欲界’4653、‘无色界’5083)  (二)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对治道。(一)断界,即断除九结(九种烦恼)中除贪以外之其余八种烦恼,或断除无明结。(二)离界,谓断离贪烦恼或断除爱结。 (三)灭界,谓断灭有漏善及诸有为、无覆无记等烦恼。即除九种烦恼外之其余有漏法。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九(大二七·一四八中):‘一切行断,故名断界;一切行离,故名离界;一切行灭,故名灭界。’[顺正理论卷七十二、俱舍论卷二十五]  (三)指色界、无色界、尽界。[长阿含经卷八、品类足论卷五]  (四)指法界、心界、众生界。此系基于华严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说而立。[大日经疏卷三]  (五)萨满教基本观念之一。主张宇宙分为上、中、下三界。依各族而说法稍异。如蒙古族萨满教认为上层世界为神灵世界,中层世界为人类、动物之居地,下层世界为死神与魔鬼聚集之世界,即地狱。在中层世界与下层世界间,复有一不可知之世界,为人死后之去处。

以佛教为依凭的三界有四种说法,参考华严经,一一列举如下:

说法一  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三个层次;又称作三有生死,或单称三有。因三界迷苦如大海之无边际,故又称苦界、苦海。

1、欲界。即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等二十处;因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

2、色界。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乃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其众生皆由化生;其宫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四级,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十八天。

3、无色界。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之有情所住之世界。此界无一物质之物,亦无身体、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四无色、四空处。 此三界之果报虽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属迷界,系众生生死轮回之趣,故为圣者所厌弃。

说法二 指断界、离界、灭界

1、断界。即断除九结(九种烦恼)中除贪以外之其余八种烦恼,或断除无明结。

2、离界。谓断离贪烦恼或断除爱结。

3、灭界。谓断灭有漏善及诸有为、无覆无记等烦恼。即除九种烦恼外之其余有漏法。

说法三  指色界、无色界、尽界

说法四  指法界、心界、众生界

佛经说我们"世界"分为十界.有佛;菩萨;缘觉;以及声闻等四圣界.
答:欲界分六欲天,由低到高为: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前两个被称为“地居天”,后四个为“天居天”。其中有个说法:欲界的神(天)被称为“第六欲天”。答案呼之欲出:魔是天上界(道)的,他化自在天魔为欲界的至尊,六道的最高存在。而六道中的天上道只是众...

古人云:“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三界”指的是什么?
答:道家中的“三界”在《道德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很明显,对于道家来说,超出天地人三界,就是属于得“道”的层次,所谓得道成仙,自然也就摆脱天地束缚,成为自由自在的仙人了。而在佛教中的三界中,每个界又有自己独特的含义。三界中的欲界...

在佛教中,人、妖、神、仙、佛、鬼、怪、精、道、灵、魔这几个概念的区 ...
答:以修道而言,天道耽于游乐,修罗道虽有天之福却瞋心重,三恶道多苦难、多愚痴,故此五道皆难修行;惟有人道,苦乐参半,智慧较高,有较多机缘闻法学佛,最适宜修行佛道。楼主所说的人、妖、神、仙、佛、鬼、怪、精、灵、魔。他们在十法界中,佛在四圣法界中的最高一层——佛法界。人在三善道中...

佛教里头讲述的三界是指哪三界?
答:然尚为清净微细之色法所系缚,故为别于其下之欲界及其上之无色界,而称色界。3、无色界又作无色天、无色行天。与欲界、色界共称三界。即指超越物质之世界,厌离物质之色想而修四无色定者死后所生之天界。在佛教术语中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或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道。

通常说“三界”,但明明是“阴阳两界”嘛,何谓三界?
答:按国籍分,人类分成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印度人……很多种;按性别分,人类则指分成两种:男人和女人(不排除有某些先天变异体……)楼主明白了吗?三界的“界”和阴阳两界的“界”,虽然都是“界”,但是划分的依据是不一样的。具体的“三界”,我认为应该看佛教的典故:【三界】(梵trayo dha^tavah!,巴tisso ...

中古古代神话中道家三界、三十三天分别是什么?
答:所谓天地人三界,是中国佛家和道家的公同称谓;道家认为天分三十三层,也叫三十三重天,就是最高统治者玉帝的天宫,在往下就是诸神祇住的地方;人界就是人间,佛家叫娑婆世界,芸芸众生;地界,不只是地府,地府就是阴间,其实除了阴间还有同属于三恶道的地狱、恶鬼和畜生道。这天地人三界,统称为六道轮回...

佛教中的天界怎么划分,为什么魔能居住在天界,魔是怎么修成的,出离三...
答:魔王波旬是欲界第六天的天主,这里的天不是我们汉文化里说的天界天堂天上的意思,应该理解为一个层次,或者世界一个区域,经管这样说不确切,但是翻译很难到位的。多看看佛经,理解一下佛教专有名词,自己去体会吧。再者佛教不讲三界,三界者天地人。佛说六道,天,人,阿修罗,上三途,地狱恶鬼,畜生...

佛教中的十界是指什么,分别代表着什么
答:【十法界】﹝出佛祖统纪﹞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三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

三界六道之外是什么
答:六道轮回是指凡夫在过去、现在、未来这三际中,由于自我心念的内因而造作的善业、恶业以及无记业。而后由于三种业的偏重而形成现行的果报,往复轮转与以上六道。这就叫做六道轮回。 希望可以帮到你,再会。 六道之外是什么? 六道之外是什么? 答:四圣法界 附:(十法界:十法界 十法界 是佛教术语,将佛和众生分为十...

佛教中道教中的世界划分,地球处于哪一界
答:道教的不清楚,佛教中南瞻部洲,梵语Jambudvipa应该就是地球! 根据 '道宣律师感通录'中与天人的对话,地球大概就是南瞻部洲...其他三洲可能在宇宙远方,非人类目前科技能连络或到达...(但对天人来说,来往四洲显然很容易!)二十八重天是佛教对心灵层次的划分,地球与其上六天属欲界,但地球不是二十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