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阶段开展诚信教育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诚信意识

作者&投稿:庾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和事业发展的基石。为了让孩子将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让孩子从小懂得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面对社会发展变化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建设诚信社会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一、施行诚信教育的基本原则。
1.在诚信教育过程中,既要关注孩子行为的结果,又要关注孩子行为过程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在儿童的诚信教育中,教育者应当采用进步健康的价值取向,在评价孩子道德行为的过程中既要关注行为结果,又要关注行为过程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比如在学校的运动会上,教师应带头实践“公平竞争”的原则,不能为班级的比赛分数而允许或默认学生的“潜跑”或“超项”现象。
2.在诚信教育过程中,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个体道德的发展是分阶段的连续的过程。美国心理学科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儿童诚信的发展属道德发展范畴,也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般来说,学龄前的儿童判断是非的标准是否得到成人的奖励和惩罚。小学阶段中、低年级的孩子常以一种“对等”的方式去看待诚信问题,即“你怎样对待我,我就如何对待你,你对我说谎,我也对你说谎”。他们还认为,抄别人的作业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因为这样做并没有损坏别人什么。因此,对待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教育者要善于创造诚信守信的风气,并用事例向孩子讲明,“诚信”对个人、集体和社会的意义。
3.在诚信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成人行为的示范性。
个体诚信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模仿到内化的过程中。儿童表现出的最初的某些具有“诚信”性质的行为或是带有“欺诈”性质的行为多半可以在其生活环境中找到影响源。在个体的成长环境中,父母和教师是儿童最早的模仿对象,他们的行为和诚信程度影响着儿童诚信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与家长相比,教师对于个体诚信的发展作用更大一些。这是因为,父母是家庭成员的代表而教师是社会主流文化的象征(教师与学生通常没有血缘关系)。另外教师在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目中往往是知识和道德的双重权威。如果教师的行为具有欺骗性,那么学生个体往往会认为整个社会是颇具欺诈性的不公正的社会,日后他们会把响应欺诈行为“回报”给社会。
二、诚信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实施的方法。
(一)教育者言行一致、为人师表进行诚信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负有教导孩子的义务,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兼有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因此,在学生品德培养方面,家长和教师都是教育者。他们给学生传递社会道德规范一般通过两条基本途径:一是言教,口头讲解或劝导;二是身教,展示自己的行动。前者不能缺少,后者更为重要,即身教重于言教。为什么?因为中小学生具有很大的模仿性,家长或教师的言行(诚信或不诚信)对他们都有明显的影响。当孩子从成人那里接受不良影响后,往往会在缺乏成人监督的条件下得到充分的表现,所以家长和教师都要特别注重自己的言行。但是,我们有的家长一方面教育孩子赌博有害,不准赌博,另一方面自己却嗜赌成性,日夜奋战于“长城”内外;有的教师上课时刚刚讲过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是错误的,没过一会儿就让犯错的学生罚站;这样对学生的诚信品质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言必行,行必果,守时、守法,言行一致,为人师表。
(二)通过学生道德实践经验的获得进行诚信教育。
学生的诚信行为必须有诚信品德作为行动指南,要使学生的诚信道德认识变为行动指南,一个主要的条件是通过其本人或所在群体的实践并体验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只有当发现自己周围的人一旦遵守道德行为准则就取得成功,获得众人赞赏,否则就会出现挫折,或受到舆论谴责时,他们才会理解,并相信家长和老师提出的要求是正确的,并力求按这些要求行动,他们的道德认识才能获得动力和情绪的特征,并转化为信念。现在提倡的欣赏教育、成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使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经验,培养诚信品质。
(三)通过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培养进行诚信教育。
部分学生不诚信行为是由于缺乏道德评价能力,对社会上一些不良行为盲从导致的,如:为了一个狭隘的“义”字而撒谎、打架斗殴等。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道德评价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为了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即道德评价)的能力,教师应当经常进行道德评价的示范,如经常利用教材内容和日常生活发生的典型道德事件,作出简明而正确的评价;还应当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教育的环节,如命题作文、主题班会、电影座谈、过失分析、开展小评论、评选三好生等组织学生对有关道德事例展开讨论,然后通过小结予以提高。
(四)通过学生道德感和“良心”的培养进行诚信教育。
道德感和“良心”是一个人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之一,也是一种自我监督和自我检察的力量。道德感是一种自觉的情感体验,比如:当一个人听到一曲悲壮的乐曲或想起岳飞、文天祥、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甚至一棵劲松的形象时,多半会唤起一种对高风亮节、坚贞不屈行为的钦慕之情,于是激情满怀,表现出坚定性或自我牺牲的壮举。良心是人对自己行为所进行的反省或情绪上评定,如感到自慰、羞耻、内疚等。一般来说,所有人第一次失信于人时,都会感到良心的谴责,而无论多么十恶不赦的人,当他弥留之际,回首往事,也会有良心发现,说明道德和良心人皆有之,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五)通过学生抗诱惑和道德意志的培养进行诚信教育。
学生中的违反纪律、考试舞弊、拾物归己或其它不诚信的行为,多半是由于缺乏意志力造成的。所以,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必须同时抓道德意志力,特别是抗诱惑能力的锻炼。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道德意志锻炼的榜样,通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体育竞赛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意志坚强者奋斗成功的体验,进行关于道德锻炼必要性的谈话或讨论,引起学生自觉锻炼的意向。给学生创设一些为了实现某种任务,克服适度困难的情境,引起他们内心的矛盾与意志上的紧张,并适当地给予某些帮助与支持(如:激励、期望、信任、方法指导、暗示后果等),使他们经过自身的努力取得成功。还可以引导他们从意志力上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激起进一步锻炼的信心和积极性。
(六)通过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诚信教育。
学生中存在的种种不诚信行为,有许多是由于不良行为习惯造成的,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优良的道德品质形成息息相关。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有许多从小娇生惯养,受长辈溺爱,滋长一些怕苦、怕累、爱慕虚荣等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些对其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是有害的。所以,从家庭方面讲,家长要时刻注意学生各方面行为习惯的培养。从学校方面讲:教师要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另外,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教师还应当注意以后几点:第一,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产生自愿练习的意向;第二,创设按规定的方式一贯行动的条件,其中包括集体的监督,尽可能的不给犯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第三,使学生了解行为的结果练习的进步情况,及时给予强化。
总之,诚信教育是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无论我们采用何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信念、养成诚信习惯、实现诚信教育目标,都要做到严慈相济。要以真挚而深厚的“爱”为情感的基础,同时严格要求,激发起青少年坚持诚信行为的自觉性。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对小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教育~

关于这个教育以
举例讲故事为主
孩子听了一次,一辈子
都忘不了

诚信教育应从学生抓起,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学校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要把诚信教育放在首位,作为德育教育的重头戏来抓,既要传播文明的火种,更要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一、教师要充分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向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诚信意识。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确实远胜枯燥无味的说教,其教育效果自然明显、有效。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还不强,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学生的模仿、学习的榜样。所以老师对学生说话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随意践踏自己的承诺,更不能欺骗学生、挖苦学生。言出必行,表里如一的老师,学生自然会陶冶上诚实守信的品质,反之学生则“近墨者黑”。
二、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中的点滴琐事,因势利导,明确要求学生应诚实守信。
老师与孩子们接触的时间多,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活动,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的小事。不要忽视这些琐碎的小事,它是一个人心灵的真实写照。发现学生学生有撒谎、欺骗等不诚信的言行,应该及时纠正,做到防微杜渐。真正从源头上抓起,把学生诚信缺失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然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向学生明确提出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小公民。我班有一学生,开学偷了家里一百元钱,第一周便挥霍贻尽,却对老师谎称是寒假中得到的拜年钱,我就如何用好压岁钱的问题找他谈了话,第二天他的妈妈才到校告知是偷的家中的钱。于是我才又找到他,对他的诚信缺失进行批评、开导,并对他的错误的偷盗行为给予严厉批评。师生一起找出危害,最后我明确提出要求要他做一名诚实守信、文明守纪的小学生,后来这位学生改正了不少、进步不小,人变得诚实守信。
三、教师要利用传统节日、活动,精心策划、组织少先队活动,大力宣传、弘扬诚信意识。

例举当前大学校园里诚信缺失的情况,谈一谈怎样进行诚信教育_百度...
答:面对社会发展变化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建设诚信社会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一、施行诚信教育的基本原则。1.在诚信教育过程中,既要关注孩子行为的结果,又要关注孩子行为过程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在儿童...

关于诚实的国旗下讲话稿
答:大家好!新学期大队部号召我们开展以“播撒诚信的种子”为主题的各项教育活动。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什么是诚信?诚既诚实,就是忠诚老实,实事求是,不说谎,不虚伪;信即守信,就是言而有信,恪守信约,说到做到,履行诺言。信以诚为基础,有诚才有信,离开了诚,就无所谓信。还记得《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6条的内容吗?

小学6年级第3单元口语交际辩论讲诚信生活中需要诚实,不能撒谎
答:现在的“无人监考”也是学校加强诚信教育的举措。"诚信守纪"是为人做事的重要内涵,作为中学生,更要将"诚信守纪"看成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 同样,我认为,即使当我们将来踏上了社会,也还是要做到诚信待人,一个人在工作中,做不到诚实守信,也将会被社会鄙视,被人们排斥。也许有人会认为,金钱、地位、权力比诚信重要...

小学一年级诚信手抄报内容
答:”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5.小学一年级诚信手抄报内容 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不能够做贪小便宜的事情,但是有一件事却在我的心中落下了一个深深的烙印,久久不能忘怀。有一次我和好朋友一起出门,我们刚坐上公交车的时候,看见地上...

小学生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答:诚信是做人之本,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为祖国未来的花朵,从小诚信教育非常重要。小学时我们便开始接触很多教育孩子诚信做人的课文,我们大家所熟知的(狼来了)大家应该别不陌生。从小便告诉我们不能做一个爱骗人不诚实的孩子不然后果自己无法承受,这其中衍生的道理是那时老师家长一直在向我们灌输并...

诚信教育主题活动方案
答: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承中华传统诚信化精髓,突出时代特征和我校特色,在全校深入开展诚信教育主题活动月活动,推动各项学生资助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树立学生的诚信理念,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以全面提高我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成长成才。

教育孩子诚实的电影有哪些
答:孩子的希望落空后,就会发现父母在欺骗自己,他就会从父母身上得到一些 经验 ,那就是不守信的许诺是允许的,大人的言行也经常不一致的,说谎是允许的,等等。一旦这些经验转化为孩子说谎的行为时,父母恐怕要后悔莫及了。 建议2、对孩子进行诚信品质的教育。 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父母应该加强对孩子进行诚信品质的教育,...

诚信考试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答:经过这次班会后,同学们应该为自己树立起诚信的准则,也更好的做到以诚信为人,这就是我们开展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所取得的巨大成效。 本次活动已经结束,但并不代表诚信教育就此划上句号,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走到哪里都要把诚信带到那里,让团结诚信的种子在11教育技术学班所有同学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诚信...

诚信主题班会总结300字5篇
答:确定了大体的框架和具体分工之后,在精彩的班会活动中,同学们以充分的准备取得了成功。这次班会后,学生们能够自觉地在各个方面为自己树立起诚信的准则,也更好的做到了以诚信为人,这就是我们开展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所取得的巨大成效。 另外,从这次主题班会中我发现班级学生很有思想,很有主见,给我管理班级工作带来很多...

小学三年级有关诚信的故事作文
答:这件事对他的影响很大,他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从小要养成诚实善良的品德,这样对人对已都有好处。宋耀如...当然在中国有很多关于诚信的故事。就如韩信落魄的时候,一个漂母给他饭吃,韩 Ⅲ 小学三年级作文说出...出尔反尔的事多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少了,信任没了,诚实还有何用呢?于是,信少,诚少,诚信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