鮰鱼是什么鱼? 鮰鱼是什么鱼?

作者&投稿:籍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鮰鱼一般指长吻鮠。

长吻鮠,别称鮰鱼,江团,肥沱等,是鲇形目、鲿科、鮠属鱼类。体延长,前部粗短,后部侧扁。头略大,后部隆起。吻颇尖且突出,锥形。口下位,呈弧形。唇肥厚,上颌突出于下颌。眼小,鳃孔大,鳃耙细小。体光滑无鳞,粉红色,背部暗灰,腹部色浅。头及体侧具不规则的紫灰色斑块,各鳍灰黄色。

扩资资料

生活习性:

长吻鮠为底层鱼类,常在水流较缓、水深且石块多的河湾水域里生活。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为0~38℃,生长适温为15~30℃。白天多潜伏于水底或石缝内,夜间外出寻食。觅食时也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冬季多在干流深水处多砾石的夹缝中越冬。主要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甲壳类、小型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鮰鱼





鮰鱼是长江水产的三大珍品之一,在大江大河激流乱石中生存,很难在湖泊中见到,溪或堰塘中不会有,它们的体重一般在1.5-2.5公斤左右,少数个体能够达到10公斤左右,春秋季节长江江口鮰鱼身体肥壮,肉质鲜嫩,是最佳的品尝时节。长吻鮠为底层鱼类,常在水流较缓、水深且石块多的河湾水域里生活。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为0~38℃,生长适温为15~30℃。白天多潜伏于水底或石缝内,夜间外出寻食。觅食时也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冬季多在干流深水处多砾石的夹缝中越冬。主要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甲壳类、小型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 


鮰鱼是什么鱼

1、鮰鱼的下身略带粉红,没有磷,身体粗长,腹部膨胀隆起,尾部呈侧扁。鮰鱼是长江水产的三大珍品之一,学名叫做“长吻鮰”,因与“回”同音,在民间被称为“回鱼”。这种鱼只在大江大河的激流乱石之中可见,在湖泊中很难见到,溪或堰塘中不会有,一般在10m以上深度水域生存。

2、鮰鱼体重一般在1500-2500g左右,少数的个体可以达到20斤左右。春冬季节,长江江口鮰鱼身体肥壮,肉质鲜嫩,是品尝的最佳时节。鮰鱼肉质白嫩,鱼皮非美,有河豚、鲫鱼的鲜美,但没有河豚的毒素,刺也没有鲫鱼多。




鮰鱼脏吗

鮰鱼也叫长吻鮠,回鱼的嘴巴呈突出的锥形,上面有四对细小的须子,全身没有鳞。主要产自我国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至珠江等干净水域,长江水系是主要产区。

鮰鱼刺多吗

鮰鱼是一根脊椎骨,没有其他的刺,可以红烧或清蒸,口感润滑鲜美。鱼肉中富含丰富的脂肪,没有细刺,属于肉嫩鲜美的淡水鱼类,是淡水鱼类中的上品。



鮰鱼是什么鱼~

鮰鱼是长江水产的三大珍品之一,在大江大河激流乱石中生存,很难在湖泊中见到,溪或堰塘中不会有,它们的体重一般在1.5-2.5公斤左右,少数个体能够达到10公斤左右,春秋季节长江江口鮰鱼身体肥壮,肉质鲜嫩,是最佳的品尝时节。
1、鮰鱼的下身略带粉红,没有磷,身体粗长,腹部膨胀隆起,尾部呈侧扁。鮰鱼是长江水产的三大珍品之一,学名叫做“长吻鮰”,因与“回”同音,在民间被称为“回鱼”。这种鱼只在大江大河的激流乱石之中可见,在湖泊中很难见到,溪或堰塘中不会有,一般在10m以上深度水域生存。

2、鮰鱼体重一般在1500-2500g左右,少数的个体可以达到20斤左右。春冬季节,长江江口鮰鱼身体肥壮,肉质鲜嫩,是品尝的最佳时节。鮰鱼肉质白嫩,鱼皮非美,有河豚、鲫鱼的鲜美,但没有河豚的毒素,刺也没有鲫鱼多。
吃鮰鱼有什么好处
1、滋补
鮰鱼肉中含有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维生素,具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咳下气的功效,对于各种水肿、浮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都有效。

2、安胎
食用鮰鱼肉能够防治孕妇胎动不安、妊娠性水肿等症状。
3、保护心血管
鮰鱼肉中富含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保护作用的镁元素,能够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4、养肝补血
鮰鱼肉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A、铁、钙、磷等,经常食用鮰鱼具有养肝补血、润肤养发的功效。

5、补充蛋白质
鮰鱼肉中富含的蛋白质都是完全蛋白质,且蛋白质中所含必须氨基酸的量和比值最适合人体需要,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6、降低胆固醇
鮰鱼肉中含的脂肪较低,而且多为碳链较长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胆固醇。

淡水鱼
长吻鮠(学名:Leiocassis longirostris)是鲿科、鮠属鱼类。体延长,前部粗短,后部侧扁。头略大,后部隆起,不被皮膜所盖;上枕骨棘粗糙,裸露。吻颇尖且突出,锥形。口下位,呈弧形。唇肥厚。上颌突出于下颌。眼小,侧上位,眼缘不游离,被以皮膜。眼间隔宽,隆起。鼻须位于后鼻孔前缘,后端达眼前缘。鳃孔大。鳃盖膜不与鳃峡相连。鳃耙细小。体光滑无鳞。背鳍短,骨质硬刺前缘光滑,后缘具锯齿;其硬刺长于胸鳍硬刺,起点位于胸鳍后端之垂直上方。脂鳍短,基部位于背鳍基后端至尾鳍基中央偏后。臀鳍起点位于脂鳍起点之后,至尾鳍基的距离与至胸鳍后端几相等。胸鳍侧下位,硬刺后缘有锯齿。腹鳍小,起点位于背鳍基后端之垂直下方稍后,距胸鳍基后端大于距臀鳍起点。肛门约位臀鳍起点至腹鳍基后端的中点。尾鳍深分叉,上、下叶等长,末端稍钝。体粉红色,背部暗灰,腹部色浅。头及体侧具不规则的紫灰色斑块。各鳍灰黄色。
长吻鮠为底层鱼类。常在水流较缓、水深且石块多的河湾水域里生活。白天多潜伏于水底或石缝内,夜间外出寻食。觅食时也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冬季多在干流深水处多砾石的夹缝中越冬。主要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甲壳类、小型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分布于中国东部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鲜西部,以长江水系为主。

鱼是什么?
答:鱼是一种水生的冷血脊椎动物,用鳃呼吸,具有颚和鳍。现存鱼类可分为两个主要族群:软骨鱼类(如鲨鱼等)和 硬骨鱼类(线状鳍和波状鳍的鱼类)。这两种族群的鱼类都首先出现在泥盆纪早期。线状鳍鱼中较进阶的一群称为硬骨鱼,在侏罗纪时开始进化,到了今日,已变成个体数量最多的鱼类。另外也有数种...

鱼类是什么动物
答:鱼属于变温动物、水生动物、脊椎动物。鱼一般是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动物的统称,可以分为淡水鱼和咸水鱼,或热带鱼、温带鱼和冷带鱼等。大部分鱼是冷血动物,极少数鱼为温血动物,用鳃呼吸。鱼类的骨骼按性质分软骨和硬骨两类。软骨鱼类终生保持软骨,软质中因有石灰质的沉淀物,又叫钙化软骨。鱼类的皮...

鱼是什么动物
答:鱼是一种变温水生脊椎动物,鱼类是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全球鱼类共有24618种,占已命名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且新种鱼类不断被发现,平均每年以约150种计,十多年应已增加超过1500种,全球已命名的鱼种...

鱼是什么
答:脊椎动物。鱼类是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一般人们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53%)、鸟类(18%)、爬行类(12%)、哺乳类(9%)、两栖类(8%)五大类。根据已故加拿大学者尼尔森在1994年的统计,全球现生...

鱼是什么类动物
答: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人们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53%)、鸟类(18%)、爬行类(12%)、哺乳类(9%)、两栖类(8%)五大类。根据已故加拿大学者“Nelson”1994年统计,全球现生种鱼类共有24618种,占已命名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且新种鱼类不断被发现,平均每年已约150种计,十多年应已增加超过...

什么是鱼 ?
答:鱼是有鳍有鳞用腮呼吸,可以在水里自由游动不能上岸的动物。对女人来说,鱼是花心的男人,因为女人是水,鱼永远生活在水的心里。对男人来说,鱼是你渴望守护一生的女人。

鱼的介绍是什么?
答:我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江河湖泊,鱼的种类十分丰富。据调查,我国淡水鱼有1000多种,著名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和鲤鱼、鲫鱼等都是我国主要的优良淡水鱼品种;我国的海洋鱼已知的约有2000种,常见的有带鱼、大黄鱼、大马哈鱼等。鱼的进化过程 在脊椎动物5大类中,鱼类是最...

_鱼是什么鱼?_鱼介绍
答:1、_鱼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淡水经济鱼类,为辐鳍鱼纲鲶形目_科??属的鱼类,俗名淮王鱼、肥王鱼、江团鱼、肥沱、白哑肥、梅鼠,是中国的特有物种。2、因其吻部较一般_属鱼类长,故被称为长吻_。分布于辽河至闽江水系等,属于底层鱼类。其常栖息于水深且石块多的河湾水域里生活以及白天多潜伏于水底...

请问_鱼是什么鱼?
答:(_)”,因与“回”同音,民间通称“回鱼”,又称“_鱼”、“肥沦”、“江团”、“白吉”。英文名:longnose catfish。这种鱼只见于大江大河的激流乱石之中,湖泊中极难见,溪或堰塘中不会有,生存水域一般都至少在10米以上深度。 _鱼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淡水经济鱼类,为辐鳍鱼纲鲶形目_科。

_鱼是什么鱼_鱼简单介绍
答:1、_鱼是一种生活在温带海洋中上层的小型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属于温水性中上层鱼类,趋光性较强,幼鱼更为明显。小型鱼,产卵鱼群体长为75~140毫米,体重5~20克。2、_鱼是一种高蛋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鲜味组分的营养健康的美味食品,可用来加工为海产休闲食品。“海_”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