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接班的顺序,为什么蒋琬在先,费祎在后?

作者&投稿:岳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网友问:蒋琬和费祎的接班顺序能不能换一换?答曰:不能。让我们从年纪、派系、以及这两人与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说起。

年纪

蒋琬的出道时间有明确记载,是在公元209年,赤壁之战刚刚结束的时候。 费祎具体哪年出道时间不详,但是正经八百崭露头角是在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封费祎为太子属官。 

尽管两人的出生年月都没有详细的记载,但从经历来看,似乎是蒋琬的年纪大。年纪大,在官场上历练得久,因此更有资历接任,这可能是一个原因。

派系

再看看派系,这里就耐人寻味了。我们都知道蜀汉的派系比较复杂,除了刘备最早的创业班底,剩下的还有荆州派,东州派以及益州派。 荆州派是刘备在荆州招揽的一批人,除了原班底以外,荆州派系是刘备最重用的。

东州派是哪些人呢?这是刘焉入蜀时带去益州的一批人,同时刘焉还把南阳、三辅一带数万户入蜀的流民收编为“东州兵”。因为具备较强的军事力量,所以这一派也是刘备比较仰仗的,代表了蜀汉中层权力的构成。

最后剩下的就是益州派,这些人主要是益州本土豪族,也是权力链条中最下面一层,最不受待见。但强龙不压地头蛇,处理与他们的关系也很重要。蒋琬和费祎都是荆州人。费祎幼年丧夫,一直靠着堂叔帮助而维持生活,应该说堂叔是费祎最亲的人了。

费祎的这位堂叔名叫费伯仁,与刘璋是姑表兄弟,费伯仁曾经还想带着费祎去投靠刘璋,所以费祎和和刘璋有这么一层关系。蒋琬是荆州派毫无疑问,但是如何界定费祎就有点争议。基本上也是荆州派,不过纯度上打个折。不管怎么说吧,按照派系来分,蒋琬也是以微弱的优势取胜。

关系

和费祎相比,蒋琬应该说更像是诸葛亮的嫡系。公元214年,刘璋投降,蒋琬被提拔为广都县县长。根据秦汉官制,人口超过一万户的大县领导叫县令,不足一万户的小县领导叫县长。蒋琬就是个掌管人口不足1万人的小县长。这个时期的蒋琬虽然年轻,但也已经跟刘备干了好几年了,没想到就给了个“最低工资”的低保户,估计心里有气,所以就消极怠工。

有一次被老板刘备抓了个现行。把刘备气坏了,眼见马上就要重罚了,诸葛亮跑出来说情,大意就是小蒋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把他放在这个岗位委屈他了。刘备余怒未消,但诸葛亮的面子总要给,所以就把蒋琬给免职了,但是给留了余地,没说永不录用。

没多久,诸葛亮就给蒋琬又安排活儿了,这次从县长变成县令了。蒋琬吃一堑长一智,再没嫌官小,踏踏实实的完成领导交代的工作,能力确实有目共睹,于是到了219年刘备称帝,出任尚书郎,这才算正式跻身权力中心。我们换位思考下,要不是诸葛亮力保,蒋琬的政治生涯基本就断送了,换了你是蒋琬,你不得对诸葛亮感激涕零吗?

事实上,诸葛亮对蒋琬确实真不错。刘备死后,诸葛亮提拔他做东曹掾,相当于诸葛亮办公室的人事总监。没过多久,诸葛亮又升蒋琬的官,这一次连蒋琬都觉得实在不好意思,给推辞了。结果不推辞还好一推辞诸葛亮更坚决,非要让他出任参军。到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蒋琬就被留下来主持丞相府的工作。

从这些经历来看,很明显,蒋琬是诸葛亮一手提拔上来的嫡系,未来的接班人。 诸葛亮虽然对费祎的评价也很高,但从关系上看似乎不像对蒋琬一般亲近,反倒是刘备对费祎更加看重。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后就把费祎提升为太子的属官。

太子是以后要继承刘备衣钵的人,和太子走得近就意味着将来也会是权力中枢的重要人物。果然,没两年刘禅就继位了,费祎被封为黄门侍郎,这个职位是近侍之臣,可协助皇帝传达诏令,处理重要政务。很明显,费祎算是刘备“内定”的人,也是丞相一职的大热之选。

上面说的这些是蒋琬和费祎的一些差别。当然,关于他们谁先当丞相,谁后当丞相的问题,和我说的这些差别有一定关系,但还是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决定两人上位顺序的关键在于这两个人的职业方向。

县令也罢,主持丞相府的工作也罢,可以看出蒋琬的职业发展方向是内政;而在诸葛亮去世前,对费祎的培养方向主要是外交,曾多次出使吴国,连孙权都特喜欢费祎,想留为己用,只是没成功。

诸葛亮在世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坚守和吴国的联盟关系,关系比较稳,所以外交是重要不紧急的事,而处理派系关系的内政则重要又紧急。这应该才是蒋琬在诸葛亮死后,率先上位的关键。



因为蒋琬的年龄比费祎的年龄大,而且他们的派别不同,并且和费祎相比,蒋琬应该说更像是诸葛亮的嫡系,所以蒋琬在先,费祎在后。

虽然两人没有详细的记载出生年月,但从他们经历的事情来看蒋琬在官场上历练的久,因此更有资历接任,再从派系关系等各个方面都比他强。

因为蒋琬的能力是非常突出的,所以才可以脱颖而出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首选。而费祎能力稍有逊色,所以只能排在他后面。

因为蒋琬和诸葛亮的关系是比较好的,这个人跟随刘邦的时间也是比较长的,所以他更适合做丞相。

~

姜维既然是诸葛亮的接班人 诸葛亮推荐的丞相人选为什么是蒋琬
答:为何诸葛亮不选择姜维而选择蒋琬作为下一任蜀汉丞相呢?在这里不得不先提一下丞相这一官职,所谓丞相就是上丞皇帝之意助理万机,统领百官行事。可见丞相人选首先考察的是其政治能力,而姜维的落选也恰好因为诸葛亮认为姜维的政治能力不够成熟。姜维被魏国同僚抛弃,无可奈何下转投了蜀汉,可见姜维政治觉悟...

诸葛亮接班人为什么选蒋琬而不选弟子姜维呢?
答:因为姜维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跟随刘备的,没有威望,而且姜维也比较固执,一直坚持北伐,正是这两点原因让诸葛亮最终选择了蒋琬。姜维一开始是魏国的大将,后来主动投降蜀国,因此他在蜀国是并没有很多的话语权的,而且也没有支持拥护他的心腹。姜维在魏国一直没有受到重用,一腔抱负无法施展,他对魏国也非常...

蜀汉接班人的顺序在诸葛亮死后,姜维怎么只排第五?
答:诸葛亮临死前确认的第一顺位接班人是蒋琬,第二顺位接班人是费祎,除此之外,再没有人被视为诸葛亮的接班人。并且蒋琬和费祎是诸葛亮亲自指定的接班人,并且得到了后主刘禅的贯彻执行。虽然诸葛亮在临死前将兵权交给杨仪,让杨仪率领大军回师成都,但这不过是暂时的,诸葛亮并没有将杨仪作为接班人,不...

姜维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让蒋琬接班
答:总的来讲:诸葛亮在临终前,之所以会选择蒋琬为蜀汉丞相接班人,那么不是选择姜维,其实是诸葛亮在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当时的诸葛亮,预料到了自己在死之后,蜀国的形势。诸葛亮死后,蜀国这时候需要的是一个,可以稳定大局的丞相,并不是一个继续穷兵黩武的丞相。但是很可惜,颇具才干的蒋琬,虽然...

蒋琬和姜维相比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让蒋琬做继承人
答:诸葛亮在死之前,为什么不选他,而是让蒋琬做他的接班人?诸葛亮在西元234年在五台山去世,终年54。诸葛亮在弥留之际,任命蒋琬和费祎为继任者。诸葛亮死后,蒋琬并未坐上宰相之位,而是以尚书令、大将军,蜀汉朝政。相,诸葛亮重的维,因为蒋琬和费祎的关系,无法对中原进行大规模的进攻,直到两人都死...

诸葛亮接班人为什么选蒋琬而不是弟子姜维呢?蒋琬到底有多么厉害?_百度...
答:因为不能说一个国家它只能一味的进行打仗,因这样子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它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诸葛亮时期,他能对蜀国的国力的进行均衡,但是在诸葛亮死了以后,因为蜀国的经济等等发展其实都远远落后于其他两国的,所以诸葛亮他考虑到蜀国的发展的问题,所以选择了蒋琬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蒋琬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他是如何看待蒋琬的?
答:诸葛亮所以让蒋琬做自己接班人,首先就在于从刘备夺取了益州后蒋琬担任广都县长时,诸葛亮就认为蒋琬是社稷之才,而不是一个普通人才。其次从诸葛亮开府治事起,蒋琬就一直在他身边做事,而且所有事务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后来诸葛亮北伐曹魏时,蒋琬先是负责丞相府中一切事务,后来又担任丞相长史,主要负责...

蒋琬为什么能成为诸葛亮的第一接班人?他有什么实力
答:在蒋琬为官早年,就展现出了无为而治、与民安定的倾向,在担任广都长时,蒋琬不理政事,有时甚至喝得大醉。这样为官的仪态被刘备看见了,刘备十分震怒,要重罚蒋琬。而诸葛亮则指出蒋琬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这一句话可谓十分精准地点出了蒋琬理政的特点。而在之后蒋琬为官的经历上看...

为什么诸葛亮推荐将琬在他死后接班当丞相,而不是让姜维接班?
答:姜维的能力还太弱,经验不足,还需要再磨砺一下,所以才让蒋琬接替。

刘禅在诸葛亮死后废除丞相一职,之后是谁在处理蜀汉的朝政?
答:诸葛亮死后,先是蒋琬在处理国事,后来是费祎接班,之后陈祗上任,三位帮助刘禅处理了很多蜀国的大事,一直到蜀国灭亡。